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传佛教唐卡里的诸佛菩萨

2016-08-10 佛教图片

1·释迦牟尼佛,久远劫以前早已成佛,2500多年前,他回来这娑婆世界,就是实实在在做给我们看,凡夫俗子也能成佛。他选择了自己的种族——释迦族,选择了自己的父母——净饭王和摩耶夫人,然后投胎做了一个王子,名叫悉达多。(摄影:马金成)

2·从一个小王子开始,学会射箭、骑马、摔跤等技艺;学习天文、心算、诗学等知识,最后学习治国治军管理国民。他娶妻纳妾生子,为避免未来之人说佛只是个神话,他要把自己变成一个活生生有血有肉的人,用人身成就佛陀果位,来度化我们这些凡夫俗子。(摄影:马金成)

2·六世***所谓情歌里面的“你见与不见我还在那儿”是莲师说的。莲师原话是:“我的儿女们,不管你们见到真实的我或者没有见到真实的我,我永远在那儿,不离不弃陪伴着你们。只要谁有虔诚心,每个人家门口有一尊莲花生。”(摄影:马金成)

3·为什么佛陀没有选择投胎到一个贫穷的人家,而选择了皇室?因为古印度有严重的种族歧视,佛陀要提倡众生平等,必须以身作则,打破自己的高贵出身。所以我们经常讲,释迦牟尼佛是真正的大***家。(摄影:马金成)

4·很多人看到佛陀就在那,就像很多人看到上师就在那儿,法以后再求,法会在那儿明年还会举行,下次再去。所以到后来很多人开始变得懈怠不再修行佛法。佛陀警告他们:“如果再不好好修行,我要选择涅槃。”最后佛陀为了示现无常,走向了涅槃的道路。(摄影:马金成)

5·四臂观音是雪域西藏的守护神,藏人由老至幼家家户户,皆吟诵其六字大明咒,嗡嘛呢叭咪吽。四臂观音舆文殊菩萨、金刚手菩萨,合称三族姓尊,代表大悲,大智,大力,为密乘行者人人必修的法门。(摄影:马金成)

6·本尊身颜洁白如月,头戴五佛冠,发黑色结髻,中央二手合掌於胸前,捧有摩尼宝珠,右手持水晶念珠。左手拈八瓣莲花与耳际齐,面貌寂静含笑。以菩萨慧眼凝视众生,被其观者尽得解脱。全身花蔓庄严,双跏趺坐於莲花月轮上,身发极大五彩光明朗照耀。(摄影:马金成)

7·四臂观音一头表通达法性,四臂表四无量心,身白色表清洁无垢,不为烦恼、所知所障。戴五佛冠表五智,发黑色表不染,五色天衣表五方佛,双跏趺表不住生死,手印表不住涅。中央二手合十表智慧与方便合一双运。(摄影:马金成)

8·佛经中讲:六字大明咒之利益及功德非常大,持六字大明咒,可以消除病苦、刑罚、非时死之恐惧、寿命增加、财富充盈,即使命终之时,通往下道组诸门亦得而封闭,得以人、天之神受生,接触佛法,功德利益,不可胜数。(摄影:马金成)

9·四臂观音,右手水晶念珠,表每拨一珠即救度一众生出脱轮回,左手持白莲花表清静无恼。六字大明咒:嗡嘛呢叭咪吽。(摄影:马金成)

10·文殊菩萨相应于娑婆世界有情众生的因缘,亦有种种不同形象的示现。一般文殊菩萨的尊形有僧形文殊、一髻文殊、五髻文殊、八髻文殊、六字文殊等。其中最常见的是五髻文殊。五髻文殊是因头顶绑了五个髻而得名,这五髻代表的是五种智慧。(摄影:马金成)

11·文殊菩萨右手握“智慧剑”,象征以智慧剑斩烦恼结。(或手持如意,象征智慧成就)。左手持的莲花上放置“般若经”,代表智慧的思维。智慧之利剑表示能斩断种种蠢痴,智慧犀利如剑;青莲花则代表纯洁无染,花上放有般若经,作为智慧与慈悲的象征。(摄影:马金成)

