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僧人呼吁取消玉林狗肉节 万条狗命等待判决

2014-06-09 情感世界

编者按:有着600万人口的玉林是广西东南最发达的一个城市,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这个盛产荔枝的城市诞生了一个狂欢节,每年夏至当天,玉林人喜欢找朋结友欢聚一起“吃狗肉,啖荔枝”。动物权益保护组织指出,每年有10000条狗在狗肉节被屠杀,许多甚至是被活活电死、烫死或者剥皮的。2013年英国媒体以题为《中国城市因狗肉节挨批》的报道,描述了玉林狗肉节的屠狗盛况。社会各界对玉林狗肉节的质疑由来已久,动物保护团体高调抵制,行为艺术家现场为狗谢罪,大量网友为狗请命。2014夏至将至,玉林又将上演屠狗大戏,江西庐山东林寺德日法师为此撰文呼吁取消玉林狗肉节,您支持法师的呼吁吗?

玉林狗肉节:街头一角

2012年玉林狗肉节,爱狗人士现场抵制。

节日,本应是欢乐祥和的一天。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传统的节日,如春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也有一些新兴的节日,如母亲节,教师节,情人节等等。不论是春节的祝愿,端午节的粽香,中秋节的明月;还是母亲节的感恩,教师节的致敬,情人节的玫瑰,都不同程度地为生活增添了色彩。我们的生活已不再是简单地过日子了,尤其是经济的发展,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许多的改变,让很多平常的日子都有了崭新的内容和意义。

或许正是人们对节日寄予了太多的期盼和欢喜,于是,就有了一些不和谐的行为,被人为地披上了节日的华服,譬如“狗肉节”。不论这个节日有什么样的传统,或者说有什么样的利益,一个残酷的现实是,那是以许多狗的性命为代价的。所以,有动物保护者说,这一天更像是人类朋友的祭日。如果我们一定把这一天定为节日的话,要么是我们人性当中的价值观贬值了,要么就是我们的道德情操被欲望侵蚀了。这样血红的节日不但缺少人心向善的特质,更远离了美好祥和的节日传统。一边是血腥残忍的屠杀,乞求绝望的眼神,凄厉悲伤的哀嚎;一边是堆放售卖的尸体,挥舞切割的砍刀,肆无忌惮的吃相,这无论如何都很难构图成节日的景象,更别说是打造文化品牌了。

与“狗肉节”的杀戮相伴的是抗议和反对。假如能在法律和道德的范围里解决问题,当然最好不过,毕竟我们已经进入到了文明的法制社会,但这既需要时机,也需要时间,更需要有关部门作为。在玉林狗肉节之前,还有一个金华狗肉节,在人们的谴责声中取消了。这既是当地民众的善根感召,亦是当地职能部门的作为成就,可谓无量功德之举。

在我们的传统文化中早已有:“君子之于禽兽也,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之善说。佛法中亦有,“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之善行。由此可见人性之光明。或许有人会问,在“狗肉节”之前,我们也有很多杀生的行为,譬如猪、牛、羊等等,为什么没有被关注,那是因为,第一是还没有人把这种大肆杀生的行为冠名为节日。第二是因为其杀生对象还没能触痛人们内心的情感。在所有的动物当中,狗以其忠诚勇敢被人们喜爱,并以人类伴侣动物的身份走进了人们的生活,有的还成为了某些家庭的一份子。其实又何止是这些,缉毒破案,抢险救人,导盲引路,看家护院,陪伴孤独狗帮人解决了太多的难题,取命杀之,烹煮食之,人心何忍?人性何在?

