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海法师:蕅益大师法语

2021-02-06 宏海法师

(第一讲)

阿弥陀佛!各位实修群里面的诸位法师慈悲,诸位居士同修,大家晚上吉祥。

今天又是一周的周而复始,轮回中又到了开示的时间了。一开始将这个实修群的定位给大家讲过了,后来又有新加入的群友,那再说明一下,这个群定位就是以实修为主,在线上体现。所以在我的设想中,它始终是一个共修堂,非常清净、淡然、坚持、锲而不舍共修的一个堂口。

其实这样的堂口,如果诸位到过庙里都知道,曾经庙里边最要具备的,一个是禅堂,再一个就是念佛堂。所以我始终以念佛堂的定位来对待咱们这个实修群的。那么惭愧,我自己虽然没有很好的、非常圆满的这样用功,因为每天弘法的事务琐碎的太多,没有办法。可是跟诸位在一起,也让我得到了一块共修的加持。

在此之前,也林林总总的跟大家说了一些。既然是一个堂,今天晚上要开始开示,我们开示讲来讲去都是自己的知,自己的见。所以今天开始我索性想了一下,以后这个堂的开示,借我们之口来依照佛菩萨、祖师的言教进行,这样的话大家观想成,现在我们群里边二百二十四个同修,同时都在这个堂里边,端身正念,等于说端坐在这里共修一样,那么修习、回向、忏悔中的间隙,休息的时候来做一个开示,照着祖师们的言教来闻熏,依教奉行。这样对于每个人来说,是一个很好的策发和激荡。比如说今天晚上我们尝试着有这样的功用,希望大家能够得到这样殊胜的功德。

所以今天晚上,我想首先介绍一段蕅益大师的开示。在介绍开示之前,我们首先来了解一下蕅益大师是何许人也。

如果对净土宗深入久的话都知道,蕅益大师是莲宗的九祖,他是明末清初年间的人物,是在中国整个佛教史上非常杰出的,可以说是一线的祖师级的人物。他的一个字号就叫做西有,西方确实真的有,取这个寓意。所以我们今晚就了解一下他老人家的言教。

首先说一下蕅益大师的曾经过往。他俗姓钟,江苏人,他父亲那会儿为了祈求有个儿子,整整十年持念大悲咒,得到灵验。母亲姓金,梦见观音菩萨抱着一个小孩授到她怀里,而生了蕅益大师。七岁开始就吃素,十二岁开始读书,一开始的时候还特别反对佛法,不相信佛法,而且依照老庄、世间的学问还作了一篇论文叫《辟佛论》,说佛法是假的,佛根本没有,是这么一个因缘。所以大家看有意思的很,好多祖师一开始都是这样的因缘。

后来什么时候华丽的转身?就是读了跟他差不多同时代的莲池大师的文章。明末清初有四大高僧,憨山德清大师、紫柏尊者大师,还有一个是莲池大师,再就是蕅益大师,蕅益大师在莲池大师之后。他读了莲池大师最著名的一篇佛学随笔《竹窗随笔》以后,顿然把所有以前所著谬论付之一炬,烧掉了,从此以后悉心佛法。后来参《楞严经》中的世界本空,空生大觉心生疑情,感觉到觅不到功夫不能相续,没办法解决问题。再后来二十三岁那一年决意出家,为了了生脱死,这是蕅益大师在前半生出家前的大概。

蕅益大师出家以后非常精进,他在教下,学教是著作等身的,而且他对教律特别是对于戒律的研习也深有心得。因为他后来的行门主要导归了净土,否则他对于戒律的研习,完全也可以称之为一个律宗的祖师。可见他一生持戒如冰霜的严谨程度。

出家的时候,他发了三个誓愿。第一个,未证无生法忍绝不收徒众。就是如果我还没有得道,得道还不是说悟道,是证到无生法忍的话,他不会收徒弟的,害怕误导人家;第二个,不登高位。永远不接受迎请登到高座,不做这样的事儿。但是后来他自己陈诉是为了慈悲众生而登座讲法,这个事情他后来慈悲开许了;第三个最为感人,宁可冻死、饿死,也绝不会为了长养色身而为人诵经、礼忏、化缘,去求取温饱,不做这个交易。从这点来讲,他就是一个非常高贵有自信的比丘,有信徒来供养,养道可以,绝不会为了回报、长养生命来我给你诵经,或者超度怎么怎么样,来化缘等等,不做这样的邪命。从这几点来讲,在初发心出家的时候,就有这样见地,所以说明他性格是非常刚烈、孤俊的。我们常说千古品格,盖世文章,只有能够这样知行合一说到做到,而且非常严谨的严以律己这样的人,才能称之为当之无愧的祖师,我们的祖师爷是修道的榜样。

蕅益大师有句话宁将老僧堕地狱,不做人间应酬僧。他的一生可以说不入俗流,不显俗气。可是,他老人家一生为正法久住,可以说是呕心沥血的。在除了戒律上面的建树著作之外,他常以孤臣孽子自称,特别是他后来对净土宗的贡献,就是结集了一本重要的论典,叫《净土十要》。我们现在可能觉得,文字艰涩的古文读得比较艰辛,可是如果一个修净土的人,不要说修净土,整个修佛的人不读这部《净土十要》就太可惜了。他把所有有关于净土最切要的著作,结集了十个法本,就是论著经典,特别是论典,经典里面没有,论典是解释经典的。

比如说蕅益大师自己的著作《弥陀要解》,这部论典印光法师赞叹,注释《佛说阿弥陀经》的论著里,古佛再来,也绝不能再超出他左右了。所以从这点来讲,说明我们可以把蕅益大师的见地和所宣的法义,当作佛宣说的一样来听闻、领悟和信受,这是后祖师对前祖师的一种楷定。蕅益大师之所以列为净土宗的第九祖,很大程度上就是由于这部独步千古的《弥陀要解》。希望我们同修们有时间的话一定要私底下研习,至少要熟悉。或许我们以后有机缘再给大家讲解。

蕅益大师一生辛苦劳累,求生心切,到五十七岁的时候伺机就坐化了,走的时候依然是盘着腿一坐,面西念佛,而且是手举起来而逝的。后来门人把他荼毗(即我们说的火化)了以后,结果一启龛看到大师还坐在那儿,牙齿都没有坏,就跟鸠摩罗什法师的舌根没有坏一样,同一证明他所讲的法是真实不虚,与佛无二无别的。

在走之前,庙里面的常住们就去请问了,说您老人家一生修行,不知道所证到的果位到哪里?希望能说一番,我们好发生信心,依您而行。蕅益老人走的时候说了句,名字位中真佛眼,未知毕竟付何人。在六即佛里面有一个名字即佛的果位,说我已经悟到名字位了,但是不知毕竟付何人,就是没有到头呢。名字位的概念是什么呢?就是我们常说的已经明心见性、大彻大悟、大开圆解了,在这个地步他所说的法可以说跟佛的知见是一样的,所以我们学习他老人家的言教就要当佛一样来听。

蕅益大师的著作非常的多,特别是有一部散文笔记,叫做《灵峰宗论》。因为蕅益大师一生基本上都住在灵峰,所以后来就依照他所依住的地,给他这篇著作起的名字。《灵峰宗论》是广泛的采集了蕅益大师平常的一些小散文笔记的一部重要文集,但是非常能够体现蕅益大师的思想精华所在。

我们今天就想跟大家分享一下里面的一小段,为什么呢?有人评价说,如果我们看《灵峰宗论》,不坠血泪者,其人必无菩提心。就是说这部著作里边,一方面是智慧圆满的称性发挥,另一方面可以说是婆心切切、慈悲至极的来给后人做开示,特别是有关于净土的开示法。真的有时候让我们感觉有犹如点睛之笔的作用,使我们能够到曾经心所不到之处,让我们的心往开了打,而他前面用文字方便做这么一个示,指点,这样的一个意思。

这是大概给大家介绍一下蕅益大师。当然想细微了解一下的话,有一些书籍或者网上可以去看。这就是莲宗九祖蕅益大师。

今天我们就先跟大家分享一下他老人家的两小段话。先给大家贴出原文:

世情淡一分,佛法自有一分得力,娑婆活计轻一分,生西方便有一分稳当,此事只问心,不必问知识也。知识亦劝淡世情轻活计,专求出要耳。天平一头低,一头必昂。(《灵峰宗论》卷二之四,示朗然)

这段话应该是给一个叫朗然的出家人的开示。因为当时蕅益大师是非常有名的大祖师大德,肯定有好多追随者,他们问话的时候总是说:善知识,应该怎么样修行?包括现在大家也都是在提问应该怎么用功,怎么修行,怎么能够早日得道,等等诸如此类。他老人家真的总是一针见血,说明我们修行不得力,那么多的问题,归根结底毛病出在哪里?

所以这段话一开始就说:世情淡一分,佛法自有一分得力,娑婆活计轻一分,生西方便有一分稳当。

首先就斩钉截铁地回答我们的毛病出在哪儿呢?出离心不够。为什么我也常常讲到,我们号称说要求生西方极乐世界,可是心里又无端的控制不住的,甚至下意识自欺欺人、自己都不知道的在暗恋娑婆,世间的这个情包括什么呢?一个是对财色名食睡的一种贪爱;一个是我们对于这个世间种种的分别、人情世故、你来我往,就是爱见嘛。所以为什么说爱不重不生娑婆,念不一不生极乐呢?由于在世情里边淡不下来,在人世间向外攀缘,时时刻刻我的这个能力,自我的认知,乃至每天眼一睁、临睡前,都是思索这些世间的事。我这段时间确实也在反省自己,就包括所谓的弘法利生,虽然要认认真真去做,可是还要把它看破、放下,因为依然是娑婆世界的事。这也是修行上一个高一点的甚深见地吧。

如果你淡了一分,在世间能够放得下一分,那么必然在佛法上就能得力一分。我们现在没有到无生法忍乃至诸佛菩萨的境地的时候,世间法就是世间法,出世间法就是出世间法,各位同修一定要有这个概念。因为号称学大乘佛法,有时候就会觉得世间就是出世间,度众生才能大家成佛嘛!但现在特别是念佛求生净土,它的修法不能够混淆的,愿的核心就是要厌离娑婆,首先一定要从厌离娑婆开始入手,这边淡了,那边才能浓。所以娑婆的在乎度、娑婆活计轻一分,生西方才能稳当一分。大家仔细悟,这是最平铺直叙的法言法义,可是就点到我们心里,每个人基本上都在这上面出错,够不着。

所以,我也想起以前有一个祖师说,你要问临终的时候能不能成功的超越凡圣、染净的跨越,你能不能自在的走,就要在平常时在事情中,你的心能不能够自在的进出不在乎,还是粘着出不来放不下。所以这里蕅益大师虽然说的话很柔软,其实答的也不客气,此事只问心,不必问知识也。此事只要问你自己的心就可以了,你不要说好像我是善知识、有名的大德,你来问我怎么做。人人扪心,是非皆知。

联想到我们现在其实有时候用功也如此,用不上去,业障重、烦恼重,走不前,到法师的地方聊一聊,相互策发提携这是对的,闻思修嘛,要如理如法的来闻法。可是修行的事,只能自己管自己,只能扪心自问,只能自己默默地炼心,这个问谁都不知,只有自己知道。

知识亦劝淡世情,轻活计。你问一千请一万的法,无非还是让你有出离心、菩提心、空性见,就往这儿修就可以了。特别是念佛的话,我想真是千言万语化为一句话,愿生西方净土中,你就往这个道上会,真正实实在在的往这上面走,心往这儿贴,就不会出错的。所以专修出要耳。最后这个比喻,我说真的是祖师级别的人呀,确确实实让我们一点就开,他老人家说好比天平一样,天平一头低,一头必昂。 这头低的话,那边肯定就上去啦,这就我们常说的人情淡、道情浓,道情淡、人情浓。

我们在人世间,一个是在五欲红尘中,要尽量的心往下来冷。再一个,就是学佛是一个很难玩转的高难度动作,既要你全身心的发心去护持,面面俱到、认认真真去做事,比如咱们这里就有好多义工菩萨。可是在过程中又要心不为所动,要往出来冷心,抽心。越是事情多、境界广,那你的心越净。如果说修行见地没有祖师们讲的这样的话,越是事情多那我们肯定就越是乱,越事情少才能越净。其实真正修到高处的时候,是越境界广他的心越净,缘境越广他的心反而越净,这就是正确的反比例。而我们现在是一个错误的反比例,就是世情淡法情浓。

首先这段话讲的就是出离心的问题。我们老问佛法上得不了力,还要不断的解答疑惑,可是大道至简,真正所谓的问题其实就出在这儿,一个世情一个佛法,看你的取舍抉择。一切的法门都是方便而已。依着这一段,我们再引出来大师的下一段开示,我们对于佛法的修行,何为方便?哪个层面的方便?这个方便中有总方便,有分方便,有方便方便,有根本方便,有上上方便,看你能在哪一头,挑的哪一道。

下面我们再分享一段话,是蕅益大师给一位叫王心葵居士开示的一段法言,特别受用。

法华一经,殷勤赞叹方便,须知有世间方便,布施爱语孝悌忠信等是也。有出世间方便,苦空无常,无我不净,数息因缘,远离知足等法门是也。有出世上上方便,十波罗蜜,四摄四辩,八万四千三昧,总持等是也。有不思议胜异方便,信自性中实有西方,现成佛道之弥陀如来,唯心中实有庄严之极乐世界,深心弘愿,决志求生。不唯上上方便,是其资粮,将世出世一切方便,无非往生左券,此法门中点铁成金手段。不历僧衹,顿阶不退,名绝待妙法也。(《灵峰宗论》卷二之一,示王心葵)

祖师们的这种智慧,可以寥寥数语无碍的行走于三藏十二部教典之中,随意的信手拈来,自由出入,而且还可以信手拈来就是一个宗旨,就是一个脉络。所以这段话他引用到《法华经》,《法华经》是经中之王,跟《华严经》并称,一个叫做圆顿,一个叫做大顿。《法华经》叫做圆顿,里面最著名就是开示悟入佛知见,就希望大家都能够成佛的意思。所以常说有开悟的楞严,成佛的法华。

在《法华经》里面处处讲到开权显实这个词,这个可能大家不清楚,开权显实的意思就是,佛因为要灭度涅槃了,就把原来曾经种种施设的所有法门进行了一个整合,说哪个法门是在哪个部位,是为了当时你们上不来才设的这个台阶,不断的上来以后又在哪里,中途有一个凉亭让你们歇一歇,但是到了今天了,我要告诉你们这些都属于方便,常说的五乘教法、三乘教法,唯有一乘法,无二亦无三,就叫开权显实。只有《法华经》里面,最后全讲的是圆顿的真实佛法。

但是回过头来,还要说,虽然是权的方便,可是也不能没有方便,方便即真实,为什么?因为真实都是由方便循循善诱进来到真实的境地的。所以,一切的行门法门施设都可以把它化立为方便,但是这个方便是必不可少的必由之路。所以蕅益祖师在这里讲到法华一经,殷勤称叹方便。我们常说的方便有多门,归元无二路。第一句话是这么一个意思。但是虽然方便有多门,可是方便的次地,方便的深浅,是有差别相的。

所以就这段话,我们再往下贯。首先讲到了须知有世间方便,这是第一条。什么是世间方便呢?就是布施爱语孝悌忠信等是也。其实就是让我们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修一切善,断一切恶,这在世间法里讲。世间是什么意思?就是我们这个人世间的范畴,人情来往,你我共住,就是这一番世界里面的情形。那么我们就依着这一番世间的事情来行这个事,依着人而行人之事。布施就是馈赠嘛,等于说结善缘。爱语就是不要恼乱人。孝悌等等这就是父子兄弟相互要相守之道,不要违背,有忠诚有信誉。我们对学佛刚入门的人大多都会给这么讲,我们首先做一个善良真诚的人,遵守规矩的人。可是它是一种方便,这就是修行法门中的一个法门方便,可是这是世间方便。我想在座的同修们,都在曾经亲近善知识的时候,会听到给你讲这些事,好好的去修十善业,这是世间方便。

佛法是出世间的,那么出世间方便的境界要提高了,它的瞄准点又不一样,所修的法门性质就变了。所以有出世间方便,苦空无常,无我不净,数息因缘,远离知足等法门是也。

当然祖师给我们罗列的这些,出世间首先我们就要了知苦的存在,所以才要有出离心,万法皆空,你有有就还在世间。所以出世间是相对于有的存在,提倡空的超越。那么你底盘就要意识到,这一切都是无常的。你把它当作常,那就是你永远要留在世间;无常你就知道,噢,原来万法皆无常,没有一个我、我所等等这样概定的恒常不变的主宰性。慢慢的具体方法上也有操作手法。什么叫做数息呢?就是数息观,数呼吸,把心安住在自己的呼吸上,慢慢这样观心所在,就能够得禅定,慢慢出世间。因缘观,观这个因缘,上次在般若群里面讲到缘觉法修的是十二因缘,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触、受、爱、取、有,到生、老死等等,逆观这个链条,把它从中截断。乃至还有远离知足等法门等等,都是让我们慢慢离世间的,没有一个法门不是辅佐这个目的,不是进行这样的方便,这叫做出世间方便。

如果稍微对佛法有点了解的,知道这个出世间方便其实大部分讲的都是小乘佛法,当然我们也不要对小乘有贬义,它是基础。

再下面祖师提到了有出世上上方便,我们通常要对大小乘有一个概念,小乘的话把世间、出世间割裂开。有出世上上方便,大乘反而是以世间来显现出世间的功德,你越贪爱就越发在这个贪爱中往下剥,往下舍。所以,有出世上上方面,就是所有这些形式上的操作,也可以作为一个方便的路,让我们到达成佛、解脱的境地。

十波罗蜜,就是我们说的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和般若六度,再加方便、愿、力、智四种波罗蜜,大家可以查一下,此处不细讲了。

四摄就是爱语摄、同事摄、布施摄、利行摄。大家对这个名词有没有了解没关系,以后肯定还有机会细讲。四辩、八万四千三昧,总持等是也,所有这些大乘的陀罗尼、总持法门、六度万行都是出世间的上上方便。上上方便是什么意思?就是一个上上的方便路途,那么就必须由上上根性的人来修,常说的大乘根性,能够顿舍,布施就是要你顿舍嘛,三轮体空等等,这叫做有出世上上方便。

讲了这么多的名词概念,这是祖师们的佛学素养。但是我们听不懂不要紧,只要把这个脉络分开,什么是世间方便、出世间方便、出世上上方便,其实就是常说的人天乘、二乘和大乘。可是在这么多的方便里边,最后蕅益大师列出来有不思议胜异方便。整体把净土一门的超然于方便之外,又包容于方便之中,这样的一个大顿、圆顿、胜异方便法门。所以为什么在此又给大家摘录这一段话呢,确确实实这是我最近更加深的体悟,若非弥陀接引,以深信切愿求生净土,这辈子修行要成就,没门。而这个方便呢,它又是如此的胜异方便,是什么意思呢?胜就是殊胜,异就是跟别的都不一样,这个不一样就是说别的都有的我都有,我有的别的都没有,不一定有,这么一个叫做胜异。这样一个法门,是直接把佛的境界拿来给我们凡夫心去修,所以用凡夫心你根本就够不着,所以叫有不思议胜异方便,可是它还是方便。

所以不要搞错了,我们往生到极乐世界以后,还是跟这儿一样,修空性修般若,可是速度很快。不像这儿,有时候越修越倒退,越修越迷茫,越修越找不着北,而且那么艰辛,走不动,迈不上去,甚至内有三涂,外有魔侣邪见来干扰等等等等,太可悲了。

这个胜异方便蕅益大师就讲到了,信自性中,实有西方。

讲到自性,再给大家提携一下。什么叫自性?说一千道一万,自性很简单的理解就是真实宇宙的状态,我们每个人都是宇宙真实状态中的一个状态,现前大家在听法,各自捧着手机,在各自所坐的地方在听,这就是自性中所显现的现在的状态。还有些人根本就抛诸脑后,虽然进了实修群,从来没有回向过,根本不当回事,但是虽然这样,他还在他的状态,这一切都离不开当下宇宙万法的真实状态,这就叫自性。既然自性中有我们现在所在的东方的娑婆世界,那么我们一定要信自性中还有西方极乐国土,绝对没错,铁定的,这是方便中要这么操作,这是第一个,要信。

其次相信现成佛道之弥陀如来,就是相信阿弥陀佛本来跟咱们一模一样。各位同修,阿弥陀佛因地跟咱们一模一样是一个凡夫,而且生生世世累劫以来一样的造业,一样的轮回,但是因圆果满成熟了以后,现成了佛道了,叫做阿弥陀佛。而且成了阿弥陀佛以后,又乘着这个佛道,就是如如不动的如实之道,来娑婆世界分身散影的接引众生,所以叫弥陀如来。我们要相信弥陀如来他已经成佛了,我们也可以。

唯心中实有庄严之极乐世界,为什么蕅益大师字号西有呢,他就深信从是西方,过十万亿佛土,有世界名曰极乐的国土,是真实不虚,决定而有,所以他叫西有。就是决定有庄严的极乐世界就在西方,你要信。

信了以后,深心弘愿,决志求生。大家看到这句话吗?特别要紧呀!你知道什么是深心吗?我们现在也每天做功课,说实话我有时候惭愧的很,觉得我不够格修净土,功德都不够,很多时候扪心自问,到底是不是真的信?每天念念要不断的勘验我的感觉,我们被心欺骗的太久了。我们现在起心动念,哪一念是真的?哪一念是假的?可是我们就觉得它是真的,就是我在想、我在思、我在做、我要怎么怎么样,包括往生极乐世界这个方便,还得随顺着我们,有我,我要决志求生,但是你的深心弘愿决定了你忘我的去求生,恰恰就是舍我的过程,所以这为什么叫有不思议胜异方便呀,他所设置这种的钩锁,一铆一环的这种迅雷不及掩耳的快速增进道业的设置,我们根本考虑不到。只有这么走就全部携带起来了,就这样。所以叫做深心弘愿,决志求生,再不改了,一定不改了,诸位同修千万不要改了,特别是已经铁定了净土的人。

因为一个是知见很容易被转,现在这个时代,媒体的讯息这么发达,我们时不时就接受新的信息,佛门资讯,这么多门派,这么多的弘法,到处都是所谓的广结善缘,你能不能hold(把持)得住你的净土知见呢?这个大背景你靠不住,那么你福报就不够,不够你就一定要注意培福,而不是去贪多。所以说从这点来决志求生,那么决志求生呢,他老人家讲的就是从有世间方便,有出世间方便,到 有出世上上方便,以至于到这有不思议胜异方便的时候,并不是说层层的递进直到终点,而是这个终点还包括了起点。

下面的话是一个华丽转身的法义,不唯上上方便是其资粮,什么意思呢?就是所有你修的上上方便,大乘佛法修的六度万行,这都是万善同修。为什么在实修群里面让大家礼拜、读诵,最最次的也是十念法或四十八拜,那么你所有读诵的大乘经典等都可以一揽子总体的回向,愿生西方净土中。这都是往生的资粮,不唯上上方便,是其资粮,不仅仅如此,而且将世出世一切方便,就是说我们世间的善法、出世间的小乘出离心法、苦空无常法,全部都可以回小向大成为往生资粮。

这就是为什么永明延寿禅师有一个万善同修的概念,为什么我们给大家设立说一定要必然在回向台上显现,就是让你今天所有的功德有个汇总,要不然情分八方念分四路,一天虽然做了那么多的培福功德之事,你把它搓不成一条粗重的绳子,那么很可能将来不但往生上不顶事,还害事。所以只要决志求生,深心弘愿,就等于说我们的回向深心生起来了,不但是上上方便已经转成往生资粮了。将世出世一切方便,无非往生左券。

你看,胜券在握了,铁定了,保险了嘛!所以为什么再再的给各位同修说,大家一定要每天在这个线上来体现回向,不会害大家的,我们发心绝不是为了害大家。但是你不买这个帐,不屑一顾,还没受益反受其损,要把你清出去呢,又觉得于心不忍,万一哪天回心了呢,悔之晚矣,有时我们就是捧着金碗讨饭呀!所以蕅益大师说的以深心弘愿,决志求生就是希望大家每天要回向,一定要回向和忏悔。

再往下,此法门中点铁成金手段,这句话真的是能够点开无量的无明烦恼和法门分别知见。一旦你发愿回向往生极乐世界,所有的世出世间法,念念的起心动念、觉受,全部都是买的往生门票,攒的钱。

所以后面说不历僧祗,顿阶不退,名绝待妙法也。僧祇是三大阿僧祇劫,修佛道非常非常长远的时间。顿阶不退,不退是一个非常致命的指标,大家现在修行不就退嘛。群里面待不住都有退群之说呀,就是退了道心、退了信心、退了功课,不回不向那肯定就退,这个谁也不要吹牛,必然如此的。所以说不历僧祇,顿阶不退,名绝待妙法也。大家要体悟什么叫做绝待妙法,就是不容商量,这个法就这么告知你,你能领悟的了,赞叹你的善根福德因缘。你领悟不了,那就没办法,只能够退回你的原位再往上走,到点了再说,这就是这个手段,这个方便。

所以讲道理修净土真的是没有问题,不要去问他人,首先你的出离心、你的信愿行、世情、佛法,你是不是一个想解脱求道的人?这个铁定以后,那么方便中你就要挑一个不思议胜异方便,是点铁成金之方便。那我们除了信了再信、再信,真切了再真切、再真切,别无选择,每天念兹在兹,那么净土道业自然成就了呀。你天天这样拿着斧子往西砍这个树,树倒了就必然向西,绝不会向东的。

所以今天跟大家分享了一段我们非常敬爱的蕅益老人(又叫八不道人)的法语,他老人家以这样一种出格见地,将圆满法义给我们分享,所以这个念佛堂里,以后我们开示就遵循这样的祖师的言教为主。在这儿听,就等于说我们各自汇聚在实修堂里面,现场听蕅益大师给我们讲开示呢。我们在听的时候也要观想,观想他老人家这样的一个圣贤僧的容颜身形,可以说住在我顶也罢,或者说观想我们共住在一个大的、金碧辉煌的、庄严妙相的,如同极乐世界的大讲堂里面一样。也可以观想每个人都端坐在莲华之上,蕅益大师作为已经往生到极乐世界的登地菩萨,来这样给我们讲开示。不要以为祖师们圆寂了就不在了,他的色身融入法界,加持从那儿而来?就从我们的信心而来,信心就是对接,就是直通车,就是感应的方便法门。

今天晚上跟大家非常真挚的讲这么多,目标还是希望诸位亲爱的同修道友们,确确实实这辈子要了生死还是得紧着点来,得挑着点过。不要以为现在闻法或者说怎样的话,每天就消遣一下或者说相似的去自在一下,那些到了生死的时候都不顶事,唯有深心弘愿,决志求生这个顶事。所以大家还是把佛念起来,把佛观起来,把求生的心天天吊起来,这样的话,那我们这就是当之无愧的实修群,一点都不亚于现在的道场。

今天就到这里,又打扰大家的清修了,愿以此功德,同生极乐国。

好。南无阿弥陀佛!(三称),我们下周再见。祝各位同修能够在这一周内,若一日乃至七日一心不乱,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在其前,这都是佛的金口宣说,我们要深信不疑,好好用功,阿弥陀佛!

(第二讲)

南无阿弥陀佛。各位实修群的道友们,大家晚上吉祥。

今天晚上又是我们来共学,也希望大家能够随着闻思的讲解,随文入观来共修。这一小段的时间,再跟大家分享一会儿蕅益大师的开示。在日复一日的平淡中,希望能够增加我们的信愿,冷冷清清的在我们道场里边暗暗的精进用功。

上讲给大家说了蕅益大师是莲宗的第九代祖师,但是由于他老人家的德行和见识,以及对经藏的深入度,其实从其他的任何一个宗派来讲,都可以称之为当之无愧的祖师。特别是我这段时间在居士林讲《楞严经》,有时候最主要的参考总是来自蕅益大师的注释,他的注释能够让你觉得即在情理之中,又在意料之外,总是让你眼前一亮心地一闪。所以说这种加持,确确实实是没有彻悟到法源头的大祖师呢,没办法称性发挥这样的功德,而且他老人家在行持上,又特别地从事相上来讲,都是非常的投入,宗教情感到极致的一个人。

所以上次我说,看《灵峰宗论》的时候如果有人不落泪,就必无大悲心。特别是《灵峰宗论》开场一大段的篇额,蕅益大师每次都是要么持了多少万咒,念了多少部经,礼拜了多少多少,回向他的父母亲、或者恩师、或者道业等等,都是非常认认真真、一丝不苟的去做的,是这样的一位已经具足了宗通和说通的祖师。

什么叫宗通和说通?在心地法门上彻彻底底的悟到心性,已经顿然开了佛知见,这就叫做宗通。那么宗通悟到这里,你不是哑巴呀,还得度众生,还得在利益众生的事情上点点滴滴、认认真真的去做,这样才不至于堕到断灭空见中,所以还要去说,说的时候就成了他的方便后得智慧了。所以具足这两大功德的人,我们才可以把他当作为祖师。所以我想对于这样的一位祖师,希望大家都能够生起真实决定的信心。特别是在汉传佛法里边,现在虽然是建寺坚固,像雨后春笋一样,可是真正的大善知识,我们是没有这个福报来召感的。

那我们到哪里去找善知识呢,像以前的大德们也讲过,说有佛出世或者有大辟支佛、阿罗汉出世的时候,一呼百应,那么我们都追随他学修,这是没问题的。如果没有善知识的时代,就是要以佛像为佛,以法宝为法,以祖师的开示论典为学,认认真真的依照次第学修起来,基本上也不会出问题的。所以希望大家对蕅益大师建立起来信心,有了解的或者不了解的,特别是他对净土的这种情有独钟的情怀,也是一直伴随他所有著述的思想始终的。

他老人家有一次给一个同修写信说到今夏两番大病垂死,说这一年入夏以后我两次差点死掉了,感慨地说,哎呀,平常的都在心性上用功,观照自己的心性,可是一到病死连天的时候,一点点心都提不起来。最后总结剩下唯有一个本事,唯痛哭称佛菩萨名号。这是他吐心吐胆跟最知心的同修写了一篇短信,说到这个情形,所以蕅益大师最后决定往生极乐世界。而且现在我们在听法现场,他也在极乐世界关注、加持着我们。

那么我们首先来看他老人家给一个叫素风的居士,写的一段小文章。

学不难有才,难有志。不难有志,难有品。不难有品,难有眼。唯具超方眼目,不被时流笼罩者,堪立千古品格。品立则志成,志成才得其所用矣。末世竞逐枝叶,罕达本源,谁知朝华易落,松柏难凋。才志之士奈何甘舍大从小哉!(《灵峰宗论》卷二之三,示素风)

首先这个学,不是说我们世间的学什么本事,主要讲的是学道之人,怀揣着一颗向道之心,认认真真去想了生死,修行佛道,是在这个层面的人而言。学不难有才,那么在世间法里边,大家现在一说,哎呀,谁谁谁特别学问高,或者口才好,或者能力大,有本事等等诸如此类的所有的著相众生,无非就在这个上面论分别、论高低,可是殊不知作为一个学道人而言,尽管有时候也看重,可是从修道上来讲,这是最外围的东西。有时候如果你的才华很高,结果定力不够德行不好,那么这才往往容易贬为小聪明。所以在三涂八难里边就有一个叫世智辩聪。

所以这里大师说学不难有才,难有志。讲到这个志气,同修们一定要知道学佛人一定要有志。其实从我们学佛道始终,很多法门里面都是暗藏了不断策发志气的。从开始跪在这里念尽形寿皈依佛,尽形寿皈依法,尽形寿皈依僧,这就是一个开始励志。再比如大家有受过五戒的话都知道,问尽形寿不杀生,是优婆塞、优婆夷夷戒,能持否?我们跪在那里说能持;能依教奉行否?说能依教奉行,这也是给我们励志。

如果一个修道的人没有志气,不要说开始真正的用功办道,就是学佛皈依了没有点志,也沦的俗气的很,天天转来绕去,最后得不了真实利益,没有志气只图热闹,所以说志气很重要。我们每次做佛事,要发诸佛菩萨发的这些大愿,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都是志的表现。

再往下不难有志,比志难的一个,难有品。好像世间说一个人,你这人太没品了,那么就说明他一定是不入流。

什么视为学道路上的品呢?大家扪心一下,真正的一个佛弟子,信仰作为人生的大坐标,最基本的一个品就是依教奉行,佛法从恭敬和虔诚中求,在俗,一定要给自己定位三宝弟子;出家为僧,要有格。这是有品,一定要有自己的品。如果你没有品,摆不正位置找不着感觉,就像世间法里边说走到哪里都是遭人不待见的一个人,因为你老是显得不入流,在一个很好的气场、环境或者道场中,你老是要发声音、出怪调。所以这就是从一个人来讲我们说品,沉默是金。今天我看到一句话,最好的修行是止语。当时我觉得,为什么说言多必有失、祸从口出呢,对于我们来说,止语的功德太重要。

再一个,修行得有品,就是你要体现你的信仰是真的,是诚恳的,不是说借着信仰来做一些冠冕堂皇、粉饰太平的事,最后弄得自己是不是有信仰都搞不清楚。虽然皈依了,最后也找不着佛弟子本位的心态。这样的话,走到哪里都不受欢迎。所以学佛要有品。

最后,不难有品,品还不是最难的,最难最难的在哪里呢?要有眼,难有眼呀!这个眼当然从广义上来讲,首先说大家在世间里面能够学佛、发心,从此来讲就是一个很大的才,也是很好的志,也是一个高档的品,也可以说是一个很好的眼。一眼命中佛门了,这太大的福报了。

回首想想真的能够皈依三宝,乃至出家为僧,能够修行圣道,把我们所有的生命都体现在信仰和修学上,跟凡夫层面的贪、嗔、痴作斗争,反观,带着超越烦恼的人生目标不断的走在菩提道路上,这样的一个众生,真的是多么的难能可贵!

