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罕达斯·甘地
恒愚法师
星云大师
微博精选
天台子达照
归元隆印
佛陀认为,一个人要想获得财富,应当学会一门技艺,作为谋生之本。佛陀在《善生经》中告诫善生:“先当习伎艺,然后获财业。”佛陀在《杂阿含经》中也说:“始学功巧业,方便集财物。”佛陀还主张一个人应当以正当的
大安法师:我们无量劫以来,阿赖耶识的业力种子,妄想纷飞,散乱是因为我们的心是乱的,妄念纷飞指的是这个。你不能说,我有信愿就很清静了,就不散乱了。反而是你能知道自己心很散乱,说明你已经开始在念佛了。只要
须知真能念佛,不求世间福报,而自得世间福报(如长寿无病、家门清泰、子孙发达、诸缘如意、万事吉祥等)。若求世间福报,不肯回向往生,则所得世间福报,反为下劣。而心不专一,往生便难决定矣。--《印光法师文钞》
佛法广大,虽登地菩萨,不能尽知。然欲得实益,只此一句南无阿弥陀佛,便可出生死,证涅槃,圆成佛道。我等下根凡夫,非从极约之法门做,则只成种善根而已。欲得现生就了生死,梦也梦不著。--《印光法师文钞》
善导令人一心持名,莫修杂业者。恐中下人以业杂致心难归一,故示其专修也。永明令人万善齐修,回向净土者。恐上根人行堕一偏,致福慧不能称性圆满,故示其圆修也。--印光法师
举凡礼拜读诵大乘经典,及作一切于世于人有益之事,悉皆以此回向西方。不可唯以念佛回向西方,其余功德,另去回向世间福报,则念不归一,便难往生。--《印光法师文钞》
净土法门,一切世间事务,均无所碍。但须各尽其分,如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和、妇顺,主仁、仆忠,而已。--《印光法师文钞》
大安法师:淡定这个词用的很高啊。淡就是平淡,静就是安静,或者叫禅定。但问题是很多人做不到平淡,他有攀缘心、虚荣心、胜负心,所以他就做不到平淡。一个平淡的人,就要有颜回那样的素养啊。居陋巷,一箪食,一瓢
人之相交,唯贵各尽其分量而已。昔有童子捧沙供佛,佛即欢喜纳受。以沙乃童子力所能办,其供之之诚,与供无上珍馐妙味,等无有异。--印光法师
大安法师:财富是从布施里面来的,不是说你光靠勤劳就能致富的,那不一定...... 你勤奋的努力是你命中有的你得到了,但你命中没有的,你仅仅是靠勤奋,靠狡诈,甚至靠不择手段,还是得不到,如果万一你命中没有还要
大安法师:学佛之人一定要平和下来了,讲话要慢慢讲,走路要慢慢走,要放慢一点节奏。我们有时候到工厂去,我发现他们走路都走得很快,那个厂领导有时跟我们一起走都很不自在,我们已经习惯了这种慢慢走......我们走
六斋日是:初八、十四、十五、二十三、二十九、三十,是为六斋日。 这是四天王和四天王的太子在这六天要巡视南阎浮提,观察世间人的善恶情况,要上报给帝释天。帝释天根据世人善恶的情况,会对他的命运做一个加减乘
【求生西方,比求来生做人容易】人一生中所造罪业,不知多少。别的罪有无且勿论,从小吃肉杀生之罪,实在多的了不得。若宿业若现,三途恶道,定规难逃。想再做人,千难万难。故说求生西方,比求来生做人容易。以仗佛
若境遇不嘉者,当作退一步想。试思世之胜我者固多,而不如我者亦复不少。但得不饥不寒,何羡大富大贵。乐天知命,随遇而安。如是,则尚能转烦恼成菩提,岂不能转忧苦作安乐耶? --《印光法师文钞》
大安法师:要做到随缘安乐,首先要智慧观照吾人在这一期生命当中,命运的好坏是由宿世的善恶业因所致。今生的吉利福报是由于前世今生修了善;今生的逆境潦倒都是前世今生造恶所致。所以无论是遇到顺境还是逆境,都要
念佛之人,当吃长素。如或不能,当持六斋,或十斋。由渐减以至永断,方为合理。虽未断荤,宜买现肉,勿在家中杀生。以家中常愿吉祥,若日日杀生,其家便成杀场。杀场,乃怨鬼聚会之处,其不吉祥也,大矣。是宜切戒家
念佛即是持咒。念佛得力后,对境自如,作厌离想,即是解脱初门。但目前如何便得自在?久持不退,自有相应时也。—— 莲池大师《云栖净土汇语》
夫学佛者,无论庄严形迹,止贵真实修行。在家居士,不必定要缁衣道巾,带发之人,自可常服念佛。不必定要敲鱼击鼓,好静之人,自可寂默念佛。不必定要成群做会,怕事之人,自可闭门念佛。不必定要入寺听经,识字之人
古云:“宁可九莲居下品,不来人世受胞胎。”厌患胞胎,但勤念佛。一心念佛,莲花化生。—— 莲池大师《云栖净土汇语》
我们学佛是要了生脱死的,学佛是要圆成我们本具的佛性的,你先要把这个目标树立起来。那么树立起来以后,这个世间一切都是梦幻泡影,它的吉凶祸福都是在做梦:好一点也是梦,坏一点也是梦。——大安法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