在人类漫长而又艰难的生命进程中,我们渐渐学会了思考和创造,也学会了拥有和放弃,我们还把这一转变过程称之为文明。文明不但是一种外在的行为,更是一种内在的真善情操。其实,有一种行为,一直在拷问着我们的文明,这就是,我们对其他生命的杀戮行为!扪心自问一下,我们的好日子一定要这样过吗?假如真的有一天,这个世间就只剩下人类了,那又会怎样?孤独,仅仅是孤独吗?时又将至“狗肉节”,假如人类的声音太嘈杂,那就请你听一听狗狗哀伤的心声吧:

我是一只忠诚的狗狗

今生来做你的朋友

无论你是快乐还是哀愁

我都会陪在你左右

无论你是贫穷还是富有

我都会等你在家门口

对于你来说

我只是你生命里的一段记忆

对于我来说

你却是我一生全部的所有

只愿那根细细的缘分

在你手上有过幸福的停留

请别吃我朋友

请别吃我朋友

2024-02-05 02:15

点赞 1

评论问答

相关阅读

佛教文化| 佛教的基本知识 佛教文化| 佛教的基本知识

黄毅会见国内外佛教高僧 黄毅会见国内外佛教高僧

那些来自佛教的词汇,汉语给予了佛教最高的“礼遇” 那些来自佛教的词汇,汉语给予了佛教最高的“礼遇”

首届“鸡足山迦叶宗风与山林佛教”学术研讨会开幕 首届“鸡足山迦叶宗风与山林佛教”学术研讨会开幕

佛陀弟子大迦叶在王舍城西南的鸡足山入定50亿年等待弥勒佛 佛陀弟子大迦叶在王舍城西南的鸡足山入定50亿年等待弥勒佛

成峰法师:僧人与商人 成峰法师:僧人与商人

静波法师:佛教的福报不能只知道“不即”,而忽略了“不离” 静波法师:佛教的福报不能只知道“不即”,而忽略了“不离”

佛教圣众因缘集二十三、劝善弃恶 圣德腾香 佛教圣众因缘集二十三、劝善弃恶 圣德腾香

智海法师:人间佛教的修持 智海法师:人间佛教的修持

佛教圣众因缘集六、口业如山 圣没一言 佛教圣众因缘集六、口业如山 圣没一言

佛教圣众因缘集十五、失言作狗 比丘业报 佛教圣众因缘集十五、失言作狗 比丘业报

达照法师:超越死亡 导论——佛教临终关怀的思想背景 达照法师:超越死亡 导论——佛教临终关怀的思想背景

净因法师:佛教为什么非要用蜡烛来代表光明? 净因法师:佛教为什么非要用蜡烛来代表光明?

达照法师:超越死亡 第一章 第三节 佛教轮回说 达照法师:超越死亡 第一章 第三节 佛教轮回说

达照法师:超越死亡 第一章 生死大事——生死乃世间之主题 第一节 佛教生死观 达照法师:超越死亡 第一章 生死大事——生死乃世间之主题 第一节 佛教生死观

佛教文化旅游的内涵与使命 佛教文化旅游的内涵与使命

麦卡托尼设计慈善T恤 呼吁人们关注素食日 麦卡托尼设计慈善T恤 呼吁人们关注素食日

佛教最感人的故事:戴斗笠的地藏菩萨 佛教最感人的故事:戴斗笠的地藏菩萨

倓虚法师:何谓佛法_何谓佛教_何谓佛学_何谓学佛 倓虚法师:何谓佛法_何谓佛教_何谓佛学_何谓学佛

骆驼聊新疆之不一样的第一佛经翻译家——佛教八宗之祖鸠摩罗什 骆驼聊新疆之不一样的第一佛经翻译家——佛教八宗之祖鸠摩罗什

守培法师:佛教主义及进行佛教意义 守培法师:佛教主义及进行佛教意义

达摩难陀长老:佛教与政治 达摩难陀长老:佛教与政治

慈航法师:慈航大师全集 菩提心影(一)释疑篇 一六、佛教与民治 慈航法师:慈航大师全集 菩提心影(一)释疑篇 一六、佛教与民治

风靡清宫的十八子手串有何寓意?佛教十八界都是什么? 风靡清宫的十八子手串有何寓意?佛教十八界都是什么?

正果法师:人间佛教寄语 正果法师:人间佛教寄语

大安法师:戒律是佛教的寿命 大安法师:戒律是佛教的寿命

集佛教庙宇,文物古迹,风景园林于一体的扬州第一名胜 集佛教庙宇,文物古迹,风景园林于一体的扬州第一名胜

妙莲法师:佛教人生观 三、己所不欲莫杀生 妙莲法师:佛教人生观 三、己所不欲莫杀生

妙莲法师:佛教人生观 八、信实不妄修善口 妙莲法师:佛教人生观 八、信实不妄修善口

妙莲法师:佛教人生观 六、断欲不淫了生死 妙莲法师:佛教人生观 六、断欲不淫了生死

爱护动物形象大使莫文蔚 呼吁拯救海豹 爱护动物形象大使莫文蔚 呼吁拯救海豹

圣严法师:如何理解佛教? 圣严法师:如何理解佛教?