12·文殊法门殊胜,一行三昧,令大众开大智慧,勤修禅定,入三昧力而早成佛智。在《华严经净行品》中,文殊菩萨无尽大智慧、大慈悲、大愿力。为众生开示净行法门,进入妙吉祥境界。同时,也必须作利益众生之事,来圆满法门。(摄影:马金成)

13·黄财神密教护法神诸财神之首。一面二臂,本尊形象为肚大身小,双手有力肤色金黄,右手持摩尼宝珠,左手轻抓口吐珠宝的吐宝鼠。头戴五佛宝冠身着天衣,蓝色莲花珠宝璎珞作严饰。胸前挂乌巴拉念珠,以如意坐左脚曲右脚轻踩海螺宝,安坐莲花月轮上。(摄影:马金成)

14·黄财神身色金黄,头戴花冠,头顶有发髻,嘴角有两撇胡须,下部又有一周短胡须。全身不着甲胄,上身袒露,下身着裙。左手抱一只大猫鼬,鼬嘴里含着宝珠,象征财宝。他两腿弯曲,坐在莲花座上。右脚踏一只白色海螺,象征他能入海取宝。(摄影:马金成)

15·昔日释迦牟尼佛在中印度摩揭陀国之灵鹫山讲说大般若经义时,诸方魔鬼神怪前来障碍,令山崩塌,此时黄财神奋勇现身庇护,使得众多闻法比丘安然无恙。后释迦牟尼嘱黄财神皈依佛法,帮助一切贫苦众生,走佛法之路,遂成为大护法神。(摄影:马金成)

16·财神对我们最大的帮助只是能疏通管道,有些人可能不理解,以为修财神就是祈请财神给自己金钱和福报,只要修财神法就一定能修得来。财神不可能给你创造财富,所有的财富都是从自己的播种、善的福报当中带来的。(摄影:马金成)

17·人们拜财神,是学习财神为了众生的需求而愿意施舍给众生一切的播种心态。佛教认为一切的拥有是靠自己的福报,如果没有播种,那就不会有收获。修持黄财神法门,需发无上菩提心,勤行布施行善止恶,这样才是正信的修行者,才能财富具足吉祥圆满。(摄影:马金成)

18·文殊菩萨,佛教四大菩萨之一,释迦牟尼佛的左胁侍菩萨,代表聪明智慧。因德才超群,居菩萨之首,故称法王子。文殊菩萨形象为仗剑骑狮之像,代表其法门的锐利,以右手执金刚宝剑,断一切众生的烦恼,以无畏的狮子吼震醒沉迷的众生。(摄影:马金成)

19·约西元七世纪莲花生大士受到藏王赤松德赞的邀请,从印度来到西藏。入藏时西藏的妖魔鬼神现身阻止,被莲师一一降服,并命令他们守护佛法。莲花生大士顺利建立了雪域第一座具足佛法僧的桑耶寺,并开启了宁玛巴的教法,同时也为有缘的众生埋下伏藏。(摄影:马金成)

20·莲师对我们最大的恩德是他把密法的所有精华传承下来,为了利益我们这些众生。这些精华有的隐藏在悬崖峭壁里面,有的隐藏在像大昭寺的大树下面,有的藏在虚空当中,有的藏在山川江河里面,叫做伏藏。(摄影:马金成)

22·龙树菩萨,生于佛灭七八百年后的公元四世纪左右。在佛教由小乘向向大乘过渡时期,他继承了佛陀的缘起思想,开创性地发展出了中观学说,并且广造大乘经典注释,有力地推动大乘佛法发展,是大乘佛教史上的第一位伟大论师。(摄影:马金成)

23·观音菩萨的变化身,身洁白有十一面。下三面,中白左红右绿;中三面,中绿左白右红;上三面,中红左绿右白,这九面为静面;再上面是一忿怒面,有三眼,发棕色上指;顶面为佛面(阿弥陀佛)。十一面代表所有诸佛,千手代表一千轮王,千眼代表贤劫时千佛。(摄影:马金成)

24·观音手持各种法器,代表愿力无边,布施无畏,护持佛法,背光上端是大鹏金翅鸟,两侧是龙女,摩羯鱼,长寿童子,狮子,吉象,造型生动,雕刻精湛,具有表法的功能。(摄影:马金成)

