太虚大师:凡夫俗子不明佛法八大误会首当其冲

2014-12-13 汉传法师

世人未明佛教真相,致生误会而为障蔽,遂于佛法不能信解。

依佛法言:本来一切众生均具有佛性,佛之真理不从外得。不过因世人未明佛教真相之故,致生误会而为障蔽,遂于佛法不能信解。今天到会诸君,大都对佛法是有信仰和了解的,但诸君欲希望一般人皆信解于佛法,尤不可不将其误会之处一为分释之。

一、爱国者以佛教不宜国家兴盛之误会

有一种富爱国心的人,存心爱国民大众,欲使本国兴盛、雄峙世界,得到美满的幸福和荣誉。此种人是极可敬的,但每每不信佛教,因他认佛教虽高深玄妙,但是不能使国家兴盛。其实此种心理,纯是误会。他不知佛教宜于爱国,可以帮助国家之兴盛,并不与爱国行动相妨碍。例如古来有最信佛之阿育王及戒日王等,曾以信仰佛教而统一兴盛其国家。后旧教复兴──即婆罗门教等──佛教衰亡,其印度国家亦随之衰亡。又如我国唐太宗及明成祖时代最兴佛教,而国亦强盛。明末清初,一般人皆毁佛教而竟至衰乱。今日本、暹罗等国为亚洲最信佛教之国,亦为亚洲仅有之独立国。由此可见,能信仰佛教、奉行佛教实可以兴盛国家,而不信佛教每致衰亡,故爱国者正须研究了解于佛法也。

二、流俗以习见之僧尼代表佛教者之误会

一般人以佛教虽讲得如何高深圆满,但因习见一般僧尼之行为并无足以令人可尊崇者,遂以之推测佛教不过如是、不足信仰!此种人是以所见僧尼代表佛教,实属误会极矣!以未一究佛教内容之真相也。请以佛教内容之成分言之,佛教应分三种:一、佛,人格极高尚,因能抛除富贵、发心救世、以道济人故。二、佛法:佛法置于现世之科学、哲学中,均为无上之真理,实可以利乐人群,并行不悖。此法为释迦牟尼佛所自证而教人的微妙真理,故称佛法。佛法者,自觉、觉他、觉行圆满之法也。三、佛教徒:修学佛法,曰佛教徒。此分二种:甲、超人的佛教徒,如诸天及声闻、缘觉、菩萨等。乙、人的佛教徒,此又分二:一、非部众的,如宰官、长者等;二、部众的,此又分二:清信士女,如在家奉佛之优婆塞、优婆夷等;出家僧尼,此又分二:修证宏化者;流俗习见者。平常一般所见之出家人,不过是佛教僧尼中流俗习见之一小部分,何能以之代表高深广大之佛教!明乎此,则无谓之误会可完全消释矣。

三、经济学者以佛教徒为分利之误会

现代一般讲经济学者,以为人人能生利,则人类之生活发达可共享优裕之幸福,因专注重生利方面,遂病佛教徒为人类之赘疣,是分利而不生利的寄生虫,认佛教为不可信仰,苟信仰则有害于人类,是诚极端之误会也!须知信佛是信佛,作事是作事。佛教徒,凡士、农、工、商均可作,不能专诋其是分利的。况且世上之人均是互相为利的,士、农、工、商各有其责职,各有其互利之所在,当公平分判之。即以佛教徒中之僧尼言,若能求得佛理、开化世人,使增高道德心、不作害人事,所谓以宏法为家务、利生为事业,如是则佛教僧徒不唯不分利,而间接直接为利于人群正无量矣!

四、经世者以学佛必须出家之误会

有人心想学佛,而以学佛必须出家,遂致不敢学佛,此亦大误会也!须知学佛不必一定出家,出家仅佛徒中之一种,在家亦可学佛,但能明了佛理、潜心修持,成佛地位人人可到。参照第二条所释,自然一切无碍也。

五、热心世事者以学佛为消极之误会

有欲挽回世道、拯救社会者,以学佛为消极,不能裨益人群,此亦大误会也!须知佛法中有大小二乘,小乘在自度,当其修行时,虽似消极,而实则以小乘为阶梯,仍渐次达到大乘之积极救世;至大乘菩萨,则纯为自度度人之积极行为。故佛法不唯不消极,且是积极中之积极者!

