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安法师答:有关临终往生有两种说法,我们应该如何抉择?

2014-01-24 汉传法师

问:有关临终往生有两种说法,一直困扰着净业行人,其一说,临终必须有正念才能往生;其二说,只要平时具足信原持名,无须计较临终是否有正念,决定蒙弥陀愿力加持得以往生。这两种观点,我们应该如何抉择?

 大安法师答:针对这个问题,《净土》2005年冬季刊已经有过答复,也许是仁者未能悉心细看、玩味,或率意读过,生起异解。据说,网上对这个问题也有若干争论,这也是好事,存疑辩论,有助于对不可思议的净土法门义理的深入把握。

从理则上说,往生的条件纯是信愿持名,称为净土三资粮。我等众生以信愿持名为能感,阿弥陀佛大悲愿力为所应,感应道交,证得往生。净业行人首先得建立这个正知见。有了深信切愿,自然会孜孜于执持名号。以真如名号熏习无明,如是功夫纯熟,临命终时,正念在阿弥陀上,则决定往生,对此我们要提倡,要鼓励,要身体力行。由此,东林祖庭倡导每日至少念佛一万声,组织每月两次的十天百万佛号闭关,每月一次的昼夜经行念佛,以及一年三次精进佛七,悉是这种倡导的表证。

临终念头在阿弥陀佛上,固然往生无疑。问题是,临终念头没有在阿弥陀佛名号上能否往生?对此,需要细加辨析。一种情形是:平时不具备信愿持名,临终念头又不在阿弥陀佛上,可以断定不能往生。另一种情形是:平时已具足信愿持名,临终因种种因缘,念头未能在阿弥陀佛名号上,于此要坚信,阿弥陀佛悲愿威神力一定会以种种善巧方便令这念佛人往生。在这个往生问题上,我们宜从自力念佛功夫的计较上摆脱出来,转而注目思惟阿弥陀佛由同体大悲心所成就的大不可思议威神力量,了知只要我们至心信乐,欲生极乐,乃至十念(含平时),即可乘佛愿力往生(第十八愿);了知如果有人有过信愿持名乃至一昼夜的功夫,中途悔转,复造恶业,然阿弥陀佛在此人临终之际,兑现摄生弘愿,令此人得以往生(参见汉译《佛说无量清净平等觉经》“边地疑城”章)。这些圣言量教喻我们:我们只要关注凡夫应作的事情,即信愿持名或尽形寿,或十日十夜,或一日一夜,或十念,至于临终最后一念出现何种情形,乃是我等凡夫无法把控、也无法判断的,因众生业力不可思议故。由于吾人无法把控,才会生起恐惧不安心。阿弥陀佛五眼圆明,悉知我们有此恐惧,便以临终放光接引令吾人获得往生的安心、安乐。是故,我们只要具足信愿,悉可往生,无须在临终一念是否在佛号上生起分别、执著,封拙怀迷。

兹举两则佛言祖语用作佐证,令净业行人摆脱无谓之困惑。证一:《大智度论》卷十八云:“摩诃男释王(迦毗罗卫国接任净饭王的国君)来至佛所,白佛言:‘是迦毗罗人众殷多,我或值奔车、逸马、狂象、斗人时(国王难免率兵打仗——注),便失念佛心,是时自念,我今若死当生何处?’佛告摩诃男:‘汝勿怖勿畏,汝是时不生恶趣,必至善处,譬如树常东向曲,若有斫者,必当东倒。善人亦如是,若身坏死时,善心意识长夜以信、戒、闻、施、慧熏心故,必得利益,上生天上。’”证知,不以临终一念,而是以平日善法熏习的惯势作为神识的归趣要素。吾人信愿持名,有阿弥陀佛临终接引愿的加持以及十方诸佛的护念,往生净土有何忧哉!

证二:《印光大师永思集》中,有王慧常居士撰文云:“是年冬,大吐血一次,时人命只在呼吸间,然省察自心,一不慌张,二不恐惧,但觉佛尚未念好为憾。愈后,与一缁友朝江浙诸山。至苏谒师(即印光大师——注),禀告病危时心理。师闻之,大喝曰:‘汝若如此想,西方去不得矣!甚么叫念好,十念当往生!’聆言之下生大感泣,师破去我自障矣。由是常生自信,我决定往生西方,我决不再分段生死,我已是西方人。尔后凡作事动念,均以西方人况比。”证知,王慧常居士原先亦存临终正念才能往生的想法,以佛号未念好,恐不能往生为遗憾。这一遗憾实则是对阿弥陀佛决定救度众生力量的怀疑。是故,经印祖之棒喝,幡然醒悟,作得生想。

综上所述:我等众生不怕罪业深重,只要具足信愿持名,无论功夫浅深,悉能乘托阿弥陀佛愿力成办往生大事,是故吾人宜在信愿持名感通佛力上下功夫。至于临终能否正念,可交由阿弥陀佛料理。我等凡夫惟在“至心信乐,欲生极乐,乃至十念(第十八愿)”之上获得决定往生的信心,在“敦伦尽分,系念佛号(第二十愿)”上增强自己的净业修为。这样,万修万人去,决非虚语。伏冀净业行人放下我执情见,投入阿弥陀佛的大悲愿海之中。至祷!

更新于:2014-01-24 22:13

点赞 2

评论问答

相关阅读

大安法师:在诵经时,读错读漏;字是否要背因果 大安法师:在诵经时,读错读漏;字是否要背因果

净土法门法师:这个事情常有,学佛之后明白了该怎么办 净土法门法师:这个事情常有,学佛之后明白了该怎么办

印光大师:多年坚持精修,一朝惨死,能否往生极乐? 印光大师:多年坚持精修,一朝惨死,能否往生极乐?