那么具足了这个眼,就是超方眼目。在这条路上能不能走得稳,会不会走岔路,或者说被人拽几下就转身回头,这是很麻烦的事。所以蕅益大师这里说,唯具超方眼目,不被时流笼罩者,堪立千古品格。要成就一位真正的我们讲到的佛门大德也罢,或者说在家一个大德居士这样的具备德行,真正的一个体现自己佛弟子这样的一个同修的话,确确实实你看这一关又一关,从你的才、再你的志、你的品、你还得有眼,这个眼是最重要的呀!

为什么佛法叫做正法眼藏,为什么在禅宗里说不贵子行履,就是看你的修行都是次要的,只贵子眼正,就是你抉择法门上面要眼正,特别是蕅益大师这里讲到的,其实他是锁定净土法门。我们老老实实的修念佛求生极乐,不被时流笼罩,大家一定要仔细的体悟什么叫做时流。现在佛门里面的时流也很多,你仔细观照一下,有时候当然没有法门差别,只说一个一门深入吧。

我们修一门就立一门的祖,就走一门的路,你不要走着走着,哎呀,今天看看这样好,明天又觉得那个妙,头头不了,账账不清,那么这就等于说你流俗了嘛。打个不太恰当的比方,像世间里面女众穿衣服,如果今天时兴这个,你跟着走了,明天又时兴那个也跟着走了,就特别俗。一定要有底气有主见,说我选择这个跟我是最相应的,我修的很好,轻易不变,不被时流笼罩,这样才堪立千骨品格。

所以,品立则志成。品格立起来了,那志气就能够圆,就肯定能够得志嘛,得志了就是学佛成功,有了一定的积淀,确确实实成为一个从内而外来的大德的话,那么志成才得其所用矣,就是你的才这会儿才能够称之为有益之才。

为什么世间人讲到说这个人有才没德呢,特别是学佛法,有的人确实有才,但是德行不够,道行没修上去,就光靠着世俗的这种才,或者口才也很好,提笔出口就词惊鬼神,笔拿起来可以梦笔生花,柴米油盐酱醋茶样样当家的头头是道,谁也弄不过,可是问题是如果你缺乏了志,缺乏了品,这个很麻烦呀,才越大,越祸乱佛门,越恼乱众生,越延误众生。所以说真正的才得其所用,就是一定要从我们的志气、德行和品位上来讲,这是一个修行人非常敦厚、平稳、有把握的一个状态。

现在的人心绪不定,呼哧呼哧的,就怎么也定不住。整个来讲,工作不断的换,感情不断的转,修学法门上也是这样,一会儿这个好,过几天就觉得不行了,稍微看多点都挑毛病了。那么这样的话,我们心的志气、才、品都出不来。

蕅益大师这里讲到末世竞逐枝叶,罕达本源。这就是大家都容易犯的错误,可是真实的情况是什么呢,谁知朝华易落,松柏难凋,我们就更要讲到,要锁定现在修学的这个法门,净土法门,念佛求生极乐世界。很多时候我们读经典,今天读一部明天读一部,稍微了解的多一些,就觉得说,这么多的佛法,如此的百花齐放,那我肯定要更多的去尝试,当然有时候也讲广学多闻,问题是如果真正需要吃饭了道,大家想想朝华易落呀,你让别人追逐去,因为这个百花园里面这会儿只能开一个时辰。

所以印祖说应当发愿愿往生,客路溪山任彼恋。浅的一层理解,客路溪山就是这个世界的五欲六尘,让这些不想了生死的人去恋;再引申一层,就是所有法门里边,看上去那么美妙、甚深甚玄、甚至这通那灵的,任他恋去,我如如不动,就当一个松柏难凋。百花齐放的时候谁能知道苍松翠柏的好呢,都觉得光绿油油的颜色而已,很单调,而且老态龙钟,可是一旦冬天下雪以后你再看,百花哪儿去了,只有苍松翠柏还更加的翠绿。

所以说从这点来讲,蕅益大师这一段,从世间入道,到修学抉择法门,一定要有自己的主意。才志之士,奈何甘舍大从小哉。很多时候我们把西瓜丢了去捡芝麻呀,因为芝麻撒的多,看上去碎,咬一口好像似乎很香。所以呢,这段文章跟大家分享,这也是蕅益大师当时观机逗教,觉得有这样的时弊,有感而发的一小段开示,这是其一。

我们再看下一段开示:世间学问,义理浅,头绪多,故似易反难。出世学问,义理深,线索一,故虽难仍易。线索非他,现前一念心性而已。古云,立一心为宗,照万法如镜。(《灵峰宗论》卷二之三,示汇宗)

我在开始想跟大家讲蕅益大师这个开示的时候,心里还是有一些顾虑,确确实实由于我们现在熏习的都是现代的比较浅显直白的话,而且又是碎片式的兴趣,加上现在这个年代网络整个所有这些知识扑面而来,你根本就不知道什么是枝、什么是末、什么是根本、什么是正、什么是深、什么是浅等等,都搅成一团了。

特别是我自己有时候出去讲经也觉得,有一些年轻的同修朋友觉得真的是也可能不契机吧,也是我们的福报问题。就是真正这些祖师们从大悲智慧中流露出来的法语呢,我们基本上都听了没感觉,也生不起来信心,又觉得不够玄妙,还不热闹、不华丽,觉得没受用。就等于说真正能顶饿的饭呢,他觉得太单调了,吃不下去,那出去牙签上扎个小吃,弄得花哨的点心,弄一堆回来,就以为那就是主食,把身体吃坏了。我们现在为什么对于祖师们理解不了,相应不上呢,就是真的福报不够,很多时候这么精辟的开示我们跟不上,没信心,索然无味。

这一小段话,大师首先就说了世间的学问。这是在明末清初的时候蕅益大师都说了,那个时候的人做学问还是很严谨的。大家看现在的世间学问,确实一条一条分的越来越细,在大学或者一些专科学院里面,某一系专门研究某一个,某一个又分成若干,可是真正学术上总掌控的一个大家都很难出现了。为什么?就是头绪多,很浅的一个东西像分子一样,不断的分,不断的分,扳过来正过去的讲,弄得好像很格式化。

就跟有的人讲话一样,永远是那个语调,一句很简单明了的话能跟你说半天。看上去本来是容易的,义理浅嘛,可是搞得就很复杂了。大家想想我们是不是这样的,不能相应,大道至简。

而出世学问,当然是我们说的佛法智慧,义理深,线索是一的。就是说义理它是很深的,为什么说我今见闻得受持,有的时候我们见闻了但是受不了把持不了呢?就是因为对于佛法这种一语道破,甚至可以说真的是天机一样的出世间甚深法理,你的心调不到那儿,匹配不上去,所以这个时候呢,每个人的善根就显发出来了。

大家可能有这个心理体验,一句话讲出来,有的人一听一目了然,大概这个意思正中我的下怀,把我心里的疑团给解开了,疑情给抹掉了;有的人,大家都听的懂,他怪的很,就他听不懂,而且是越听越不懂,越想越不懂,怎么也不懂。别人翻过来解释过去,不懂,最后就是那个因缘真的到了,再回过头来,哦,恍然大悟了。

为什么呢?就是义理确实是深邃,一个缘起性空可以道尽整个宇宙万法,一个心地法门就把世出世间给整个盘罗打尽。为什么我们说,识得首楞严,从此不食人间糟粕味。认识《华严经》方知已是佛法富贵人。大家要悟这些,这不是好像随口这么一称赞,就是说它的这种究竟圆满,把它整个一线穿来,你再从上面找不出一个分叉,而且又整个有序的把它影现在前。

所以这个话呀,真的就跟现代人穿佛珠一样,可劲往上装扮,这个灵杵,那个锁线,又加一些隔珠,隔珠旁边还大大小小五彩的把它卷一圈,缠在手上或者挂在脖子上显摆。可是什么时候都抵挡不过最平普的一串星月菩提,念了十年以后那种锃光油亮,那种加持,真正是法器的感觉,很简单,但是它年代久,念的功夫深。随便世间的一物,就可以提供给我们这样的道理。所以这就是一个对比,一定要把世出世间的枝和末要搞清楚,一切法皆是佛法,世间法跟佛法比起来,确实是讲的太颠倒了。

真正心入到佛法里面,就会觉得世间的东西索然无味。说句罪过的话,有时候有人说起世间的一些东西,我只是为了让大家欢喜一下,才强颜欢笑说好好好。记得我以前看《红楼梦》,只要看见有关《红楼梦》的书我就买,后来差不多有一人高了,可是净土一入心以后,那一摞书整个看不下去了,跟嚼蜡一样,马上就送人了。所以说呢,这些大家要有主次。

蕅益大师又提到线索非他,是什么线索呢?现前一念心性而已。为什么说现前一念心性?大家到这里悟一悟。我们现在坐在各自的地方听开示,那么整个群的起心动念,是不是一个念?好像是一个念,可是又各自在动各自的念。如果说各自动各自的念,不在一个法界,那么我这里讲话,尽管有作为因缘的现代化的微信传媒的共业,可是怎么会到诸位的耳根里面,这是怎么回事呢?

所以说从这个很简单的现象,我们一入进来就悟到什么?现前一念心性,是整个遍法界如如不动的真如本体,因为我们可以了解这是一个绝对的真理,所有的一切现象,都是这个真理的随缘发挥,千丝万缕却绝不紊乱,就这么一个法界。而且在这千丝万缕的法界中,如果把现前一念心性给悟到了,正可以窥到它如如不动的整体次序从来不变,就是这样的,缘起性空。为什么?立一心为宗,照万法如镜呀,所有的法门都是心地法门,而心地法门中最最能体现心地的、锁定现前心地的、能够相续不断心地的,就是念南无阿弥陀佛。

所以大家要悟这些法语,什么叫做立一心为宗呢?为什么老给大家讲修行上要一门深入?一门深入当然是让你锁定一个法门,还有一个是什么呢,所有的法门最后都会到心地一门。唯心净土,自性弥陀,不是让你在这儿呆着不去念,不往生,而是说极乐世界西方三圣现前,就在我的这现前一念心中,我也在,他也在,都在,谁都逃不开,谁都逃不开的在,可是还各在各的。

就跟现在我们都在一个法界,同闻实修群的佛法,但是又各自在各自的现前的场景里边,各自动各自的心,起自己的念。这是不违背不矛盾的,把它合化为一就是心地法门。所以能够把这个线索拿到手的话,那么你不管修什么法门都是往心地上会,不管心地把它演绎成什么法门,始终都在这个心地之中,所以它就像一个不可思议的钥匙,可以遍开一切法界,哪怕是佛说的经典、世出世间一切学问,都可以在这个心地法门中,离不开现前一念。你要悟到这个,佛法就这么一滴狮子乳,万变不离其宗,缘起无穷无尽,性空只有一念现前心性。

大家好好悟,这个就得多听多悟,听不懂的就多念、多拜、多读诵,都往这儿会,自然而然的就悟到,要相信这个相续度,为什么?就是有志、有品,这个出世间才会突显。

那么我们再看一段:超生脱死,舍净土一门,决无直捷横超方便。而生净土,舍净土一法,决无万修万人去工夫,近世盲禅,妄谓弥陀不必念,净土不必生,笼统鹘突,堕堑落坑。(《灵峰宗论》卷二之三,示陆喻莲)

既然刚才说到都是不昧的在心地之中,虽然我们现在悟不到心地,见不到心地,那么就要找一个方法、方便作为下手之处,大家都是学修人,利用我当下活着的感觉,我的六根门头,我的眼耳见闻觉知等等这些,要从这儿下手,怎么下手呢?

超生脱死,舍净土一门,决无直捷横超方便。

什么叫横超呢?修行的方法林林总总,效果也是完全不一的。虽然条条大路通罗马,可是有一些大路,是要你凭自己力量艰辛跋涉,不断往前走;有一些大路是走水路一样的,可以顺水扬帆,直到目的地的,所以叫做横超法。在所有的法中,只有横超法具足了善巧胜异方便,所以从这点来讲,我们要把它作为一个重点的法门来取舍抉择。

刚才说要有眼,我们既然是为了超生脱死,那么就要从这个眼入门,要有正眼抉择说,我要生净土,要依这个法门得解脱,它属于横超法。而如果舍去横超生净土一法呢,没有一个轻易能够有成功的效果,没有万修万人去的功德出来。所以在净土的经典里面讲易往而无人,就是这个法门特别容易,可是很少有人能够真正的成功,就因为它太易了。

万修万人去是宋代的永明延寿禅师说的,无禅有净土,万修万人去,但得见弥陀,何愁不开悟。所以说以这样的一种命中率极高的法门,如果你能选择,就说明你已经具足刚才讲到的志和品。

但是这个法门传得太久太广了,肯定会有一些不赞同的声音,因为要论修行者的志、品和眼,都是有差别相的。特别是从历史来讲,在蕅益大师之前的相当长的一段历史时期,真正禅宗开悟的祖师,得了禅的功德的人,倒是尽回过头来转弘净土;而没有开悟,或者是好妄谈般若,踏有谈空的,一说净土就跟有仇似的,当下就是、本来面目、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不取不舍、求一个乐也是自私的,这些话常有人说,相信诸位也都曾听过。蕅益大师把这些给说成近世盲禅。

盲禅的盲是什么意思,就是他没眼呀!根本没有明心见性,还自以为是,照着祖师们说过的话,好说一些现成的,比如弥陀不必念,净土不要生,痛快淋漓直接,还特别容易引人注目,我们一听觉得这个好,一下就被吸引住,为什么呢?念佛很苦、很枯燥呀,求生极乐世界得硬生生的往下放呀。

人都是模棱两可,想左右逢源,好见风使舵,虽然说也念佛,或者真正的信念,彻底往生的心没生起来,本来还稍微有点希望,正在这个时候被盲禅的话一引,好啦,正想等个枕头睡觉,来得正好,就不念了甚至退了。他不知道禅宗和净土的修法不一样,弘扬不一样,表达的更是天壤之别。所以他照着禅宗祖师说的话是有人家的口,没人家的心,没人家的眼,就叫做盲禅。而真正的佛法,是要从心地流出,才是真正的正法眼在。

所以以前祖师说,很多人一是宿世善根不够,二是今生遇不着通人,就是真正在教理上没有通达的善知识给他讲,或者讲不透,他也明白不过来,稀里糊涂就被这样的一句话给转了。所以笼统鹘突,堕堑落坑。

住到这个窠臼里面就出不来了,自欺欺人、自以为是,最后坐到这儿也不知道该怎么办了,修禅又修不上去究竟不了,念佛又信心深心不够,总归就是情分四路,念分八方,最后什么也修不成。这就是没眼呀,为什么没眼,因为他没品,一听就被转;因为他没志,不能常相忆阿弥陀佛,用佛号来庄严。本来越念就越明白,可是他没念,所以不明白。

如果念佛真正用功,心地上没有不明白的,有的大善知识接引人,根本不是跟你说半天闲话,而是让你去读多少遍经,读到一定程度上省很多口舌,为什么?你自己有感觉了呀!害怕的就是自己没有感觉,又被这样一引,那就麻烦了。蕅益大师这里讲到的就是这个情形,笼统鹘突,堕堑落坑,就是说囫囵吞枣的给一个看似美妙,结果走到跟前又吃不进咽不下的东西,就跟掉到一个坑里面,上嘛上不来,下嘛下不去一样,你说这样的多难受呀!

诸位同修,好多时候我们现在修行道法的人就是这个样子的,最后弄的直至见不了一点效,最后觉得佛法不顶事,就退了呀。阿弥陀佛是大总伽药,靠不死嘛,这种感觉说不得,只能如人饮水吧。

下面我们再看一段。若漫云,悟心之士,此间即寂光,何不曰恶骂是称赞,恶打即供养,粪秽即栴檀,涂炭是天宫宝殿乎,若未能啖粪卧炭,则净土决不可不生。(《灵峰宗论》卷二之三,示陆喻莲)

大家看,一旦堕到这种邪知邪见窠臼中的人,一般的话都是这样。若漫云,悟心之士,此间即寂光。若漫云可以说是一种轻漫的、泛泛的说;悟心,就是我悟了心地法门了;此间即寂光,寂光就是佛所居的常寂光土,说娑婆世界当下就是寂光,是因为我们心不净所以见不到,诸佛的寂光就在当下,你何苦舍此求彼,何苦风尘仆仆的求生十万亿国土外的西方极乐世界。

这时蕅益大师就对治这种邪见,很平铺直叙的理,很多时候我们都不明白。他说既然你觉得当下即是,那在被人恶骂的时候当下就是称赞,你怎么转不过呢?也是一样的呀。

被别人暴力的时候当下就是供养呀,你为什么不能等而视之呢?这个拉的大便啊,洗脚水都是跟旃檀香一样的,为什么旃檀你闻着香,屎你闻着臭呢?你能够把涂炭的火宅,当作天宫宝殿一样的在那儿待着吗?

所以很简单的一个道理,这就是我们说的口角滑舌。心没有悟到,嘴上这么说,还不想老老实实念佛,让心开意解求生净土,在这儿唠口角,被反问住,就是这样。

以前印祖也说,你能够把吃大便跟吃饭是一样的,没有分别心了,这个时候你可以说,当下即净土,否则全是吹牛的。可是吹牛的人呢,没人买账了他就是个吹牛的,一有人买账,就一盲引众盲,相继落火坑呀。

所以说从这点来讲,念佛求生净土,同样也是一个返迷向悟的、圆顿的、开心地法门的法门。正因为在娑婆世界现在很难开,而且往往是不但开不了,还越来越下堕,这么一个场景,所以以极乐为跳板到了极乐世界,还是要开呀。你不能用此间的话说,如梦幻泡影,《金刚经》里面讲的就要横超法做竖出解,就混淆法门,滥谈佛法了。该怎样是怎样,理上是这么个理,事上该怎样得怎样,要依事而行。

就像我们有时候常爱说,一切是梦幻泡影,既然是梦幻泡影,那功名富贵也是梦幻泡影,我们为什么不想远离呢?一年四季的寒来暑往也是梦幻泡影,可是我们夏天就热冬天就冷呀!妻儿老小家庭世缘都是如梦幻泡影,一点都放不下,亲的疼的都舍不得。那你说西方极乐世界就非得说梦幻泡影不必求生,这是为什么?所以我们要知道,正因为现前的梦幻泡影,我们如胶似漆,舍不得放不下,西方极乐世界的梦幻泡影就决定不可以不求,净土不可以不生。所以从事上而言,不能用理判。

我们有的都听过这种话,说当下就是净土,何必去西方呢?那我们当下就是保暖,你为什么要吃着饭,穿着衣才保暖呢?当下就是富贵,为什么还要从小学、初中、高中到还要高考读大学呢?当下就是北京,为什么广州的人就必须向北走才能到呢?我们在世间法里边一点都放不下、废不了,出世间法念佛,他就想废,就想不让他求。所以说从这点来讲,诸位要知道净土之生呀,真正深入了解这个道理,一万头牛拉着你,你头都不回,直奔极乐世界,这辈子决定要往生净土。

天如惟则祖师曾说过,开悟后不愿往生的,敢保你老兄没有悟。释迦牟尼佛来了,也说不过这个话。

所以今晚的这几段开示,就是蕅益老人给我们针对时弊,痛彻心髓。我想我们在群里面实修,有时候也会被禅宗或者其他宗的知识所转,一会儿要学教,一会儿要那样,那都不妨碍,但是你一定要记住,眼千万不敢斜了,品千万不敢降,志千万不敢断了,否则你的才全是歪才。

所以说既然称之为实修群,大家还是老老实实一往情深,唯愿生西方净土中,念南无阿弥陀佛,决定有好消息。阿弥陀佛!

(第三讲)

南无阿弥陀佛!各位莲友晚上好,希望我们能够随时保持正念、正知、正见,随时能够提起来道心。

今天我们又要做一个开示分享,本人也由衷的高兴。可以向大家说个心里话,对于线上的开示,有一段时间我身心比较累,虽然没想放弃,至少也生起来了一种疲厌心。现在我又回来了,觉得渐入佳境,也是我们这个道场的加持,所以今晚也非常的随喜各位。

一直看到大家在群里面忏悔和回向,我真的随喜,也觉得不容易。在现在这样的时代,本来可以诱人心散乱,使人比较容易被五欲六尘染着的这样一个所谓的网络,被我们转为道场作为道用,真的是非常难得,是我们的共业所感吧!所以请大家也生起欢喜心。此时此刻也请大家开始提起正念,观想莲宗第九祖蕅益老人,从极乐世界放光现瑞,给我们开示无上甚深微妙法。

今天晚上我想首先跟大家分享的,是蕅益大师在《灵峰宗论》里面比较靠前的一段。因为前面一部分都是他老人家当时有时候会忏悔,有时候会结界持咒,比如说多少多少万,他每次都会一丝不苟,认认真真的去写一遍愿文或者回向文。只要做一次佛事,他都会认真的去做。从中也可以感觉到这样的一代祖师是怎么练成的,他的这种一丝不苟的展现也是菩提心中怜悯众生的表现。

所以呢,今天首先我们来分享他的一段愿文。

智旭夙造深殃,丁兹末世。虽受戒品,轻犯多端,虽习禅思,粗惑不断。读诵大乘,仅开义解。称念名号,末入三摩。外睹魔党纵横,痛心疾首。内见烦恼纷动,愧地惭天。复由恶业,备受病苦。痛娑婆之弊恶,叹沉溺之无端。由是扶病入山,求哀大士。(《灵峰宗论》卷一之三,九华地藏塔前愿文)

为什么要先来看这一段呢?这是蕅益大师有一次去朝拜九华山地藏王菩萨肉身塔的时候,写的一段祈请大士地藏王菩萨加持的祈愿文。想想我们现在也会出去游玩,走走拜拜,很好,也算是个朝山拜海吧,但是心力跟祖师比,可以说确确实实很多时候是不务正业的。

这一段蕅益大师一开始就点自己的法名智旭,跪在地藏王菩萨肉身塔前,先把自己的名号报上,然后说夙造深殃,丁兹末世。首先是非常惭愧的态度,不像我们一般的凡夫和不明就里的人,会向外抱怨,或者说自己修行这么精进,为什么没有感应?反而还会有违缘,出来不如意的事。他首先反观的是自己夙造深殃,一切都是自己的事,另外所感的是什么呢?丁兹末世,丁兹就是正遇上的意思,正好还生在末法时期,所以头两句是彻彻底底的从轮回、因果的大背景线上向地藏王菩萨忏悔,说这是自业所感、自心所造。

首先忏悔的是虽受戒品,轻犯多端。蕅益大师在律宗里面,也可以算是非常杰出的祖师了,只不过后来他的行重在净土,所以就偏重列到净土祖师中了。他对戒律的研究也是非常深入的,在通过对戒律的研究以后,他后来甚至把自己降级,说比丘都不敢当了,只能算一个沙弥,退居为一个沙弥菩萨僧。当然这样的大师忏悔自己虽受戒品,但轻犯多端,我们可千万别认错了,说哎呀,原来这样的大祖师都屡屡犯戒。

大家要知道,祖师们对自己的要求很严,不是跟众生比,也不是跟弟子们比,而是跟佛菩萨比的。所以说在戒律微细的开遮持犯上,他是非常清楚的,这种正念到了什么程度?稍微有一个可能是轻犯多端,或者是应当学,或者是由于怎么样的时节因缘,他都会感觉自己有所毁犯,我们千万不要以为说这是破戒比丘了,人家从根本上就是极其完美,戒律皎若冰霜嘛。所以有一点点的好似飘来的杂质,他都马上能觉照的出来,来反观、忏悔,所以到了地藏王菩萨本尊前,首先忏悔轻犯多端。

我有时候出去讲法,问大家扪心自问五戒持得怎样?真的持圆满了没有?有的同修说:我五戒已经持得非常具足了。我见过这样的人,真的是不知者不怪吧。真正讲到戒律上微细的开遮持犯,比如说杀戒的话,看电视剧里中国人打日本鬼子,你觉得坏人被好人打死了,起一念的随喜或认同心,这都算毁犯的。当然求授戒体是好事,但我们仔细看看每天的起心动念,根本就是不入流了,有时候对于戒律上戒条确实不甚了解,有的一塌糊涂,自己毁犯也不知道,根本就没在条条框框内。

蕅益大师的真的是从大善知识、佛菩萨的境地上来讲,说是轻有毁犯。这种严于律己也是给我们后人留下了一个标杆,一切要以戒为无上菩提本。直到往生到极乐世界,还有七重栏楯,就是代表的戒,加上后面的七重罗网、七重行树就是代表戒、定、慧。所以说戒是非常重要的。

大师在首先忏悔轻犯多端。其次,虽习禅思,粗惑不断,这是从修止观的角度来讲。当然粗惑又是一层的隔裂境界,就是看从哪个角度来讲。我们凡夫,那念念都是贪、嗔、痴,特别是对于根本的五欲,尤其色欲、食欲这都是本能的、下意识的,这些对于祖师来讲已经不存在了。那粗惑是什么呢?是从不生灭法上来讲起心动念,就像赵州老和尚一天二十四小时基本上都已经在道上了,就吃饭的时候或者上厕所时候,稍微有点走,这就称之为粗惑,这样来忏这个根本法的。

下面说读诵大乘,仅开义解。就是说对于大乘经典并没有往实相上会,而且开的都是用生灭心、意识心去进行理解、会通,然后再做一些讲解,诸如此类的。所以跟那个时代比,现在觉得有一个闻思讲堂已经难能可贵,其实我们讲法基本上还都在义路上做文章,确实没往实相上会。那么这个他认为也是过失。

确实从学习经教来讲,有两个路径,一个是离经一字,即同魔说,这是从闻思上而言,确实是依经而想,依经而悟;另一层从修证上来讲,依文解义,三世佛冤,三藏十二部大乘经典都是直指我们明心见性,从迷到悟的。所以说,整个其实说的都是一句话,不是说把它隔裂开来,这个经说的什么内容,那个经又是表达什么方法等等,天天分别名相不知休,这就学错了。解悟上来讲,依文解义就不好,我们要听佛讲的玄外之音、言外之意,这才是悟,不是解。所以在我们的悟上有解悟有证悟,它是不一样的。大师这里也是说他总是在义路上去开解,而真正的大乘心地法门并没有常住在里面。

最后,虽然称念名号,而严格的讲未入三摩,没有得三摩地,也就是还没得念佛三昧。

我们来仔细的捋一遍,这样的祖师爷,连发愿文都不会违背释迦牟尼佛说的圣教次第,从戒、从定、从慧还有从念佛这四从,一定是从戒、定、慧三学开始。简单的写一个发愿文都如此的严谨,最后还是导归净土,忏法都是从这上面来忏的。当然我们再看祖师的内心,都是在微细烦恼、甚深法界上来尽情的要求跟佛菩萨的境地看齐,而生的忏悔心。所以忏悔、发露的话,一定要从心底深处全部倒出来。为什么呢?有时候说是忏悔,我们只是表面的忏一下,或者象征性的想一下。其实脏东西不是不愿意忏,是自己根本就不知道,甚至有一些人之常情上的好像高姿态的说一下说这不对,可是与生俱来的、本能的、或者非常坚固的习气,他舍不得动。

你看这样的一位祖师,他来忏悔的心发到极致了,见了地藏王菩萨,那真是如对圣容战战兢兢的,这样的来表达自己的惭愧心,而且认为一个是宿业所感,一个是共业所牵。所以说夙造深殃,丁兹末世。后来的戒、定、慧三学等等这些都是自己做的不到位。没有一味的向外求,他能把忏悔法门当下修成心地法门,这只有祖师们能做得到。

特别是后面:外赌魔党纵横,痛心疾首。这就是悲心呀,慈悲心、护教心嘛,看看到处都是邪魔说法,邪师说法多如牛毛。蕅益大师在明末清初的那个年代已经是末法了,外道那么多,何况至今了,我们现在外面那真的没法说了,去一些地方讲法,我也是耳闻目睹了好多。有些在家人模仿出家人,登座给人授菩萨戒,收皈依弟子,又给说三年能超度,必然能到边地疑城,但是有一次不来或者有三次不来这就不算数了,就以这样的一种来笼络人心,掌控心念,这就是教主欲,一看就是典型的魔头种子屡犯的寻常毛病。所以我们这个年代也是魔党纵横的,国际上的我们听得更多。所以蕅益大师在这里痛心疾首。

再一个内见烦恼纷动,愧地惭天,这是从自力上来讲,每天反观。我们不知道有没有觉得烦恼纷动,可能现在还觉得不错,参加了闻思讲堂了,每个周末都有讲法,随心所欲去听,线上线下都有,觉得这学佛越来越好。但发现了没有,蕅益大师的烦恼纷动指的什么呢?念念都在反观,一天基本上都是在道上,就干这么一件事。那我们可能稍微有个轻微的法喜,或者就马上知足,觉得这一个月都足了,今年就够本啦,所以都不能比的。

在这种情况下,才又觉得复有恶业,备受病苦。痛娑婆之弊恶,叹沉溺之无端。由是扶病入山,求哀大士。蕅益大师跪在地藏王菩萨面前忏悔求加持来了。这样一种深度的惭愧忏悔心,用非常次第明了的教法表达出来,而且留给我们后人以作提正破邪所依的根本法义。那么我们也要从此段文中得到一些启示,纵然现在不可能像祖师大德这样痛彻心髓,但是一定要注意自己的发心,而且对于佛事大家一定要认认真真的去做。

蕅益大师这样的人,已经完全有资格说不执著了,又何必在乎那些呢?非得跑到九华山,还得一句一句的写出来,首先把自己名字提起,他何必这么认真呢?执著了,心到了就行了嘛!他没有,而是认认真真的写了这么段愿文,而且还跪在地藏王菩萨面前。

后面的文我没给大家贴出来,其实此次他也是这样,在胳膊上点臂香来供养地藏王菩萨。首先燃了三柱供忉利(《地藏王菩萨本愿经》是在忉利天宫讲的)胜会化身无数、大集胜会现声闻相、六根聚会善巧说法地藏菩萨摩诃萨;一炷香忏悔自己的身口意业过失;一炷求清净自己的律仪,断惑证真,长康无病,广做福事;再一个就是说最后要圆满菩提等等如此。一共燃了六柱臂香,其实就是在胳膊上点香供佛了,做了这么一件事。

这件事上我们就可以看到祖师们于弘法利生,自利利他上面是点点滴滴去做,一点点都不愿意错过,一点点都不喜欢粗心大意的敷衍,而是认认真真真正去做到位,做到头了,这才是叫觉,已经觉了,开悟的祖师才行圆满了。有一点点没有生到最到位的深处,行没填满,叫不圆满。所以他临终才能够自知时至,向西而化,这都是积功累德、功夫成片。希望大家生起惭愧心,向老人家学习,向前圣先贤们看齐。

听讲不得徒事口耳,先应谛思,佛为何事说经?我为何事学经?若知佛所为何事,则不耽著文言,若知我当为何事,则不贪逐名利,不逐名利,则杜外谤。不著文言,则善悟理。悟理则本立而道生,杜谤则德孚而物化。可以自利,可以利他。不然,学问愈多,去道愈远,学人愈盛,法门愈衰。(《灵峰宗论》卷二之一,示摄三)这是我们今天跟大家分享的第二段开示,这也是给一个叫摄三的出家人开示的。

我们不是一直都在闻思讲堂听法嘛,那就听法而言,我们要思维知见上应该如何来确立,心念应该调成怎样,怎样能够知行合一,如理作意法随法行?这才是一个殊胜的闻法功德。诸位同修也一样都在听法,所以在此要把大师的这种婆心切切的开示,哪怕一句我们记的住,以后在听法上就可以作为善护念功德。

首先蕅益大师说听讲不得徒事口耳,那就说明我们常犯的毛病是什么呢,一个是口舌之快,再一个是左耳朵进右耳朵出。所以讲和听的人不能在口和耳上来显现功夫,而先应谛思,佛为何事说经,我为何事学经。这个背景你树立不起来的话,那到底是学知识呢?还是学本事呢?还是凑热闹呢?还是说反正也没事干,就这么弄一弄?