六、懒散者贪山林闲静为佛法清净之误会

有人生性懒散,梦想出家,以为山林闲静可享清福,如是之人,遂使世人误会佛教徒皆是好懒贪闲、无所事事者。须知真伪当辨、善恶宜分,如上之人本非真实佛徒。何以故?若是真佛徒,虽处山林,非贪静乐,盖以预备自救救人之材具耳。如读书者之在小、中、大学时之景况,正所以作将来济世利人之用也。至所谓清净二字,佛将世界人群治理得极和好安静之意,非懒散者之贪闲静可当此也。

七、著无者执虚空断灭为佛法寂灭之误会

有人执虚空断灭一切没有为佛法之寂灭,此亦误会,而未知佛经中所谓“诸法寂灭相,不可以言宣”之意也。浅言之,佛所云寂灭,是人世上各能相安无事、共得清平,内无劫盗之苦,外无侵夺之患,即一切不好的事完全没有曰寂灭。由此可见,佛说之寂灭二字,正是世界人类之所共同希望者也。

八、著有者惧佛法说空消灭人世之误会

有人以佛经中说有五蕴皆空、无常苦空等,误认为佛法一味说空,若信佛法,则将来人世亦必为之消灭,因生恐惧,不信佛法,是不知我佛当日说法之方便意旨也。佛说法时,对著无者则说有,对著有者则说无,皆破其迷执,务以使一般人彻底知道人生、宇宙之真相耳。

2024-02-04 21:58
本站主题以弘扬中华国学文化为主,内容仅供参考学习交流并不代表本站观念,如无意中侵犯您的权益请来信告知,本站会立即屏蔽或根据要求修改或删除处理,联系邮箱 amituofo7@vip.qq.com

评论问答

相关阅读

倓虚大师:和尚是世界的大轴,利用因果教化人心 倓虚大师:和尚是世界的大轴,利用因果教化人心

阿难三度拒闻佛法,终破傲慢,入诸佛道 阿难三度拒闻佛法,终破傲慢,入诸佛道

阿鼻地狱,八大地狱中痛苦无间隔的无间炼狱! 阿鼻地狱,八大地狱中痛苦无间隔的无间炼狱!

崇慈法师答:当自己的家人、亲友都不能理解我对佛法的信仰,而说我是迷信,我该咋办? 崇慈法师答:当自己的家人、亲友都不能理解我对佛法的信仰,而说我是迷信,我该咋办?

僧宝论26、禅宗六祖大师 (第五章 法门龙象 人天师表 之五) 僧宝论26、禅宗六祖大师 (第五章 法门龙象 人天师表 之五)

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 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

邪淫让我失去好多,佛法让我闻到奇香 邪淫让我失去好多,佛法让我闻到奇香

慎重:妄谈“一切法均是佛法”即是大妄语!~ 一则《地藏论坛》的讨论帖(二) 慎重:妄谈“一切法均是佛法”即是大妄语!~ 一则《地藏论坛》的讨论帖(二)

果煜法师:佛法原典 道品诵 果煜法师:佛法原典 道品诵

嘎玛仁波切:这是佛法的因果论和宿命论最大的不同之处 嘎玛仁波切:这是佛法的因果论和宿命论最大的不同之处

慈法法师:安居第六十四日(二):于无佛法世界住持庄严 慈法法师:安居第六十四日(二):于无佛法世界住持庄严

六祖慧能大师与神秀大师为何合称南能北秀 六祖慧能大师与神秀大师为何合称南能北秀

净土宗四祖法照大师 净土宗四祖法照大师

净土宗十祖截流大师 净土宗十祖截流大师

智海法师答:佛法是如何判断是非的呢? 智海法师答:佛法是如何判断是非的呢?

智海法师:佛法修持与生活(第六届智慧之旅禅修营) 智海法师:佛法修持与生活(第六届智慧之旅禅修营)

