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海上师:内心三密行

2024-06-08 汉传人物

宝海上师开示

仪轨修行是小规模的内心三密行,日常生活是大规模的修行实践,行者唯有突破个人的局限,溶入大我真精神,契入整个法界宇宙观,才能如实证得理智不二的本尊智慧。

佛堂是本尊的净土,亦是整个法界的缩影,是行者与本尊一对一的清静法界,是秘密庄严的内道场,亦是自性秘密国土。

坛场是本尊的净土,亦是自心的秘严国土,是行者与本尊一对一的寂静秘密的独一法界,因此佛堂是极其庄严的。

点赞

评论问答

相关阅读

宝海上师:澄净己心之入手处 成就非在声音在明心 宝海上师:澄净己心之入手处 成就非在声音在明心

嘎玛仁波切:清净内心的秘诀 嘎玛仁波切:清净内心的秘诀

明海法师:一声佛号深植于心,内心有皈依的表现 明海法师:一声佛号深植于心,内心有皈依的表现

如何跳出家庭矛盾的漩涡?莫让内心惹雾霾 如何跳出家庭矛盾的漩涡?莫让内心惹雾霾

一个职业经理人的内心独白——学佛修行改变我的人生 一个职业经理人的内心独白——学佛修行改变我的人生

您经历过如此震撼内心,泪如泉涌的拜忏吗? 您经历过如此震撼内心,泪如泉涌的拜忏吗?

达真堪布:这样做,自己在积累功德,同时内心也是快乐的 达真堪布:这样做,自己在积累功德,同时内心也是快乐的

内心有障碍有烦恼该怎么办 内心有障碍有烦恼该怎么办

你内心有德,求什么就有什么 你内心有德,求什么就有什么

佛教故事:佛典故事:内心和外表的清洁 佛教故事:佛典故事:内心和外表的清洁

如何判断内心是善业强,还是罪业强 如何判断内心是善业强,还是罪业强

改变内心有两个重点 改变内心有两个重点

知道一切影像,都是内心变现出来的 知道一切影像,都是内心变现出来的

对治内心有所得的执着 对治内心有所得的执着

达真堪布:无论做什么,内心都要稳重,这是成就的根本 达真堪布:无论做什么,内心都要稳重,这是成就的根本

人生要经营的是你的「内心」 人生要经营的是你的「内心」

内心是否真慈悲,看日常生活中的放生护生 内心是否真慈悲,看日常生活中的放生护生

内心不平静,问题出在哪里 内心不平静,问题出在哪里

修学佛法首先要培养内心的甚深见 修学佛法首先要培养内心的甚深见

不要把修行修到内心产生严重的反弹 不要把修行修到内心产生严重的反弹

以真空妙有来调伏内心,这才是真正的阿练若 以真空妙有来调伏内心,这才是真正的阿练若

想到清净的国土,一定要净化你的内心 想到清净的国土,一定要净化你的内心

佛教故事:禅宗公案:把内心涂成彩虹般绚烂 快乐的生活 佛教故事:禅宗公案:把内心涂成彩虹般绚烂 快乐的生活

星云大师:如何开采内心资源 星云大师:如何开采内心资源

清净法师:内心解读 七、秘密分:此方真教体 清净在音闻 清净法师:内心解读 七、秘密分:此方真教体 清净在音闻

清净法师:内心解读 五、果德分:一切都是合理的 清净法师:内心解读 五、果德分:一切都是合理的

清净法师:内心解读 前言 目次 引子 十型人格示意图 清净法师:内心解读 前言 目次 引子 十型人格示意图

杨紫琼:佛教是发自内心的呼唤 杨紫琼:佛教是发自内心的呼唤

降伏内心淫念欲望的方法

你的内心有这两个念头,福慧增长最快速 你的内心有这两个念头,福慧增长最快速

李嘉诚:真正的财富存在于内心 李嘉诚:真正的财富存在于内心

内心的中道

修得好,是指从内心修得好,不是光看外相,最重要还是心的转变 修得好,是指从内心修得好,不是光看外相,最重要还是心的转变

星云法师:一池落花两样情 需要改变的是内心 星云法师:一池落花两样情 需要改变的是内心

索达吉堪布:物质生活为何难以填补内心空虚? 索达吉堪布:物质生活为何难以填补内心空虚?

星云法师:世间最困难的战争是内心佛魔之战 星云法师:世间最困难的战争是内心佛魔之战

放下内心的毒箭

索达吉堪布:如何遣除内心的苦恼? 索达吉堪布:如何遣除内心的苦恼?

索达吉堪布:如何能让自己内心平静,快乐? 索达吉堪布:如何能让自己内心平静,快乐?

内心里的六道轮回

佛陀教你不生气:痛苦源自内心 佛陀教你不生气:痛苦源自内心

佛陀教你不生气:照管内心的油灯 佛陀教你不生气:照管内心的油灯

索达吉堪布:内心具有智慧比拥有财富更重要 索达吉堪布:内心具有智慧比拥有财富更重要

佛陀教你不生气:源自内心的新气象 佛陀教你不生气:源自内心的新气象

佛教故事:情感世界:为我们内心的生命祝福 佛教故事:情感世界:为我们内心的生命祝福

达真堪布:怎样才算内心不散乱、不放逸? 达真堪布:怎样才算内心不散乱、不放逸?

达真堪布:怎样才算内心不散乱、不放逸 达真堪布:怎样才算内心不散乱、不放逸

佛教故事:哲理故事:你内心里的黑房子 佛教故事:哲理故事:你内心里的黑房子

佛教故事:心生菩提树:靠内心的光明寻找前进的方向 佛教故事:心生菩提树:靠内心的光明寻找前进的方向

佛教故事:心生菩提树:与人相处之道,在于内心的容忍 佛教故事:心生菩提树:与人相处之道,在于内心的容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