佛为何事说经呢?在《法华经》里面讲到了,诸佛出世是为了令众生开示悟入佛之知见,每一尊佛特别是释迦牟尼佛,能够化身到人寿百岁的时候来八相成道,那么他就是这样的一种累劫勤苦所致给我们积功累德,来感得他出世说法。那他为什么呢?为什么要在菩提树下打坐成道?我们在听法之前先要这么做训练,为何事说经,即不是为了展现文采表达口才,也不是为了说修证的玄妙、神通、意识等等这些。他是为了什么呢?就是让我们每一个人都能够觉,佛知见,佛以佛心知,佛以佛眼见,现在我们六根门头都是凡夫知见。那为什么要学经?也是为了入佛知见。

如果能够明白我们的终极目标就是为了这个的话,那么若知佛所为何事,则不耽著文言。因为我们好多时候听了讲经,得不到真实受用。首先第一个就会比,怎么比呢?说今天比上一次讲的怎么样,或者说这部经比那部经讲的怎么样,或者哪位法师和哪位法师讲的怎么样,或者说这个法我相应嘛,我不相应等等这些,一不留神就这样。

所以说从凡夫层面来讲这些具体的情况是存在的,但是我们要善于调心,不要耽著文言,而要听它的真实功德。如果说知道为何事来听经的话,那就更好了。则不贪逐名利,其实从我们而言,就是不会有刚才说的种种过失,真心为了学道。这个知见、这个立场摆正的话,永远都是百毒不侵的,只要真心为道,念念向道,如如不动。那么之所以我们有时候被转,贪着名利也罢,或者其他种种的这些习气,种种的这些烦恼生事也罢,为什么?一定是你被牵着走了,就跟支流一样从沟里流走了,没有走坦途了,被转了。

所以两句话从根本上指出了我们一定发心要正,就是来学佛法的,就是来修佛法的,就是来成佛的。这样的话才可以自利,可以利他。如果不贪着名利,那就不会引起是非,也不会被人家诽谤。悟性比知识和才华要重要的多,不执着文字,就不会在文字上面始终咬着不放,否则就跟想离开地球的外太空引力,结果始终地球的引力摆脱不了一样,这是很难受的。所以,不着文言,则善悟理。这样的情况下,才是一个坦途正路和一个健康的良性发展状态。

蕅益大师说了,不然会有什么弊病呢?学问愈多,去道愈远,学人愈盛,法门愈衰,祖师们都是一针见血,一目了然,简简单单的几句话把听闻佛法,闻、思、修的利和害,正和偏等等,这些都给我们做了一个很好的匡正。大家看这段就要引以为戒,希望在闻思的过程中,要始终将这些祖师的言教铭记在心,否则的话,产生这些弊病是一不留神的事。

大家听闻佛法确确实实要学会随文入观。我一直也在线下讲《楞严经》《地藏王菩萨本愿经》和《瑜伽师地论》。比如从弘法角度来讲,大家可以这样去设想一下,如果是一种推销手法,那么你始终是为了一种对立的、说服的,那就说明我们的心是隔裂的,是二元的,没有共同感,同体的这种一体感的功德出不来。如果你只管忘我的入到法里边,那么这种巨大的能量张力不是你的,是佛菩萨三宝这种无上甚深微妙法宝出现的功德,那么在这种法的巨大加持下,就可以把所有在场人的心调到共振一致的可能曾经未到之处,正念的高层次的正受中来,这样的话就随文入观,就住在法里边了。如果始终是一种冷冰冰的,或者是一种对抗感,那么就是干巴巴的。

那我想诸位听法也是如此,不管哪个经哪个论,或者哪一段开示,听的时候就把心跟着步调一块走,不要打岔,也不要以自我为中心,完全的六根门头所有的心念跟着法。跟着法好像在整个法界来讲,他是一个导引,你是一个追随,最后合二为一步调一致,这就叫随文入观,才能够自利利他。为什么呢?听的法你自己的心安住在那儿,那么才能安住别人。自己的心法喜到这个地步,那才能带动别人的法喜分享。

否则如果我们注重到文字的摆弄,或者说还想着其他方面的一些利益,那么作用就是不如不学嘛,学问越多,你听的越多,离道越远了呀!人越多(这群里不是有二百四十一个人嘛),看上去热闹,那法门越衰,最后狮虫之记,良足畏也。其实最后有可能每个人都变成狮子身中虫了,是败乱佛法的。这是蕅益大师给我们讲到,闻法的时候要这样来匡正心念。

同修们再来看一段,这是给一个叫法源的师父开示的。咱们福报还挺大的,听到的不是给居士开示,都是给法师开示的,所以就更为透彻,但是也更为浓缩,所以我们还是要用点心来融会和领解。

念佛功夫,只贵真实信心。第一要信我是未成之佛,弥陀是已成之佛,其体无二。次信娑婆的是苦,安养的可归,炽然欣厌。次信现前一举一动,皆可回向西方。若不回向,虽上品善,亦不往生。若知回向,虽误作恶行,速断相续心,起殷重忏悔,忏悔之力,亦能往生。况持戒修福,种种胜业,岂不足庄严净土?只为信力不深,胜业沦于有漏。又欲舍此别商,误之误也!但加真信,一切行履,更不须改也。(《灵峰宗论》卷二之一,示法源)

这段话说的是念佛工夫,只贵真实信心,一般我们都很难理解。虽然我一直在弘扬佛法,都是在强调信愿行,但是基本上把念佛的工夫来体现的时候呢,还是念佛。没想到念佛的功夫他说贵真实信心,怎么说念佛本来是一念相应念念相应,一心不乱才叫做功夫嘛,怎么贵在信心上?这乍一看好像有些牛头不对马嘴,好像错解经法根本义趣一样的。因为我们一般说心地功夫,下意识的会想起定力,就会想起一心不乱等等。为什么要贵在真实信心呢?就是说信心本身就是工夫的一个表达方式,大家一定要悟到净土法门的玄妙,信心就是第一个功夫,如果这个功夫你解决不了,那么下面的功夫就是虚的,整个就是空中造物,没有脚踏实地。所以这一句话就点透了,说只贵真实的信心。

大师下面又逐次略举了几条,这几方面我认为大家要有一个了解。第一要信我是未成之佛,弥陀是已成之佛,其体无二。当然我们总是在听这样的话,说心、佛、众生,三无差别、在圣不增,在凡不减、佛性是一体的等等,都会听惯这样的话。可是却能不能谛信这句话,领悟这句话的内涵,从这句话上生起无限的法喜,不是每个人都有的经历,我可以说。有时候也是翻来覆去讲,他始终就入不到这个念上来。为什么说信我是未成之佛呢?首先要确立的是,虽然我现在造恶业、受轮回,在这儿迷迷蒙蒙的完全不知情,但是一定要知道,我本来的佛性是具足的,现在受三界的生死轮回,是冤枉不实的,经不起推敲的,一推敲就塌,所有的佛法就是让我们推敲,坍塌这个执著。

整个的佛光是遍照法界的,我们现在把自己给弄到一个屋子里面了,那么这个屋子呢,它也在法界的光明遍照中的,但是我们自己把这个屋子给关闭起来了。学习到佛法,就等于说开了一扇窗户,法界的光明照彻进来了,有了希望了,但是只要我们把这个房子给它震塌、去除,那么当下所有的佛国净土就能够显现,无二无别。一切的法门、行门都是为了这个。

所以要谛信我是未成之佛,就是成佛的可能性永远都在,佛性永远在,只不过阿弥陀佛已成,也是他把可能性变成可能而已,只要我一念回心就能够跟他一样。他也只不过曾经跟我们一样,但是他掌握了这条隧道了,这是一点。大家要生起信心就是我们决定能够成佛,往生到极乐世界能够跟阿弥陀佛一样,本来就一样,就是因为我们没往生,之所以没往生,有十万亿佛土相隔,就是因为有十万亿的烦恼,这个烦恼是无明一念翻动,只要我们本觉生起,那么就是洪炉化雪,顿然就生起这样的信心,本来是无差别的。

那么其体无二,大家尝试着有一个了解吧。我现在在居士林有时候会讲《楞严经》,这个体是怎么样的一个东西?什么感觉呢?《楞严经》里面讲得非常到位,它说这个体我们尝试一下。比如说,诸位每天用眼看东西对吧,有时候用耳朵听声音,好像说只有眼在看东西,耳朵听声音,可是你稍微琢磨一下,最后能感觉到东西和分别声音的这个心它是一个,而且眼和耳都是直通我们现前的这个心的,这个心从来不变,不会随着眼和耳的分别而变,感觉始终就是那个,能感觉的功能是不会变的。

那么它也不会随着天亮天黑而变,就如同我们眼睛睁开合上,能见东西的功能也没有变,那么它当然也不会随着生死而变,就是不管你轮回生、轮回死,这个体性从来不变,这也是往大讲的。那么这样来讲的话,不管在轮回中,不管成佛度众生,不管你已经在佛法界还是在无间地狱,它也没有变,这个就叫其体无二。

大家仔细认真去悟,当下所有的六根门头,要感知的时候,没有被外界转的时候,这个东西是始终如如不动的,跟佛是共振的,跟十方三世一切诸佛都是一体的。只要从相上、缘起法上,性空法讲的就是这个无差别法。你到哪儿这个东西从来不动,可是所有的到哪儿的哪儿呢,是缘起发挥的。只要相信,现在我把幻相的这个缘起发挥得比较陋劣,可是不动的那个东西永在,就是这里讲的其体无二。哪怕我从这儿死,极乐世界阿弥陀佛前来接,莲花化生,顿入法会,还没有动过,乃至到了极乐世界一生补处,圆证三不退,最后成佛,在极乐世界或他方世界去化现,也有自己的佛国净土,还是没有动,跟咱们现在轮回在娑婆世界,我叫宏海,诸位闻思讲堂每个人都有名字是一样一样的。可以说这是今晚最比较难悟的法义,大家仔细悟一悟。

我以前无数次用金子给大家表过,虽然相上咱们是马桶,他是佛像,可是性上我还是金子。这个最根本的见地建立起来以后,这就叫一切恐惧,为作大安呀!就是已经具足了我还怕什么呢?必然要成就我还怕什么呢?本来如此就是如此的,我现在只要随着这个缘,什么缘呢?随着佛的教法,随着念佛往生净土之法,只要一念回生就可以成就。

所以第一个信从根本的本质上而言,没有差别,这一定要信,这个底盘从来没有动过,现在只是冤枉而已。那么在冤枉的本位上,其次就要从现象上信什么呢?次信娑婆的是苦,安养的可归,炽然欣厌。其实表达的就是愿力。那么虽然本体上是一的,可是在这种如幻如化的东西境界中,极乐世界它就是很乐,是我们的归宿,太阳落下的西方,设教都是这么设的,是一个安养之地。那么娑婆就是一个苦,只要在娑婆的境界中,就离不开一个苦。马上我们在第五群就讲三界流转无边际,世间多忧恼,就是讲的苦。当然从这点来讲的话,他给我们讲苦和说乐,不是陈述完就完了,要有功用的,就是让你要想着离开这儿,去到那儿,这就是欣求极乐,厌离娑婆,炽然欣厌。

到了极乐就如归宝所,对娑婆巴不得赶紧离婚。生起一点对娑婆的感觉,生起来一念就知道错了。所以我们想净土信愿行的这种微妙度,就随便挑一个信一个愿出来,其实都是具足的,把一切的法门都带进来了,愿力里边的出离心,般若空性乃至六度万行中的布施(舍)法门,舍到没有一个舍,取到没有一个取,这都是现前空性,其实就是愿力的表现。所以在这方面这就是第二个信,把愿作为信来陈述了。

下面更加殊胜了,次信现前一举一动,皆可回向西方。重在回向的功德上。说到这里,我们在实修群里边再再劝导大家回向,群里面最大的功德体现的就是回向。这也不是在这里非得自己杜撰,而是诸佛菩萨、祖师言教里面再再的讲到,一举一动,皆可回向西方,那么大家想想这个回向心里面含不含信?有没有愿?如果一举一动都可以回向,何况念阿弥陀佛这个举这个动呢。

可是若不回向,虽上品善,亦不往生,如果回向心没有,没有信愿相资,那么这个功德,只能在娑婆的本位上来讲算点善法,乃至上品的善法它也没有这个功德力,横超的功德力是用信愿来表达的。所以信愿的表达在回向的操作上面没有相应,那没办法了。这点来讲的话回向的重要性,其实也还是刚才我们说的发愿,愿生西方净土中。如果不回向的话,修上品善也往生不了。

可是如果知道回向,虽误作恶行。虽然你误作了恶行,一不小心犯了业障,造了重罪了,也有可能嘛,同修们都会犯业障的。在这种情况下,只要我们怎么样?速断相续心,起了惭愧心了,而且这种相续恶业的相续心,怎么断呢?也是由回向的长养,日积月累的回向心把它断的。为什么呢?我们本来在娑婆世界里面造恶业,贪、嗔、痴现行跟这个世界恶劣的外因情境对接、相互增上、互动而生起了恶业。

那么回向,当下回就是转生,向就是脱离,所以速断相续心,起殷重忏悔,就靠着忏悔之力,亦能往生。忏悔即是回向,即是信愿,始终就在这一条线上,也能够往生。善恶之辨就在于回向与否,甚至定善恶的性质都在于回向与否。如果有回向的话,造了恶业生忏悔还是回向可以往生。如果你没有回向,纵然善业在这里,不算往生资粮,那在往生法修净土法门来讲,那就不能算善业,甚至成了轮回资粮,多此一举嘛!所以这个法讲到这么纯粹的话,我们要好好受用、领悟。

如果说忏悔之力也能往生的话,下面一句又反过来讲,况持戒修福,种种胜业,岂不足庄严净土?在娑婆世界的时候,我们当然是种种的漏业,天然的毁犯戒律,不持嘛。为什么这里要持戒,只有你刻意的抽身和故意的不干,才能够持得了,修福需要我们主动去修去行动,那就说明我们天然就会每天在犯戒,自然而然的在造恶。这样的情形都是在庄严染土,跟这种庄严染土的业,一反观对着干,那么就是在庄严净土,这是确定无疑的,一念善法都是净土之因。

所以说从这点讲,所有的都是你信不信,虽然没有成佛,可是你是未成之佛,弥陀是已成之佛,是根本一样的。那么你信不信娑婆是苦的,安养的乐比这要乐得多,解决了所有一切娑婆的苦。你信现前的一举一动都是往生资粮,只要带着回向心,那么善恶就以回向作为背景来定性。大家听到这里,可能说这也太过了吧,确实如此。

最后大师说了,只为信力不深,胜业沦于有漏呀!就是说我们造的这个上品善业,乃至每天修的善法功德就由于信心没到位,就会沦为什么呢?沦为有漏的、有染的业呀。那就是说没有出来三界,还在轮回里面打转。

下面有一句话特别有意思,又欲舍此别商,误之误矣!有的人一听了就说,哎呀,那这样讲的话我修这么多善法没用,那就不够了吗?那就不修了吗?难道又要赶紧换一下法门,抉择一下见地?我原来修的对不对,整个这么多的时间和经历是不是白白的浪费了?疑心又起来了,这也是一种错误。为什么呢?就是说现在需要真信愿力和回向往生的心,并不是说造的业,比如说善业是不算数的。不是说让你舍开此又取彼,又开始倒腾了,需要的是但加真信。

最后一句话特别重要。但加真信,一切行履,更不须改也。就你老老实实按部就班,还是按照原来的没错。需要是什么呢?再加这个信。但加真信,加了再加,信了再信,老老实实回向就要往生极乐。就在这点上用功夫,千万不要前面这么一堂开示一讲,就以为我又错了,不对了。

所以这一段开示其实还是一个信字。只要信了,一切行履,更不须改也,是什么意思呢?就是我们听了这个开示觉得有可能是错了,跟一个缸里面放了豆浆一样的,以为这豆浆是错的,赶紧舀干了重新注入清净的水,放点糖甜了,这才叫好了。但是呢,不要以为这一缸这豆浆不对要舀掉,我们只需要一点卤水,卤水一点豆腐就成。所以这个信就像卤水一样,不是让你把原来的豆浆舀干了换水,那豆腐也点不成了,就在这个豆浆上点卤水,豆浆就是豆腐,就这么简单,让我们生起信心尔。

所以从这几段蕅益大师的开示,我们来进行一个汇总。

首先就是从修道上来讲,要发真实忏愧心。第一段蕅益大师的忏悔发愿文,其实就是体现的那种纯真的道心,可以总结为始终对自己的修行和道业的不满意。一旦有点自满,觉得还可以,那你就丧失掉往前走的资粮了。所以到如此地步了还觉得不行,戒也不行,定也不行,慧也不行,念佛也不行,就对自己道业不满意。既然不满意,就从头来过,要从闻、思、修开始,听闻的时候不是说闻了再思了再修,闻的时候就要直接配思、修,为什么听,为什么讲。

这么听这么讲,讲完以后真正切实到功夫的时候呢,大家要知道我们有时候进不了,或者修不上去的症结和病根在那儿,到底信还是不信?一信永不再疑,还有什么解决不了的问题。所有的问题就是要解决疑呀!那你都不疑了,这问题就不成为问题了,就没有问题了。你看就短短的几段开示,一个脉络就出现了。

所以佛法就是这样子的。今晚上这也算是一个打岔,希望大家再听的多,也要如我们最后一段挽澜处所说,能够真实做回向,若知回向与不知回向,大师已经权衡利弊给我们交代清楚了。

堂里的诸位同修,我不知道你们这一段时间来自己的受用怎么样?但是千万不要误以为这是形式主义,哪怕我们暂时是一个形式主义,可是你天天积累它一定质量上会增进的,有改变的,这是决定的,必然的。那么这个形式主义它有个什么好处呢?我们每天什么不是形式呀,吃饭就得去厨房,拉就得去厕所,睡就一定得在床上,这都是形式呀,那彼之形式都成真实受用,此之形式怎么就错了呢?所以呢,就是依照这个形式中的世界,我们来立这么一个形式,慢慢久而久之就能够产生道用的。在这点上请大家坚持,继续坚持,一如既往的坚持,希望诸佛菩萨、大祖师们永在真如法界内,慈悲不舍来时时刻刻的摄受护念我们。

那么在大家齐心协力每天都不忘的回向下,实修群自然而然就名副其实了,那庙里边有方丈、和尚、首座,有各个执事,当然我来讲法,义工菩萨们提前清场、主持、回向等等,这都是各司其职各自有各自的功德,其实我们已经就是在一个大道场里,这就是一个空中的庙,法界的庙,极乐世界接引的一个庙。随喜大家的实修功德,愿今天的闻思能够偶尔有一句让我们再增进几分,那我们开示就功德圆满了。

好,今天就到此为止。愿大家依然吉祥如意精进不懈。阿弥陀佛!

(第四讲)

阿弥陀佛!各位同修,大家慈悲,大家精进。

上周在外边有弘法的任务,时节因缘不便,跟大家隔了一周才见面。但是时间过得很快,一周两周好像没什么差别,一眨眼的功夫。我想大家还是不要懈怠,要继续精进,持之以恒。常说春困秋乏夏打盹,睡不醒的冬三月,一年四季中春天是容易乏困的时候,希望大家能够打起精神来,把修学的功课进行到底。

今天我想做一个关于闻法的主题分享。依然如故,还是从蕅益大师的《灵峰宗论》里边进行摘抄,然后跟大家来分享。之所以有这样的分享,就是因为我们闻思讲堂有四个群,整个都是以闻思为主的线上道场,一直有这么多优秀法师慈悲给大家讲经说法,同步进行,所以说在堂里面的同修们是非常有福报的。

当然这个实修群另当别论,一直强调要回向、忏悔,以真实心地上来动用功夫而为宗旨。有这样的施设,从一个层次上而言,为了更加明了的让大家学修并进。并不是让我们割裂解行,鉴于闻思是本位而立这个实修群,严格的只从功课上来着手。但是时间久了,在这方面也要慢慢的融会贯通,从解和行的相辅相成、各行其道的拣别中,我们心里要有一个数。

对于听闻佛法怎么算正知正见,怎么算有功德利益、真实受用,如果对佛法的听闻能够走到这个对的层面,可能一系列下来,不管怎么听都是对的,都往修行上面有所汇归。如果佛法听不对,或者发心、相续,乃至有些见地上出现了闪失,那么很可能就汇不到行门上来,而且还会在信心或者精进上面打折扣。

所以今晚我们就照着祖师的言教,分享一下怎么样叫做闻法?对法的态度怎么样起行。

首先来看第一段开示。大家先读一遍熟悉一下,因为蕅益祖师是明末的人,明末清初的时候用的文言文行文还是属于古文,我们现在熏习的比较少。所以大家稍微浏览一下,我们再讲解。

讨究佛法,第一要务。诸佛所师,所谓法也,况弟子乎?虽胜义法性,贵在亲证。倘非黄卷赤牍,作标月指,示真实修行出要,何由得证胜义?试观外道,亦出家求出生死,不知正法,求升反坠。故不留心教典,饶勇猛精进,定成魔外。胁尊八十出家,昼观三藏,夜习禅思,乃有济。

有谬云:年少力强,宜习教典。年衰力弱,只堪念佛。岂年少不必念佛,年老不可习教乎?将谓如来教法,仅同举子业,博名利于半生者乎?一历耳根,永为道种,大士所以舍全身求半偈也。今佛法流布,赖迦叶、阿难二祖彻底悲心,人皆视作等闲。殊不知恒沙世界,无量劫中,妙法名字不可得而闻也!(《灵峰宗论》卷二之一,示韫之)

我们先来了解一下这段话,单从听闻佛法对法的殷重态度上面,要有这样的心理认知。这个背景,在实修群里边也会跟各位同修提倡,要真正从心地上用功夫,真正落到实处,也再再地说,说多了没用,还是要具体的真修实干。那么在真修实干的时候,并不是说要摒弃诸佛的教法圣典,这点我们要有一个见地。

为什么呢?法的重要性永远都是不可没的,我们的闻思讲堂,和常说的闻、思、修,闻永远是在第一位。蕅益大师这段话也是为了纠这个偏法,因为有的禅人、或者念佛者,认为光修就行了,不必学教,不是这样的。

蕅益大师讲到讨究佛法,第一要务,强调了诸佛所师 ,三世诸佛所有的老师就是法。

为什么常说依法不依人,就是在这个阐述层面而定的。一切佛法的规范,信、解、行、证,教、理、行、果,所有十方三世诸佛都是依这个法而成就的究竟圆满佛果。

所以从三宝上来讲,法可以出生诸佛,法可以长养僧众,三宝的核心就是中间的法(常说的无上甚深微妙法)一力担起来的。

所以诸佛所师,诸佛都要依法为师,何况佛的弟子,讲的就是我们。大家都是佛的弟子,一定要以法为根本究竟的所依止、所凭证、所修证的道路,所指点的修学方法、法门成立等等这些,都是要从法上来的。

蕅益大师接着一转说,虽胜义法性,贵在亲证。这是常规认知,佛法要真修实干,要亲自证悟到这个境界。如果没有修证,学了那么多还是白学,不起作用,跟画饼充饥一样,不能顶饱。所以的确法的这种胜义法性贵在亲证没错,亲自证悟为究竟根本。

法叫任持自性,轨生物解,它有一个秩序,有一个概念,有一个语感语境,如果没有这个进行沟通和指点,就像再往下看蕅益大师讲到的,虽然亲证,可是如果没有经教,没有佛说的法,没有我们的理解力,主观能动的把握功能去解读、领悟和实践的话,这个法对我们的作用就没有一个沟通渠道来进行操作。

所以蕅益大师接着说倘非黄卷赤牍,作标月指。这是什么意思呢?黄卷就是一般纸制的经典;赤是红色;牍是简牍,就是古代书写用的竹简和木片,用绳子穿起来,卷起来那种书,像轴一样。黄卷赤牍指的是一切可以流通法宝的载体。

作标月指是《楞严经》里面很著名的一个譬喻,说一代教法就像一个手指指月亮,我们所有的学人是顺着这个手指而见到真月,不是锁定这个手指不移,而不看月亮。如果把教理完全放不下,把指当作月,那就更错认了。

可是我们说了那么多,反过来最重要的基本是什么呢?没有指永远见不到月,这个指就是教法。虽然指不是根本,可是是见月的根本,而且是决定性的必由因素,这就是佛说的圣教。

蕅益大师这里要讲明法的重要性,所以他说没有这些经卷,怎么来作标月的指呢?怎么来指示真实修行的出要,怎么由此来证得胜义谛,解脱境界呢?所以,这是一系列对于法的重要性的强调。如果没有法,后面的修证,可以说没有依凭和指导。虽然满腔热血,但是很可能就会走偏。

蕅益大师说,试观外道,特别是在当时的印度也有出家的外道,他们也是寻求宇宙真理,要解脱生死的,可是因为在法上没有找对路,在言教上没有寻到根,所以他们理论体系对于宇宙万法阐述的层面,非常有局限性,而且虽然依着自以为是的方法去修行,可是求升反坠。就像躺着吐唾沫一样,使了很大的力气想吐到天上去,结果最后还是坠下来,南辕北辙。

所以从这点来讲,教典很重要。故不留心教典,我们不认认真真在教典上下功夫的话,再怎么勇猛精进,定成魔外,这就是说,没有正知正见,学的理路不清,不知道佛法之所以然,盲修瞎练,这样的话可能越精进越麻烦。

这一段话蕅益大师给我们交待了,学佛当然要讲究真修实干,亲自去证、去悟,可是,我们不要在提倡证悟的时候把解给割裂开来,因为很多时候觉得不要学教了,完全把它抛在一边,都是文字游戏一样、戏论等等这些,一旦这样的话,要么往左要么往右,还没有走到中间。

所以提倡修证重要性的同时,也要知道闻思是一样的重要,而且闻思在前,它铺垫好了以后,你才能真正的踏入修行的正路,不会出现求升反坠乃至成为天魔外道的这种危险。正路还是从闻思而来,所以不可以绕开听闻佛法而盲修瞎练,是这样的一个思想内涵的主题。

再来看下一段是针对时弊的,我们现在有时候也会这么提倡,那到底对不对,我们来看。有谬云,有一种错误的说法。年少力强,宜习教典,年衰力弱,只堪念佛。这是通常的思想,我们现在也常这样说,年轻的时候有文化,记忆力也好,还能学的进去,等老了什么也都学不了记不住了,就念念佛吧。这又是一个走入极端窠臼,走偏了的想法。

很多时候我们对于一些人云亦云,表面上貌似真理的说法缺乏分辨力,都会陷入到这种偏颇的知见中。所以蕅益大师说这是错误的,岂年少不必念佛,第一个错误,年少就学习教理,那么难道说光学解,不去行吗?再次,年老不可习教,老了可能信心也没建立起来,愿力也没有激荡出来,甚至连轮回、因果、了生脱死等等这些,基本的学佛初迈步的概念都没有建立起来,光就这样机械性的念几句佛,也没有信愿,恐怕念的也不地道,能不能往生,这都是两码事,因为他教理不明。所以,谁说年老就不可学教,他认为这是错误的。

所以从这两句开示来看,蕅益大师的根本核心内涵,是让我们解和行一定要并进。年少学教可以,可是也得念佛,要有行;哪怕年老了,要想行的好,还是需要了解一下所以然。这样的话才能够算是鸟之双翼,车之两轮,不偏不倚。