净慧法师:佛教传承的根本问题是什么? 净慧法师:佛教传承的根本问题是什么?

当代中国佛教的复兴存在“围墙”困境 当代中国佛教的复兴存在“围墙”困境

川西藏传佛教文化冬季探寻越野之旅 川西藏传佛教文化冬季探寻越野之旅

佛教造像珍品展揭示艺术发展流变 佛教造像珍品展揭示艺术发展流变

达真堪布:有人为了佛教事业想经商赚钱却苦于没有机会怎么办 达真堪布:有人为了佛教事业想经商赚钱却苦于没有机会怎么办

济群法师:以人本为基础的佛教道德观 济群法师:以人本为基础的佛教道德观

佛教中的“法”是什么意思? 佛教中的“法”是什么意思?

学诚法师:佛教没有本命佛的说法,佛像不能随便佩戴 学诚法师:佛教没有本命佛的说法,佛像不能随便佩戴

佛教寺院中的19个法事活动 佛教寺院中的19个法事活动

真禅法师:佛教的孝经——《盂兰盆经》 真禅法师:佛教的孝经——《盂兰盆经》

佛教阿弥陀佛的感应故事 佛教阿弥陀佛的感应故事

真禅法师:禅学思想就是人间佛教思想 真禅法师:禅学思想就是人间佛教思想

印顺法师:现代佛教不宜隐遁山林 印顺法师:现代佛教不宜隐遁山林

印顺法师:弘扬人间佛教应以青年为主 印顺法师:弘扬人间佛教应以青年为主

宣化上人:人在命终时,为什么要请僧人或亲友来助念? 宣化上人:人在命终时,为什么要请僧人或亲友来助念?

佛教中十方佛都包括哪十尊佛? 佛教中十方佛都包括哪十尊佛?

佛教因果论 佛教因果论

佛教怎么看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这句话? 佛教怎么看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这句话?

陈永革:当代社会处境下的佛教观念及其信仰 陈永革:当代社会处境下的佛教观念及其信仰

农历七月是佛教欢喜月,非鬼节 农历七月是佛教欢喜月,非鬼节

古代僧人元宵节都干啥:观佛舍利 点灯敬佛 古代僧人元宵节都干啥:观佛舍利 点灯敬佛

白玛多吉:超越了宗教的佛教 白玛多吉:超越了宗教的佛教

僧人与山羊绵羊牛三者的史话 僧人与山羊绵羊牛三者的史话

佛恩居士:走近佛教 第八章 善待人生 佛恩居士:走近佛教 第八章 善待人生

姚卫群:佛教禅思想的形成发展及主要特点(二) 姚卫群:佛教禅思想的形成发展及主要特点(二)

姚卫群:虚云和尚的修行思想与当代佛教的僧团建设 姚卫群:虚云和尚的修行思想与当代佛教的僧团建设

姚卫群:舍利、佛塔与佛教思想 姚卫群:舍利、佛塔与佛教思想

陈星桥:佛教如何看待吸烟 陈星桥:佛教如何看待吸烟

陈星桥:佛教的圣物--舍利 陈星桥:佛教的圣物--舍利

香道微谈:佛教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用香的? 香道微谈:佛教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用香的?