明海法师:“如实知自心”是佛法与禅修的目标 明海法师:“如实知自心”是佛法与禅修的目标

达照法师:佛法是要用身心行为去衡量、去测量、观察世界 达照法师:佛法是要用身心行为去衡量、去测量、观察世界

无上甚深的佛法 无上甚深的佛法

达照法师:要想不二,就学佛法 达照法师:要想不二,就学佛法

被称为肉身菩萨的净土宗大师——昙鸾 被称为肉身菩萨的净土宗大师——昙鸾

憨山大师——寺庙启蒙 憨山大师——寺庙启蒙

智谕法师:修学佛法要求解脱味 智谕法师:修学佛法要求解脱味

憨山大师——平阳赋诗 憨山大师——平阳赋诗

演培法师:佛法的因果论 演培法师:佛法的因果论

倓虚法师:佛法不是迷信学佛才能破除迷信 倓虚法师:佛法不是迷信学佛才能破除迷信

父亲因杀猪短命报,儿子病后遇佛法 父亲因杀猪短命报,儿子病后遇佛法

东初法师:佛法真精神 东初法师:佛法真精神

煮云法师:缘会大师逃封国师 煮云法师:缘会大师逃封国师

倓虚法师:何谓佛法_何谓佛教_何谓佛学_何谓学佛 倓虚法师:何谓佛法_何谓佛教_何谓佛学_何谓学佛

煮云法师:肉身菩萨昙鸾大师 煮云法师:肉身菩萨昙鸾大师

月溪法师:月溪禅师答:因何佛法先后? 月溪法师:月溪禅师答:因何佛法先后?

大安法师:初学者应该上哪一类课程才能够多了解佛法? 大安法师:初学者应该上哪一类课程才能够多了解佛法?