蕅益大师后面反问将谓如来教法,仅同举子业,博名利于半生者乎?意思是说,认为年老了就不用学了,这跟世间人打江山、成家立业一样,年少就值得学一学,年老了就不用学了吗?蕅益大师认为,诸佛圣教解脱之法,年少、年老都得学,同样要行。

如果认为年少学,无非就跟世间俗情俗见一样,年轻的时候赶紧读点文凭,将来谋个好前程,找个好工作,是为这些的话跟世间法就一样了。博名利于半生者乎?,作为投资而不是真正为解脱而学,那跟俗情有什么区别?这就是根本对法的定位和功能没有正确的认知,不知道学佛法是干什么的,才有这样的一种见解。

一历耳根,永为道种,是指闻的重要性,但凡一历到耳根,能听进去一星半点,就永远成为菩提道业的金刚种子。

并且大士所以舍全身求半偈也,就是说释迦牟尼佛因地在雪山修行的时候,为了从古佛那里听闻到半个偈(一个偈子四句话,就像古诗一样,这在佛门叫做偈子。半个偈就是前面的两句或者后面的两句),可以把全身布施出去来求这个佛法,从中可见法的重要性。

并且蕅益大师说,现在的佛法流布,全赖迦叶、阿难二祖,彻底悲心,这在佛门里面大家都知道。

释迦牟尼佛灭度了以后,当时有不调服的比丘乃至外道等群起而攻之。迦叶尊者当时看到这种情况后非常悲愤感慨,就召集大众一起来结集经典,给佛说的三藏经、律、论定型。阿难是多闻第一,两个人配合做了佛教史上第一次结集,后面又相续做了四次集结。

所以祖师爷赞叹说,全凭迦叶和阿难两位尊者慈悲所做的功德事,我们现在才有听闻圣法的机会。

人皆视作等闲,如果不尊重重视教典,甚至完全放弃教典,一味提倡真修实干,这是错误的,不可以把教典视作等闲。

并且还说了佛法流通的难得,殊不知恒沙世界,无量劫中。就是在整个现前的宇宙万象中,整个他方国土里,不是每个国土都会有佛,都会有法,都会有僧,不一定的。在这样无量无边的恒沙世界和成住坏空的劫数中,妙法名字不可得而闻也!其他国土连什么是法,什么是佛法,什么叫解脱,听都听不到,不用说想听具体讲的什么意思,都没有这回事。

所以说从这点来讲,讨究、学习佛法的第一要务,一定要从法来下手,要知道佛讲的法是怎么回事、道理如何、法门怎么操作、之间的关联,乃至上上下下纵横贯通的时候,能够吃透、明了,这些都是莫大的福报,都来源于法的功德。

这一段蕅益大师给我们提出了,学习佛法第一要以法为师。你看三皈是皈依的佛、法、僧,戒是从佛说的律典里面来的,修学法门乃至次第、十二因缘、六度万行,都是佛的经典里面所施设的法门,每个修行的步骤、念念的这种功德都是从法来的,怎么可以撂开法,说你好好去修吧,这是不可以的。特别是在修行的境界中,真正用功的人,随着功夫加深,原来学的到了一个次第往高走的时候呢,又反过头来需要法的印证,和再在其中寻找怎么走的方法。这时候又是一个层面,所以法是时刻离不开的。

离不开法,就要知道怎么来学法,怎么个次第。下面第二段是给出家人开示的,叫《示阅藏》,即有人针对阅藏请教蕅益大师怎么样下手,因为三藏十二部浩如烟海,大师就针对如何学教,有这么一段开示。就着大师开示,也立足于我们的现实本位,再跟大家做一个贯通。来看原文:

学问之道,贵下学上达,所以如来施教,必有次第。今人空腹高心,但图圆顿之名。无力饮河,讵能吞海?必先阅《律藏》,稔知佛世芳规,深炼为僧要。次阅《四阿含》,了正因缘境,为圆妙三观之本。次留心台教,深知如来说法所以然之妙,及四悉檀巧被之致。然后将此法界钥匙,遍开不思议经论之锁。势如玻竹矣! (《灵峰宗论》卷二之一,示阅藏四则)

学教的时候,首先一定要把握住它的精神,然后对治现实的状况。学问之道,贵下学上达,蕅益大师说,学习一定要层层递进,一定要通透过来,有条不紊稳扎稳打的往上走。不要说一口想吃成个胖子,或者台阶不好好走,三个五个的往上跨,每一个台阶都有它的次第和功德,如果绕开了很可能在这方面就有漏。

那么具体这个台阶怎么走才叫次第呢?蕅益大师说,所以如来施教,必有次第,就是这个下学上达的次第。佛法施设的教言也是有次第的,跟着学问之道下学上达这个原理走的。

蕅益大师接着讲,今人空腹高心,这就是我们现在常犯的毛病,很多时候看了一本经就唯此经为是,就必然是这样的,只要跟这本经有违的什么都不对了。可是佛讲法的背景、因缘、所对的根器,当时的启问者不同,都是不一样的。

侧重点和大背景你不知道,守着一本经,尝了一颗果子就以为满树的果子都是这样,那很可能就错了。所以说空腹高心我们是一不留神就犯,有的人没有看经典,也不知道整个的教法次第,可能就听了一段开示,或者喜欢某个出版社谁泛泛写的一本书,其中有几段大概是比较相应,从此以后就凭此以为可以走遍天下了,已经把佛法大海的一滴水倾握在手了,这都是一种自以为是的错知。

特别都认为自己的法门最高,所有的法门都是一个法门,就是心地法门。那么心地法门分开来又是这么多门,门门都是为了针对不同的习气根机而施设的,让你入心地之门。所以说哪里有高矮、好坏呢?我们就觉得自己的最好。

但图圆顿之明,得着一块就以为是全部了,这个还有一种,就是喜欢求高法、妙法,怎么个高、妙法你懂不懂?或者一听这妙法里面有一些比较玄妙的称谓,比如常说的开悟、明心见性、大开圆解、得了五眼、六通乃至大圆满等等,你都不知道大圆满是什么意思,就开始以为朝着那儿走了。

可是圆满是怎么来的?是一点点走出来,填充出来的。你没有填充永远都是扁的圆不了,不塞它就不会满嘛,那你怎么能圆满。

接着说,无力饮河,讵能吞海,河水都喝不完,就想一口把海水给吞了,有这样的吗?所以说有些人刚刚接触或者稍微看了点佛法,就不知实务,一讲起来好像完全指点江山、了如指掌一样的。

佛法博大精深,三藏十二部掀开,有的经典我们连名字都没有听过。现在只是了解了一些,慢慢的去融会贯通,够自己修行之用,一边走一边解一边行,这才差不多。

所以蕅益大师说必先阅律藏,才能够稔知佛世芳规。要先把戒律巩固起来,这个对于在家居士也是完全一样的,至少要先把五戒铁定的摆在那里。如果没有戒律,天天妄谈,说的多么的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基本都是吹牛的,没用。

一定要依照戒、定、慧,以戒开始为基。从在家同修来讲,我告诉诸位,应该这么理解做,至少要知道佛门仪轨,身为居士整个怎么礼佛、朝道场、亲近善知识,怎么如理如法,这些要明了。

明了是有两方面。一是从恭敬心上来明了,二是我们讲了好多道理比如平等无碍,然后在任何事里边就平等无碍,也没有尊卑,也没有先后,这都不可以。所以这些也是有先后次序的,但凡跟善知识亲近或是参加法会,基本的排队,怎么发心,各自管好自己所应该负责的这一点等等这些,然后大家一块儿成就,这也是律藏的一种精神。

再就是真正去认识和学习律条,至少常把五戒要认认真真谨记在心,这样才是一个初步次第。

蕅益大师再说,次阅《四阿含》。《四阿含》也叫小乘经典,现在大家一般开始接触的都是大乘的这种圆顿或者是究竟经典,其实从完全入佛法来讲,《四阿含》才是真正入佛道的一个初门。《阿含经》里面有四部,分别是《杂阿含经》、《增一阿含经》、《长阿含经》以及《中阿含经》。阿含是印度话,翻译成汉语就是无比法、圣法的意思,非常殊胜。

《阿含经》是佛在讲完《华严经》以后,花了七、八年的时间所讲的。里边很到位的讲了世界的形成、因果关系,宿世佛是怎么成道的,还有些譬喻的故事,乃至怎么去修习内观等等这些,都是从人的本位来讲,非常接地气。

但是,了正因缘境,把这个基础打好以后,也知道佛法的正知正见,明白开始是要干什么,才是为圆妙三观之本。就是说,从《四阿含》开始,就为后面迈入大乘作了很好的基础。

因为《阿含经》里边首先教会我们出离心、无常、诸法是苦等等这些,把学佛的初入门见地摆正以后,再去迈入大乘的这种圆顿、究竟教典的时候,就不会走偏了,所以这里讲到为圆妙三观之本。

蕅益大师的修证和教理是非常圆满的,所以他堪做任何一个宗派的祖师爷,可以随时去荷担任一宗派。当时他就做了一个决定,抓阄听菩萨的,让他学哪一宗,以哪一宗为主,他就学哪宗。最后抓出来是天台宗,后来他就悉心天台教法,所以次留心台教。

台教就是大乘佛法八大宗派之一的天台宗。天台宗对于释迦牟尼佛一代教法的判教讲的很系统到位,因为释迦牟尼佛讲了那么多法,我们不知道从哪儿学,该怎么学,也不知道先学什么,后学什么等等。

当时智者大师就把释迦牟尼佛整个的一代教法进行了组织说明,从哪儿开始学,再学什么,再学什么,然后佛为什么讲法,为什么在这种情况下讲,都讲得特别到位。这是天台宗的一大功德,大家以后有机会去了解一下。

比如里面讲到五时八教,把佛一辈子讲法分了五个时间段。八教分为化法四教和化仪四教。仪就是佛度化众生的仪轨与方式方法,具体用什么方法度,是顿法还是渐法,即直截了当还是循循善诱,还有秘密法与不定法等等这些,这是一个方式方法;还有度化众生的教法内容,就叫化法四教,即常说的藏、通、别、圆,藏教最主要的指的是《四阿含》经典,慢慢的迈入到大乘就是通教、别教和圆教,这个比较深邃,我们以后有机会再了解。

但是它组织的非常到位,明白了这以后,就知道释迦牟尼佛一代讲法的次第所在,为什么在这个时候讲这个经典,针对什么人说的,这个法门是什么样的,怎么个殊胜法,跟别的法门又有什么不同,就一目了然了。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深知如来说法所以然之妙,这样才能够善体佛义,知道佛讲法的初衷在哪里。就像文殊师利法王子对佛每说的一个法,每讲的一部经,都知道是为什么因缘而起,为施设什么法门而说,他都知道。

知道了天台宗五时八教的轮廓以后,大概对释迦牟尼佛一代教法,有一个粗线条上的了解,那么就知道所以然之妙,特别是及四悉檀巧被(pi,一声,同三根普被的被)之致。四悉檀是一个概念,悉是普遍,檀是布施,就是用这个法来普遍的滋润万物大概的意思,四悉檀是指佛讲法有四个层面。

第一个叫做世界悉檀,比如要多做善事,修十善业道,诸恶莫作,众善奉行等等这些,是人天福报,讲的是世间法、福德法;第二个是对治悉檀,有一部分众生他是怎样表现的,那么就施设怎样的方法来进行对治;第三个叫各各为人悉檀,就锁定一个人该怎么样度,给量身定做一套法门、施设、教法;第四个叫第一义悉檀,一概不讲世间法,重讲出世法、般若性空思想和毕竟空义。这是四悉檀。

了解了四悉檀的背景,再看一切经典,就知道佛是站在哪个角度讲的。比如说《十善业道经》就是讲的世界悉檀;五停心观就是对治悉檀;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则是整个统一代佛法的究竟本怀,阐述毕竟空义,就在第一义悉檀上讲的。这样你就明白了佛是在哪一步下面说的,不会在法门之间来回乱窜,还说不清楚。

整个次第明白以后,再来看蕅益大师说的,然后将此法界匙钥,遍开不思议经论之锁,势如破竹矣!。整个行定下来以后,再看一切经教都通达无碍了。就知道佛讲这部经典的言外之意、醉翁之意在哪里,至少有这个理论上的构架,就不会坏乱佛法,也不会人云亦云,自己更可以学会一些融会贯通。

我在想如果大家一起来修学净土宗,从闻思的角度来讲,该怎么样去设置自己的一个入门方法。如果对净土这一门还没有特别入心的,可能也跟着一起一直在念,那么就这样,先跟着一起把功课做完,然后再好好的去深入一下净土的至少是三经,最好五经一论,《佛说无量寿经》《佛说观无量寿佛经》《佛说阿弥陀经》,还有《普贤行愿品》、《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和《往生论》,这是净土的根本经典。

接着再去稍微了解一下佛法的各个宗派,用不同的角度去尝试着了解一下,佛讲的核心义理。完了再可以依着《印光法师文钞》,在这样的大德文钞里面,进行长时间深入熏习的话,就可以把他的这个贯通能力领略过来。慢慢的整个大的背景有了,再一点点地触类旁通,这样的话是比较圆满的,现阶段来讲可以用这个次第。

又如果说你对净土已经深信不疑,也不妨要深入根本教典,比如说阿弥陀佛四十八愿的熟悉度,十大愿王的最后导归等等,再修一段时间再翻开看一看,又会有新的格外的法喜出来。

可能还有一些同修对于净土还没有感觉,大家在这方面不要觉得有点不对,这是人之常情,也是一个缘分问题,没有对错。如果要导归净土,把原来所有学的这些,都要把它平等的铺开来,然后再会到净土的教典上。再了解一下横超生死,竖出三界,对于整个这些教法的施设,时代的人的根机特色,都要有大概的了解以后,再回过头来看为什么这么多人说要修净土,要找答案。特别是《净土十要》这部书一定要深入的去看,里边的见解真的跟佛菩萨是一样的。

从这样慢慢的,这也算是我们现在渐渐的学一个次第法。先锁定净土,然后从头往回,或者从后往前倒都可以,这是非常活学活用的。可是研讨佛法,不管次第也罢,或者信心也罢,一切都一定要从信、愿、行的角度出发。

蕅益大师这里讲到,首先要从戒律上来清净,然后再从无常观出离心,观受是苦、无我的根本立足点,再来汇入大乘教法,最后导归净土,这是非常圆满的次第。大家以后慢慢去体悟,今天就不从这方面给说了。

这是对于教典、教法的一个认知。第一个主要讲的是不可以轻视教典,这二个讲的是怎么依次第有板有眼的来学。有时候确实也要学,不要说没有时间,或者听听法师这样就好像够了。那时间都是生活呀,你的生活,你生了什么,活在哪里,这都是由你安排的。

学佛当然就要多多生在佛法中,活在修行里,这是一样的道理,就跟我们吃喝拉撒是一样的。除了正常的治生产业以外,很多时间其实我们是浪费的,包括我自己也是。你不要说没有时间,把这些拿起来都足够成为祖师级的人物了,只要你用心的去修。这是第二个,要通教法次第。

第三个,不管学和修还要防偏,容易出来的一些问题,蕅益大师也有给我们交代。我特别要说一下,可能有的同修请到这本《灵峰宗论》,估计你也找不着,因为我是自己读完以后,再进行切割编排,有的有益于我们的我把它挑出来,可能现在暂时无关的我就把它删掉,是这样作为每次讲座的一个体系,你慢慢要找的话,回过头来再细细地阅读蕅益大师的开示,再去进行领解。

下面第三段,看一下要对治出现的弊病,这也是必不可少的。

《圆觉经》云:末世众生,无令求悟,唯益多闻,增长我见。(但当精勤,降伏烦恼。)须知坐禅、读诵、作褔,皆可增长我见,可降伏烦恼。但审自己何事最切近,最对病根。(今在汝,数年作学问不成,一旦愿斋僧而就,便是夙缘有在。)又身见重者,宜苦行消之。贪爱强者,宜苦境炼之。人我山高者,逆缘挫之。体面心重者,忍辱治之。一意向此门打彻,自能游戏百千三昧,通达无量法门。较枯守蒲团,咿唔章句,不可同劫语矣!(《灵峰宗论》卷二之一,示象岩。括号内内容为法师在群内开示时删节的部分,此处将原文补充出来便于学人参考)

这段开示非常的到位,真的只有过来人才有的见解,就是把众生的这种习气,怎么对治,种种的历缘对心说的很明晰。

所以蕅益大师引用《圆觉经》,里面说末法众生,不好好从证悟上去着手,有的善根好一点的唯益多闻,闻完了以后能够有板有眼的去学、去行倒也好了,但是他学完了以后更了不得了,增长我见。这趋势我们现在也是群起而攻之,有人读了几本经,学会几句偈子,记住几则祖师们的开示,看的多就出来卖弄显摆,就在那儿教化别人,好像大家都不如他知道的多,有点教主的感觉,这样我慢、我见就太浓了等等。

其实不仅仅学教能够树立我慢,坐禅也是,蕅益大师说了,须知坐禅,有的人打坐腿子好,说能打坐多少时间,还不是单盘是双盘,双盘又能坐多长时间,别人怎么都比不上他,而且在那儿双目一闭,双手结了弥陀印,拍几张照片一看还挺美,这也叫增长我见。

还有读诵,比如一部《楞严经》非常长,《法华经》七卷,说一天读一部,或者一年内我完成了两百部的《地藏经》,还是增长我见,觉得我了不起。

作福也是,今天供养了多少,明天布施了多少,放多少生,出了多少钱等等,不在消除烦恼上论,全在增长我执上见功夫。所以这就特别是现在的人,谁都不在局外,可以说都是这个样子。

从这点上来讲蕅益大师的初衷是什么呢?末法时代根机的人,一定要从消除我执和烦恼上来下手。不要觉得只有听点法是增长我见,任何一桩事如果做错了或者没找对下手处,都会增长我见,修行、读诵、作福都会增长我见。

如果你摆正位置,确立正知正见,然后勤勤恳恳的去对治和降伏、消减自己的烦恼,那么所有的这些,包括听闻佛法、坐禅、读诵、作福都可以降伏烦恼,都是双刃剑,看你怎么用。你把它用来滋生烦恼,那它就是烦恼;你把它用来对治习气,那它就是功德。

所以但审自己何事最切近,最对病根。这就是让我们自己对症下药去吧。又身见重者,宜苦行消之。比如说女众,我也常带着去拜山,拜山你就不要那么讲究,天天化妆,弄个发型,还要穿的干净点,又不断地要洗澡,一出点汗就都成了问题了。心脏才是真脏,身体脏不是真脏。所以又身见重者,宜苦行消之,就用这个方法。

贪爱强者,宜苦境练之。你爱这个,那我就在这个上面收拾你。人我山高者,逆缘挫之,就是不断的给你制造麻烦,所有这些大菩萨们摄受众生我可是领教过了,都是这么来的。

所以从这点来讲,要知道有两重。一重是会对治自己,但凡观到烦恼的时候,从祖师的言教下面自己去找一个法门,或者最对治自己的刻意的去做。大家不要觉得干嘛那么执著,就跟拜山一样,非得跑到那儿,哪里磕头不是一样?不是这样的,就得豁出去,不到那个境界里面,你的烦恼没逼出来,就对治不了,首先得发现才能对治。

特别是最后一个,体面心重者,忍辱治之。你爱面子,那就有人天天让你没面子。在没面子的时候看看你怎么对治,是完全一下子就爆了呢,还是觉得确实我在这方面不对,那就豁出去爱谁谁,说不好的就说不好吧,反正坏印象就坏印象,把我放下。

那说到惭愧,可能萍僧本人体面心比较重,所以也老赶着菩萨给出难题,忍辱。希望大家真实功夫就要从这儿来入,真实解脱要从这儿来出。

所以蕅益大师说,一意向此门打彻,能守住这种修行方法,就能通达无量法门。而且较枯守蒲团,比天天像模像样坐在蒲团上,或者咿唔章句,天天背着经、祖师开示的话语等等,则不可同劫语矣。

大家注意到这段话,我们一般说这两个差别大,是不可同日而语,这里讲到不可同劫语矣,为什么说十地顿超呢,就是真正这样下功夫去修的话,快的是两个档次,是这样一个对于法的功用。

刚才讲的内容,一要注重法;二要知次第;三是我们学法是为了对治习气,是要用来修。法如果修对了,那就是法。如果修不对了,就成了障。世上本无错,就看人唯心所现,没有对错。这是蕅益大师给我们的第三段开示,我们把它串在一起。

那最后一段就进行一个总结吧,原文为须知无赖说法本意,要人超生脱死,非为口耳活计。句句消归自心,如说修行,方不受说食数宝之诮。(《灵峰宗论》卷二之一,示阅藏四则)这段比较简短但是非常到位,借着蕅益大师的开示,也算今晚的一个总结陈词吧。

须体如来说法本意,要仔细体察如来说法的本怀,就是为了入佛知见,了生脱死,要人超生脱死,非为口耳活计。这些我们都了解,在这个层面就不用说了,没意思,就看你有没有真正的对治心。

如果句句消归自心,如说修行,方不受说食数宝之诮。诮就是责备、讥嫌的意思。这句话大家要仔细体悟,也是寻常话,常会看到祖师们这样的一种教诲,要落在实处,知行合一,心口相应。那我们就要把这段话落实在句句消归自心处,什么叫做句句消归自心呢?也就是要相应。这个太难做到了,真是没有到这地步,有时候听法都跟羊皮上刮风一样。

什么叫做相应呢?比如就戒律来讲,如果佛说的杀、盗、淫、妄、酒,我对佛发誓确定不干,决定不干,永远不干,这个就叫做句句消归自心。深入到自心,这个是不对的,佛不让干的,打死我也不干,舍了命都不舍戒。这样的一种才叫做真正的消归自心,消就是完全化到自己的内心深处了,而且是从自己出发,不关别人的事儿。这是从戒上来讲。

再比如说从理上来讲,比如六度法门,首赞布施,那布施就是舍,舍就一定要舍到底,什么叫消归自心呢?不要被世间的财物、物品给迷惑住了,一定要心里生起这个对治心,始终是你要摆弄它,不能让它摆弄你。

那其次还有一种内在的,比如刚才讲的体面心,有时候这种花架子,乃至好名声,大家都在称颂的修行功德等等这些,最后你连舍也舍下,就是舍到一切,佛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那你就不断的舍,任何一念入心当了真的都是假的,哪怕说现在做不到,那你也得知道是不对的。

确实真的从心底里说,我自己有时候也做不到,可是哪怕做不到,犯业障的时候,心里还要知道我做的不对,我是反其道而行的,哪怕生起这么一念,历缘对境的时候,你有一念的抵抗心理,这也是将来的菩提道业种子。

所以不要以为自己没有学,这也要自信,业障确实会犯,烦恼随时都生,可是你不要跟它完全打成一片,要跟它站在对立面,这就叫消归自心。

又比如惭愧、忏悔心,如果连这点都没有,那消归自心从何谈起呢,这是对佛的言教上依教奉行来说的。

第三从佛的言教上去领悟,证悟上而言的话,那就更要消归自心了。比如《心经》里面照见五蕴皆空,色受想行识,或者《楞严经》里面说眼耳鼻舌身意、色声香味触法,皆本如来藏妙真如性。

我们在体悟眼耳鼻舌身意时候,不是说这个道理离我很远,或者在对面观望学习。而是当下的身心世界,就是色受想行识,就是眼耳鼻舌声意,一定要转过头来把它合二为一,然后依着佛说的教法去操作,去观法。慢慢久而久之,不出东西的话,那就是佛打妄语了。可是一定要落实到这样来消归自心,随时随地都能够念念与法相应。

大家要知道身心世界就是法,我们的法现在在染法中,佛说的法同样是法,它是净法,不相应染法,就会相应净法,这个佛之法,修行法就这么简单。

所以最后总结的这句话,句句消归自心是我们今天晚上讲法的眼目,希望大家能够认真领解。说一千道一万,都是借着祖师们的话充自己的壳子,但是,我想只要谁听进去消归自心,谁就是真修行人,谁能够消归自心念念日日不忘,然后老老实实念佛,真真切切发信愿,教理不够的再赶紧补,补足了继续行,一辈子就是这样走,不往生才怪呢!

其实修行的教法博大精深,如果说起受用的话又特别简单,总归是这么一条线,希望大家能够深解。今晚上就这四段话跟大家做一个分享。

阿弥陀佛,谢谢大家,希望大家能够精进,希望大家能够慈悲,阿弥陀佛!

(第五讲)

阿弥陀佛!各位实修群的同修道友们,晚上吉祥。

如约而至又到了周四,希望跟大家在这一段的佛事中,再有一个更好的增进。从见地上而言,有一个提升和法的加持。从修行上来讲,再多几分激情,对治我们每日悄然而生的疲厌和懈怠之心。

所以,今天我们再把蕅益大师的一段开示,跟大家做一个讲解。这段开示是蕅益大师回答卓左车居士的问话,可以说是《灵峰宗论》的核心眼目,也可以说是蕅益大师倾其对于教下原理的了如指掌,和融会贯通的智慧海中,又携宗门下的这种畅快淋漓合在一起,对一位有一定水平居士的问话,所作的一段特别到位的开示。所以今天这段开示,可以说是给大家上的一个快餐中的大餐。

背景是怎样的首先给大家做一个介绍。在中国的佛法流传中,虽然有那么多的宗派,可是最主要的两个就是禅宗和净土。随着隋唐时期开始,教理的蓬勃发展落在具体的实修中,后来主要依附在禅宗,等于说在宋代时期禅宗是特别的出色。那时候都是上上根器的人,由于唐朝的教理发展,种的好因,到宋朝时候果就结起来了,动不动一下就开悟。所以是处在这么一个,整体佛法真修实悟的水平层面,比比皆是这样高人的时候,对于净土来讲不能说隐吧,至少跟禅宗是持平的。一个是上根器的人中是少量众,但是特别的出彩;另一个是普罗大众三根普被,所以显得比较的弥漫。

后来再往下发展,宋代以后,禅和净因为在具体的修法上存在天壤之别,就有一些相互的误会出生。一个,从人的功利心或者虚荣心来讲,总会好一个玄妙、痛快、直接、顿悟,根器是上的等等这些,大家都觉得在佛法的根机上好像这也是属于上品。念佛它非常简单,而且谁都可以,在这种没拣择的情况下,好像大家都不太抬举,有的甚至认为这别是一种非常方便的法,引诱大家多念佛,但并不一定能够成就一样,出现了这种不正确的知见,冲击净土法门的殊胜方便。

所以,一直到宋、元特别是明、清的时候,调和禅、净的冲突这种矛盾,是历代所有弘扬净土祖师们的一个重中之重,很多开示都是针对这一点而来。除去永明延寿禅师的《宗镜录》,后来到了莲池大师、憨山大师,还有蕅益大师,乃至后来的彻悟禅师,包括印光法师,他们都是宗门下大开圆解,明心见性以后,才能够回过头来圆融无碍的弘扬净土。所以他们对于净土的见地也能够低,更能够高,高到把它究竟圆满的跟禅宗融合为一。

今天这段话就是把净土和禅进行一个比较,但是我们学习的时候一定要立足于,它这个比较绝不是相互排挤,也绝不是要把它们和成一团,而是知道禅之所以然,净之所以然,禅依然是禅,净依然是净,禅、净即相即又不相离。既不能完全搅成一团不分彼此,那就坏了法门了,也不能完全看作两个。而且净和禅是相互包容,相得益彰的。所以从这点来讲,我们来学习今天的这一段话,来看原文:

上堂则超佛越祖,接众则权引中下,此流俗宗匠,未悟心法者,所必堕之窠臼。致禅、教、律,及净土诸法,俱失纲宗,俱成实法。智者无所适从,愚人蔑弃一切,有自来也。佛言:若人专念弥陀佛,是名无上深妙禅。如今弄虚头逞精魂汉,一味胡言乱语,定不如真实参究念佛底人。(宁为上上人拨无净土,令悟即心。不应为中下人收作权乘,破坏真法。况法王于法自在,随时应机,自无陈见。何必依他古宿,扬禅抑净?)伏乞竖吹毛剑,击涂毒鼓,大转法轮。如何是念佛门中,通身入理,向上一路,直踏毗卢顶上行作略?如何是学人初下手时,便离四句绝百非念佛?如何是念佛人最后极则淆讹处,脑后一锤?从来宗门语句,壁立万仞。一涉净土,定属廉纤。冀和尚将向来自性弥陀、唯心净土等语,撇向一边。亲见如来境界,快说一番,震动大千世界。(《灵峰宗论》卷四之一,答卓左车茶话。括号内内容为法师在群内开示时删节的部分,此处将原文补充出来便于学人参考)

这话的起源是这个叫卓左车的居士,他对于教内的情形了如指掌,而且对于禅门、净土都有自己比较到位的见解。所以他当时首先表达的第一个层面,现在的具体情形是怎么样子。

他说,上堂则超佛越祖,接众则权引中下,此流俗宗匠,未悟心法者,所必堕之窠臼。这是什么意思呢?庙里面的法堂是登堂说法的地方,又叫狮子窝,有时候法堂就设在丈室,我们现在有时候去参加一些法会,上堂说法的时候都会有上堂法语,每一句话都是法法头头,就像这个向上一路,也就是禅宗的明心见性上悟,向道上会,向了不可得的真如法性上去悟,一定要悟到那个境界。悟到这个境界是很难的,可是你不能由此就远离它,所以每天的二六时中都要把心往这儿用。上堂时候讲的法语,等于大家正在用功之时,几句话说出来以后点卯一样把大家点醒。所以这些语言要非常的圆融,也要特别的犀利。因为它的功用就是下狠手,铲石路,把我们的分别、妄想等等这些给你杜绝断掉,才能够出一个桶底脱落的清清白白,明心见性。

这些话是非常圆满的,说的超佛越祖。以前有的上堂法语说的话,教外别传,不立文字,依文解义,三世佛冤,喝佛骂祖等等,都是凡夫的分别,都要把它去掉。甚至还有的人更加出格,当时释迦牟尼佛在蓝毗尼园降生的时候,一手指天一手指地,天上天下唯我独尊。那他就说:让我听见的话,一棒子打了还要喂狗吃。等等这些特别超情离见,铲石路的话,总之就是一个不落寻常之见。在言下让听者大悟,把你一下子给洗干净,清白了。

可是后来,因为不是人人都能言下大悟,所以只有在上堂的时候,说的非常到位,因为可以照着祖师们的说,或者自己往那儿会,把它讲得明白。可是说跟做不一样,真正具体的生活中,不是每个人来了都能够领悟这个法,所以接众则权引中下,具体生活中来了有皈依的、有学法的时候,世出世间法都要讲了,不一定完全是绝待的圆妙心法。甚至具体情况是很少讲圆妙心法,只能够说你今天做点好事,修点功德,乃至生点出离心,或者修点观法等等,常打坐诵经,这就算好的了,所以叫接众则权引中下。

