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除业力的相续,尤其净土宗更重要

2021-04-05 净界法师

外道,我们看经典上,尤其是《阿含经》,其实它这个外道不是我们现在的外道了。现在外道是没什么章法,古时候印度的外道是有章法,那是九十六种外道。这九十六种外道,他们也想了生死了,他们在高深的禅定当中,也看到生死的可怕,他甚至于可以看到他来生的去处。但是,不幸的是他方法错误。

外道一般处理生死的问题,在古代是采取两个手段:一个是禅定,一个是苦行。这两个为什么不能解决问题呢?我们要解决问题,首先要知道问题的病根,首先要处理生死轮回。我们要知道,一个人好端端他为什么就生死轮回?为什么人死了以后,业力结束了,然后他下一个业力马上又生起呢?

本来你造的业是生灭的,是片段的,那么前异熟既尽,复生余异熟,就是你这一期果报结束以后,是什么力量让下一个业力生起来的?中间的桥梁是谁把它启动的?这个很关键!就是相续。

其实业力本身不可怕。因为业力每个人都有,阿罗汉也有业力,就是说念珠本身不可怕,但是到底是谁拿一条线,把它串成一条念珠的,可怕的是念珠中间的那一条线。

就是说,到底是谁把业力串起来的,让它变成有生命力?本来业力是一片一片的,这个片状的业力不能得果报。你要形成一个生命体,它必须要有个贯穿业力的力量,那个是谁?佛法说,就是我执。无明缘行,行缘识,生老病死。就是说是什么力量让你片段的业力串成一种相续的业力,这才可怕。变成辗转相续,这是一种主宰的概念,一种我。

因为我们凡夫有个很大的问题,就是说,当我们的业力把今生的果报创造出来时,可能是一个男众,可能是一个女众,总之你有色身,有内心。色身刹那刹那生灭,生老病死;内心也是刹那刹那生灭。但是,我们就很奇怪,就起颠倒,会把这种生灭的身心世界捏造成一种自我的概念,有一个我住在这个身心世界,然后要去操控,去主宰这个身心世界。

佛陀说五蕴,但是我们凡夫的概念认为有六蕴,色受想行识我,有六个蕴。那么佛法就是说,这个我是多余的,而且它是问题,这个我就是那一条线。所以,它整个消除业力的关键,就在消除我见。没有人能消除业力,业力是没办法消除的!你无量劫的业力就是尽虚空不能容受,你怎么消除业力呢?

消除业力简单地说,就是断除业力的相续!你不能让这个业力结束以后,又产生另外一个业力。把那种相续的力量破坏掉,就是主宰性跟爱取这两个,你对来生有所期待,你的期待来自于自己的妄想。

我们人很奇怪,我们吃的痛苦都忘得一干二净,但是好的东西都留下来了。我们一直会把人生想像得很美好,我们对人生太包容了。这就是为什么我们临终的时候,一直想要去取代来生的生命,一个主宰性,一个攀缘性,所以佛陀就从这里下手。

首先你修空观,诸位,你要知道你的目标在哪里。空观是一把刀子,你不能拿它乱砍,把你的菩提心也砍没了。空观的对治有两个:一个爱取,一个是我见主宰。所以你今天培养一个空观的智慧,你要知道空观到底是在干什么用的,它就是消除你生命当中主宰性跟爱取的力量。

当然,我们说过根本在我执,但是这个我执的引生有两种情况:一个是带有贪爱的我执,一种是带有不贪爱的我执。

如果是不贪爱的我执,直接就用通教的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就破坏了。我们要主宰东西,你必须要有所住,必先有所求,有所求必须要有所得。这个东西必须是真实的,有一个东西让你得到了,你才可以主宰嘛。但关键是人生无所得,你不可能从人生得到东西,就像你做梦,你不可能从梦境里得到东西,人生只有一种过程。

所以,把有所得的心破坏以后,你主宰的概念就没了,这个是通教的概念。它直接从无所得,所以无所求;无所求,所以无所住。所以它的空观,就是把我见主宰性给破坏。

但是,带有贪爱性的主宰,就不能这样子了,你就要辛苦一点走藏教的方法,无常,所以是苦。人生的痛苦来自于你充满了不安稳,无常故苦,苦即无我,最后无我故空。这就是这两种操作。

但是它整个目标,就是在消除十二因缘里那个无明。因为你要掌控人生,来生就出现了,就这样子。本来人生是片段的,因为你想主宰,它变成连续了,可怕就在这连续,辗转相续无有止境。所以说,灭色取空,它是断除业力相续的那个我执。

外道的苦行,其实没有太大意义,因为这跟色身没有关系,问题不在身体。所以外道修苦行,把身体折磨得很痛苦。佛弟子说,你这个车子不走了,你是打牛还是打车呢?你把车子打坏都没有用。现在问题不是说你不吃饭,你就可以把生死给了了,你不吃饭不睡觉,这跟了生死是两码事,问题不在这儿。

所以外道的修学问题在哪里呢?他没有找到问题的根源。每一件事情都有原因的,他找不到生死轮回的根源在哪里,所以他只好就乱修了,盲修瞎练,眼睛闭着乱修。佛陀出世告诉我们,生死的根源来自于我爱执,就这个概念不一样。

所以,佛法讲正因缘境,就是说每一件事情,此生故彼生,此有故彼有,你今天此灭故彼灭,此无故彼无,你要把它的原因找到。就是说,佛法可没叫你把业力消灭,它要你断除业力的相续,尤其净土宗更重要。

带业往生就是说,当这个业力结束时,你不能让下一期的业力启动起来,你要把下一期业力启动,那你就没希望了。就是这个业力到此结束了,虽然有业种子,但是它不能启动,是这个概念。所以我们讲,业力一点都没有少,但是它不能产生一种相续的功能,它变成片段的业力了,那就没有作用了。

所以,空观的智慧其实不是在消除业力,严格来说是断相续,你把业力的相续破坏了就可以了。

点赞 2

评论问答

相关阅读

无论好人坏人,念佛十声也能去净土世界吗? 无论好人坏人,念佛十声也能去净土世界吗?