谛闲法师:谛闲大师遗集 第五编 谛公老法师 年谱 谛闲法师:谛闲大师遗集 第五编 谛公老法师 年谱

慈航法师:慈航大师全集 菩提心影(一)释疑篇 四、为甚么要吃素 慈航法师:慈航大师全集 菩提心影(一)释疑篇 四、为甚么要吃素

慈航法师:慈航大师全集 菩提心影(二)人生篇 一五、正信佛教徒应有的认识 慈航法师:慈航大师全集 菩提心影(二)人生篇 一五、正信佛教徒应有的认识

慈航法师:慈航大师全集 菩提心影(二)人生篇 二七、怎样做一个真正的佛教徒 慈航法师:慈航大师全集 菩提心影(二)人生篇 二七、怎样做一个真正的佛教徒

慈航法师:慈航大师全集 菩提心影(一)释疑篇 一○、救国研究 慈航法师:慈航大师全集 菩提心影(一)释疑篇 一○、救国研究

慈航法师:慈航大师全集 菩提心影(一)释疑篇 八、以逻辑的规则来检讨言论之正谬 慈航法师:慈航大师全集 菩提心影(一)释疑篇 八、以逻辑的规则来检讨言论之正谬

慈航法师:慈航大师全集 菩提心影(二)人生篇 四、佛学与人生之关系 慈航法师:慈航大师全集 菩提心影(二)人生篇 四、佛学与人生之关系

慈航法师:慈航大师全集 菩提心影(一)释疑篇 一六、佛教与民治 慈航法师:慈航大师全集 菩提心影(一)释疑篇 一六、佛教与民治

慈航法师:慈航大师全集 菩提心影(二)人生篇 三一、因果的研究 慈航法师:慈航大师全集 菩提心影(二)人生篇 三一、因果的研究

慈航法师:慈航大师全集 菩提心影(三)法教篇 三○、《心经》的要义 慈航法师:慈航大师全集 菩提心影(三)法教篇 三○、《心经》的要义

慈航法师:慈航大师全集 菩提心影(三)法教篇 八、禅宗胜义 慈航法师:慈航大师全集 菩提心影(三)法教篇 八、禅宗胜义

明旸法师:佛法概要·第六章 禅宗史话 明旸法师:佛法概要·第六章 禅宗史话

宗密大师:禅源诸诠集都序 宗密大师:禅源诸诠集都序

宗密大师:注华严法界观门 宗密大师:注华严法界观门

宗密大师:圆觉经大疏释义钞卷第五 宗密大师:圆觉经大疏释义钞卷第五

宗密大师:圆觉经略疏之钞卷第九 宗密大师:圆觉经略疏之钞卷第九

善导大师:慧净法师:真正的大师,一句话,把你说死,再一句,让你永生 善导大师:慧净法师:真正的大师,一句话,把你说死,再一句,让你永生

慧远大师:观无量寿经义疏 慧远大师:观无量寿经义疏

慧远大师:慧远法师简介_慧远大师个人资料 慧远大师:慧远法师简介_慧远大师个人资料

法藏大师:华严经旨归 法藏大师:华严经旨归

智者大师:方等秘法具六缘第一 智者大师:方等秘法具六缘第一

智者大师:五方便念佛门 智者大师:五方便念佛门

智者大师:金刚般若经疏 智者大师:金刚般若经疏

法藏大师:华严经明法品内立三宝章 法藏大师:华严经明法品内立三宝章

智者大师简介_智者大师个人资料 智者大师简介_智者大师个人资料

消业障八大感应 消业障八大感应

智者大师:摩诃止观卷第六上 智者大师:摩诃止观卷第六上

智者大师:仁王护国般若经疏卷第四 智者大师:仁王护国般若经疏卷第四

智者大师:金光明经文句卷第二 智者大师:金光明经文句卷第二

智者大师:释禅波罗蜜次第法门卷第六 智者大师:释禅波罗蜜次第法门卷第六

智者大师:达照法师:智者大师说的度众生的三个锦囊妙计 智者大师:达照法师:智者大师说的度众生的三个锦囊妙计

智者大师:摩诃止观卷第十上 智者大师:摩诃止观卷第十上

憨山大师开悟前后的三次梦境 憨山大师开悟前后的三次梦境

憨山大师:楞严经悬镜 憨山大师:楞严经悬镜

蕅益大师净土选集—答问-1.答卓左车弥陀疏钞三十二问(原问附) 蕅益大师净土选集—答问-1.答卓左车弥陀疏钞三十二问(原问附)

蕅益大师净土选集—答问-3.答元赓问 蕅益大师净土选集—答问-3.答元赓问

憨山大师:曹溪四时咏 憨山大师:曹溪四时咏

净土法门法师:你每天批评,就显示你的心不清净,你对于佛法修学毫不得力 净土法门法师:你每天批评,就显示你的心不清净,你对于佛法修学毫不得力

憨山大师:老子道德经憨山注 憨山大师:老子道德经憨山注

憨山大师:醒世歌简释 憨山大师:醒世歌简释

憨山大师:《金刚决疑》 憨山大师:《金刚决疑》

憨山大师:自称禅净双修者,实则是无禅无净土 憨山大师:自称禅净双修者,实则是无禅无净土

憨山大师示持准提咒 憨山大师示持准提咒

憨山大师:金刚决疑 憨山大师:金刚决疑

憨山大师:参学悟道记 憨山大师:参学悟道记

憨山大师:劝念佛人 憨山大师:劝念佛人

憨山大师 :天堂与地狱皆不外于心 憨山大师 :天堂与地狱皆不外于心

宣化上人:我们明不明白佛法之关键在此 宣化上人:我们明不明白佛法之关键在此

寂静法师:转化的方法就是佛法,要用心好好学习佛法 寂静法师:转化的方法就是佛法,要用心好好学习佛法

读佛法的感应 读佛法的感应

寂静法师:佛法与教育 寂静法师:佛法与教育

体方法师:解脱之道讲记 a9 论因说因 佛法以因缘为立义大本 体方法师:解脱之道讲记 a9 论因说因 佛法以因缘为立义大本

体方法师:杂阿含经选集 七、佛法之必然功效-人人成就 体方法师:杂阿含经选集 七、佛法之必然功效-人人成就

邪淫导致强迫症,幸亏遇到佛法逐渐好转 邪淫导致强迫症,幸亏遇到佛法逐渐好转

惟贤法师:佛法的弘扬对建设和谐社会有哪些利益? 惟贤法师:佛法的弘扬对建设和谐社会有哪些利益?

佛法心要 佛法心要

十七世大宝法王:修持药师佛法的功德利益 十七世大宝法王:修持药师佛法的功德利益

传喜法师:佛法不仅仅是一种学问 传喜法师:佛法不仅仅是一种学问

海涛法师:转变心念,让佛法入心 海涛法师:转变心念,让佛法入心

大师们的另类长寿灌顶 大师们的另类长寿灌顶

星云大师:星云大师解“贪官拜佛” 星云大师:星云大师解“贪官拜佛”

第十五节 佛法才是最好的法律 第十五节 佛法才是最好的法律

邪淫几乎让我的人生成为一片废墟,佛法让我重获新生 邪淫几乎让我的人生成为一片废墟,佛法让我重获新生

莲池大师:净土疑辨_净土疑辩 莲池大师:净土疑辨_净土疑辩

莲池大师:历代祖师,皆因参禅得悟。念佛亦有悟否? 莲池大师:历代祖师,皆因参禅得悟。念佛亦有悟否?

莲池大师:阿弥陀经疏钞问辩 莲池大师:阿弥陀经疏钞问辩

莲池大师:直道录 莲池大师:直道录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