这是此流俗宗匠。这里的流俗虽然表达的是大家都这样了,已经上不到那个位了,好像都退下来了。但是这个流俗指的现前的情形都是如此,很不堪一样。我们千万也不敢认错了,真的认为自己好像也很不堪。那是在宋朝以来高人林立的情况下,开始慢慢的往后退,所以就成了流俗了。就是后面讲的,并没有明心见性,没有悟到心法,没开悟。上堂说法只好照着开悟的祖师们说,下来接众的时候还是按照人情来接,在这种情况下,此流俗宗匠,未悟心法者,所必堕之窠臼,基本上都是这么一个状态。

再往下看,致禅、教、律、及净土诸法,俱失纲宗,俱成实法。导致这个后果是什么呢?就是把教外别传法完全抛之脑后,一步一步的到了什么地步呢?学禅,也是学一些现成的祖师说的话,自己没悟到那个境地;学教,也是分别名相没完没了;学持戒,也是死执戒条,乃至四科,不知道戒的精神;包括净土,也是有向上一路的内涵在里边,他都不知道这个内涵。没有这个见地,都成了实法了,每天卷到这里看上去修了。从禅宗来讲的话,著相修行百千劫,都不如无相修行一念间。

后来导致智者无所适从,愚人蔑弃一切。大家一定要看到这两句话,不知道天高地厚愚痴的人,才天天踏有谈空,说吃肉喝酒、行盗行淫都是无妨般若,无非都是法身等等,愚人才好说这些话。智者无所适从,也没有办法。

在这样的情况下,就问蕅益大师,佛言,若人专念弥陀佛,是名无上深妙禅。如今弄虚头,逞精魂汉。在那儿胡言乱语,说这些不负责的,并没有真正明心见性,乱说一通,结果还搅得人家,不让人家老实念佛,而且也不知道念佛就是无上深妙禅,禅和净土两个东西是合的,到最后究竟指归的时候是一回事。所以在这种情况下,说你天天在这儿瞎说,也没悟道,还不如真实参究念佛的人。

既然有这样的情况,这个居士的问题就来了,请蕅益大师开示。伏乞竖吹毛剑,击涂毒鼓,大转法轮。伏乞就是顶礼膜拜,希望蕅益大师能够竖吹毛剑,就像文殊菩萨的智慧宝剑竖起来,砍断烦恼,砍断邪知邪见,砍断权乘小法。击涂毒鼓也是一个比喻,以前有一种毒药涂在鼓上,只要这个鼓一敲起来,所有中了毒箭的将士们,自然而然在鼓声的反作用力下把毒箭给拔出来。也是让蕅益大师开示真正的无上妙法,去除大家的烦恼分别,大转法轮。那么问题来了。

第一个,如何是念佛门中通身入理向上一路,直踏毗卢顶上行作略?这是什么意思呢?既然念佛法门是三根普被的,首先还有禅宗的根器呢?就应该有通身入理向上一路,不要说那些事上怎么用功等等,也有向上一路悟到绝待境界的。毗卢顶上是什么意思呢?毗卢顶是法身佛呀,不要说释迦牟尼佛无量的他方世界的化身佛像,释迦牟尼佛在此土示现成人的身份,八十多岁的一个老比丘,乃至极乐世界阿弥陀佛的报身佛,所有的佛都是同一个法身,绝待周遍。在此之前也给大家讲过,法身是遍一切处,完全没有分别,没有著相,整个万法皆空。这样的一种直踏毗卢顶上行略,就是悟到这个痛快境界,才可以有此言语。既然你说净土法门其大无外,那么怎么在念佛门中会这个禅法的功夫,这是其一。

第二个,如何是学人初下手时便离四句,绝百非念佛?一个一个都是以禅来会境,起的疑点。既然说若人但念阿弥陀,是名无上深妙禅,无上深妙禅是离四句,绝百非的。什么叫做离四句,绝百非呢?一般人表达事物的时候,要么说有,要么说空,其实就是要么肯定,要么否定。或者说亦空亦有,认为两个是同时可以并存。或者是非空非有,两个说法都彻底不对。但凡落到这四句中的话,一定是凡夫的意识认知层面,包括这个百非也是,说非空非有,或者说非非空非有,又或者说非非非空非有,不断否定,可还是落入到语言的窠臼中。所以念佛初下手时离四句,绝百非念佛。那么这个修法是怎么修的呢?你给我讲解一下。

第三个,如何是念佛人最后极则淆讹处,脑后一锤。念佛人既然是跟禅宗会归,跟教下圆融,念佛的教理还是从所有佛法的大背景下来的。那你现在说念佛人最后极则淆讹处,念佛的最究竟的教理上,比如用禅法怎么会通,教法怎么解释,你得给我说清楚。脑后一锤,等于把这个错误给我指出来,哪不对,一般的知见哪里出问题。

最后卓左车居士总结,从来宗门语句,壁立万仞。一涉净土,定属廉纤。这是什么意思呢?通常所有的人认为,禅宗里的话说出来都是畅快淋漓,甚至教外别传,不立文字等等这些顿入法门,看上去是壁立万仞,就是很壮观,让人生起一种心胸广阔的情见。廉纤,就是不值钱,廉价,大家都觉得净土不咋地,一旦说到净土,就肯定说不懂事、没文化、根器差的人,就凑合着念念佛吧。这是所有人的寻常见,所以说从来宗门语句一涉净土,就是这两种差别,这两个样态。

最后一句话是,冀和尚将向来自性弥陀、唯心净土等语,撇向一边。 冀就是希望。这个居士多有水平,可以说对佛法的研习还真的是很深的。为什么呢?他这里提出来要求,希望蕅益大师不要给我讲自性弥陀、唯心净土,这些佛典里面或者祖师们常开示的话。这是他们的话,看上去是恭敬的请益,也是作难的话,现在希望您要把自己亲见如来境界,快说一番,震动大千世界。这是什么意思呢?蕅益大师你既然讲明心见性,作为以开悟自居的人,你现在就把自己开悟后的境界,用你自己的语言,自己的方便,根本、后得智,宗通、说通的功德说出来,不要用人家用过的话,不稀罕,是这样的一段祈问。

当然中间也省略了几句,因为那几句可能讲起来更为艰涩,今天的主题不必要延伸到那个地步。这段话总的意思,既然佛门里禅宗比较没落,净土宗又这么厉害,那禅宗和净土怎么个会通方法?有些人把禅宗弄得也不像个禅,又不好好的老实念佛,等等这些怎么办?那既然要怎么办,一定要从理上来办,那现在就请你给我讲一下,念佛门中像实相念佛怎么解释?第二个,怎么在正当下手的时候,就是离四句,绝百非的这个现前境界。念佛人在念佛的时候,哪些知见上容易出现错误。这些一条一条的问题不但请你给我讲清楚,而且还不能用别人用过的语言照本宣科,把你悟到的性功德海,用自己的语言请你给我说出来。这是对蕅益大师的提问,卓左车居士的原话。

下面我们来看一下蕅益大师是怎么回应的。我们在学习这一段话的时候,也要把见地、悟性给调出来,因为这段话确实不是寻常的那样啰啰嗦嗦、婆心切切的开示。直接就是以禅来解净土,而又超越于禅和净土,既把它分的清楚,又把它融合的完美。所以大家听这段话的时候,这种排山倒海的气势你首先要谛信,对祖师生起决定的信心,他是开悟的人。

来看他是怎么说的。

宗乘与净土,二俱胜妙法。众生根性异,不免随机说。蕅益大师首先表达了一个佛法最根本的原则,契机契理的问题。如果从契理来讲,所有法都是佛法,最后一定能悟到明心见性,也就是入佛知见法。禅宗也罢,净土也罢,最后都是为了入佛知见,最胜妙之法就是入佛知见。既然都是入佛知见的法,那就都是胜妙之法。但是为什么有差别呢?众生根性异,才随机而说。契理就是胜妙佛知见法,契机的话,有的人是这样的根性,有的人是那样的想法,为了应众生的机,不免随机说。

大家还记得永明延寿禅师写过有禅有净土,如同戴角虎,现世为人师,来生做佛祖。这个现世为人师的资历,就是要有禅有净土。禅宗已经明心见性,净土已经死心踏地信愿念佛了,两个合二为一的。那么来了个人,如果是上上顿悟的根器,就给他讲禅宗,直接让他大开圆解,明心见性,直接入到佛知见来。如果是适合以念佛求往生的根机,那就给他讲要生真信切愿,老实持名去往生,是随机而说的。蕅益大师首先把这两点告诉了卓左车。要搞清楚理上是平等一味的,事上依根机而有差别。这就是诸佛依二谛,为众生说法,首先我今天给你开示也是跟二谛有关的,并没有违背依二谛说法的原则。

再往下看,向上一着,非净非禅,即禅即净。才言参究,已是曲为下根。

你问我念佛门中通身入理向上一路。但是真正的禅宗的向上一路,是我们常说的妙高峰顶,不容分说的。向上一路,非净非禅,即禅即净。打破禅和净的分别,没有禅和净的好坏,可是又可以禅可以净,怎么都行。佛知见是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又不妨所有相随意发挥。想发挥禅宗就是禅法,想发挥净土就是净土。现在说的参究,多余不容分说的话,说时迟那时快,说的时候就已经沦为第二步了。所以才言参究的时候,已是曲为下根了,心没提上去。向上一路的话,哪有一个净土,净土是一个概念,哪有一个禅,禅是一个分别,分别法中说无分别,能说的分别吗?所以你说参究的时候已经是下根了,根本就没参透,才在这儿说参说究。

立足于禅宗,蕅益大师说到,果大丈夫,自应谛信是心作佛,是心是佛。

这就往净土上会了。既然是能够承接禅门教外心法的人,当然要谛信佛说的是心作佛,是心是佛这一句话,出自《观无量寿佛经》,也是一代教法的核心眼目,心作心是,也就是说相信诸佛如来遍法界心。我们的心也是遍法界的,跟佛的心是一个心。他已经把这个心用到佛上了,我们现在用到人上。虽然用在人上,我用人的心想佛就等于用在佛心上了,现前虽然是人的境界,可是将来决定是佛的净土。这就是根身器界,密随心转。谛信这个法决定无疑,心作心是,心想佛就作佛。

设一念与佛有隔,不名念佛三昧。若念念与佛无间,何劳更问阿谁。

念念这样相信,念念一念相应一念佛,念念相应念念佛。如果有一念不跟信心相应,没有持名的加持功德,那么不名念佛三昧。你问我,那我就告诉你,谛信是心作佛,是心是佛,心作心是,就可以啦。这样铁信以后,有一念隔开了,不叫做念佛三昧,这是从反面来讲。你不在念佛三昧里边,我怎么能告诉你念佛三昧。再反过来,若念念与佛无间,假如果你已经悟到向上一路,通身扎进去的话,你已经在念佛三昧中了,还用问我吗?所以这个居士的问题本身就是一种悖论,不成立的。就跟我们说的,要是你不知道,说了你也不知道;如果你已经知道,就不需要说了。是这么个意思。

所以设一念与佛有隔,不名念佛三昧。若念念与佛无间,何劳更问阿谁。故参究谁字,与摄心数息等,皆非净土极则事也。这里他问的什么是净土极则事也,就是前面的问题直踏毗卢顶上行作略,或者是如何是学人初下手时便离四句,绝百非念佛。你问的这些与我们平常说的,参究念佛的是谁这样去用功,或者说摄心念、数息等等,这都不是净土最究竟的阐述方法,也不是真正把净土教理依圆教知见会上去,不在这个层面。

那在哪个层面呢?再来看下面这一段开示,也是今天的核心了,我们要真正悟到净土法门的这种痛快直接、博大精深、三根普被的胜异方便。

蕅益大师这里讲到净土极则事,你真正要讲到净土的好,净土的最高境界是怎么样的呢?无念外之佛,为念所念。无佛外之念,能念于佛。

大家现在试着念一句南无阿弥陀佛。只要你通身进去,念南无阿弥陀佛,六个字一出的时候,自然而然无念外之佛。我们以为心外好像别有一个佛为我所念,没了,就在念中;离开这个佛,还有能念的念也没了,就在佛号上。所以正在念佛的时候,没有能念之佛,没有所念之念,就是一句佛号,念念相应,这不是与佛无隔了吗?所以蕅益大师这里讲到,说时迟那时快,刚才我们讲了,不是说你坐在这儿说怎么高、怎么妙,只要念起来,真正念佛的时候,当下就是最高、最妙。

正下手时,便不落离四句百非,通身拶入。

我们稍微试一下,就把这个功德试出来了。你坐在这儿舍身念一声南无阿弥陀佛,再回过神来想一下,刚才有我有佛吗?这就叫离四句绝百非,向上一路,参的就是这个境界,得的就是这个功夫。所以这才是真正的净土极则事,通常讲净土怎么好,讲到这儿才真正的究竟圆满好,那么这个究竟圆满法跟禅宗有区别吗?这是其一。

第二个,但见阿弥陀佛一毛孔光,即见十方无量诸佛。但生西方极乐一佛国土,即生十方诸佛净土。此是向上一路。

我们常说禅宗好像是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了,抛开整个语言差别以及所有的分别相,最后入到那个绝待的无言之境的时候,好像是向上一路,不在思维语言之内了。可是真正的向上一路,就是《华严经》里面讲到的事事无碍,一多相即,主伴圆融。既然你说向上一路,皆是无分别法的话,那么一尊佛跟多尊佛有分别吗?一个土跟多个土有差别相吗?既然无分别、无差别相,得到一个就是得到全部,进了全部就是拥有所有的一个一个。如果这个理能这样会上去的话,跟禅宗的向上一路有什么差别呢?不但可以向上一路,而且从向上一路又回到路下来,上下圆融无碍了。所以从这一点来讲,这才是净土演绎的向上一路。这是对于问题里面的第二个回合的答复,如何是学人初下手时便离四句,绝百非念佛。

后面又说如何是念佛人最后极则淆讹处,脑后一锤。什么是禅和净里面真正容易出问题的地方呢?下面这句话蕅益大师是真的发千古所未发,我们一定要仔细的体悟。

若舍现前弥陀,别言自性弥陀。

我们很多时候都说念阿弥陀佛当下就是嘛,我们自心就做佛,自性弥陀嘛,我们自己也是阿弥陀佛嘛,你为什么要念西方的呢?可是不要忘了,在我们的遍法界心中,西方能出现前我的心吗?你舍开西方和正在我心中的西方的佛,而别说自性弥陀,这是不是信?

其次,舍西方净土,别言唯心净土。此是淆讹公案。

我们也常说万法唯心,极乐世界也是唯我之心。就在那儿坐着,等我的心里面好像要变现出来一个净土,可是殊不知,现在正在极乐世界阿弥陀佛讲法的那个地方,俱足的七宝池、八功德水、行树参天、水鸟树林都在说法的那个地方,就是我心中所显现的地方,跟我的心是一体的、直通的。我们之所以现在没有显现,有十万亿的距离,就是因为烦恼所障。西方现前跟娑婆同在一个法界的净土,全又是我心的显现,你离开这个,又在意识里生起一个唯心净土的概念,这还是心外求法。

所以有些愚痴的人天天说自性弥陀,唯心净土,认为念阿弥陀佛或者求生西方极乐世界,这就叫心外求法。殊不知你说这个是心外求法的时候,才叫真正的心外求法,这是淆讹公案,彻底弄错了。就是随顺着佛说的现前阿弥陀佛正在西方,我要好好念;现前极乐世界就是净土,我要好好往生。那么这一切都在我们的现前心中,就随顺着我的心,这才叫做自性弥陀,唯心净土。所以很多时候我们淆讹公案,混淆的说错这个事,就是理和事上没有分别清楚。

这一点,还有一位祖师彻悟禅师也说过。比如说空性和因果的关系,彻悟禅师说深信因果者,终必大明乎心性,把因果丝丝入扣的信进去,一定会在心性上悟开的。而已明心性者,绝不弃于因果,明心见性的人也绝对不会让大家坏乱因果,因为因果就是心性,心性就是因果。西方就是心性,心性就是西方,弥陀就是心性,心性就是弥陀,所有这些都是心性。舍开现前的这个心性,别说心性的,唯心净土、自性弥陀。或者说因果是事相上的事,跟理无关,这都叫做心外求法,就是淆讹公案,弄错了。

就这么一点事呀,真的是千百年来佛门里这些修证之事,有的甚至是大丈夫出世心,就弄不清楚这个,总要在这点上错过,要么是擦肩而过错过了,要么就是撞车,淆讹公案。

后面蕅益大师开始引经据典,真的是祖师的智慧,这一篇开示字字句句都值得顶礼膜拜经云,引释迦牟尼佛的话,三贤十圣住果报,惟佛一人居净土。此是脑后一锤。

什么意思呢?就是整个心地法门中,唯一个净字,净极光通达。只有佛才能居到常寂光净土里边。那么既然如此,念佛忆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作佛,这不是脑后一锤?谁敢说净土法门不咋地呢。再一个,惟佛一人居净土,从西方极乐世界这个世界来讲,所有往生者就跟佛居的是一个净土,还敢说净土法门是下等法吗?所以这是脑后一锤,再小看净土,就收拾你,在你后脑勺敲一棒子。

后边又来了两则引经据典。为什么呢?这个问题就是针对前面的,一说到禅宗就壁立万仞,一涉净土,定属廉纤,宗门的语句是非常的荡气回肠,谈玄说妙。一说到净土大家都看不起。就是针对这个问题,说你敢看不起。

第二个,普贤十大愿王,导归极乐,谁敢收作权乘。这是反诤了。都说一涉净土,定属廉纤,说到净土都觉得不咋地,那我就反问你了,都说识得《华严经》方知已是佛法富贵人,《华严经》是经中之王,当时佛刚成道时讲的《华严经》七处九会,这么一个法,所有的阿罗汉都听不懂,只有登地的四十一位法身大士,才能够契入到华严毗卢性海,其他都如聋若哑。那么我就反问你了,这样的法最后以普贤十大愿王导归极乐,是《华严经》最后总结陈词,谁敢收作权乘,权就是权巧之计。你敢说《华严经》是权乘吗?那《华严经》都导归极乐,你敢说净土是权乘吗?这是其一,引用《华严经》的。

其次,引《楞严经》,我们都知道开悟的首楞严,在佛法里面谁敢小看《楞严经》?可是,忆佛念佛,不假方便,自得心开。这是引到《楞严经》里边《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里面讲到的以念佛心,入无生忍,大势至菩萨就是这么修成就的。这样的一种忆佛念佛,不假方便,自得心开法,你敢把它判为廉纤,小看它不咋地,是廉价的东西,劣质的东西吗?

所以诸位也要从这里得到一个信息,为什么说净土法门是无上方便、第一了义、最极圆顿呢?因为它的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直入锁定自己的根,就是刚才我们讲到的但念阿弥陀佛。大家要知道所有的佛法都是方便法,为了入真实法。净土法门是什么呢?不假方便之方便,所以称之为第一方便;自得心开之心开,所以称之为最极圆顿;心开了彻见无生法忍,谁敢说这不是无上了义吗?你还敢认为一说净土大家都认为不值钱?就这两部经典,这两档子事,再说三贤十圣住果报,惟佛一人居净土 ,这个是释迦牟尼佛的言教,你还敢说净土法门好像比禅宗要差远了。

所以最后又讲到但能深信此门,依信立愿,依愿起行。还是说到的净土三资粮,信、愿、行。则念念流出无量如来,遍坐十方微尘国土。

这就回应卓左车讲到的祈愿,冀和尚将向来自性弥陀、唯心净土等语,撇向一边。亲见如来境界,快说一番。在轮回中,我们每一念都是受生之因,虽在轮回,但具足真信切愿,依愿一念、念念都是南无阿弥陀佛,都是佛的智慧功德,佛的正遍知海,那么还是将来的一个因果所感。所以,可以说一念就是一尊佛,就是一个佛国净土。念念就是念念佛,念念都是佛国净土。

在这样的功德中,遍坐十方微尘国土,转大法轮。在《梵网经》心地法门品中讲到,卢舍那佛坐的千叶宝莲,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又化出百亿释迦佛,坐菩提树,又到其他地方去讲法,讲的就是这个境界。如果念佛念得真正入到华严性海,一真法界,事事无碍的时候,那么遍坐十方微尘国土,转大法轮呀。我们可以像释迦牟尼佛一样千百亿的化身,每一个念就是一尊佛,一个土。

这样的法,照古照今,非为分外,最后总结了,何止震动大千世界而已。蕅益大师这一段话何止震动大千世界。我说的这已经够了,你但能把这个悟的过来,透的过去,那这些问题统统不成之为问题。

这是祖师们从明心、信心海中流出来的真实法语,我也只能跟大家这样大致的过一遍,真正要去悟这样一种圆顿开示的话,像我们没开圆解的人还是很难跟的上,只有受用的份,信心的份。

这篇小开示的用词手法,不断的排比,可谓犀利、容不得、斩钉截铁、掷地有声,有时候我们也要问为什么有这样的功德和激情呢?就是因为祖师爷们已经彻见并且真正入到法源穷底了,再回过来,以确实不虚、真实地境这种信心大靠山,愿力大背景称性流露出来不容分说的这种圆顿境界,这种无上法义。我们在学习时候,真的觉得多一个字少一个字都不行,每一个层次都不能前后次序乱。蕅益大师在回答这段的时候,可以说是一气呵成的。

学习这段小开示的时候,真的可以提升对于净土的一种常规见地。到现在我们在群里面虽然也跟大家讲念佛法门是无上法门,可是事实上在人世间中,我们永远还是觉得净土法门太广了,就不值钱了。真正把净土的法义领悟了以后,再回过头来看的话,一切的其他法门都可以汇到净土上来。

蕅益大师在这里是以禅宗为主导,把净土来放在禅的背景下,用禅来解净土。所以在这样一种法义加持下,我希望今天学习了这一段话的诸位同修,能好好的去悟一悟。一个是提升见地,就是意味着每念一句南无阿弥陀佛,你就知道这里面有多么大的内涵,有多么出众的功德和当下体现的境界,是真实不虚的存在的。确实能到这个境界,祖师们讲这个话也不是骗我们的,而且他的话也是从佛经里转达过来的。所以我们每念一句阿弥陀佛,能够念念消八十亿劫生死重罪,那都是说少了,因为凡夫众生他不敢信它的功德有多大。

第二个,正在念佛的时候,所有的法门都在其中,包括禅宗已经得道了。一句佛号持起来,就是禅宗千方百计要向上一路参究,又怎么也参就不进去的那个境界。至于再说到净土法门好像是方便权巧之法的话,就引《华严经》和《楞严经》,这都是佛的心髓,佛的主打曲目呀。这样的主打曲目唱的都是净土主旋律,那我们还敢说净土不是主旋律吗?

所以每次跟大家分享一段开示,并不是强加法门,而是未生信的让生信,已生信的让增长,而且这个信并不是要求你信不信净土的信,而是有没有深信的信,大家从这上面进行一个拣别。

后面还有一段,蕅益大师说欲知衲僧家事,不妨借中峰一偈,通个消息。就是借另外一个祖师告诉他说,偈曰:禅外不曾谈净土,须知净土外无禅。两重公案都拈却,熊耳峰开五叶莲。这个是一家人不说两家话。

以前也有人是问莲池大师,禅和净土怎么会通。祖师呵斥说,如果是两个东西,你可以把它会通,本来就是一个东西你会通什么呢?莫讶一念登十地,须知六字括三乘。所以一句南无阿弥陀佛,就是我们本师释迦牟尼佛,在此五浊恶世悟到的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这也是蕅益大师说的。我是信的,信不信由着群里面的诸位随分随力的各自去领,各自去悟。

阿弥陀佛,今天的蕅益大师开示先到这里,希望我们实修群里面的同修依然如故,每天精进,希望同生西方净土中。阿弥陀佛!

再跟大家说一下,常说依教奉行,不知道为什么居士同修特别喜欢对着干。说一千道一万,一旦请法师开示了以后,就不要再发任何的合掌、赞叹,不需要急切的表达你也在场。你在不在场,有没有恭敬听,这都是你的功德,你的因果。这个时候就需要洗耳恭听,所以希望大家依教奉行,不要在开讲以后嗖的冒一个,嗖的冒一个。这样练我的定力,乱了我的心,法义就续不上了,这个也有因果。希望大家都能够再次注意。也谢谢诸位菩萨能够这样来练我的定心,慢慢的大家都会越来越好。

另外再说一个事情,昨天在群内告知张居士有点病危。后来,我们就组织了一场声援活动,非常好,随喜大家以各种方式的回向和关怀。那我还想说一点,病危是人之常情,谁都终究有这么一幕。见别人有病危的时候,我们也要想想自己随时都可能病危,这反而是相互之间增长功德,策发信愿。

昨天我跟曙祥法师及干事同修商量,曙祥法师愿意出面去看望给些开示,这是非常好的,我特别感动。因为从佛门来讲,虽然大家每天都有做功课,礼拜读诵,但因为是无为、自然和洒脱的佛法,从来都随缘惯了,而外教倒是都通过这种人情来弘扬。今天有法师做这样的临终关怀,其实是给整个闻思讲堂大家庭,注入了一个加持。说明佛法在求解脱同时,也有人性的一面,也是有人世间关怀的一面。

以人性为主导在人世间弘扬佛法,完全是一个基石性特别重要的手段。昨天本来想给法师说,他出人场,我就在费用上支撑,后来就成了大家共同的号召集资了,但是到今天为止就可以了。一方面,张居士家里还不至于到被救济的地步,这毕竟也不是一场慈善的救济,不是扶贫。大家这样发心,当然是非常好的。

今天晚上我们也开了一个碰头会,通过这次事件以后,我们一定要记住佛弟子的正知正见。正知正见是什么呢?以成就道业为主。以后出现任何事情,首先一个正念就是要懂得,以念佛来助成他出世间的菩提道业,来进行这样的护持。其次,我们再可以伸出援助之手。

现场的这个反馈呢,我们已经完全嘱托曙祥师父去那边作为法主,如果需要我们可以做点抚恤金,如果再有多余的就打算做超拔、请印经书、放生等等,请曙祥师父作为主要引领者进行成就,然后把这一切功德,带着我们所有援助之手的这个发心,转成福德,希望他好也罢走也罢,用福德祝他一臂之力,依照着《地藏经》里面大量佛的圣言,这个是特别顶事的,还是以佛弟子解脱和六度里舍的这个精神来做这件事。

再剩下的,希望大家能够在各自的发心中,给病危居士多多的回向。真的是人多力量大,在我们的回向下,他今天已经清醒了,可能病情比较严重的话,未必能够一下子转危为安吧,但是至少在清醒的情况下,法师在那里开示,一旦能够成功往生极乐世界,这个可是一了百了,大道而成,就是成就凡夫做佛了。所以这件事情,我们带着的回向和他结了殊胜法缘,就很好。

大家不要误会这是一次经济上的救援。其实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比如说我们带着很重的发心的心力去救援他的时候,如果不是在救危救难之际,而是作为一种结缘或者供养的话,因为他在这个际别,每个人都有一个福德量,假如他福德量不够的话,可能还会成为障碍的。这也不是说反其道而行的话,我们每个人在福德这个上面,很可能就像《地藏经》里面说的,本来已经背了一百斤,我们又给他们放十斤,尽管我们是用善心的表达,可是毕竟人多的这种心力在那里,那么他来承受的话,有可能会反作用。所以最后大家商量着,除去看望他和法师一路的开销,其他都用作培福给他回向,这就非常好了。

以上是给大家做一个介绍。希望我们实修群里面的同修依然如故,每天精进,希望同生西方净土中。阿弥陀佛!

