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门宜专,解门宜广

2021-09-16 净界法师

我们中国佛教在二千多年的时间当中,的确是出了很多有修有证的高僧大德,如天台宗的智者大师、华严宗的法藏大师等。这些大师的出现,除了本身善根深厚外,还有一个极重要的影响,就是建立宗派。中国佛教的祖师把这种甚深广大的佛法,把它系统化。

譬如:天台宗有天台宗修学的道,华严宗有它的道。使令这个浩瀚的佛法,一个初学者能够根据自己的根机,马上找到自己相应的法门,这当中减少很多摸索的时间。所以中国佛教宗派的建立,对佛教作出重大的贡献。

但是到了末流,特别是在宋朝以后,也出现了过失。而最重要的过失就是,也因为宗派的建立而产生了门户之见,使令后代子孙得少为足、画地自限。从今以后,学唯识的不再看天台的教理,学天台的不屑学唯识的教理,乃至净土宗的所有教理都不看,这样的一个结果,使令一个修学者的思想变得封闭。

我们都知道佛法的重点行门宜专、解门宜广。你在教理上的封闭,你在修学的过程当中,很多障碍都没有办法突破。这个障碍就放在那个地方,减损我们很多前进的动力,我们虽然花很多的时间,但是我们的进步非常的少,因为我们的障碍没有消灭。

所以到了宋朝以后,强调宗派互相学习,最有代表性的就是永明延寿大师,他提出了禅净双修,他说:净土宗你是念佛的,你照样念你的佛;但是你可以用禅宗的观心法门,来帮助你破除心中的执取。 如果你心中对三界的执取还很重,你只是念佛,那也是不能往生的,因为那个执取就是一种业力。

所以从宋朝以后,这些大德们开始冷静地思惟,宗派之间应该互相学习。也就是说,行门上,你修什么法门,你还是修什么法门,但是在教义上,你应该要去相互融通。

点赞

评论问答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