噶玛噶举
富兰克林
莫罕达斯·甘地
世界素食主义名人——素食观
海涛法师菩提心语
净慧长老生活禅语
印光大师说:‘人生世间,须尽人道。孝悌忠信,礼义廉耻若存,方可谓人。否则形虽是人,心是禽兽。’孝是一切世间法与出世间法之本,因此佛教非常注重孝道;所谓‘百行以孝为先’,是故‘净土三福’中首先强调‘孝养
我们凡夫自无始劫以来为烦恼习气所薰染,自然会生起许多妄念,但是‘不怕念起,只怕觉迟。’恶念一起,立刻警觉并转为‘阿弥陀佛’佛号,这就是修行,这是‘觉照’的功夫。我们做功夫就要从这里下手。
佛教虽说财富为官府、盗贼、不孝子孙、水、火五家所有,目的是要说明财富的真相;但以世间法来说,并不抗拒财富,然所得必须是净财,是正命得来之财;不是与人比较累积多少,而是考虑为社会用了多少,大众得益多少;
古语云:‘大厦千楝,夜眠三尺;山珍海味,日食三餐?’一个人尽管事业有成,家财万贯,僮仆成群,大厦千栋,如果没有健康的身体,又如何能享用?因此,平时应该注重身心保护,不要等生了大病的时候才去补救。
什么是‘九爱本’呢?经云:‘因爱有求,因求有利,因利有用,因用有欲,因欲有着,因着有嫉,因嫉有守,因守有护。’如果我们对这九种因素,能做到不贪不着,不攀不求,了因了缘,那么,在修行路上就不会受到影响了。
现代人心虽求长寿,但又抵不住名利等诱惑,不知众善奉行,帮人就是帮己,帮到人就是帮到自己,正如经中所云:‘当勤修善行,以修善行,则寿命延长,颜色增益,安隐快乐,财宝丰饶,威力具足’,我们要多有善行,才是
现在人常说‘不如意事常有八九’,为什么呢?都是因为行因不善,果就不如意了。经上讲六道众生起心动念皆是虚妄,起什么心,动什么念?识田结什么果,如恶比善多,当然不如意事就十有八九了,所以要心想事成,六时吉
世尊告诸清信士曰:‘凡人持戒,有五功德。何者为五?一者、诸有所求,辄得如愿。二者、所有财产,增益无损。三者、所往之处,众人敬爱。四者、好名善誉,周闻天下。五者、身坏命终,必生天上。’持戒有如是功德,吾
心经说:照见五蕴皆空。什么是‘五蕴’?‘五蕴’即是色、受、想、行、识。‘皆空’是指一切法皆是缘起性空,无有自性,犹如梦幻泡影;众生迷此以为实有,贪恋执着,是故生死轮回,无法出离。唯有以般若智观照,看破
佛教说,四大本空,五蕴无我,可是众生对‘我’太过执着,所谓‘受我为缚,受爱为缚;我当有为缚,我当无为缚;有色为缚,无色为缚,有色无色为缚;我有想为缚,无想为缚,有想无想为缚’不知听取佛言:‘我为大患、
我们的身体,不过是四大(地、水、火、风)所造、精血所成,终将坏灭,如能看得透、放得下,做人便可不贪五欲六尘,不着五蕴三界,不为情牵,不为物累,如此便能拥有正当的人生观,而且更有正确的生命态度。
我们若想得到,就必先要付出。其实付出就等于撒种子,你的种子撒多了,也就是缘结得多了,自然就会有收成、有回报。我们佛教里有句话说,帮人家就等于是帮自己,只有帮助别人,自己才能得到帮助;亦即是说,唯有利人
歉让是美德,康熙年间在安徽桐城里,有张姓叶姓人家为临,因起墙互不妥协,张姓人写信给官拜礼部尚书父亲张英,希望在朝中用影响力逼叶姓退让,明理的父亲复信写到“万里捎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
既然现象界的一切都是空的、无常的,那么,我们就不应该沉迷它、追逐它,而应该将向外追求的眼光、心思逆转,返回到内在自心、自性的寻求上。这个时候,我们就算是开始学佛、做人了。
现在大多数人心浮气躁,没有定力,佛说有七种方法可以让我们的心定下来,那就是:‘正见、正志、正语、正业、正命、正方便、正念’,如果我们能确切实行佛陀的教法,浮躁的问题定能得到改善。
现代社会世风日下,赌场林立,赌博成风,不知博戏有六失,《善生经》云:‘1.财产日耗;2.虽胜生怨;3.智者所责;4.人不敬信;5.为人疏外;6. 生盗窃心;此为博戏六失,若长者、长者子博戏不已,其家产业日日损减。
‘一切唯心,万法唯识’,说宇宙一切现象,都是我们心识变幻的假相而已,妄心使然,我们的心虽境转,实在难已调御,而且轻浮躁动,随欲流转;而觉悟的智者不是在身上用功,而应该是调卸自己的心,调伏的心才能得到真
现代社会讯息泛滥,每天都传播着各处各地所发生的形形色色的事情;人间的种种悲惨与不幸,往往令人产生无奈与无力感──我们无法改变外在的世界,唯有改变自己的心态,用慈悲与智慧来观照一切,让自己的身心自在一些
现在社会,很多人理想缺失,实行今朝有酒今朝醉,醉生梦死,只顾及时行乐,不知生命有更高之价值与意义;正如莲池大师所说:‘世人大约贫贱、富贵二种:贫贱者,固朝忙夕忙以营衣食;富贵者,亦朝忙夕忙以享欲乐,受
因为阿弥陀佛的愿力殊胜,不但特别为我们娑婆世界的苦恼众生,创造一个清净美妙的极乐世界,还发愿亲自来接引念佛的人往生净土。所以,大慈菩萨说:‘十方三世佛,阿弥陀第一。’大势至菩萨亦说:‘念佛三昧,最为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