证悟要依靠两种因缘---积资净障、祈祷······ 证悟要依靠两种因缘---积资净障、祈祷······

求生净土只是为了自己快乐,其实这种人不一定能往生。【索达吉堪布】 求生净土只是为了自己快乐,其实这种人不一定能往生。【索达吉堪布】

净土法门法语:把五毒去掉,我们的心就好了 净土法门法语:把五毒去掉,我们的心就好了

佛教里如何理解忏悔 佛教里如何理解忏悔

可以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的三类人 可以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的三类人

夫妻如何相处,学习经典 夫妻如何相处,学习经典

往生的老鼠 往生的老鼠

周安士:附录一:省庵法师不净观颂 周安士:附录一:省庵法师不净观颂

净土法门法语:我们今天学佛,要从我们自己本身做起 净土法门法语:我们今天学佛,要从我们自己本身做起

高人指路,你应该知道的一些生活哲学 高人指路,你应该知道的一些生活哲学

宣化上人:我们这个身体,九孔常流不净,有什么好的? 宣化上人:我们这个身体,九孔常流不净,有什么好的?

净土法门法语:人活在这个世间到底为什么?佛教的说法最圆满 净土法门法语:人活在这个世间到底为什么?佛教的说法最圆满

梦参老和尚:放下的气度-秤锤法师出家的启示 梦参老和尚:放下的气度-秤锤法师出家的启示

德宝法师:平静的第一堂课:观呼吸·第七章:如何调心? 德宝法师:平静的第一堂课:观呼吸·第七章:如何调心?

达照法师:我们的每个念头象无线电波传遍虚空法界,心只要动 达照法师:我们的每个念头象无线电波传遍虚空法界,心只要动

宣化上人:我们的一言一行都在因果之中 宣化上人:我们的一言一行都在因果之中

须菩提对金刚经提出质疑,看看佛是如何回答的! 须菩提对金刚经提出质疑,看看佛是如何回答的!

请问如何破“我执”,有没有行之有效的方法? 请问如何破“我执”,有没有行之有效的方法?

净土法门法师:熟透因果,做一;个有智慧的自在人 净土法门法师:熟透因果,做一;个有智慧的自在人

从三世因果的角度告诉我们:富贵的正因是广行布施 从三世因果的角度告诉我们:富贵的正因是广行布施

本源法师:地藏菩萨为何把不孝“父母”列为第一重罪? 本源法师:地藏菩萨为何把不孝“父母”列为第一重罪?

修行三年,我是如何用运用佛法来提高事业! 修行三年,我是如何用运用佛法来提高事业!

素食营养如何均衡搭配听专家建议 素食营养如何均衡搭配听专家建议

道澄尊者:禅修指导 如何克服昏沉与睡眠 道澄尊者:禅修指导 如何克服昏沉与睡眠

净土法门法语:我们学佛这么多年,怎么都没有遇到释迦牟尼佛? 净土法门法语:我们学佛这么多年,怎么都没有遇到释迦牟尼佛?

罗侯罗化普乐法师:佛陀的启示 第一章 佛教的宗教态度 罗侯罗化普乐法师:佛陀的启示 第一章 佛教的宗教态度

宗净法师四念处禅修开示录1(七 念处经下) 宗净法师四念处禅修开示录1(七 念处经下)

宗净法师四念处禅修开示录1(七 念处经上) 宗净法师四念处禅修开示录1(七 念处经上)

宗净法师:怀疑与信仰 宗净法师:怀疑与信仰

面对乞丐行骗现象,我们该怎么办? 面对乞丐行骗现象,我们该怎么办?

一行禅师:如何在现代生活中发愿持守五戒 一行禅师:如何在现代生活中发愿持守五戒

马哈希法师:《清净智论》 (巴汉对照) 马哈希法师:《清净智论》 (巴汉对照)

净土法门法语:如何补足善根 净土法门法语:如何补足善根

阿姜查禅师:阿姜查尊者答:如何认识业力、烦恼? 阿姜查禅师:阿姜查尊者答:如何认识业力、烦恼?

阿姜查禅师:阿姜查尊者答:如何克服嗔恚?当它生起时,如何对治? 阿姜查禅师:阿姜查尊者答:如何克服嗔恚?当它生起时,如何对治?

茶是良师,茶教会了我们 茶是良师,茶教会了我们

净土法门法语:我们平常要认真念佛 净土法门法语:我们平常要认真念佛

春季应如何养生 春季应如何养生

仁禅法师:什么是系念_系念彼此就能生生世世永不分离? 仁禅法师:什么是系念_系念彼此就能生生世世永不分离?

仁禅法师:共修念经念佛时容易出现哪些歧途_共修念经念佛时的注意事项 仁禅法师:共修念经念佛时容易出现哪些歧途_共修念经念佛时的注意事项

仁禅法师:嫉妒心太重,最后害的是自己 仁禅法师:嫉妒心太重,最后害的是自己

乘宗法师:证悟 乘宗法师:证悟

乘宗法师:看到之后就放松 乘宗法师:看到之后就放松

乘宗法师:佛法的温度 乘宗法师:佛法的温度

净土法门法语:别管闲事,只求往生 净土法门法语:别管闲事,只求往生

法清法师:怎样才算是富人 法清法师:怎样才算是富人

法清法师:常念佛法众 法清法师:常念佛法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