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9日,手持鲜花的信徒在浙江省奉化市迎接来自尼泊尔蓝毗尼的天冠弥勒佛像正式“入住”奉化岳林寺。当日上午9时15分左右,浙江省奉化市出现奇特的“日晕”现象。(新华社记者王定昶摄)
奉化是座美丽而神秘的城市,位于浙江宁波的东海之滨。
这里不仅是“蒋氏故里”,还有中国化弥勒———布袋和尚,因此,奉化被称为“弥勒应迹胜地”。
天降慈光佛报众生
7月19日,来自世界佛教中心尼泊尔蓝毗尼的天冠弥勒佛像正式“入住”奉化。
尼泊尔蓝毗尼是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诞生之地,被称为“佛祖的故乡”,而奉化是中国化的弥勒佛———布袋和尚出生、出家、弘法、得道、圆寂之地。
中尼友好协会尼泊尔阿尼哥协会主席萨尔波塔姆·什雷斯塔说:“天冠弥勒东行至奉化,是两国佛教文化交流的延续和升华。中国佛教与尼泊尔佛教,蓝毗尼与奉化将以此为纽带紧紧联系在一起。”
天冠弥勒是古印度流传下来的弥勒佛形像,以头戴天冠而著称。此次“东行”的“天冠弥勒”佛身高1.6米。
当天,阳光灿烂。我们随信众一起去宁波栎社国际机场迎奉天冠弥勒。
当天冠弥勒抵达布袋和尚出家的岳林寺时,突然,人们惊呼着举首望天,只见太阳上出现圆圆的光环,如日晕一般。岳林寺顿时佛声响起,天冠弥勒供奉仪式开始。
第二天,我在雪窦寺,恰巧遇见岳林寺主持净仁。他告诉我:“天冠弥勒先供奉在岳林寺,今年9月19日奉化弥勒文化节时,将入住雪窦寺并举行开光典礼。”
对于满城争说的奇异天象,净仁坦然笑道:“天降慈光,佛报众生。”
弥勒与奉化源远流长,其中玄机耐人寻味。
2008年11月8日,海内外高僧云集奉化雪窦寺。中国佛教协会会长一诚长老、台湾著名法师星云长老为雪窦山上新落成的一尊高56.7米的弥勒佛像开光。
雪窦寺与弥勒之间,有着怎样不寻常的关系呢?
带着这一疑问,我上了雪窦山,走进了雪窦寺。
雪窦寺中谒弥勒
雪窦寺,这座千年古寺,由一尊弥勒大佛,一段神奇传说,一位入世高僧,串联起一部文化大历史。
汉传佛教寺院里,一般都会供奉弥勒佛像,将弥勒佛像安放在“山门殿”或“天王殿”正中央,因为他满脸欢喜迎宾客,笑口常开乐呵呵,让人一进寺院,就能感受到欢喜自在。而雪窦寺直接建有弥勒宝殿,供奉着高5米的弥勒化身———布袋和尚坐像,这在全国佛教寺院里是唯一一家。
在有“江南第一大殿”之称的“大慈摩尼殿”,我们见到了奉化市雪窦山大佛景区副总经理顾晓东,他介绍:“这座新建的宋代风格宝殿是寺庙建筑的奇观,五进九开间,由高18米、直径1米的60根杉樟木支撑。没有一颗钉子,全木卯榫结构。”
据佛经记载,弥勒跟释迦牟尼是同时代的人物。释迦牟尼预言,弥勒涅槃上生到兜率天宫,在那居住56亿年后,会下生到人间,在一株龙华树下,顿悟成佛。“所以,弥勒既是菩萨,又是未来佛。他要下生到人间度化释迦牟尼佛未度化的众生。弥勒与我们关系最为密切,这大殿三面墙上巨幅景泰蓝壁画正是讲述弥勒的事迹。”顾晓东接着说道。
中国化弥勒布袋和尚
那么,奉化与弥勒又是怎样结缘的呢?
奉化市雪窦山佛教名山建设办公室副主任潘峰这样表述:印度佛教传入中国后,唐末五代时,浙江奉化出了个怪和尚。这和尚出语无定,常以锡杖荷着布袋,右手提罗汉珠游化四方,见到人便向人乞讨,得来的东西全藏于布袋之内,因此,人们叫他“布袋和尚”。
布袋和尚整日袒胸露腹、笑口常开,而且,幽默风趣、聪明智慧、与人为善、乐观包容,深受人们尊敬和爱戴。因“上契诸佛之理,下契众生之机”,故这和尚又名“契此”。这个法名契此的和尚,早年在奉化岳林寺出家,常到雪窦寺弘法。
据宋代禅宗灯录《五灯会元》记载,布袋和尚圆寂前,端坐在一块磐石上,说道:“弥勒真弥勒,分身千百亿;时时示世人,世人自不识”。这偈语暗示世人,其实,弥勒就在你身边,只不过你意识不到而已。
偈语一传开,人们恍然大悟,原来布袋和尚便是弥勒佛的化身。当时,有位杰出的石匠,把布袋和尚的形象刻在石头上,那放浪的形骸,灿烂的笑容,实在太生动了。大肚弥勒的笑容和随意,展示出包容、和善、幽默的特质,渐渐地,大肚弥勒取代了传统弥勒的造像,成为中国人心目中真正的弥勒形象。因此,有人说,如果不是大肚弥勒的独特形象,那么,弥勒信仰也许不会如此深入人心。
雪窦弥勒道场
中国佛教供奉的是五大菩萨,文殊、普贤、观音、地藏的应化道场分别为五台山、峨眉山、普陀山、九华山。那么,弥勒菩萨的应化道场在哪里?