陈红兵:建构生态观要以佛教缘起论为基石 陈红兵:建构生态观要以佛教缘起论为基石

方立天:中国佛教哲学要义 第十四章 三论、唯识和密诸宗的心性论 第一节 三论宗的中道佛性论 方立天:中国佛教哲学要义 第十四章 三论、唯识和密诸宗的心性论 第一节 三论宗的中道佛性论

方立天:中国佛教哲学要义 第十六章 慧能《坛经》的性净自悟说 第三节 心地性王与心性同一 方立天:中国佛教哲学要义 第十六章 慧能《坛经》的性净自悟说 第三节 心地性王与心性同一

龚隽:禅是佛教吗?——“批判佛教”关于禅的观念检讨 龚隽:禅是佛教吗?——“批判佛教”关于禅的观念检讨

蔡惠明:武则天与佛教 蔡惠明:武则天与佛教

洪修平:文化互动之果:中国佛教 洪修平:文化互动之果:中国佛教

潘桂明:佛教教育的几点意见 潘桂明:佛教教育的几点意见

魏道儒:中国佛教的地位、命运与使命 魏道儒:中国佛教的地位、命运与使命

吃素救地球 吕秀莲呼吁别吃肉 吃素救地球 吕秀莲呼吁别吃肉

郭元兴:中国佛教与医药 郭元兴:中国佛教与医药

李志夫:试论《俱舍论》在佛教思想史中之价值 李志夫:试论《俱舍论》在佛教思想史中之价值

敦煌莫高窟—古丝路上的佛教宝库 敦煌莫高窟—古丝路上的佛教宝库

宋智明:佛教净土法要 第三卷 回归之路 论佛教解决人类问题的方法 宋智明:佛教净土法要 第三卷 回归之路 论佛教解决人类问题的方法

宋智明:佛教净土法要 第三卷 回归之路 体验与信心 宋智明:佛教净土法要 第三卷 回归之路 体验与信心

宋智明:佛教净土法要 第三卷 回归之路 走向生命的真实 宋智明:佛教净土法要 第三卷 回归之路 走向生命的真实

[释了幻]婚姻与佛法:佛教看宇宙 [释了幻]婚姻与佛法:佛教看宇宙

这四大名山是中国佛教圣地,是信佛之人必到之所 这四大名山是中国佛教圣地,是信佛之人必到之所

佛教智慧如何为爱情保鲜? 佛教智慧如何为爱情保鲜?

实用佛教十七:佛教徒的生涯规划 实用佛教十七:佛教徒的生涯规划

实用佛教十四:佛教徒的生活礼仪 实用佛教十四:佛教徒的生活礼仪

“盛世佛光—汶上宝相寺塔地宫出土佛教文物展”在山东博物馆开幕 “盛世佛光—汶上宝相寺塔地宫出土佛教文物展”在山东博物馆开幕

关公在佛教中之地位如何 关公在佛教中之地位如何

中国佛教史上第一位出家的僧人 中国佛教史上第一位出家的僧人

寺院是文化之载体 佛教不只是信仰 寺院是文化之载体 佛教不只是信仰

中国文化复兴佛教当担大任 中国文化复兴佛教当担大任

冯培德:佛教过分学术化的隐忧 冯培德:佛教过分学术化的隐忧

促进佛教为新农村文化建设服务的几点思考! 促进佛教为新农村文化建设服务的几点思考!

佛教如何助力新农村文化建设?我有几点思考 佛教如何助力新农村文化建设?我有几点思考

陈坚:佛教解脱论意义上的“善恶”观念 陈坚:佛教解脱论意义上的“善恶”观念

高振农:关于佛教研究方法论的几个问题 高振农:关于佛教研究方法论的几个问题

发挥佛教文化的力量和智慧 构建和谐六盘水 发挥佛教文化的力量和智慧 构建和谐六盘水

华方田:岭南佛教是澳门佛教的源头活水 华方田:岭南佛教是澳门佛教的源头活水

宋立道:西方生态伦理观与佛教生态伦理 宋立道:西方生态伦理观与佛教生态伦理

魏德东:谈谈“佛教团契” 魏德东:谈谈“佛教团契”

吕有祥:太虚大师对佛教平等观的阐发 吕有祥:太虚大师对佛教平等观的阐发

梦参长老:佛教的忍辱波罗蜜和阿Q精神有什么不同 梦参长老:佛教的忍辱波罗蜜和阿Q精神有什么不同

韩焕忠:佛教的圆融智慧对中国“和”文化的贡献 韩焕忠:佛教的圆融智慧对中国“和”文化的贡献

【熙和分享】佛教中的孝文化 【熙和分享】佛教中的孝文化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