业与业力 业与业力

净土法门法师法语:佛菩萨用清净心,六道凡夫用散乱心 净土法门法师法语:佛菩萨用清净心,六道凡夫用散乱心

佛教丛书·教理:第二篇 大乘不共法的净土─极乐、琉璃净土 佛教丛书·教理:第二篇 大乘不共法的净土─极乐、琉璃净土

宗派概论:第十三课、净土宗 宗派概论:第十三课、净土宗

净土法门:复须忍耐内外荣辱 净土法门:复须忍耐内外荣辱

高级佛学教本:第卅二课、净土宗(三) 高级佛学教本:第卅二课、净土宗(三)

高级佛学教本:第卅一课、净土宗(二) 高级佛学教本:第卅一课、净土宗(二)

净土法门:念佛是第一善,念阿弥陀佛是善中之善 净土法门:念佛是第一善,念阿弥陀佛是善中之善

净土法门:自己度自己 净土法门:自己度自己

净土法门:念佛必须要念成习惯 净土法门:念佛必须要念成习惯

净土宗第一祖慧远大师 净土宗第一祖慧远大师

农历正月初一,恭迎【弥勒菩萨圣诞】慈颜常笑,纳天容地,愿人间变净土 农历正月初一,恭迎【弥勒菩萨圣诞】慈颜常笑,纳天容地,愿人间变净土

净土法门:我们一旦发心,阿弥陀佛立刻知道! 净土法门:我们一旦发心,阿弥陀佛立刻知道!

放生仪轨:净土法门最简单的两种放生仪轨 放生仪轨:净土法门最简单的两种放生仪轨

只有净土念佛才是能够成就解脱往生极乐世界吗? 只有净土念佛才是能够成就解脱往生极乐世界吗?

往生极乐的菩萨:若何修行净土窍门信愿行--学佛网 往生极乐的菩萨:若何修行净土窍门信愿行--学佛网

这些玉石是戈壁玉雕的,尤其是弥勒佛在走大道的悠闲自在 这些玉石是戈壁玉雕的,尤其是弥勒佛在走大道的悠闲自在

临命终时只要念“阿弥陀佛”就能往生净土吗?就能罪业消除吗 临命终时只要念“阿弥陀佛”就能往生净土吗?就能罪业消除吗

98 岁春婆婆何以能预知时辰,往生净土? 98 岁春婆婆何以能预知时辰,往生净土?

天神说:因为你劝人修净土窍门,功德很大,再次延长你寿命 天神说:因为你劝人修净土窍门,功德很大,再次延长你寿命

临命终是业力激发的时候 临命终是业力激发的时候

业力是如何形成果报的 业力是如何形成果报的

承远大师生平及净土思想 承远大师生平及净土思想

净土宗的忏悔和积集资粮,是为了临终时用的 净土宗的忏悔和积集资粮,是为了临终时用的

为什么要移民到极乐净土 为什么要移民到极乐净土

净土弘法的第一步 净土弘法的第一步

定不定业对净土宗的往生有什么启示 定不定业对净土宗的往生有什么启示

如何才堪称为净土宗祖师 如何才堪称为净土宗祖师

净土法门的本质特点——感应道交 净土法门的本质特点——感应道交

何为见地?修净土宗没有见地能否往生 何为见地?修净土宗没有见地能否往生

蕅益大师:大病初起求生净土(六首) 蕅益大师:大病初起求生净土(六首)

为什么净土宗可以带业往生 为什么净土宗可以带业往生

五浊恶世,唯有净土一门可通入路 五浊恶世,唯有净土一门可通入路

无量佛国净土,为何只求生西方极乐 无量佛国净土,为何只求生西方极乐

净土法门,超胜一切法门者 净土法门,超胜一切法门者

情绪就是无明的业力 情绪就是无明的业力

如何判断自己是否有净土 如何判断自己是否有净土

人生没有结果,它只是业力的释放 人生没有结果,它只是业力的释放

为什么很多人很难相信净土法门 为什么很多人很难相信净土法门

判断净土秽土的两个指标 判断净土秽土的两个指标

十方诸佛净土无量,为何经论多指归极乐 十方诸佛净土无量,为何经论多指归极乐

省庵大师的净土情怀 省庵大师的净土情怀

颠倒妄想不除,容易在临终刺激生死业力 颠倒妄想不除,容易在临终刺激生死业力

如何通过身口意三业修净土 如何通过身口意三业修净土

不能起颠倒,这是净土宗的底限 不能起颠倒,这是净土宗的底限

往生兜率净土的三品九等 往生兜率净土的三品九等

如何看待人间佛教与净土法门的关系 如何看待人间佛教与净土法门的关系

寂静法师:工作和生活中比能力更重要的是什么? 寂静法师:工作和生活中比能力更重要的是什么?

归心净土的杨杰居士 归心净土的杨杰居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