25·十一面象征观音的法力足以照顾众生,千手象征大悲愿力,千眼象征无限智慧,慈悲救度娑婆世界无边无际的众生。观世音菩萨象征着所有诸佛菩萨慈悲的力量。我们每个人内心当中、灵魂最深处最完美的那一面,具备了慈悲以及智慧。(摄影:马金成)

26·药师佛之形像,据药师琉璃光王七佛本愿功德念诵仪轨供养法载,左手执持药器(又作无价珠),右手结三界印,身着袈裟,结跏趺坐于莲花台,台下有十二神将。此十二神将誓愿护持药师法门,各率七千药叉眷属,在各地护佑受持药师佛名号之众生。(摄影:马金成)

更新于:2016-08-10 23:59

点赞 1

评论问答

相关阅读

这样求佛菩萨叩头拜忏,用处不大 这样求佛菩萨叩头拜忏,用处不大

大安法师:戒律是佛教的寿命 大安法师:戒律是佛教的寿命

集佛教庙宇,文物古迹,风景园林于一体的扬州第一名胜 集佛教庙宇,文物古迹,风景园林于一体的扬州第一名胜

妙莲法师:佛教人生观 三、己所不欲莫杀生 妙莲法师:佛教人生观 三、己所不欲莫杀生

妙莲法师:佛教人生观 八、信实不妄修善口 妙莲法师:佛教人生观 八、信实不妄修善口

妙莲法师:佛教人生观 六、断欲不淫了生死 妙莲法师:佛教人生观 六、断欲不淫了生死

宣化上人:菩萨为什么作布施眼睛的功德 宣化上人:菩萨为什么作布施眼睛的功德

圣严法师:如何理解佛教? 圣严法师:如何理解佛教?

净慧法师:佛教传承的根本问题是什么? 净慧法师:佛教传承的根本问题是什么?

单单听见〈药王菩萨本事品〉,就得无量无边功德(宣化上人) 单单听见〈药王菩萨本事品〉,就得无量无边功德(宣化上人)

十、菩萨助我度家母 十、菩萨助我度家母

邪淫堕胎不孝父母对佛菩萨妄语不会有好的人生 邪淫堕胎不孝父母对佛菩萨妄语不会有好的人生

当代中国佛教的复兴存在“围墙”困境 当代中国佛教的复兴存在“围墙”困境

川西藏传佛教文化冬季探寻越野之旅 川西藏传佛教文化冬季探寻越野之旅

佛教造像珍品展揭示艺术发展流变 佛教造像珍品展揭示艺术发展流变

达真堪布:有人为了佛教事业想经商赚钱却苦于没有机会怎么办 达真堪布:有人为了佛教事业想经商赚钱却苦于没有机会怎么办

济群法师:以人本为基础的佛教道德观 济群法师:以人本为基础的佛教道德观

佛教中的“法”是什么意思? 佛教中的“法”是什么意思?

学诚法师:佛教没有本命佛的说法,佛像不能随便佩戴 学诚法师:佛教没有本命佛的说法,佛像不能随便佩戴

佛教寺院中的19个法事活动 佛教寺院中的19个法事活动

真禅法师:佛教的孝经——《盂兰盆经》 真禅法师:佛教的孝经——《盂兰盆经》

佛教阿弥陀佛的感应故事 佛教阿弥陀佛的感应故事

真禅法师:禅学思想就是人间佛教思想 真禅法师:禅学思想就是人间佛教思想

印顺法师:现代佛教不宜隐遁山林 印顺法师:现代佛教不宜隐遁山林

印顺法师:弘扬人间佛教应以青年为主 印顺法师:弘扬人间佛教应以青年为主

佛教中十方佛都包括哪十尊佛? 佛教中十方佛都包括哪十尊佛?

佛教因果论 佛教因果论

佛教怎么看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这句话? 佛教怎么看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这句话?

陈永革:当代社会处境下的佛教观念及其信仰 陈永革:当代社会处境下的佛教观念及其信仰

农历七月是佛教欢喜月,非鬼节 农历七月是佛教欢喜月,非鬼节

“念阿弥陀佛,愿生极乐者”,“二十五菩萨,拥护行者。” “念阿弥陀佛,愿生极乐者”,“二十五菩萨,拥护行者。”

陈义孝:佛说无量寿经白话浅释 四十五 菩萨往生 陈义孝:佛说无量寿经白话浅释 四十五 菩萨往生

镇元子是地仙之祖,观音是菩萨之首,两人相比究竟谁更胜一筹? 镇元子是地仙之祖,观音是菩萨之首,两人相比究竟谁更胜一筹?