(第六讲)

南无阿弥陀佛!各位同修,大家吉祥如意。

今天我们依然做一个声音佛事,再请蕅益大师的几段圣言,来跟大家做一个分享。所以,在此请大家念念消归自心,心无旁骛的洗耳恭听尊敬的莲宗九祖,他老人家融入法界功德以后,留下来的文字般若,让我们现前受加持。所以每次的讲解和听闻,都是非常非常殊胜。

我记得三周前开示才刚刚结束,这二十一天一晃就过去了。我们在各自的生活圈子里面,在家庭、朋友、同事等等一切的因缘关系中,总是不断的有事,不断的过去,起伏跌宕。正念足的时候觉得法喜充满,有时候也会犯犯业障,这都正常。人情关系上有时候冷有时候热,一切的事情不断的显现它的无常,无非就是缘聚缘散的一个生灭现象。如果能把这个心常带在我们日常念念观照中的话,那道业成就是绰绰有余的。

今天得知群里的久一鸣义工同修往生了,当然有没有往生只有法界诸佛菩萨彻见,我们还是不得而知的。我们所能尽力的就是大家发心,再把每天的修持功德回向一下。说到这一点,再仔细的观照一下现前的生活,有时候会觉得一点意思都没有,从生下来就是一个面对死亡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如果我们没有锁定、关心这个生死的项目,那一切的事情都没有丝毫意义。

前几天微信朋友圈里面,我出家前的一个故人发了一个小视频,上面讲看我老婆多辛苦,大概内容是他夫人穿着居家服,头也邋里邋遢的背影,在厨房洗碗,他则翘着二郎腿看着电视。当时我就生起一种感觉,原来如此就是我们的生活,在人的生活中,人的世界层面,任何一件事都没有真实的意义。不管是名利、事业,包括讲经弘法,再大的事业,再宏伟的团队,再能够产生流传万古的影响,什么东西能是真的呢?所以我们每次在思维法义的时候,能这么起一念,真是无上的智慧。

我当时看到视频就觉得,他好像深深的陷入到现前的境界中,妻儿老小安居乐业,流露出这样的信息。可是想一下,不要说诸佛菩萨,就在天人眼里,看我们这些生和活,就跟人看小猫小狗,有时候牵着它们在外边,撒个尿、逗个趣,或者你滚我爬,有什么区别呢?所以说生活的核心如果能够听闻佛法,启动修行,知道解脱,那真的是莫大的福报,希望大家珍惜。

今天给大家分析的第一段话,是蕅益大师开示微细心念的差别之处。有时候我们进入了修行状态,可是还容易把自己给蒙蔽,修道上的唯物。我可以做一个反省,有一个弟子很发心,每天都掐一段文字发到弟子群里让大家看。有时候我再回过头来看,觉得那会的心力现在都很受益。今天我看了下大概讲的是,真的所谓出家为僧弘法利生,乃至利益广大众生,都要能够在精进勇猛的修行之中,但是我们也不要从那个圈里跳出来,又在这个圈里面框死,心还是要灵灵动动的有观照。

因为这是一个实修群,讲到实修,修在第二,先要有实。那我们就要明白什么叫做实,是不是真的,你在心术上的微细差别,会不会蒙蔽自己进入到伪修,或者是劣修,乃至这种口头修的状态中,这是人人都必然回避不了的毛病,都会时不时一念之间陷入到避不开的窠臼中。所以大师从他真心的微细差别中,识察到众生的心性无常,自己管不住,所以大师一针见血给了我们一段开示,来看原文:

不可不趋向者,中行之道。不可稍夹带者,乡愿之心。然狂狷似与中行远,而实不远。乡愿似与中行近,而实天悬。良以学道所最严者,在毫厘心术之辨。

佛法中,亦有狂狷、中行、乡愿。创自凡夫,始闻妙法,直下以诸佛自期,乃至权乘小道,亦所不愿,是名真狂。既趋佛乘,九界事业皆所不屑,是名真狷。了达心、佛、众生,三无差别,以心即佛故,上求无厌,与大智相应。以生同佛故,下化无疲,与大悲相应。念念悲智,随四悉檀,善自护,亦善护他,是名真实中行。(《灵峰宗论》卷二之一,示一念)

大家来看这段的开篇,不可不趋向者,中行之道。不可稍夹带者,乡愿之心。这头一句话是什么意思呢?作为修行人来讲,一定要从真实心地上动功夫,每一日,每起的一念都要趋向中行之道。我们生活在一个二元对待的世界,有对比、分别和攀缘,最根本的一个就是分别。有好就会有坏,有美就会有丑,有善就会有恶等等,总是用一种好坏、高矮、胖瘦、美丑等等这些习惯性的凡夫的层面去认识一切事物,这些都是凡夫的视野。如果真正要转凡至圣的话,一定要抛开这个。

所以从这一点来讲,我们说的趋向就是心性上要学会随缘,从具体操作上来讲,随缘的意思有两重。一个,可以尽情的放弃、践踏和解剖我执,对治自己的习气,哪怕一念我慢生起来,那就说明自己是错的,要尽情的放舍这种我慢习气;再一个指标就是,要尽情的包容别人的习气。如果你有一点包容不了,好像自己很正义的时候,你就已经失败了。这就是我们说的中行之道,从具体的行为上来讲就是随缘。以前有一个居士同修跟我讲到对和不对,觉得自己对,那就是错的;觉得自己错,那就是对的;觉得别人错,那就是错的。总归都是念念要消归自心,每天都趋向这种中行之道,就是要心量上见功夫。

不可稍夹带者,乡愿之心。中行之道的这种真诚,这种完全的以佛的见地,法的见地来消融自心的时候,你始终要带这种中行、随缘、自我批判的思想,来进行心地上的扫荡。我们常说的扫地扫心地,就是荡除自己的习气。这个习气特别容易转化成乡愿之心,这是两码事。

首先大家解释什么叫乡愿之心?孔子曾经讲乡愿,德之贼也,这种人谁都说他好,没有一个人说他的不是,哪儿哪儿都是八面玲珑、左右逢源的,就这么来处理事情。似乎我们常说的要圆融无碍、方便善巧,这都是吹牛者,因为我们在凡夫层面,你立了左那你就依左而行,立了右你就立右而定。你好像在圆融无碍,其实是心术不正,在照着佛的话做着一些自己心里都不觉察的伪善。

所以不可稍夹带,一点都不敢用这种乡愿之心。其实这也是我们修学佛法上的自我麻痹,以为自己怎样,一旦事情现前的时候尾巴就露出来。扪心自问,人人如此,谁都吹不了这个牛。

平常说一个人好像很会处世,很有智慧,方便善巧,圆融无碍,这一切要认清楚。当然还有一些人,好像不入流,甚至很极端,乃至有点孤僻,以至于他的行为好像超出人之常情的范畴。所以下面就讲到,然狂狷似与中行远,而实不远。

真正依教奉行的人是以佛言为行为准则的。但这样的话,很多人都受不了,就会给自己找借口,说你太执著了,虽然学佛,可你还在人世间,还是凡夫。就开始找借口让他圆融,让他节节败退。所以在这种真妄相攻之中,往往有一些刚刚发心的修行,最后就被同流合污,不知不觉就被乡愿了。

狂狷,就是不管不顾的,超出了一般常情行为的这种人的心性,他跟中行看上去好像很远。因为我们一般理解的中行,就是这个人很稳很中道,大家都会用中庸、中道来说这个人修行不偏不倚、不执著。可是,真正的心行与佛说的教法相应,与戒定慧相应,从闻思修起真实行的话,他在人堆里看上去就有点狂狷,不入流,可是实际上他跟中行之道已经不远了,祖师一言就道破。

而有些人看上去好像是在这个圈里混的很好,净会讲一些佛言,可是他跟佛行离得很远,越来越远。在我们修不上去的时候,给架梯子让退步,乃至貌似说了好多安慰的话,这种德之贼也,看上去与中行之道很近,实际上已经南辕北辙,背道而驰十万八千里了。所以,乡愿似与中行近,而实天悬,离得太远了。

这一段是蕅益大师先给我们交代一下,不可不趋向者,中行之道。我们在向佛的心行靠拢,不可以稍夹带者,乡愿之心。不要有一点点伪劣不正的发心。就像《劝发菩提心文》说,是偏的、是伪的、是小的等等这些菩提心的心性。那么另外他交代一个,在人的平常视野中,有的人看上去不入流,可能人家修行很远,与佛不远。有的人看上去大家所共称赞,实际上他可能已经跟佛言背道而驰了。这是一个铺垫性的说法,后面讲到在具体佛法的修行中,开始讲到说怎么样才叫狂狷,怎么样才叫中行。

良以学道所最严者,最应该严格注意的地方,就在毫厘心术之辨。

说白了,就是我们的发心和视野。学佛的视野就决定发心,你的心发到哪一步,就决定你能够上到怎样的视野,这永远都是一体的。所以就这点而言,学佛发心太重要了,为什么说真为生死发菩提心呢?说到这一点,有时候我们摸摸头,想想这辈子能够出人头地,不在世间法,不在活着时候论,就看你死的时候高贵不高贵。因为活着的时候都是一些人事,一些人理,死的时候,生死之际才见这个佛事,见这个佛理你做的怎么样,相应的怎么样。

蕅益大师说佛法中,亦有狂狷、中行、乡愿,佛法的修行人里面也有这样几个层面,我们要善于辨别,善于对治自己,如果落在这几个窠臼里面,就要赶紧调节自己的心,说服自己,以祖言来印证自己的心性。

所以说创自凡夫,学佛的人从一开始不知道佛法,到慢慢听到了,始闻妙法,完全是一个人堆里的平常人,开始听到佛法以后,他的心是怎么发的呢,直下以诸佛自期,就是说什么都不想,缓冲也罢、渐次也罢,就是想成佛,就发了这一个心。乃至权乘小道,亦所不愿,就是佛法里面一切的人天福报想所求遂愿,鼠目寸光的锁定这点前因后果,这辈子放不下,这些东西根本就入不了眼。人家直下以诸佛自期,就是要成法王,觉行圆满,深信自己本来就是佛,现在是冤枉轮回的。乃至权乘小道,阿罗汉等等这些都不稀罕,也不愿,这是名真狂。这是赞叹语,大家不要搞错了,这样的学佛者才是真正的中行之道中的狂。

既趋佛乘,九界事业皆所不屑,是名真狷。大家看到这句话,九界是什么意思?一般的凡夫就怕下地狱、饿鬼、畜生道三恶道,觉得这是痛苦,来生为了保人身,就受个五戒,现在我都要撵着来赞叹,才能哄着来受五戒。可是我们要知道,受五戒只是为了下辈子做人,没骨气里面的没骨气,哪怕生天也是属于势利眼,都可以这么说。乃至声闻、阿罗汉、辟支佛、缘觉和菩萨的六度万行,大家看到了嘛,皆所不屑。就是我们说的菩萨所修的大布施,大勇猛,大禅定等等这些波罗蜜,根本就不在眼里,唯佛乘是图。

大家想想,一个学佛人能够狂狷到如此地步,说实在的真是跟我们说往生极乐世界,就是这个意思。就跟我们现在移民美国,根本不是拿个绿卡就满足了,或者入了美国的国籍成永久居民,乃至当个小小的官就觉得华人世界里面真的出息了。他直接就想当美国总统,什么都不想干,连国务卿、副总统都不在眼里。这是打个比方,不是真的当美国总统,当美国总统就比喻做佛了。这样的人才是真正的狂狷,这才与真正的中行之道是吻合的。下面九法界以还,全是权巧、委曲求全,没办法了才在干这些事,当然这是站在佛的最高层次而言。

下面再看,了达心、佛、众生三无差别,以心即佛故,上求无厌,与大智相应。以生同佛故,下化无疲,与大悲相应。

这是什么意思呢?真正以佛乘为期的人视野高,所以他在修行的见解上,一开始入的是圆教的心、佛、众生三无差别。怎么理解心、佛、众生三无差别呢?我也一直在讲《楞严经》,在心地法门上有时候特别难讲,因为让你要灵光独耀的去会。所以我们以后再听到心、佛、众生三无差别,不管是在九法界里面的菩萨、缘觉、声闻乃至人、天、地狱、饿鬼、畜生的一切众生,这一切众生的心行本来清净无染,常住不坏的本自具足的佛性,跟圆满功德,究竟遍法界觉悟的佛的佛性一模一样,没有差别。这个没差别在哪里体现呢?就在我们的真如遍法界心中。《心经》就是讲的遍法界,明心见性就是见的这个真心明性。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把这个道理完全的了然在心,然后知道一切的佛事都不离开现前的这个心。

上求无厌,任何事情都不能阻挡他要成佛的心,与大智相应。

下化无疲,去度化众生的时候没有一点自私。我现在所谓的度众生,不知道能不能度,我就觉得累呀。可是蕅益大师这里讲的下化无疲,没有疲厌心,这才与大悲相应。我累是因为我要付出,给人家讲法累,如果我能够观照到,我就是他,他就是我,给他讲就等于给我讲,就不会觉得累。我没见过哪个人为了自己而能够累着的,一辈子那就是真心付出,鞠躬尽瘁,都是为了自己,一点都不觉得累。如果为别人跟为自己一样,会累吗?这是我自己一直在反观。今天晚上也是祖师圣言的加持,能够生这个见解,所以这才叫大悲。

念念悲智,随四悉檀,四悉檀的意思是见到什么样的人讲什么样的法,大概是应机施教的意思。

如果在这样的一种见地里面才能够说,善自护,亦善护他,是名真实中行。能够把心发到这个地步,那才叫做中行之道,我们不可不趋向。如果你的心没发起来,不断的带着自已的见解,自我的私心,那么必然是乡愿之心。因为一切事情现前的时候你总要给自己找个理由,下意识的先保护自己,一旦夹带着这类在里面的话,显得貌似很中行,其实你就跟中行远了。

有的人确实能够放开世间的财色名食睡,放手的去修,但是他就不入人流了,这时候就容易引起所有人的误解、劝说、引导,觉得他出问题了,可是究竟是不是有问题,就是以佛言为根本。如果他是依教奉行,就比如求往生极乐世界的,那就没有问题。我就很赞叹弟子群里的一个弟子,他就每天都祝大家早登极乐。那我们最近的久居士,我们都要先说大命将终,往生安养。尘缘未了,早遂轻安。还要中道一下。

如果我们真正相信极乐世界,一旦入了极乐法界就毕竟究竟解脱,自在无碍,那么谁愿意留在娑婆世界漫无目的瞎活着,冤枉活着?谁愿意留在这儿,巴不得早点去。真正信受的差别相就在此。为什么害怕去,就是你没有放开,没有真正入到求生净土的中行之道,反而是一种貌似的狂狷之相,却带着自己的乡愿之心,所以才说尘缘未了的话,就先好起来。如果真的尘缘未了,说一句狂狷的话,假如说好起来还在娑婆世界,不好起来就往生极乐世界的话,为什么要让他好起来呢,能往生就走嘛!生有诸佛护念,死有弥陀接引,那正好现在弥陀接引就走嘛,所以往生极乐世界越早越好。当然我说的也是吹牛的话,大家仔细想想,越早越好。你在这儿多待一天就多造一天的业,很可能就给往生大业又制造一些障碍。

从这个见解中我们分析,什么是中行之道?什么是乡愿之心?什么是狂狷之态?在这种世出世间真实乡愿之中,我们怎么样辨别呢?蕅益大师给我们提供的一个衡量标准,说白了就是不要看表面文章,只看与佛相应。这是这一段。下面我们再看另外一段开示,原文如下:

寿者,福之本也。福者,慧之基也。念念思警策者,慧之萌,而福与寿之源也。故曰:常想病时,则尘心渐灭。常想死时,则道念自生。夫病、死正现前时,有何我相可恃,五欲可贪?有何名可恋,古董之可携去?不恃我相,我见伏矣。不贪五欲,烦恼降矣。不恋虚名,体面可放下矣。知古董之不可携去,则不越分以求之。纵先有者,亦可舍之以作福矣。(《灵峰宗论》卷二之四,示灵奕)

开头说,寿者,福之本也。我们常说福寿,其实福报的体现,寿命是根本的一个指标。一个人命断的时候,就是识、暖、寿其中的寿要断了。或者有的人本身寿还没到,就得死。为什么?太挥霍福报,提前透支完了。所以说由寿来体现福气大小是非常好的一个标杆。

又说,福者,慧之基也。智慧根本的基础,还是要有福报,福至则心灵,一般福报大的人智慧也高。古代的皇帝福报大,应该寿也长,但是有的寿长有的寿短,为什么呢?印祖也曾讲过,就是因为纵欲过度把寿给折了。通常情况下,福寿和智慧基本上它是一个正比例。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念念思警策者,慧之萌。是对什么警策呢?就从寿命和福报上体现,但这两者根本的体现,还是以寿为代表。蕅益大师这里是要表达什么意思呢?就是你要常将生死挂心头。念念思警策,就是说你的智慧从哪里来?你要真实反观人世间的福报,也就是每天的生活,这是怎么回事,还要面对人有生必然会死。

慧之萌,而福与寿之源也。智慧要萌发的话,一定要从观福和寿这个源头,来激荡我们出世间的智慧。

所以蕅益大师就讲到,故曰:常想病时,则尘心渐灭。身安则道隆,身不安的时候,如果有病,你在世间的一切平常的留恋、贪著都起不了。人一生病就可怜呀,完全被动,可以说任亲属宰割、任医院宰割、任病的恶业现前因果宰割,你已经是主动把握不了,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可以说是万念俱灰呀。真正生过大病的人都知道那种无助,最后发现人的力量根本就没有对人生的掌控权,一切都是业力因果。所以红尘中的这种贪著、执著、放不下就渐渐地灭了,心寒了呀,久病床前没孝子,最亲近的人都不耐烦了,这个时候你摄心的想一下,真是凡所有相,皆是虚妄。

所以,常想死时,则道念自生。印光法师说修道之人如果能够把死字贴在脑瓜子上的话,念念不忘,则道业自成。什么叫道业自成呢?自然而然这个道业就成就了。我们不断的演习假如我要死了:假如今天要死了;假如我这一觉睡下去明天起不来,又要死了;或者说我活不过今年了,明年可能要死了,那么今年这段时间就要念念为道业做准备。反正就是一个死期临近的观想,在这种情况下,智慧自然就会生起来了。而福与寿之源也就是智慧萌发。

夫病、死正现前时。说白了,就等于说我们得了绝症将要死的时候,有何我相可恃,再有能力的人这时候还能干什么?你的能力怎么显现呢?谁买你的账呢?我相嘛!这时候你将要入死门了,你都马上就要消失了。不消失的是业,你肯定要消失了。

五欲可贪?世间的财色名食睡或者色声香味触等等这些,一切人的通常享乐境界,你这会怎么享呢?你还有本事享吗?你最在乎的你能保护得了吗?你最讨厌的你这会儿能够收拾得了吗?这时候什么都不是事了。

有何名可恋,只是一个虚名在那儿,多少的大名人将死在病床上的时候怎么样呢?前段时间不是有个著名的女歌星,本来得了癌症了,又追名逐利了半年,结果福报折腾完了,无可奈何花落去,你那名还有什么用。

包括古董之可携去?,你平时藏的那点东西这会儿能带的走吗?蕅益大师一方面说我们在将病死的时候正好修行。因为他反问的就是有何我相可恃,五欲可贪?有何名可恋,古董之可携去?带不走了,那么这时候正好不恃我相,我见伏矣,就把人我是非,这个我慢给放下来了,你不贪五欲,正好把这个烦恼给降伏了。我们平常的烦恼就是被外在的五欲转了,对它奋起直追,不亦乐乎嘛。

不恋虚名,体面可放下矣,这句话真是清凉甘露,一个虚名真的是害死人。这个时候不恋虚名,你是谁呀?就一个假名传了一辈子,你还有什么体面呢?知古董之不可携去,可以说明我们所有的财产都带不走。则不越分以求之,越分就是不在常态中去追求,平常为攒那点东西想方设法去越分,这会你才悟到根本也带不走,还求它干什么?随缘吧,有就有,没有就拉倒。甚至纵先有者,亦可舍之以作福矣。纵然有的顺势正好舍了,能够培点福报。

大师这么讲,我们也要做一个领悟。人在病、死的时候,是最好修行的时候,正提供了一个绝佳的修行境界。你把这个境界用好了,可以我见消除,烦恼降伏,体面虚华放下,所有的财产、一切的万物都可以舍去。这不正是修行的时候,平生所做不到的这个时候都能做到,那你就把病、死的境界给用好了。如果你病、死的境界用不好,又不想死,又不服这个病,烦烦恼恼,雪上加霜,很可能就是烦恼里边点把火,油锅下面加点柴了,太惨了。

蕅益大师这段开示,就是要我们在生死之际趁机修行,而这个生死之际,不是说非得要等到病、死的时候,平常就要多演习、假设。久而久之练了这个,就跟功夫一样,你每天做俯卧撑,仰卧起坐,那你的胸肌、腹肌就硬朗,就能顶得上事呀!你平时不锻炼,软软的,以为到了跟前你能使得上劲,使不上了,不要想在临终的时候看本事。

昨天在群里面我们还另外讨论,有没有本事要看临终的功夫。大家都觉得说回向也不对,天天在那儿夸功德也不对,但其实就要这么死执的每天机械性的去练这个功夫,念完了在线上回向,日复一日。你在那儿说什么别人都修的不好,好像自己在私底下暗暗的用功,那真要能用功倒也好了。你要是不用功,说死的时候见本事,你平常都修不好,死的时候能利索吗?因为平常跟死的时候它是一线连到底的,你平常怎么样,死的时候就怎么样,这个功夫不会突然增进的。

讲到净土法门,那天也跟曙祥法师沟通,我们平常念佛念的熟透了,还要常作意观想极乐世界、假如现在命终等等配套的这些都要把它给带起来,这样慢慢的久而久之,一旦身临其境的时候,平常就练好了。我们纵然到时候不能够如如不动,也不会乱呀!一旦不会乱就不会犯大业障,那个时候一旦有大的违缘生起,那我们就有可能对佛法彻底的不相应了,对善知识也不相应了,就会贪生怕死了。所以我想再次的学佛人,罪过的讲,且不论成佛得解脱,往生极乐世界,至少到死的时候你怕归怕,实在非死不可了,那就不要那样不想死了,这就是太愚痴了。从这一点就是蕅益大师给大家讲的开示。

今天好像讲的东一下西一下的,不知道大家能不能领会。在此总结一下,一个来讲,就是要在平常的心性上要发真实心,修真实行,不要欺瞒别人,乃至欺瞒自己。你就是把佛菩萨都欺瞒了,唯有欺不了自己的心,何况不要说佛菩萨了,天地鬼神你都欺不了,人家看的真真切切。

所以跟大家讲我们有时候犯点业障、生点烦恼,也要知道纵然还在犯,你也要铁定的说佛菩萨就在跟前看着,纵然你脸皮比较厚,依然还在继续犯,你还要知道诸佛菩萨在看着,有这种摄受,生惭愧心。这样的话,慢慢的就会趋向中行之道,而不是乡愿之心。平常的心行修好了,在临终的时候福报才现前,真正能够趋向于解脱的大福报。要是平常修不好,临死的时候你说想这些我相、五欲、名利等等这些东西都没用,想不起来啊,所以这会儿降伏不了烦恼,也就彻底放不下了。

所以平常的心性和病、死之际它是一体的,我们要把它打通来修,念念这样作准备,念念生就是为了死而生,死的时候才是显现我们生的时候的功夫。这样的话才算一个以狂狷之态而修中行之道的真修行人,希望大家的都能做真修行人。

今天的开示就到这里。愿以此功德,同生极乐国。南无阿弥陀佛!

(第七讲)

阿弥陀佛!各位同修慈悲,大家晚上吉祥。

今天先讲一下实修群最近的状况吧,最近觉得有一部分人有些懈怠,当初我们都发心进了这个实修群,那就等于说在发心上是格外不同的,都想践行佛法,在功课上持之以恒,精进不懈。但是我昨天数了一下,从上午到晚上只有总计不到六十人在回向,可是现在实修群人数已经达到二百七十三位,当然也不乏有些人自己在用功功课,但是我们一直要求大家在线上体现,这是一个监督和共修体制。

现在人的根性确实如此,所以必须相互监督,也不是为了攀比,可是有时候这种小小的攀比能激发一点惭愧心、无地自容心,也是大众道场对各位的鞭策。中午录讲经视频,说到七圣财里面其中两种,忏和愧,人要有忏愧,没忏愧的基本上没救了。所以请大家还是要发心,在实修群里不要退,不要懈怠。也不希望大家有多大的发展,或者突飞猛进,修行就跟调琴一样,不能太松,当然也不能太紧。但是希望大家能够持之以恒来发心在这里回向,这是我们的要求。

希望大家能够用起功来,因为一切事情包括修行,必须由精进而得成。甚至在佛菩萨、祖师的言教中,讲到精进的状态,要像离弦之箭,前一箭射出去,后一箭紧跟上,一箭推一箭,这样箭箭增上,才是一个精进的状态。否则像现在这个世界的烦恼多、违缘多,包括我们自己的障碍就过不去,很多时候就是一蹉百蹉,蹉跎岁月了,所以希望大家还是要把回向功德建立起来。

再一点,大家一定要认识到,这是一个号召和护念,修行不是给别人修的,都是给自己修的,如果偷懒或者推脱,都是自己的事呀!所以一定要对自己负责,对自己负责才能为大众负责,为大众负责才能激发菩提道业,这是一脉相承的,所以希望大家能够引起殷重。这些天来我也是稍微关注了一下,觉得不尽如人意,希望大家能够慈悲,能够发心精进,阿弥陀佛。

今天要跟大家讲两段开示,一段比较短,给靖开法师的;一段比较长,也是给一位法师叫毓悟的。这两段开示恰恰是激荡我们的精进心,应这个景。

我们首先来看比较短的这一段:三界之中,无非牢狱。暂时快乐,终归无常。众生燕雀处堂,罕思出离,惟逆境当前,庶几生远离之心。故佛称八苦为八师,非虚语也。(《灵峰宗论》卷二之二,示靖开)

这个开示首先告诉我们,三界之中,无非牢狱。那我们就要设身想一下牢狱是什么感觉,就是绑定了不自由,身不由己心不由己,最重要的牢狱是心不由己。但凡落到三界的众生,人人皆如此,无非是这样。三界大家都晓得,最高的是无色界,其次是色界,我们这里属于欲界。

无非牢狱还要有几重了解。一个,整个的轮回范畴就是三界,六道就在其中,我们在里面升沉不定,这是一个牢狱;再一个,在牢狱之中也不是说随处可去的。我们牢狱在欲界了,欲界之内上有天、下有地狱、饿鬼,我们的牢狱在人道里面,人道他方国土没有去,唯在南阎浮提南瞻部洲,还在***的北京,当然我们可以去南京、去杭州,还是比较自在;第三个牢狱人人皆难避免,色身是我们的根本牢狱。所以,三界之中,无非牢狱,都是牢狱,从大到小就是一个控制,摆不脱出不来。所以在这样的情景下,一切快乐的都是暂时的,终归无常。

为什么今天讲到这个主题呢?近段时间来我听到一些倾诉,确实感觉到世间太苦了。从身心特别是从心而言,非常的牢狱,甚至自己就是个狱卒,绑定着自已,折磨着自己,为什么呢?就是不承认无常,跟无常相抵触。顺境、快乐的事来的时候,就觉得永远不能变了,我一定要这样,一定要趁我所愿,可是确确实实不能这样,也不是这样的。无常就是这么过着过着,貌似风平浪静,可是它随时可以喷涌、突变。

在这里我们说的暂时的快乐,每个人的快乐都不一样。重感情的觉得谈情说爱快乐,重名的觉得今天又得到一个扬名的机会而快乐,重官的得到权力的又一次升级而快乐,重财的因为兜里又有几分进账而快乐,等等这些,每个人所贪著的核心点在哪里依附的多,那么他的快乐就在哪里体现的多。一旦无常现前,如果在他最割离不了、摆不脱的贪著的依附上面出状况,这个时候他就痛苦。

就一个佛法的行者而言,这并不是坏事。为什么呢?众生燕雀处堂,众生就跟小鸟待在一个好地方一样,一旦觉得这儿不错了,就罕思出离,没有一个人愿意离开。问题是,在欲界之内是牢狱,虽然已经待了这么久,习以为常甚至已经舍不得离开,但这不是我们应该待的地方。所以我们就需要激荡,需要冷不防,需要挫折,反正种种这些不管怎么样,只要提醒我们这儿不行、不安稳、危险,这儿没完没了,能够激荡我们这个心就行。

唯有什么呢?惟逆境当前,庶几生远离之心。我最近见闻一些事,确实觉得人有点挫折真好,有点难受真是福气。要不然在这个牢狱中你觉得得体,跟自己每天的追逐心吻合、滋养,就想不起来要出去。所以只有逆境当前的时候,才生几分出离心。

其他的不说,有个叫马刚的男孩跟我结缘将近十年了,他很苦,坐在轮椅上,也经过几次误诊。这次从过年到现在一直在医院里面,前几天刚刚出院又来看了我一次。我眼看着他这几年对佛法知见上的长进,从开始完全不了解,来的时候是带着求救心来皈依,到现在他说的话让我觉得,真的是已经尘埃落定的心了,非常厚重。

他很多次都徘徊在生死线上,现在连一直在照顾他的妈妈也跟我说:哎呀,这次又很危险,我现在心比较平了,这个儿了我欠他的也还的差不多了,真的有因缘走就走吧,我的心非常坦荡,也不留恋了。结果他因缘还在,大概把攒了一点钱花完了。我说你们以后确实不能攒钱,攒点钱差不多给医院,用完了以后又好了,就这因缘。但是这个过程中,我是眼看着这孩子这几年道业的增长,出离心的激荡,那这种生死徘徊真是功不可没。我们都没有机会到那种绝境上去,所以没有这个韧劲。

他说有一次在透析的时候,觉得自己快不行了,已经到了死亡的边缘,濒死感都出来了,那时候头一念生的是恐惧心,第二念就念阿弥陀佛,马上就转了,当时我听了确实很高兴赞叹。他妈妈也说他现在老成的很,到医院里面去都度了好多人了,甚至有一个将近八十岁的名校教授,说他这么多年教书育人,最大收获是这些天在医院碰见马刚了。你看,马刚说的也不是他自己说的,是他在这个境界中身心不断受折磨的过程中,对于佛法的领悟。

从这点来讲,苦确实是老师,在逆境当前的时候,我们要善于生起皈依心,一帆顺风的时候要把它视作恶逆境界。蕅益大师在《灵峰宗论》里面也讲过,一切恶逆境界现前的时候,要将它视作真实皈依处,咬紧它。故佛称八苦为八师,非虚语也,不是虚说的呀。

佛教历史上那些超级大祖师们,哪个不是吃苦吃过来的。我刚刚去云居山朝拜过的虚云老和尚,那都是历尽不知道几个朝代,受尽了多少磨难,才有这么一个华丽的转身。甚至有一些大祖师们,都是到刑部里面坐牢,坐完了还有这样的因缘,比如憨山大师就坐过牢,但是他在牢里边度了无量的人,劝皈敬三宝,吃斋念佛。所以他就把恶因缘转成了好因缘,成了出离心的增上因缘,所以我们也要依苦为境。

确确实实你遇到顺境了,觉得日子还不错的时候,就顾不上修行,也不想念佛拜佛,心向外驰,懈怠心油然而生,一懈就百懈。我们的心田不种这个就种那个,你锁不定精进的时候,不能念念相应,懈怠马上就乘虚而入。而且也可以说人之初,性不知道本善还是本恶,我们也不去评判。但是有一点可以明确的是,人之初,性本懈怠,都有惰性。所以我们在逆境当前的时候,要懂得皈依,这是修行很大很圆满很真实不虚的一个诀窍。

下面还有一段是给一位出家师父开示的,我们也可以做一个学习。

世人谈及生死,鲜不悚虑。往往不能真为生死者,眼前活计放不下耳。然所以放不下者,只不曾彻见生死之苦。以从来为俗为僧,皆向顺境中捱过,故畏三界心,自然发得不真切。倘以远大慧眼,旷观无始轮回,痛念此生,果从何来?死后当至何趣?前际茫茫,后际墨墨,饶铁石心肠,必为惊怖。然后依正教,开圆解,起圆行,敢保十人有五双到家。最惧因地不真,道眼昏暗,或为世味所牵,或为邪师伪法所误,袈裟下失却人身。此予所以俯仰时流,而寤寐永叹也!(《灵峰宗论》卷二之二,示毓悟)

蕅益大师一开始讲到世人谈及生死,鲜不悚虑。世间人都贪生怕死,讲到生死特别是死亡,鲜不悚虑,都会生起恐怖茫然的心,特别是不学法的话,根本就不知道前生后世因果如何。在日常的生活中好像觉得很坦然,也会承认人活百岁终有一死,真的死亡现前的时候他害怕了。不要说死亡了,生个病去医院,或者体检稍微出了一点状况,乃至有一点疑情,肿瘤未定良性恶性的时候,你去试试看嘛,不说惊悚了,马上就忐忑不安了呀!为什么?都是怕死。

佛门不是说要了生死嘛,大家都来学了,到时都要往生,这死亡不怕。可是为什么说往往不能真为生死者,眼前活计放不下耳,这是第二句。

学佛就是要了生死,为什么不能真为生死?为什么泛泛悠悠的每天都提不起出离心,用不起功来,就是眼前的活计放不下,眼界不高不广,怎么个放不下呢?不知道轻重。大家好好的算一笔账,每个人一辈子就命运来讲,前途、事业,乃至家庭里面的儿女、另一半、父母亲,所有的亲朋好友,等等这一些都是人,这些人之中每天都要经历事,这个东西把我们绑定以后,左安右排等等,永远是一个主旋律,怎么也摆脱不出来,为什么呢?就是不知道谁轻谁重。因为你真正想有出离心,想了生死,要把这当作轻,把了生死、把学佛修行当作重。可是为什么做不到呢?放不下呀!咱们群里面的人福报算好的了,每天还有清福用功学佛,可是一旦俗事和修行发生冲突的时候,十个人里面有五双都是说,今天有事了,赶紧要先顾及一下。这就叫眼前活计放不下耳,到底哪个重要拎不清楚。可问题是你这边放不下,那边就提不起来,那么你为了提起来那边,这边能放下多少就说明功德在这上面体现了多少,但是我们做不到呀!为什么放不下呢?

