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罕达斯·甘地
恒愚法师
星云大师
微博精选
天台子达照
归元隆印
照相机的镜头干净了,才能拍出栩栩如生的美景,同样,我们的心清净了,才能看到生活中的美好。
面对同样的失去,有些人内心豁达,不会纠结很久,遇到什么都能随遇而安,心安了也就自在了;有些人则耿耿于怀,难以面对,要么愤世嫉俗,要么自暴自弃,给自己和他人都带来了困扰。所以,外境好坏并不是苦乐的来源,
听到有人赞美自己,理应心怀恐惧之感,唯恐自己生起骄慢;听到有人讲自己缺点,应当生大欢喜心,因为这有利于自己进步。若能做到这一点,一切功德就会渐渐亲近你。
汉地有一句俗话:“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佛陀也曾说:“我为汝说解脱法,解脱依赖于自己。”所以,不管做什么事情,总指望别人是不行的,关键还得要自己来。
我们总会遇到痛苦,但痛过了,有些人就故意淡忘了,不愿正视它,更不愿提起它。其实,痛苦也是人生的一种“维他命”,认真反思它的人,可以找出苦的根源,痛过一次就够了;而不愿正视它的人,会接二连三犯同样的错误
我们遇到坎坷困境,用不着拼命想方设法逃避,它可能是通往成功的基石;时时一帆风顺,也不一定就是好事,它常会令人增长傲慢,迷失自己。
今天是“清明节”。汉地许多地方都有烧纸钱的习俗,这对生者是一种慰藉和缅怀,但光是烧了很多纸,亡人能否真得到“钱”也不好说。假如大家在烧纸钱时,至少念108遍观音心咒“嗡玛尼巴美吽”,则绝对会给亡人带来利
十分见效的美容秘笈——佛陀告诉我们:喜欢发脾气的人,今生会长得越来越难看,来世还会投生为丑陋者。所以,若想长得漂亮,光用昂贵化妆品是不够的,还应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不能乱发脾气,也不能动不动就口不择言
在西方,人们越来越发现,钱财换不回内心的自在。于是许多人宁愿每天禅修5分钟以上,从佛教中寻找心灵的宁静、快乐。他们不仅认为这种习惯很“酷”,是一种时尚,而且从中得到了真正的受益。
从小到大,我们了解的“幸福”,全来自于外在。比如有钱了就幸福,没钱了就痛苦;有人爱就幸福,失恋了就痛苦……但实际上,这一切并不稳定,随时可能发生变化。而佛教所揭示的“幸福”,建立在内心的基础上,这是人
常有人戴着佛法的假面具,自称是佛菩萨的化身,到处招摇撞骗,以此给佛教、众生造成很大的损害。虽然在藏传佛教中,是有“视师如佛”的传统,即把具德的上师当成真佛来依止,但这是很高级的修法,并不适合一切人,尤
不少人认为:只要满足几次欲望,让自己不再有新鲜感了,欲望就可以减轻。这种想法很天真,无始以来我们在轮回中,满足了无数次欲望了,为什么现在仍烦恼深重呢?其实,满足欲望就像喝盐水来止渴一样,只会让自己越喝
任何一个宗教,都难免有良莠不齐的现象,为什么其他宗教的很少报道,佛教的却常见诸报端,任人调侃?佛教还能被肆意歪曲,无底限地娱乐?因为在有些人看来,佛教以慈悲为怀,似乎怎么践踏都没危险。但实际上,慈悲并
无论发生什么意外,只要有挽救的机会,哪怕只有一点点,我们也要抓住不放。但如果有些结局真的无法避免,我们也要理智地告诉自己:不要白费力气!
多行不义之人,自以为聪明,所作所为神不知鬼不觉,但却不知因果丝毫不爽,自己所做的一切,早晚都要为它付出代价。
有人说:“人做什么都要考虑后世,那多累啊!把握这一世才最重要。”其实,你今天做的,难道不用考虑明天吗?你年轻时做的,难道不用考虑晚年吗?如果不考虑,那今天就把存款挥霍一空多好,干嘛还要顾忌那么多?所以
当我们习惯了冷漠,遇到事情只想保护自己,对身边的人不闻不问,对社会也没有责任感,那终究会为此而付出代价。其实,每个人的心中都潜藏着慈悲,只是它被覆盖了而已,若能将其挖掘出来,这一定会成为你人生中的无价
如今,许多人都在追求如雷贯耳的名声、腰缠万贯的财富,可这一切在面对生死时,真的一文不值!生死大事唯有修行才能解决,假如你从来没有做过准备,死到临头肯定很可怜,有再大的名、再多的财,也换不来真正的安乐!
现在很多人在与亲友共聚一堂、推杯换盏时,常爱把济公的“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挂在嘴边,成为可以肆意吃肉喝酒的铁证。却不知在这句话后面,济公还说了一句:“世人若学我,如同进魔道。”济公的高深境界,绝非
研究证明:80%的人体免疫力,受情绪的影响。恐惧、忧郁、压力、悲观等负面情绪,会造成免疫力紊乱;而快乐的情绪,能使大脑分泌一些有益健康的物质,激活人体免疫功能。所以,哪怕是为了身体的健康,学会调心也非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