白玛多吉:超越了宗教的佛教 白玛多吉:超越了宗教的佛教

佛恩居士:走近佛教 第八章 善待人生 佛恩居士:走近佛教 第八章 善待人生

恭迎药王菩萨圣诞丨为什么所有众生都欢喜见这位菩萨?(宣化上人) 恭迎药王菩萨圣诞丨为什么所有众生都欢喜见这位菩萨?(宣化上人)

姚卫群:佛教禅思想的形成发展及主要特点(二) 姚卫群:佛教禅思想的形成发展及主要特点(二)

姚卫群:虚云和尚的修行思想与当代佛教的僧团建设 姚卫群:虚云和尚的修行思想与当代佛教的僧团建设

姚卫群:舍利、佛塔与佛教思想 姚卫群:舍利、佛塔与佛教思想

陈星桥:佛教如何看待吸烟 陈星桥:佛教如何看待吸烟

陈星桥:佛教的圣物--舍利 陈星桥:佛教的圣物--舍利

香道微谈:佛教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用香的? 香道微谈:佛教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用香的?

陈红兵:建构生态观要以佛教缘起论为基石 陈红兵:建构生态观要以佛教缘起论为基石

方立天:中国佛教哲学要义 第十四章 三论、唯识和密诸宗的心性论 第一节 三论宗的中道佛性论 方立天:中国佛教哲学要义 第十四章 三论、唯识和密诸宗的心性论 第一节 三论宗的中道佛性论

方立天:中国佛教哲学要义 第十六章 慧能《坛经》的性净自悟说 第三节 心地性王与心性同一 方立天:中国佛教哲学要义 第十六章 慧能《坛经》的性净自悟说 第三节 心地性王与心性同一

龚隽:禅是佛教吗?——“批判佛教”关于禅的观念检讨 龚隽:禅是佛教吗?——“批判佛教”关于禅的观念检讨

蔡惠明:武则天与佛教 蔡惠明:武则天与佛教

近义法师:为求子发愿终身吃素,菩萨两度满愿赐子 近义法师:为求子发愿终身吃素,菩萨两度满愿赐子

梦参老和尚:地藏菩萨能令我们的善根不坏 梦参老和尚:地藏菩萨能令我们的善根不坏

梦参法师:为什么光念地藏菩萨圣号就特别灵验 梦参法师:为什么光念地藏菩萨圣号就特别灵验

洪修平:文化互动之果:中国佛教 洪修平:文化互动之果:中国佛教

潘桂明:佛教教育的几点意见 潘桂明:佛教教育的几点意见

[释了幻]婚姻与佛法:菩萨乘的婚姻观 [释了幻]婚姻与佛法:菩萨乘的婚姻观

魏道儒:中国佛教的地位、命运与使命 魏道儒:中国佛教的地位、命运与使命

郭元兴:中国佛教与医药 郭元兴:中国佛教与医药

李志夫:试论《俱舍论》在佛教思想史中之价值 李志夫:试论《俱舍论》在佛教思想史中之价值

敦煌莫高窟—古丝路上的佛教宝库 敦煌莫高窟—古丝路上的佛教宝库

宋智明:佛教净土法要 第三卷 回归之路 论佛教解决人类问题的方法 宋智明:佛教净土法要 第三卷 回归之路 论佛教解决人类问题的方法

宋智明:佛教净土法要 第三卷 回归之路 体验与信心 宋智明:佛教净土法要 第三卷 回归之路 体验与信心

宋智明:佛教净土法要 第三卷 回归之路 走向生命的真实 宋智明:佛教净土法要 第三卷 回归之路 走向生命的真实

[释了幻]婚姻与佛法:佛教看宇宙 [释了幻]婚姻与佛法:佛教看宇宙

这四大名山是中国佛教圣地,是信佛之人必到之所 这四大名山是中国佛教圣地,是信佛之人必到之所

佛教智慧如何为爱情保鲜? 佛教智慧如何为爱情保鲜?