然所以放不下者,只不曾彻见生死之苦。以从来为俗为僧,这就是说的僧俗两众了,皆向顺境中捱过。故畏三界心,自然发得不真切。

这里讲到之所以放不下,根本不知道生死的苦患,眼界太窄。人的眼界怪的很,一般说起来十年二十年就很长了,我们关心的是顶多今年,顶多这个月、今天、这会儿要怎样,搞不定,其他前因后果的事都不管,这就是刚才讲到的牢狱呀,念念都是牢狱。那你就不能彻见真正的生死苦,天天在顺境中捱着过日子,顺境最能够蹉跎岁月了。所以怖畏三界轮回生死的心,你从来都发不起来,或者发的不真切,因为觉得生死还很远。我想生死在这辈子来讲还有这么几十年,如果把每一辈子折叠起来,放在一块儿看的话,确实就跟火宅,嘭的起来一团火焰,又下去了,然后嘭的又起来,又下去了。我不知道大家有时候有没有这种生死之苦的痛彻想法。

我有时候观照到,比如我们买完东西回来噼里啪啦的拆开,用完了扔进垃圾桶里边,不知道又拉到哪儿去了。当然我们看到垃圾桶是不会推彼及此的,觉得那一堆垃圾跟自己有何关系呢?可是诸位不妨设想一下,如果把一个人的生死,假如就跟一开始在商场超市里面待着呢,买回来用着用着,坏了、过期了,最后当作垃圾又被扔在垃圾桶里面,回收完了,不知道又拉到哪里去了。如果每一个垃圾袋里都装的是人,你想想那有什么意思,那有多苦!可是确确实实我们在三界轮回中跟这个垃圾袋、垃圾桶一模一样的,就在那里面转,人就像垃圾一样的。对生死之心能够念念生起如此紧迫感的话,我就不相信这个道业真的提不起来,你要不断的想这要死了怎么办呢?

所以蕅益大师下面讲的这句话太妙了,倘以远大慧眼,旷观无始轮回,确实没有远虑必有近忧。在轮回路上要有远大慧眼,远就是从远处着眼,大就是从大的法界着眼,十法界里我们现在就在人法界里面,就锁定这个,而且六道是一个坎,三界又出不去,佛、菩萨就不要说了,连罗汉我们都够不着,可是那些都是人做的,人修成的呀。所以就要有这种远大慧眼的背景,旷观无始轮回。

痛念此生,果从何来,死后当至何趣,就要痛念这辈子为什么要到这儿来,虽然算有福报,做了人了,还能听闻佛法,可是从冤枉的角度来讲,我本来是佛,可以成佛,我现在弄了这么个死样子,这么悲惨,这么流浪,这是真的呀!这倒也罢了,好歹现在还能把握住,这辈子听闻佛法了,还在学修,问题是死后当至何趣?真的死来了迅雷不及掩耳。最近尼泊尔那个视频我们看到灾难波及到中国边境了,一下子地动山摇来了,大家大喊大叫怕的惊慌失措,可是说死就得死。

前际茫茫,后际墨墨,饶铁石心肠,必为惊怖。你有这个视野,每天如此作意的话,真的要害怕,一口气上不来必定是相续的后生。那你这辈子都不知道造了些什么业,学佛学得都这么假,真是要忏悔。包括我自己想想好像出家为僧了,也在所谓的讲经说法弘法利生,可这些跟生死比起来还是下劣之事,无关紧要之事,把出离心调到这种地步才能叫做真的痛念生死。

反过来也不要觉得,这么一讲什么都不干了,就坐在家里天天等死,马上寻死觅活,不是要你这样,是要你心行上用功夫,产生紧迫感,激荡出离心,而最终最好的效果就是精进勇猛,常将生死挂心头。心行上调治在这个视野层面,以这样的大慧眼旷观无始轮回,一旦你的视野远了,眼前这点鬼窟活计那算个啥,自然而然不放就放了。不但能放的下,还能提的起,人在其中行都不太投入了。

在这样的大知见背景下,蕅益大师说了,然后依正教,开圆解,起圆行。佛法见地上真正入到心里了,然后真正启动修行机制了,在正知正见的信解行证的道路上迈的好了。那么,敢保十人有五双到家,真正为法为道依正教修行,那么十个人里面有十个人都能到家,一个都漏不掉。一切的功德都来源于痛念生死,问题是我们活得这么舒服,每天都觉得离死亡很远,哪怕知道明天会死,但还不相信明天会死。人都怪的很,现在的人其性确实是刚强难化,有时候睁着眼找借口,燃眉之急不管不顾。世间法都如此了,何况修行出世间法,一样的秉性。

后面蕅益大师又补了一段,其一就是最惧因地不真,最怕的就是学佛的发心不是真的。每个人学佛的因缘都不一样,听到这里大家也扪心自问到底是为什么学佛?假如当时不知道什么发心,反正有善根,也总归迈入佛门了,那你现在想想我为什么要学佛,前后有没有长进,心地有没有打开?是不是纯真发心?这些东西都要搞清楚,每天要洗刷让它新鲜。最害怕就是因地不真。

其二就是道眼昏暗。现在很多人真是道眼昏暗,学佛迈错了步子,走偏了。我发现无非离不开两条,一个名,一个利。名嘛,很多人由于虚荣心贪面子,好较真攀比等等导致的昏。再一个为利这就是暗,不知道心怀什么目的,甚至在佛门里面来觅商机,积攒人脉推销产品,在微信圈里动不动就弄出来一个链接。我看着真是非常痛心,大家想想,在佛门里面来学佛都能弄成这样,缘起因地不真,必然果招纡曲,道眼肯定不是昏就是暗。

再一个,或为世味所牵,可以说现在的佛法确实是一败涂地,出离心本来是佛法的根本支撑点,现在说某个人真的有出离心,却成了大修行人的境界。世味所牵是什么呢?首先现在有一种相似的佛法,调侃调侃玩个票,好像学佛是为了充实生活,有一些闲的无聊,或者有些漏洞,乃至为了烦恼的转化压力的释放来学佛,当然佛法能提供这个利益,可是大家一定要把目标锁死,不要把佛法转为世间法,不要把出世的真谛转为世谛流布。这是这一点,或为世味所牵。

更为可怕的是,或为邪师伪法所误,这个是最麻烦的,最近都封了好几宗大外道、大魔头的案例。澳洲有个搞心灵法门的卢台长,已经被马来西亚等东南亚国家的宗教协会定为邪教在抵制了,大家千万不要搞错。还有台湾的萧平实,也是一个居士大魔头,到处给人印证,我曾经在微博上说了一下这个魔头,哎呀,那些魔子魔孙们咬住就不放,一下就有一百多条评论,那时候一百多条可难得了,萧平实还写过一本书叫《无相念佛》,大家不要看。在国外还有青海无等等这些。

最近又出来一个印广,到处乱说瞎说,这些魔头过去不知道怎么结的缘,不知边际的话什么都敢乱说,瞒因昧果,好藐视祖师,可是那些魔子魔孙买他的账,一听还畅快淋漓。他下面有一个尼姑徒弟讲《法华经》,说千百年了不知道多少法师讲《法华经》都错了,而且这还得怪佛,一会又说佛也无奈,也不能怪佛,这些话都出来了。问题是我就很纳闷,这些人众星捧月一样还有人买帐,后来我想想为什么,因地不真,果招纡曲,都是那些人自己招感的。我看了一下他的书,讲什么如是我闻,那个徒弟还说:家师有石破天惊的解释。东林寺的大安法师后来在网上也批了,大概意思是说:你不懂就照着祖师们的说,别瞎说,你这样误人,为了现实中的这点虚名小利换百千万劫的地狱实祸,何苦呢?

所以这就叫邪师伪法。从这点来讲,我们一定要在这方面注意。

最后,袈裟下失却人身,这是给僧众开示的。诸位同修也是不要在皈依下失去人身,不要在五戒下失去人身。此予所以俯仰时流,而寤寐永叹也,就是对这件事我每天日夜都很操心,很感慨的。为什么呢?这是时弊呀,世间人真的是少有真为生死发菩提心的。这是今天晚上的第二段开示。

所以从这两段开示中,我想诸位同修来听法也借机激荡一下,确实也要用功,希望大家在道业上珍重,这个谁也管不了谁,都得自己用功往道上走。特别我现在也有一种感觉,有时候真的是障深福浅,业障太重福报又不够,修不起来。不要说不知道了生死的,或者一知半解的,就算知道要了生死,这个事也很重要,也知道修行一定要干,可他就是重要不起来,干不起来。如同坐待日暮,知道这个事紧迫得如同太阳马上要落山一样,但是就眼睁睁的坐着看着太阳落山,如如不动,坐待日暮,走不动呀!所以这是很可悲的,这辈子枉然得人身,听闻了佛法,更待何时度此身呢。

包括我讲经说法也都是老僧常谈,说过来过去还不是这样,除了劝信、起行,大家想想佛法还有什么?不要弄复杂了,越简单越好。你要快快乐乐、自自在在、如如不动、不管不顾的去坚持,这样才能够容易出成果。世间法也是由于不懈怠,精进而得以成就的,俗世间的利益都是这样,何况出世间的利益呢。

好,今天就将此四十分钟的开示供养大家,南无阿弥陀佛,希望以此功德回向我们同生极乐国。今天就到这里,谢谢诸位!

(第八讲)

南无阿弥陀佛!各位同修,各位莲友,大家晚上吉祥。

日子过的飞快,又到了周四,我们还是一起来学习蕅益大师,对特别是发心专修净土的行人的开示。

从开始讲蕅益大师开示以来的每一段,我也说了,真的就跟他老人家亲临现场,如对目前一样娓娓道来,我只是做一个转述而已。所以,特别是希望大家在听闻法义的时候都能够听对。佛陀讲法的时候曾经也有过提醒,有一种听法容易反记。讲法有好多种情形,让你看的是它的重点,有的法是纠偏的,纠正偏颇的地方;有的法是正指的,指引前方的方向;有的法是激励的,让你精进不懈,等等诸如此类的,都会有这样的一个姿态出来。为什么文殊菩萨称之为法王子,每次释迦牟尼佛讲法的时候,并不是说其他人听不懂,但是文殊菩萨每次都能听对,他知道佛的正意是什么,旁意是什么,弦外之音、言外之意是什么。

比如我们在这个群里面可以说是专弘净土吧,也不知道是我个人的执著,还是大家都跟净土法门有缘,我想应该是后者。今天为什么先讲这个,就是我们有一个误区,往往在偏弘扬净土的时候,大家都觉得这个好,一定不是其他的不好,是这个最方便,相对现在来讲更好,是这样的一个姿态。

再一个,当然能够每次真切发心来群里面听的,也不尽然都是在听的,我想能够常来听的,这就说明是有缘的。在听的时候,每个人都带有自己的见解,要懂得怎么样去领纳祖师的法义,然后进一步再回归到自己当下的认知中,有的是鞭策、激励,有的作用是让我们来反思,有的是让我们在行门上再更加的精进。所谓的开示,开就是把前面的障碍给你扫开,示就是把最正确的、究竟的、圆满的、最美丽的风景展示给你,就在前方,这也是一种对开示的理解。

所以每次如果能达到这样的效果,那就说明我们应该是听对了。否则的话有时候会反记法义,越听越会往对立方面想,真的是很浪费一次闻法的机会。为什么这么讲呢?现在的人确实都太聪明了,殊不知这个人一聪明,智慧就下降,恭敬就下降,觉得自己八面玲珑的,总是一听法就觉得这里面有一个暗指,或者说一听就听出来故事了。真的不需要这些,听法就是一个减法,让你在心地上单纯,在信仰上单纯,在修行上单纯,所以说这是非常难得的。甚至一个人是否有福报就在这方面体现,请大家都如是信,如是行。

今天我们要讲一段蕅益大师《灵峰宗论》卷四里专门对于念佛法门的开示,这一段开示极其有名,有的同修很可能学习过,那么我们就再复习一遍。大家来看第一段。

念佛法门,别无奇特,只深信力行为要耳。佛云:若人但念弥陀佛,是名无上深妙禅。'天台云:四种三昧,同名念佛。念佛三昧,三昧中王。'云栖云:一句阿弥陀佛,该罗八教,圆摄五宗。'可惜今人,将念佛看做浅近勾当,谓愚夫愚妇工夫。所以信既不深,行亦不力,终日悠悠,净功莫克。设有巧设方便,欲深明此三昧者,动以参究谁'字为向上。殊不过现前一念能念之心,本自离过绝非,不消作意离绝。即现一句所念之佛,亦本自超情离计,何劳说妙谈玄?只贵信得及,守得稳,直下念去,或昼夜十万,或五万、三万,以决定不缺为准。毕此一生,誓无变改。若不得住生者,三世诸佛便为诳语。一得往生,永无退转。种种法门,咸得现前。(《灵峰宗论》卷四之一,示念佛法门)

为什么说祖师们的讲法特别契机,而且绝不会不契理。但是特别契机什么意思呢?他一开始所陈白的:念佛法门,别无奇特。真的已经对末法时代众生的习气了如指掌了,为什么?追求奇特。现在说一个人有个性,特立独行,当然有的他是对信仰的坚守。但是很多时候我们对于玄妙的东西比较感兴趣,佛门里面有一句戏论和尚不作怪,居士不来拜,不知道大家听过这句话没有,为什么?就是大家都喜欢奇特。甚至有时候的恭敬心也不是油然而生的,而是出于对这种奇和特格外的追逐,甚至最后走着走着,就把全部的视野锁定在这个上面。

我们现在学佛是不是很多时候都是这样的,最根本的、稀松平常的觉得没意思,或者全盘托出、直畅本怀的他觉得太便宜。所以在这里祖师刚开始就讲到,念佛法门最接地气,但是人人皆不能够生起殷重心来。

为什么一开始扑面而来就要说这么一句呢?下面是只深信力行为要耳,念佛的特色主要在于你的纯真信心和你的老实修行,祖师的第一句开示就这么讲。

所以,现在大家来学修净土法门,有时候确实把太多的精力浪费在副业上。祖师爷们也讲过开示,真正的根本就是真信切愿,老实念佛。那我们现在弘扬净土还要有旁边的万善来滋养,来回向,要同归,这确实有时候,有需要点特,总是被这个奇才能够激荡起来。

下面蕅益大师讲,佛云:若人但念阿弥陀,是名无上深妙禅。这是对于念佛当前境界的第一层描绘,我们把它几层联合起来讲一下。下面又是天台云:四种三昧,同名念佛,念佛三昧,三昧中王。第三层,云栖云:一句阿弥陀佛,该罗八教,圆摄五宗。这都是从佛到祖师对于念佛的一个总结陈词,只有他们这样说出来的时候,我们才感觉到念佛为什么这么高妙,道理在哪里。

大家首先来看,这是佛说的,若人但念阿弥陀,是名无上深妙禅。禅是什么呀?禅就是静虑,思维修,也可以说是深深的处在一种相续的执持状态中。我们常说一行三昧,就是把心念恒守在一个状态上。佛说但念阿弥陀,但就是你记着这一句佛号,只管去念,其他的不管,不要去想多了。但念一方面是只念阿弥陀佛,再一方面但也就是只有阿弥陀佛就够了的意思。一般头一层意思好理解,第二层意思难以悟到。

所以,你只要念阿弥陀佛,就是无上深妙禅。什么禅呢?还有其他的再往进去掺杂的时候就多了,是这么个意思,这是佛说的。

下面天台云,天台指的是天台山的智者大师。智者大师在讲到四种三昧,是他对于一个修行人,设了四种入道的仪式,有的人需要常坐着,有的人需要常行着,有的人常行常坐,或者非常行常坐,就是从四种方法都可以入到三昧的仪轨、仪式。四种三昧,同名念佛,就是二六时中,对于任何仪式下行三昧法,都是念佛,甚至整个一代教法就是念佛,确实如此。

大家学习佛法经过所有的法门,仔细往深里悟一下,最后都是对于念佛念念不忘,就是一个趋向菩提道业,成就佛果的过程。等于说万流同归向,都是众星捧月,都向着月亮,只不过我们每个星星所在角度不一样,向着月亮的线索不一样,但是总归始终是朝向月亮,迈向月亮,以月亮为核心,所以你在任何角度,任何法门都可以称之为念月亮。所有的法门,都可以称之为念佛。

但是念佛三昧,是三昧中王,这个在《大智度论》里面也有说过的。为什么说是三昧中王呢?就是其他有好多三昧,你只要修一个法门,最后就能够得这个三昧总持。但是能对治得了一个习气毛病,很可能另外一个习气毛病对治不了。比如说有的三昧能够对治贪,但是对治不了嗔恨;有的能对治得了嗔恨,对治不了愚痴;有的对治得了淫欲心,对治不了嗔火生起来,种种的这些。而念佛三昧是三昧中王,一切的烦恼习气,念佛三昧都能够总持对治,这就是念佛三昧的功德。这是天台智者大师第二层进行的赞叹。

云栖法师就是莲宗的莲池大师,他对于净土一句南无阿弥陀佛的赞叹,一句阿弥陀佛就可以该罗八教,圆摄五宗。八教就是八个宗派,圆摄五宗是要把这个八个宗派收摄一下,禅、净、密、律、教称之为五宗,净就是净土,禅就是禅宗,教就是所有讲教的这几大宗派,再一个就是律还有密。那么把它舒展开来,教下又分了天台、华严和三论、唯识四个教派,四个教法里面的宗派就叫八教。总归南无阿弥陀佛这个法门,就是把所有一切的,宗也罢教也罢,都给囊摄进来了,都在里许。

这段开场白首先针对我们追奇好特,所以说念佛法门是一个接地气平铺的法门,大家想要在这上面好好修,就不要从奇特上面入手了。但是无奇特中最为奇特是什么呢?就是它的含摄量和总持功德,是其他任何奇特都比不过净土奇特。所以,这里从佛到祖师,都把念佛的功德赞叹到无以复加的层面,可以说是无上甚深法。

第二段话锋一转,可惜今人,将念佛看做浅近勾当。这种时弊现在不要说了,蕅益大师是明末清初的人,在那个时代大家都对净土的误区轻慢的流弊已经很严重了,都看不起念佛,觉得谁都会,没什么高妙的地方,这就是千百年来的一个通病。谓愚夫愚妇工夫,认为是一般没有文化的老头老太太,实在是没有看经的能力,没有听法的悟性,也不会参禅、谈玄说妙了,就只能够念念佛了。把如此高妙的念佛法门,反而把它碗一扣,趋向于一个根本不值得关注的通常好像很卑微的法门,看不起,跟卑微的人联系到一起了。

所以它的弊病是所以信既不深。祖师说的多好啊,也不是说你不信,信是信,没有关注,没有身心投入,没有践行身体力行,所以就叫做信即不深。很可能其他的教法听起来有文化、有水平、有哲学思辨,每天讲起来、听起来,在第六意识的推比度量中,能够过足了瘾,因为知识丰富、博大精深,不想到学佛是要从行门上着手、着眼。所以在这个时候就说所以信既不深,行亦不力。

很多时候不管教内外,在僧在俗,你说他不信净土吧,他打招呼见了人合掌,都是念阿弥陀佛。你说他信吧,他还是看不起念佛法门,这是一种很奇怪和矛盾的现象。这个莲池大师都说过,既然相信念佛是总持法门,甚至说是专修净土,可是为什么在有事情或者超度亡灵,或者广结善缘的时候,又出来那么多的方法,那么多的说法,那么多的施设,种种的该这样、该那样的,就是忘了说这会儿念佛正好解决问题。总而说明的话,没有把念佛当做本命元辰,当做我的身心依靠解决生死的法门。

所以那会儿莲池大师就说了,念佛的人平常念阿弥陀佛,突然间有什么事出来了,回向一下,或者平常身体上出了不适了,就赶紧忙着去养生,去求生了,等等这些弊病。最后莲池大师说,既然说念佛法门是总持法门,念念消八十亿劫生死重罪,能够自利利他,念佛的时候身上不经然出四十里的光明。虽然说到这地步,为什么不能信到这地步,但凡有点风吹草动,赶紧就转向其他的方法,反而把念佛给扔在一旁。这确实是我们现在很多时候出现的问题,希望大家反思,这就叫做丢了西瓜捡芝麻。所以终日悠悠,净功莫克,得不到真实的受用。

下面又说:设有巧设方便,欲深明此三昧者。假如有人巧设方便,想得个三昧的话,他不是从念佛上着手,从去向上一路动以参究谁字为向上。就是我们说的,他不是念佛,而是问念佛的是谁?绕远了。为什么说绕远了,我们再往下看:殊不知现前一念能念之心。诸位听法,千万不能草草从这儿转过去了,现前一念能念之心说究竟了,就是我们本有佛性,这一念能念之心跟佛本来是平等不二,当下就是无二无别,相即不相离的。但是就是因为凡夫他不能够反观,不能够谛信,所以不经意中带着我执向外驰骋,而忘了现前一念能念之心。

这一念能念之心,下面讲到本自离过绝非,不消作意离绝。可能我们听了这一句话,好像不太明白这是什么意思。说白了,修行总是转染成净,对吧。就像这个东西很脏,我一定要洗干净,想方设法的换各种洗涤液把它洗干净。可是大家在洗的过程中,谁都没有明白,原来这块东西本来是干净的,而不是脏的。怎么脏的呢?是我们这个妄想觉得它是脏的,我一定要洗干净,用了好多脏的方法,反而把这块本来干净的一念心性给弄脏了。所以大家仔细反观一下,是不是越简单越好,甚至一念都没有洗的概念,本来相信它就是干净的,只要把它的干净显现的呈现出来就可以。

怎么呈现呢?就是用一念能念之心,念一念离过绝非之佛。大师讲到不消作意离绝,你不要刻意的在这上面用思维分别,乃至说我刻意要进入一种清净状态,这都属于脏,反而离净越来越远了。我不知道我这么讲,大家能不能听的受用,这个地方大家一定要认真的如理作意。

后面讲到:即现一句所念之佛,亦本自超情离计,何劳说妙谈玄。如果这个道理能听的明白,你就能理解六祖大师说的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一模一样呀。这佛法的玄妙之处,就是它最简单、最直白、最能沟通、一目了然。但是我们还是好奇、好特啊,看不起。这么一个还原要素,大家都以为是浅近勾当。

说一百道一千,怎么样劝就是听不进去,觉得念佛还是简单。今天要修加行,明天要做礼忏等等这些。当然我说的礼忏是专门去参加礼拜能消业障,我们是从见地上来讲,大家一定不要以为,其他做到的有可能是弥补了念佛做不到的。我的意思是念佛什么都能做到,我们现在之所以那样,就是你没有这个见解,谛信不起来,自信不了。所以今天要这样,明天要那样,后天又要换个法子,那么就没完没了。到底哪个是染,哪个是净呢?所以说本来面目已经超情离见了,你何苦在这儿又说玄说妙,说殊胜功德。

蕅益大师这一段总结来讲,就是所有人把念佛当做浅近勾当的时弊由来已久了,所以蕅益大师等于说给净土翻身一样的,把它的最深妙处,最简捷处,直接痛快的直指出来,是这一段的大致内容。

再来下面的一小段文字:只贵信得及,守得稳,直念下去。我们发现了没有,前面属于信和愿,这里就开始讲行了。只贵,最可贵的就是你信得及,一信永不再疑。守得稳,愿力绝不再改。直念下去,从上到下或者一天十万,或者三万、五万,以决定不缺为准,大家一定要记住这句话,为什么不断的给大家讲,我们一定要坚持十念法。

这里讲到的以决定不缺为准,这是最重要的。为准就是为根本,这是一个命脉,不能断。每天念的数量当然多多益善,乃至五万,三万都可以。我们现在已经很惭愧,能够每天坚持一万,回向的时候都已经赞叹了。那么根本的成功与否,我们要记住是后面的话,决定不缺为准,不能让他命脉、法脉断。 毕此一生,誓无变改。这是一浪比一浪高,真正的诀窍在后面这里压轴。

若不得往生者,三世诸佛便为诳语。我们一定要来体悟祖师的这种苦口婆心、悲心,他是深入了三藏十二部经教以后,把所有佛说的话已经成竹在胸了,才在这里给我们代佛打保票,三世诸佛便为诳语的情况是什么呢?如果不能往生三世诸佛就打诳语,可是佛不会打妄语,所以必然往生,只要你守得稳,信得及,每天都念,不改变。是这样的一个倒装。

在行门虽然是讲开示,大家也要在这里生起真实的信心受用。只有净土法门是没有人问出来,是佛亲自说的,就是撵上来跟大家弘扬的一个法门;只有净土法门是特别用专用的经典,再再劝说应当发愿往生极乐;只有净土法门说临终的时候,假令不与大众围绕,现其人前者,不取正觉。

而且一得往生,永无退转,种种法门,咸得现前。这个话我们要好好认真的来信受。为什么说一旦往生,永无退转,这已经给大家常再再的讲过了。种种法门,咸得现前就是说一门入,门门入。念佛求往生,就等于是转凡成圣,转迷为悟。

我常打的一个比喻,水落了石出了。要让水落,一个方法就是去舀水,让水越来越浅,石头自然就露出来了。可是不要忘了,舀水只能在一个地方舀,你不可能拿一个勺子,整个海里面的水都能遍开海面的去舀,不可能。但是你一定要知道,你这个地方把水舀了,整个海面都往下浅现,那么所有的石头都会自然出来。

好像觉得说修这个法能得神通,修那个法能消业障,修这个法能增智慧,修那个法能增福报,这就是这里讲的种种法门,咸得现前,自然而然跟进上来。不是你去把它修出来的,是它自然而然显现了,凭什么?就是念佛,成功往生,为什么说总持法门,常说的身至含元殿,何须问长安、已浴大海者,必用百川水,这就说了多少遍了,就是这个意思,咸得现前。

这以上的文意还是说守得稳,信得及,以前祖师们开示,哪怕达摩祖师、释迦牟尼佛再来了,说这是方便法,顶礼完毕,你都不能够转知见,一定要在这上面守得稳,信得及。

好,大家来看下面这一段,这一段比较长。

切忌今日张三,明日李四。遇教下人,又思寻章摘句。遇持律人,又思搭衣用钵。此则头头不了,帐帐不清。岂知念得阿弥陀佛熟,三藏十二部极则教理,都在里许。千七百公案,向上机关,亦在里许。三千威仪,八万细行,三聚净戒,亦在里许。真能念佛,放下身心世界,即大布施。真能念佛,不复起贪镇痴,即大持戒。真能念佛,不计是非人我,即大忍辱。真能念佛,不稍间断夹杂,即大精进。真能念佛,不复妄想驰逐,即大禅定。真能念佛,不为他岐所惑,即大智慧。试自检点,若身心世界犹未放下,贪嗔痴念犹自现起,是非人我犹自挂怀,间断夹杂犹未除尽,妄想驰逐犹未永灭,种种他岐犹能惑志,便不为真念佛也。(《灵峰宗论》卷四之一,示念佛法门)

这一段,蕅益大师首先是对修行念佛的几个大忌讳,其次再真正的把念佛进入到深度修行的时候,怎么一个种种法门咸得现前法进行了一个阐述。

首先我们来看,念佛行人的大忌:切忌今日张三,明日李四。什么意思呢?今天遇到一个,明天又遇到一个,那么佛法有八万四千法门,可以遇到八万四千个说法不一样,你怎么办呢?这个时候就会乱掉,为什么呢?因为念佛法门是以果地觉为因地心,打个比方吧,说这个买卖你摊得大,将来一旦成功了,这个项目成就了回报是没完没了的,究竟一了百了搞定的回报。

那么在摊得大的时候,你觉得有希望,但非常的渺茫,看不到头。在这个时候遇上一个小买卖,或者是一个真正浅近勾当的话,他给你一说,就好比买股票,今天买了一百块钱,明天就涨二十块,你就赚了二十块,一百二十块到手了,一旦遇到这样就惨了。为什么?觉得自己现在买卖摊子太大了,估计到不了头,那马上就转嘛!怎么个情形呢?

遇教下人,又思寻章摘句。又想着研究经论去了,怎么个说法呀,讲空还是讲有呀,唯识还是中观呀,天台还是华严呀,教下人好学问呀,这个第一个误区,走了;

第二个,遇宗门人,又思参究问答。哎呦,一听禅门的问答可痛快了,说呵佛骂祖,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那这听起来意思是什么都不用考虑了。我们现在有一个非常大的错觉,问到宗门的公案,总是头头的向上会。祖师在教诫人的时候,是不按寻常理路来的,那么有一个什么弊病呢?在上面的人说着,如果一旦被下面的人听见就惨了,因为下面的人正在下面的境界中觉得很苦,什么都要执著,让你修善法,戒杀、吃素、持戒等等往那儿走,那么一旦把上面高年级的课程拿到手以后,觉得现前的功课就不想学了,他不知道现前的功课不学,学不到高年级,他就把高年级的拿来,现前的功课一看太浅了,就以为很浅就丢开了,结果最后就惨了,死在这上面了。所以说参究问答,确实不是我们现在的人能够学得了的,如果大家有机会去学习一下印光法师的《宗教不宜混滥论》,那才叫正法眼藏、正知正见。这就是我们现在第二个误区,又去参禅去了;

第三个,遇持律人,又思搭衣用钵。当然从戒律上来讲,每一个修行人最根本的一定要守。在律宗里边,还有一种过头陀的生活,这就是佛在世的时候,佛制的要用十八种东西,每天要不离身,一看到这个好像是威仪很好。现在好多人真的发心有问题,诈现威仪。比如说穿百衲衣吧,当然我不是说穿百衲衣不好,可是如果你有好的,你还非要穿这个百衲衣,那就有问题了,就得思察一下为什么了,因为穿百衲衣的,那时候确实是没有。再一个,你故意的显现出来一种凄苦相,与所处的环境,你所弘法的外在的水平不相吻合的话,那就有点哗众取宠。所以等等这些,一定要判别清楚。

遇到持律的人,又想搭衣用钵,这不是说哗众取宠的,而是真正发心持律的人,那么每天搭衣用钵也很好。上座部现在能够托钵,咱们大乘在汉地现在能够托钵吗?这个时节因缘已经没有了。

按说持金钱戒也好,可是现在在汉地出家人如果说持金钱戒不拿钱,还得有一个人天天替你拿着钱。那上座部持金钱戒,有净人呀,就像一个管家一样,天天跟着这样的来护持。你说现在要发心持金钱戒,哪找这么一个人天天给你拿钱?不持钱就不花钱,吃穿用度什么能够不用钱呢?在上座部的话,人家出去坐交通工具都不要钱。咱们这儿就不行,所以这个就叫开缘,基本上主流你都去持金钱戒,持不了。

所以说等等这些指的这方面,又来了许多的想法,突然间冒出一个念头,就开始践行去,问题是你能支持到底也就好了,很多时候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这就是祖师接着讲的,此则头头不了,帐帐不清。最后你把最根本的丢了,喜新厌旧的,新也没有喜起来,旧也厌了。所以一个法门都没有修成就,这就叫头头不了,帐帐不清。

所以蕅益大师说,岂知念得阿弥陀佛熟,就是把阿弥陀佛念的熟了。大家知道什么是熟了吗?不念而念,下意识就念起来,所有的声音都是阿弥陀佛。不想而想,不观而观,但凡一切境界现前都没有恐惧,没有颠倒,总之阿弥陀佛是我的大靠山,大本命无辰,时时就在,当下就在,每时每刻都在。你尝试一下,每时每刻都与阿弥陀佛同在,一切的世间得失能够生起恐惧心吗?真正用这个来勘验的话,我们现在哪个念的阿弥陀佛熟呀,没有熟嘛!

