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有所依,不只是生活有着落,感情有依托,同时也包括生命有归宿。这不仅要解决财富问题、家庭问题,还要解决信仰问题。
阅读团体有小人制造是非,正好可以检验大家的判别能力,有没有正知正念,有没有大是大非观;还是受其影响,甚至同流合污。小人,也是修行的增上缘,你认识到了,不进入凡夫心相对应的轨道,不受影响,就能从中得到提升。
阅读没有福报,会活得很辛苦;缺乏智慧,只能莫明其妙的活着。所以,修福与修慧,必将是人生两大重要的内容。佛法的修行,也正是从修习福德资粮、智慧资粮开始,到最终福慧具足圆满,成就无上菩提。
阅读信仰,需要内化。应该从求求拜拜,保佑平安,到解决生命永恒的困惑,追求智慧,解决烦恼,正确认识世界、人生。寺院也应该回到教育、弘法、禅修的功能,传播觉醒的文化,净化人类心灵;如果只是提供烧香、拜拜,那和
阅读我们认识的世界,只是呈现在我们认识上的影像。究竟什么代表着存在?认识存在的真相,有助于我们开启智慧。相反,错误的认识,会给人生带来无穷无尽的烦恼和灾难。
阅读如果我们不相信心,又能相信什么?因为一切信任和信仰的建立都没有离开心;如果一切认知和行为,都必须从心出发,那么建立心的正量和选择正向的心理,必将成为我们生命健康发展的关健所在。
阅读没有崇高的愿望,生命只会在普通的需求和执著中不断的重复、轮回。所以,儒家讲立志,佛教讲发愿,都是高尚人格形成不可缺少的基础。
阅读最先进的科技,能够用于传播智慧、道德,这是人类的福报;如果只是用于满足个人欲望,甚至传递一些不良文化、妄想,未必是时代之福。
阅读虽然拥有很好的福报,却不沉迷于名利声色,能够看清荣华富贵的虚幻,寻找人生真谛,探求生命的究竟意义,这样的人是有慧根的。
阅读追求智慧、道德,可能会对眼前短暫的、或者不健康的快乐,造成一定损失,但却在开发生命内在快乐的心理和品质,它是代表着生命存在的状态,这样的快乐,才是健康的、持久的。
阅读缺少福报的人,被生活所迫,身不由己;有福报的人,可以听从自己的感觉,以为可以我说得算,却不知道究竟我是谁,结果纵容了一大堆迷惑的感觉,还是身不由己。
阅读身份只是一个暂时的标签,财富就像你穿的衣服,心态、生命品质才是代表着你的存在,同时也决定你是否真正快乐的根本因素。
阅读命运虽然是我们自己造成的,但我们对自己的心念、行为总是不能自己,使得我们对命运无可奈何。因为我们只有做得了心念、行为的主人,才能做命运的主人。
阅读佛教是宗教中具有人本思想的宗教。佛教否定万能神的存在,也不以为人的命运是神决定的。佛教认为一切众生皆有佛性,人人平等。每个人的命运都是自己决定的,自己才是命运的主人。每个生命都有自由快乐的潜质,只要摆
阅读佛教讲众生平等,包括佛与众生平等,也包括人与动物平等。因为一切众生都有佛性,从佛性来看,佛跟众生是平等的。佛教讲因缘因果,每个生命都离不开因缘因果的规律,在业力面前人人平等。生命是无尽的积累,每个生命
阅读污染和和谐,这是当前社会的两大问题,要找到究竟的解决方式,根源是人心。人心的污浊,直接导致社会环境的污染;人心的贪嗔痴,是社会不和谐的源头。唯有净化人的内心,才能从根本改善生态环境,建立社会的和谐。
阅读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