实用佛教十七:佛教徒的生涯规划 实用佛教十七:佛教徒的生涯规划

实用佛教十四:佛教徒的生活礼仪 实用佛教十四:佛教徒的生活礼仪

唐思鹏:维摩诘所说经新注 菩萨行品第十一 唐思鹏:维摩诘所说经新注 菩萨行品第十一

“盛世佛光—汶上宝相寺塔地宫出土佛教文物展”在山东博物馆开幕 “盛世佛光—汶上宝相寺塔地宫出土佛教文物展”在山东博物馆开幕

关公在佛教中之地位如何 关公在佛教中之地位如何

寺院是文化之载体 佛教不只是信仰 寺院是文化之载体 佛教不只是信仰

潜伏在身边的菩萨们 潜伏在身边的菩萨们

菩萨说若欲往生净土当念阿弥陀佛一日一夜专心致志即得往生 菩萨说若欲往生净土当念阿弥陀佛一日一夜专心致志即得往生

中国文化复兴佛教当担大任 中国文化复兴佛教当担大任

冯培德:佛教过分学术化的隐忧 冯培德:佛教过分学术化的隐忧

促进佛教为新农村文化建设服务的几点思考! 促进佛教为新农村文化建设服务的几点思考!

佛教如何助力新农村文化建设?我有几点思考 佛教如何助力新农村文化建设?我有几点思考

吕胜强:以智慧为导的“悲增上菩萨”典范──永怀导师 吕胜强:以智慧为导的“悲增上菩萨”典范──永怀导师

吕胜强:印顺导师“人间佛教”之菩萨观及道次第初探 吕胜强:印顺导师“人间佛教”之菩萨观及道次第初探

陈坚:佛教解脱论意义上的“善恶”观念 陈坚:佛教解脱论意义上的“善恶”观念

高振农:关于佛教研究方法论的几个问题 高振农:关于佛教研究方法论的几个问题

发挥佛教文化的力量和智慧 构建和谐六盘水 发挥佛教文化的力量和智慧 构建和谐六盘水

华方田:岭南佛教是澳门佛教的源头活水 华方田:岭南佛教是澳门佛教的源头活水

宋立道:西方生态伦理观与佛教生态伦理 宋立道:西方生态伦理观与佛教生态伦理

魏德东:谈谈“佛教团契” 魏德东:谈谈“佛教团契”

吕有祥:太虚大师对佛教平等观的阐发 吕有祥:太虚大师对佛教平等观的阐发

梦参长老:佛教的忍辱波罗蜜和阿Q精神有什么不同 梦参长老:佛教的忍辱波罗蜜和阿Q精神有什么不同

韩焕忠:佛教的圆融智慧对中国“和”文化的贡献 韩焕忠:佛教的圆融智慧对中国“和”文化的贡献

【熙和分享】佛教中的孝文化 【熙和分享】佛教中的孝文化

梦参老和尚:不要分别诸佛菩萨的圣典,对机就好 梦参老和尚:不要分别诸佛菩萨的圣典,对机就好

“大悲心起抗疫情”主题佛教书画诗歌作品选刊(一) “大悲心起抗疫情”主题佛教书画诗歌作品选刊(一)

林国良:佛教的自由观与佛教的现代社会参与 林国良:佛教的自由观与佛教的现代社会参与

净土法门法语:要怎样修学,佛菩萨才会住世? 净土法门法语:要怎样修学,佛菩萨才会住世?

什么是“菩萨畏因众;生畏果”? 什么是“菩萨畏因众;生畏果”?

荆三隆:谈佛教自然观 荆三隆:谈佛教自然观

观世音菩萨耳根圆通法门 观世音菩萨耳根圆通法门

林克智:生活中的佛教 碑记序跋及其他 林克智:生活中的佛教 碑记序跋及其他

王志远:因果是佛教对中国的最大影响 王志远:因果是佛教对中国的最大影响

为什么供养佛菩萨,不能有悭吝之心? 为什么供养佛菩萨,不能有悭吝之心?

金易明:佛教与印度传统文化思想同异性探微 金易明:佛教与印度传统文化思想同异性探微

佛教与中国绘画 佛教与中国绘画

佛教里如何理解忏悔 佛教里如何理解忏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