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莲池大师《弥陀疏钞》)
大悲悯念末法为作津梁者:佛成道时,已当浊世;况今末法,正入斗争,转展陵夷。后之又后,皆赖此经神力,救拔余生。岂非至极悲心,预垂济度!略而计之,大悲有三:一者佛在世时,怜此五浊,说难信法,是为第一重大悲悯念众生;二者佛灭度后,福慧日浅,罪障益深,故说此经,咸令未来虽不见佛,佛灭法存,但有信者,速超生死,是为第二重大悲悯念众生;三者如大本言,佛灭久远,当来之世,经道灭尽,独留此经住世度生,最后方灭,则知滔天之际,尚作慈航,大夜方沉,犹称法炬,是为第三重大悲悯念众生也。
译文
所谓释迦本师以大悲心悯念末法众生,以一句弥陀名号作众生度过生死苦海的桥梁,其大意是说:释尊在人寿百岁时,出兴世间,示现八相成道,此时已久经浊世(人寿二万岁时,即入劫浊),更何况值此末法,正入斗争坚固时期,佛法日渐衰落,每况愈下。未来的时日(乃至人寿十岁的刀兵劫时),全都仰赖这部《阿弥陀经》的神力,救济劫难幸存的生命,这岂不是世尊以至极悲心,预先宣示济度的方法!
概略言之,大悲悯念众生有三重涵义:
一者佛在世时,悯念五浊恶世的众生,宣说一切世间极难信的净土法门,令有缘众生闻信发愿持名,疾超生死,这是第一重大悲悯念众生;
二者佛灭度后,众生的福德智慧日趋浅薄,罪障日渐深重,所以释尊宣说这部《阿弥陀经》,令未来所有的众生,虽然没有遇到佛世、见到释尊,但佛灭度了,其教法仍存在于世,只要有信受念佛法门者,便可迅速超越生死,这是第二重大悲悯念众生;
三者如《无量寿经》所说:佛灭度后久远的时代,未来的世间,佛的经卷道法全都灭尽,那时,佛以神力加持,唯独留下这部《阿弥陀经》(与《无量寿经》属同部经,一为小本,一为大本),住在世间广度众生,直到法灭后一百年才灭没。由此可知生死苦海恶浪滔天之际,净土法门尚能作为济运苦难众生的慈航,众生性天昏迷无明大夜之时,六字洪名还足以称为灼破暗冥的法炬,这是第三重大悲悯念众生。
更新于:2014-02-22 2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