中国佛教高僧太虚大师和全国佛教协会前会长赵朴初认定,奉化雪窦山作为弥勒圣地,与普陀、五台、九华、峨眉,合称“中国佛教五大名山”。弥勒“慈”、观音“悲”、文殊“智”、地藏“愿”、普贤“行”是中国老百姓所信奉的五大菩萨法门。
潘峰说:“中国(奉化)雪窦山弥勒文化节,以五大名山为主体,五大法门为内容,五盏慧灯为形式,因缘殊胜,五灯会元,高僧主礼,盛世呈现。”
1987年重修雪窦寺期间,赵朴初莅临视察,寄语道:“雪窦乃弥勒应化之地,殿内建筑应有别于他寺,独建弥勒殿。”雪窦寺从此由三大佛殿变成四大佛殿,其中弥勒宝殿主供布袋和尚。
雪窦寺里,僧人每天的早课必不可少的是念诵有关弥勒的佛教经典。
浙江佛教协会会长、雪窦寺方丈怡藏大和尚介绍:“雪窦寺创建于晋,兴于唐,盛于宋,显赫于民国,重辉于当今。西晋惠帝元康元年(291年),有尼结庐山顶,名瀑布院。唐武宗会昌元年(841年),迁建今址。唐末五代,弥勒化身布袋和尚出世奉化,游化雪窦,因而雪窦被尊为弥勒圣地。雪窦寺1985年重建,2005年9月,国家宗教事物管理局批准建造露天弥勒大佛,举世瞩目。2008年11月,大佛落成开光,道场更加壮观,雪窦寺进入崭新的历史时期。”
雪窦寺历史悠久,举世闻名,既是佛教名刹,又是旅游胜地。从古至今,高僧辈出,香火兴旺,为天下禅宗十刹之一。当年苏东坡在读了《雪窦颂古集》之后,向往之情油然而生:“此生初饮庐山水,他日徒参雪窦禅”,直到晚年,他还喟叹:“不到雪窦为平生大恨!”
快乐的中国人
走出“大慈摩尼殿”,我们穿龙华广场,沿未来大道,去参拜露天弥勒大佛。这尊全球最大的露天坐姿弥勒铜佛像,高56.74米,象征弥勒当来下生之期56亿年之后。
弥勒信仰随佛教传入中国,主要集中表述在《弥勒下生经》、《弥勒成佛经》、《观弥勒菩萨上生兜率天经》,号称“弥勒三经”。弥勒的本义就是“慈氏”,意思是对众生怀有慈悲仁爱之心。对弥勒的信仰,实际上表达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追求和向往。
在中国,几乎没有人不知道大肚弥勒,我们随处可见弥勒慈祥可爱的笑脸。在普通人心里,大肚弥勒早已超越了佛教的范畴,人们把他视为宽容、和善、智慧、快乐的象征。民间常说,男戴观音女戴佛,这个佛就是大肚弥勒。正如星云大师为雪窦山大佛题字:“人间弥勒”,表示:人人即可成佛,成佛必在人间。
奉化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徐猛挺说:“布袋和尚笑口常开是弥勒的中国形象,是快乐的中国人的象征。而弥勒精神和文化更是博大精深。每个人看弥勒,都会有自己的感悟。雪窦山有副对联:淌下来看上去,垂流趣在仰观,高瀑似含禅意;装进去倒出来,废物并非无用,布袋也有佛心。杭州上天竺寺则是:大肚能容,容天容地,于人何所不容;开口常笑,笑古笑今,世事付之一笑。流传最广的一副对联:大肚能容,容世上难容之事;笑口常开,笑天下可笑之人。而我此时,看这尊弥勒,想到的是:放下烦恼,担起责任。”
奉化市正积极打造“弥勒信仰”中心,开发心灵之旅。文化学者叶小文在《路遇“弥勒文化”》中写道:一个弥勒信仰,却原来其中确有文化。这文化,其实不是“神”的文化,而是“人”的文化,是要借神来想人之所想,言人之所言。改革开放以来,奉化、浙江乃至全国,经济社会发展蒸蒸日上,人民奋发努力、安居乐业,大家喜从中来。
更新于:2014-09-11 0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