真正念熟了,三藏十二部极则教理,都在里许。教里面讲的所有的道理,都在其中了,那些道理就为了让你这样,那么你现在已经这样了,还害怕明白不了那些道理吗?如果修行方面稍微深入一些的就知道了,很多道理不是学出来的,而是悟出来的。为什么?修行修久了以后心净了,自然就悟出来了。

千七百公案,就是禅宗的这些公案,向上机关,亦在里许,还是在里面。三千威仪,八万细行,三聚净戒等等这些都在里面。三聚净戒就是摄善法戒、摄律仪戒、饶益有情戒。大家如果要了解的话,去查一下。总归不管学教、参禅、持戒所有的法门,念佛念的熟了,都在里边了。

蕅益大师下面又特别说了根本法门,汉传大乘法门里面所讲的六度万行,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就是以这个六个法门为根本,其他所有的法门都是从这六个法门开出来的。那么蕅益大师接下来就进行了一个汇总,念佛念的好了,这些法门就都修圆满了。

真能念佛,放下身心世界,即大布施。念着念着没有我、没有佛,空空如也,就一句佛号相续不断,那这个时候还有身、还有心吗?身、心都是妄想分别,二元对待。从布施开始,比如说财施有外施有内施,外施就是所有的物品,内施就是一切的色身器官,这不就是大布施吗,念的没有了,舍掉了呀。当然舍并不是大卸八块,而是彻底、顿然放下,没有挂碍了。

真能念佛就不起贪嗔痴了,你还要刻意去持戒吗?戒自然就清净了,跟脱落了的脏东西一样一抖就没了,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就是大持戒。我们之所以毁犯戒,就是因为贪嗔痴为根本。

真能念佛,不计是非人我,即大忍辱。人和我,人说的话我受不了,人对我的态度我想还回去,不就是嗔火现前嘛!那你能忍得住,克制的了,就是忍辱了。念佛念的根本没有个他,没有个我,没有个你,谁跟谁还有闲功夫去抬杠、谩骂、动手去呀,这不就忍住了,不忍而忍。

真能念佛,不稍间断夹杂,即大精进。念佛忆佛,都摄六根,净念相继。

真能念佛,不复妄想驰逐,即大禅定。心不向外求了,一句佛号都摄六根,最佳的禅定就是心不向外攀援了。心向外攀援靠什么呢?六条渠道,眼耳鼻舌身意。所以佛号把这六根摄住,就在禅定中。

真能念佛,不为他岐所惑,即大智慧。大家一定要把这一句话记住,不为他岐所惑。什么叫岐?就是另外的一些枝叶,本来在一棵树上,这倒还好了,如果旁边生出来一些邪门歪道的东西,都是毒枝、药树,这些知见转你的时候你不被转,这不但是大智慧,还是大福报。甚至同为学佛人不被其他宗的知识,其他的法门所转,这也是需要大智慧、大福报,才能够守的住说:我就念佛可以了,我这辈子只求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就够了。这就是现前修的六度万行。

所以蕅益大师就说了反面的开示了,试自检点,扪心自问,谁也评价不了谁,只有自己知道。

怎么样呢?若身心世界犹未放下,贪镇痴念犹自现起,是非人我犹自挂怀,间断夹杂犹未除尽,妄想驰逐犹未永灭,种种他岐犹能惑志,便不为真念佛也。大家要听明白,就是这上面的每一条没有做到的时候,都不能算有净土的念佛人,你没有净土,心没入道。所以大家看看,念佛有多难呀,入这个念佛一道,有多艰苦,有多高深。在这六个方面有一个过不了关,说明根本就没得力,都不能为真念佛。设的这个念佛法门,我们根本就没修,没有入这个门。这就不用多说了,请大家自己观照,自己反思。

我们再看最后一段,这是蕅益大师的嘱托了。

要到一心不乱境界,亦无他术。最初下手,须用数珠,记得分明,刻定课程,决定无缺。久久纯熟,不念自念,然后记数亦得,不记亦得。若初心便要说好看话,要不著相,要学圆融自在,总是信不深,行不力。饶汝讲得十二分教,下得千七百转语,皆是生死岸边事。临命终时,决用不著。珍重!(《灵峰宗论》卷四之一,示念佛法门)

大师讲到了,刚才所有说的这些如果能到的话,就到了一心不乱的境界了。如果没有做到,就没入一心不乱。

要到一心不乱境界,亦无他术。就是说没有别的方法,你不要想投机取巧。怎么样呢?最初下手,须用数珠。当然现在很多同修也用念佛器,这都可以。祖师是过来人,说一开始记得分明,刻定课程,决定无缺。久久纯熟,这样相当的一段时间,这就叫加行呀!你一定要有法器,什么叫做法器呢?

就是提醒你修法的器,就叫法器,可以这么理解,这是我自己突然想起了,大家想想也是如此。那么这个时候就需要念珠或者念佛器来计数,来鞭策,不能离手,每天看你数到了多少了。很多人一看说,念佛就要心里念,你搞这个干什么呀?好像显摆一样。谁在显摆都不知道,一定要开始有功课,刻定课程,决定无缺,这是过来人给的知心话。

经过一段时间,久久纯熟了以后,不念自念,然后记数亦得,不记亦得。现在基本上一定要先开始计数,有功课,慢慢的觉得不念而念,阿弥陀佛自然往出涌现,这个时候每天还是要有功课的,至少要用时间,如果久而久之自然涌现的境界能够相续的久了,是节节增上了,还可以说计也行不计也行。有的时候我们稍微得了一点好处,这几天感觉可以,再把他忘怀了,扔在一边的话,很可能又会滑落的。所以在这方面大家一定要知道,要久久纯熟了,才能够把法器暂时放在旁边不用。

若初心便要说好看话,要不著相,要学圆融自在,总是信不深,行不力。

如果你一开始说不执著,我的心在念,心里有佛,不在于执著这个行为、记数,都是功利心,统统属于邪知邪见。特别有的人会说念佛为什么要计数呢?难不成千百年来祖师们手里面那串珠子是为了忽悠大家,祸害大家吗?所以还是信不深,行不力。

最后的结果是饶汝讲得十二分教,下得千七百转语,把宗和教完全宗通、说通了,还是皆是生死岸边事。临命终时,决用不著。用不着呀,大家要把最后一句落脚点记住,用不着就是不顶事。你再怎么悟性高,说的淋漓说的好,可是没有出生死海的时候,那些玩意都是生死边的事,临终的时候顶不上,可是学佛的目标就是为了生死之际能顶事,所以大师最后说了一句,希望大家能够珍重。

好,今天也不多说,我也就再重复一下蕅益大师的这两个字,希望我们每天看护好自己,照顾好自己的法身,照顾好自己的行门,希望大家也同样能够珍重。阿弥陀佛!愿以此功德,同生极乐国。

(第九讲)

阿弥陀佛!各位同修,各位莲友们,大家晚上吉祥。

大家慈悲,在此也随喜诸位还是在这个时间段来听闻佛法,共同学修功德。今天我们讲蕅益大师的几段开示,主要是在精进和长久上而言的。

先来看第一段,这是给一个叫文约的同修开示,可能是这个人在修学的过程中有一些懈怠吧,同时还有一些错认,但是他应该不是专修念佛的,而是在修学的功夫相续上有一些障碍。在这样情况下,蕅益大师依照他的问题针对性的做了开示。为什么要讲这一段呢?其实大家念佛或者每天坚持读诵、礼拜,都需要在见解上进行一个开导,所以今天把《示文约》的这一段,拿出来跟大家做一个分享,原文如下:

做工夫人,每被昏散所扰,久便退悔。不知昏散根源,全由迷己作物。《楞严经》云:认悟中迷,晦昧为空,乃至昏扰扰相以为心性。夫昏障慧,扰障定,定慧既障,则睡眠与散乱杂呈。

若欲去其根源,须识取心性本体,从来明静,诸佛证之为定慧,行人修之为止观。止观之功,全即明静之体。唯静故明,唯明故静,既非二致,岂有前后?(《灵峰宗论》卷二之一,示文约)

首先来看第一段,还是同样的老调重弹。我们每每讲到修行的时候,都会说这个人工夫怎么样,工夫有两重考察度,一个方面是从他在这一个法门上,念佛、打坐乃至修禅法止观,相续的过程中一直能支撑多久,这是一种工夫的体现,也就是他禅定的能量能够相续多久;另外一重工夫的体现,就是他在境界中的不动度有多少,是轻易的被转了,还是在人和事的境界生起来的时候能够稳得住,能够观的明白。

每个人修学无非是这样的两重工夫,而且也是相得益彰,不是截然分开而论的。如果能够时间上持续的久,比如念佛、持咒、读诵经典的功课,那么必然这个禅定能量会大,至少在心性上比较稳、比较静。如果心性上很难静、很难稳,那说明平常的坚持度不够,这永远都是成正比的。

所以这里蕅益大师讲到做工夫的人会发生什么情况呢?每被昏散所扰,久便退悔。这是什么意思呢?一个昏,一个散。昏,狭义的理解就是昏沉,神智不太明朗;散就是散乱,不能够制心一处,把身心摄住,随时用主观能动反作用来制止自己向外攀缘的心。这就体现出来在修行过程中会遇到这样的一种逆势,久而久之就会生退悔。

退,我们说不进则退;悔,不能完全理解成后悔,应理解成不定的意思,就是左摇右摆,现前的境界进退之间不能安住,就像有时候修学用功久了以后,比如说每天功课用功坚持的过程中,突然会生起厌烦感,或者就不想干,乃至久而久之一想马上就想转念,不想想这个事,都会出现。这就是恶心所里面的悔心所,那么出现了这个情况的时候,他一般都不知道根源在哪里。

蕅益大师这里讲到,不知昏散根源,全由迷己作物。如果粗浅的来讲,就是有我执、有外境,一旦对立面生起来之后,凡夫的知见就立起来了。立起来了以后,特别是不修行还好,修行的人始终在这种坚持一段时间的过程中,有的人他还对法有追求,对觉受有追求。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很容易就像《楞严经》里面说的认悟中迷,晦昧为空。粗浅的讲,就是本来可能没到那个地步,他以为差不多就是那个感觉了。认悟中迷,本来不是那个境界,你以为有一种不错的悟境,那这样就晦昧为空,就好像当做真的见到空性一样,这是一层理解。

乃至昏扰扰相以为心性。每天用功用的心念,其实都是在第六意识波荡之中,但是他以为这就是心性上的那种感觉,错认了。如此一来,必然还脱离不了能所对待,脱离不了对境生心、由心显境,互做增上。那么所有的这一切,前面祖师讲了,根源在哪里呢?就是昏和散。当然我们也不要听到这样专业的解释,觉得好像很晦涩,也听不太懂。其实昏是什么呢?就是每天在生活中,如果你正念提不起来的时候,基本上就是昏的,神志随着现前境界起伏跌宕,波来浪去,在这里边你基本上提不起清明之神。散就是东一下西一下,你摄不住,心水沉积不下来,自然而然就向外攀援,就像两个同胞兄弟结伴而行一样的。

所以蕅益大师说,夫昏障慧,扰障定,昏沉不定的感觉会障碍智慧,扰扰会障碍禅定。定和慧这是我们本具的东西,由于认悟中迷,晦昧为空,这种错知错觉出现了以后就会障,它滋生出来的这些昏散、弥漫的状态,就会障碍我们本具的定和慧的能力。

定慧既障,则睡眠与散乱杂呈,就会出现功夫用不起来的情况。其实我们心向外缘的时候,在世间的境界里面每天好像活的很有劲,这是一种更粗重的烦恼。这里讲到的是一个真正修行人他想用功夫的时候最大的两个障碍,一个是睡眠,一个是散乱。如果不修行,可能还真是到不了睡眠盖的层面。粗浅的烦恼,比如说淫欲心大家可能比较淡,对世间的名利也不那么贪,这时候相续的财、色、名、食、睡地狱五条根它一定要想方设法有一条根绑着你,其他方面绑不住你了,它就在这个上面绑你。所以很多时候禅堂里的禅和子也是这样,只要把腿一盘起来就犯困、睡觉。这就是刚开始的根源迷己作悟,其实就是一念心性无明启动了,总要向外觅。

除了睡眠以外,杂乱也是一种。杂乱具体什么表现呢?相信诸位同修也有。知道今天功课还没有完,应该好好的赶紧当下就要念,他就不想念,往后推脱,最后一天一天靠到底了,没有完成。只要稍微有一个外缘来了,比如有人来搭讪,说来说去就有点乐不思修了,就享受的没完没了,不想去修了,把一天给弄完了,现在我们很多时候就是犯这个毛病。

所以蕅益大师说若欲去其根源,你想把它连根斩断,须识取心性本体,从来明静。这里讲的须识,就是形容你必须有这个思想境界。首先要知道我们本来的心性,佛性的本体从来是明静的,是没有杂染的。近段时间我在讲《楞严经》,确实加持力非常大。你一旦起一念想,就是把本来清净无染的非要给它加一个东西,说明它是清净无染的,或者发现它是清净无染的,其实就是无明启动之时。

那在这种情况下,明静状态是诸佛证之为定慧。就是诸佛菩萨特别是佛究竟圆满的,现前具足的这个定慧,就是本来的明静,即不是原来不定,后来把它好像想方设法给弄的定下来了;也不是本来没有这个智慧,把傻的或者无明的东西给去掉了,智慧才立起来的,不是的。它本来就是这样的,诸佛证到这个了,那么就叫做定慧。

行人修之为止观,就是没有到那个地步在路上的修行人运用的方法叫止观,这里引出来这个关键词,止观。这段时间大家也都在听曙祥法师讲的童蒙止观,止就是定,观就是慧。这个法门就是行人修之为止观,所有的人在向成佛的路上迈进的时候必须用的就是止观。止观为天台宗所大力提倡,其实包括参禅、持咒、诵经、念佛,都是属于止观的内涵。

当时智者大师在讲童蒙止观的时候不是说了,灵山亲承,当时听释迦牟尼佛讲法就是承的这个法。大苏妙悟,智者大师在大苏山悟境显现的时候还是这个止观。纵遍所说,到处给人讲经说法,说的还是这个止观,一代教法唯止观而已,止就是定,观就是慧。

可能大家对于止观还只是在抽象的层面,没有一个具体的触摸。什么叫做止观?如果从现前的每个人每天的六根门头、五欲六尘之中来讲的话,每天大家都过日子,过日子这所有的生活内容不是一种境界吗,那么在这个境界里面,我们的心是随着它往前律动,心是念念向外攀驰的,心念不动,不断流淌,不断攀缘,后念推前念,前念引后念,这个时候你就没有止。

那什么叫做观呢?在习以为常的镶嵌感中,比如说每个人都是镶嵌在生活中的,你突然间有一念反观,回光返照一下,说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儿?那就说明你当时的思想是抽身出来,也可以说一个修行人最开始起的念头,这个观,就是不要安分守己的过俗情俗景的日子,一定要反观为什么这样?这个时候就是止观启动的时候,这就是修行。

害怕大家听的找不着感觉,具体打个比方吧。比如说看电影,如果你坐在电影院里,随着剧情的发展,全身心的投入,主角、配角相互的喜怒哀乐,情节的前因后果,你好像觉得自己也是电影中场景里面生活中的一份子,这个时候你就没有观了。那个观的感觉怎么出来了,突然间你发现了我坐在这儿看,这是一个电影一场戏,那么这个时候,你就有一种至少是相似的观,这就属于观了。

如果你随着电影的情节,心也不断地跟着走,从开始的场景到最后的结局,感受很真切,从开始到结局那你就没有止了。如果你始终觉得我坐在椅子上看,从开始到后面它就是我眼前的一部电影,我在这个电影院里面没有动过,这就是一种止。如果我们在生活中就如同看电影这种感觉,能够在看的过程中突然生起的时候了,这就叫止观,有止观的感觉了。这么给大家讲一下,我们自己心里揣摩揣摩。

刚才我们已经讲到了若欲去其根源,须识取心性本体,从来明静,诸佛证之为定慧,行人修之为止观。所有在路上的修行者,这个时候都是指的正在止观地进行中。因为止观是一个很专业的术语,但是给大家这样稀释的稍微讲一下,想必会有几分感觉。

后面这一句,止观之功,全即明静之体,唯静故明,唯明故静,说明止、观它是不二的。说粗了来讲,就是心静下来时候,你的心肯定是明的;你的心比较清明的时候,说明你这会儿心的状态它是静的。止观和定慧是不二的,相辅相成的,从因到果,止是因,果就是定;观是因,果就是慧。那么这两个是一体不二的,所以蕅益大师说既非二致,岂有前后?这句话说明什么呢?文约这个同修,他肯定是在止观上提出了一个问题,先止后观,还是先观后止,到底怎么去运用修持,他入不了这个门。刚刚讲了一半,但总之我们记住,能从刚才那个比喻里吸取一点,止观就是观照。

我们先这样讲下去,今天主要是想把这段学习以后,跟我们平常修净土怎么配合的去运用这个法则,也从理论上有一个融会贯通。

再看一段蕅益大师继续给他的开示。前面这段开示,等于说从做功夫讲为什么出现这种情况,根本缘由是怎么样。这个缘由过程中,大概所有修行路途中出不了止观的范畴。现在提问人觉得哪里不对呢,你不要把它截然分开,可能他提出的问题是先修止还是先修观?

大家看这一段。但约对治法门,昏重者观起之,散多者止息之。然息散之止非无观,起昏之观非无止。止观不二,勤修不息,自然本体渐露,客尘渐销。这著工夫,大段间断不得,性急不得。然欲除昏盖,直须打起精神,不可贪恋蒲团稳坐。欲除散乱,正不必厌恶妄想,直须觑破妄想无性。僧问岩头:起灭不停时如何?咄!是谁起灭?此明心见性者第一先锋也。(《灵峰宗论》卷二之一,示文约)

这是蕅益大师给他进一步说的,不要把止观分为两码事。我不知道大家听的怎么样,可能也会觉得把止观割裂开来,观是观,止是止,该止的时候止,该观的时候观,不知道谁先谁后,不知道同时运用,怎么运用,有点不能够融合。所以蕅益大师这里说没有前后以后,解释一段说怎么样来运用,大家注意这个很重要。但约对治法门,就是说止观虽然不二,可是你侧重哪一个,从哪一个去下手呢?是根据人的根性不同。

昏重者观起之,比较容易昏沉的人需要提神,起观的时候要顿彻心身,要先假提神,就是假借主观能动,首先精神抖擞一下,然后对现前境界进行反思观照。散多者止息之,心散乱的人,就一定要控制自己,想个办法坐在那儿盘腿,不要觉得反正动中也能练。就说念佛吧,就前绕后绕,这一会儿那一会儿的,不行。如果散乱心多,那你就一定要屏蔽一些因缘,这是从对治的方法上看你哪头占的比较多,那你在哪头方面下手。

下面再看一句,然息散之止非无观,起昏之观非无止。现在散乱的话,那你就坐在这儿强行把心给制止住,这个时候并不是没有观的,而是林林密密提神的正念你得在,如果不在的话,散心坐在这儿,它还是制不住的。

而且下一个是起昏之观非无止。大家尝试一下,比如说你很昏沉的时候摇一下脑袋,奋力的一提神,思维现前这个境界,这是一种幻相,一种染着,提醒自己一切法无我,乃至一切相都是虚妄。一念反观生起来的时候,心念好像停滞住了,你的心念始终依附在这个上面观照起来,你的心马上就顿然止住了一样的。所以说不是止的时候没有观,观的时候没有止。

下面蕅益大师说了,止观不二,勤修不息。重点是什么呢?你不是错在有止没观、有观没止,先观后止或者先止后观。主要的问题在勤修不息,这是这一段话的重中之重。止观不二,就是但凡一念正念提起来,就具足了止观的功夫了,需要的是勤修不息。

勤修不息,自然本体渐露,客尘渐销,大家看到了吗,其实烦恼都是客尘的,外来的,无端起的。只要你让它本体显现,客尘就销了。这个本体显现的功德从哪儿来呢,就是勤修不息。

讲到这里我就往进来插一段,一般在修行过程中,其实止观大家不是不会运用,都在用也在起,哪怕你没有止观的概念。大家如果在如法持咒,身、口、意三业相应的时候,不断地用咒语绵绵密密的自己念自己听,这不是在观吗?观的时候就是自己的心念,观照每念一个咒语的字音,耳朵听得清清楚楚,那念佛、诵经同样也是如此。

如果拜佛拜的比较投入,念着往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嗔痴,或者一心顶礼南无阿弥陀佛,那么你的全身心系在佛像或者佛的这个观想中的时候,这时候就止住了。怎么止住的呢?一定是你不断的提佛号、提佛像、提礼拜,一拜又一拜不断的提在这个层面的时候,他就是在观,就是离开束缚我们的这个现前境界,奋力向上一提,这就是观的状态。

所以我们修任何法门,其实都是在止观之中的。讲到这里了,最后就想把大家带到这个上面来,那么需要是什么呢?就是勤修不息。我们怎么理解念佛法门跟这个止观有什么关系呢?诸位也有的是在持名念佛吧,如果执持名号持的很好了,大家也不要被我转,这是有所针对性的。

如果你持佛名号,始终嘴里念妄想纷飞的时候,我建议大家不妨起一个观,就是把心系在西方,这个是很妙的。怎么个系法呢?我自己有时候也在琢磨,行住坐卧中,比如说躺着睡觉吧,翻身刚好是朝着西的。那么有时候翻身朝着东了,这个时候哪怕朝着东,你的心念在西。在行进之中你的念头,比如说走路你是朝着东背着西,又或者你坐在办公室里,又或者在做事的时候坐在什么地方,那你一定要指方立向,不要觉得你朝着东没有朝西,这就观不起来西。

哪怕朝着东,不要以为后脑勺朝着西多不好,你的心念是它没有方向感的,你的心念系着西,说明你的身心就朝着西的。这样的情况下,这就叫做观。始终把西方给提起来,走到哪儿你先辨别清楚西方在哪里,这样的话心念始终系在西方。

如果进一步得力,先想着阿弥陀佛的身形,从脸比较清晰,再身形清晰,如果再还有功夫的话,那么连观音菩萨和大势至菩萨都可以观,这是正报。再有点功夫的话,依报的世界,八功德水、七宝楼阁、行树宝网,等等这些都可以观,这就叫做观。

那么观的时候,大家发现了止在不在呢?肯定在,在哪里呀?只要你一念观,念阿弥陀佛,心念系在西方的时候,现前的所有这些让我们心向外驰的境界马上就止住了。你好像不是置身于其中,而是已经超然于境界之外,为什么?你的全身心都在西方。所以念佛的时候,慢慢的久而久之大家能养成这个心性的话,其实念佛就跟止观是一模一样的。

这个上面确实讲的话,有一些难以契入,大家自己慢慢多去用心,平常在二六时中只要能够提起来心念的话,这个时候自然而然心就止住了。如果你的心是止住的时候,这个心念自然而然它就冒出来了,就看你的根基在哪方面比较擅长。你觉得容易把心先止住,比如说念佛,现前境界娑婆世界是苦的,我要出离,先把心定在这个上面。然后不言而喻西方极乐世界是乐的,心就观起来,朝着西方,向往西方,然后作意西方,设想西方,这些都属于观的范畴。

念佛法门跟止观的步调是完全一致的,而且在念起来的时候,真信、切愿、执持名号,这三个东西不是两样、三样,它就是一样。比如说你发起一个愿力的时候,其实就已经把止观给带起来了。你说厌离娑婆、欣求极乐,那么你的心就是往西方观,往娑婆止。你的真实信心生起来的时候,就信阿弥陀佛和极乐世界都在西方,这个时候信心就把以后所有娑婆世界的相续给止住了。信西方有佛、有土,这就是从信心入到观心中了,这也是一样的道理。所以岂止信、愿、行,念着阿弥陀佛的时候也是正在又止又观的时候,止的是攀缘现前娑婆世界的心,观的是把心念系在西方。

当然能够念佛念的名号摄持的比较好,那就随喜大家,你就依着自己相应的方法持之而行就可以了。如果有的同修确实在念佛的时候妄想怎么也息不下来,东一下西一下,前后左右摇摆不定,那么一定要指方立向,向着西方想阿弥陀佛,想西方三圣,想极乐世界。这样口业和意业都同步的话,可以说这个止观的功德比较大,发挥的张力,种的种子的力量与往生西方的正因力量也会相匹配的。

好,我们再看蕅益大师后面讲到,这著工夫,你要修止观这个功夫,大段间断不得。这大家都是一样的,念佛的工夫大段间断不得,千万不要一磋百磋了,每天都要跟进上,每天都要有相续。否则一断了,这个东西对积功累德伤害力非常大的,我们吃饭还说不能断顿。其次,性急不得,有的的同修也说恨不得即刻就往生怎么怎么样(但愿他是心口如一吧),不要有这样的心,随缘随份的随因缘活着,该走了,就走了。

后面的这几句是专业的讲到修止观,修禅了。然欲除昏盖,直须打起精神,不可贪恋蒲团稳坐,移植到念佛的心性上来讲,如果你老是犯困、犯懒,那就不要老在屋里待着,出去向远处望一望,或者是绕着院子经行念佛,没有院子的话就绕着你的客厅经行去念,这是昏比较重的人,就不要贪恋稳坐蒲团,或者非得端身正坐。

如果想除散乱的,比如有的人正在念佛,一个妄想又一个妄想的,痛苦的不得了,越想越痛苦,结果佛就完全没了,全成了妄想了。蕅益大师这里给教了一个方法,正不必厌恶妄想,直须觑破妄想无性。妄想无性怎么觑破?这是很高难度的。有时候一些同修在禅法上有一点感觉,觉得用禅的时候好像断的比较清晰痛快,念佛这个力量不大。确实有时候如果实在念佛降伏不住妄想的时候,你可以用一下反观的这个空法。

蕅益大师后面有一句话是曾经的一个典故,我们以后妄想起来的时候,紧急关头也可以问一下自己。有一位岩头禅师来问:起灭不停时如何?一听到这个话,我想各位都有这样的经历,起灭不停,妄想降不住,不断的一个又一个没完没了的时候怎么办?后面蕅益大师就给他开示,咄,是谁起灭?你反观自己,起灭不停的时候怎么办?什么怎么办,根本没有一个起灭,谁在起灭?你怎么不从根上去揪它呢?从根上一揪整个所有的起灭就都断了,这是一个很妙的方法。

所以念佛的时候如果心里比较羸劣,妄想多的时候也不妨先停顿下来,这么反问一下,谁在烦恼?这个有一个妙处,就是不管散心、正心念佛,念得久而久之相续的功德还是在的。功德在的时候,念得比如说状态比较好,妄想又起来降不住的时候,你反问一下自己:谁在念佛?咄,这个妄想谁在起灭的?这个时候容易入清凉地,突然间感觉到原来妄想是空的,马上正念起来的时候再相续着念佛,中间有时候插一下这个也能顶事。

因为有的人根性不一样,他念佛降不住,这么反观的时候,突然间就跟抖尘埃一样,一下子又抖干净一点,然后再把佛号相续下去,这也是一个可以用的法子。蕅益大师讲到此明心见性者第一先锋也,这大概就是上上根器说的禅境。

下面又一段是给一个叫玄暗的同修开示的,这里讲到的是用功的长久。

小水常流,则能穿石。吴江一行人学《法华》,半日不能一句,昼夜不舍六年,而全部成诵。法友熏习已多,所以未沦浃者,不切心故耳。诚切心,则法味津津现前,既得法味,欲罢不能。患不时习,不患不悦也。有忘食之愤,后有忘忧之乐。幸将所听之法,温习勿忘,日久功深,豁然开悟。既得法喜之乐,便是超脱之缘矣。(《灵峰宗论》卷二之二,示玄暗二则,其二)

蕅益大师讲小水常流,则能穿石。修行也是需要细水长流的,是这么一个工夫。水太粗容易一下就流完,就断了。那么如果你不流也不行,它就没有那个相续的功夫嘛。

所以这里蕅益大师提了一个例子。吴江一行人,这个地方有一个学修的人,学法华,半日不能一句。读《法华经》半天都不能读下去一句,还有这么业障重的人,咱们现在也不至于。半天都读不了一句的人,但是人家昼夜不舍六年,而全部成诵。大家要知道诵可不是读了,是一部《法华经》背下来了,昼夜不舍六年,真是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能够全部成诵。为什么由这个进入主题作为引子呢,还是要讲到常流穿石,就是水滴石穿,修行跟前面我们讲到做工夫,就是这个样子的。

法友熏习已多,大概称对方为法友,说你学佛大概已经很久了,所以未沦浃者,沦浃就是佛法还没有深深的入心受到影响,没有深入到其中。所以未沦浃者,是什么原因呢?不切心故耳,切就是恳切、深切的意思,就是心没有发到这个地步,没当回事,泛泛悠悠,所以说不切心。不切心故耳,心没有切,所以才导致这个样子,学了这么久,你没有得到真实的受用。

诚切心,则法味津津现前。他说出来一个为什么这会儿求蕅益大师开示呢?没有法味。我们跟诸位也讲,学习佛法为什么懈怠乃至退心?尝不到法味。始终觉得枯燥、口干,没有一个正合我意的感觉出来,那么这种情况下不退才怪呢!那这个退的源头在哪里?刚开始发心就没有诚、切,其实就是没有舍身的进来相续,那你肯定没有好的觉受,自然而然就会退,不进则退嘛。所以这里给这个人开示意思是,之所以学佛不能得力,归根结底还是心没有发到,用到,修行工夫没有做到。诚切心则法味津津现前,才能够进入一个相续不断的好状态。

是什么呢?既得法味,欲罢不能。大概是他学的懈怠,不想学了,或者觉得没什么希望,说你能够坚持熏习的久了,心切起来以后,得到法味的话,想不学都不行了,因为法喜充满呀!我们常说最基本的是法喜充满,再往上修的话如果有轻安,有禅定出来,那就是进入一个良性循环的时候,欲罢不能。你想不学都舍不得,这么好的事怎么会不学呢?这才叫津津现前了。

所以蕅益大师这里对比以后,才说害怕什么不害怕什么呢?患不时习,不患不悦也。害怕的是你没有相续的像小水常流,去穿石那样的不断相续,不断的去用功熏习去修,不害怕你没有法喜充满。只要你那样修,一定能够渐入佳境的,这是一个必然的因果。

所以蕅益大师这里又用一句世间的话,有忘食之愤,你真的想把这个事情弄明白,一下子心愤愤然发起来的话,那连饭都不想吃了。有这样的一种心出来的时候,后有忘忧之乐,才能够入到三昧。世间不是常说不疯魔不成活嘛,修学佛法出世间依然如此。

讲到这里再给大家配一下,学佛念佛也是这样子的。为什么净土一门总是这么多人提倡,甚至都提倡滥了。但是大家都会说,反正我不反对,但是我也上不了道。真不能够如祖师们所提倡,乃至有一些追随者所得到的那样的一种全身心忘我的去念佛,法喜充满,对极乐世界充满信心,阿弥陀佛前来接引,就弄得别人看起来说:有那么好嘛?他就觉得好的不得了吗?每天就跟准备好了往生这样一种状态,为什么呢?就是人家有忘食之愤,之前的那种投入度够,他所有的心开始发的都是很诚恳、恳切的。

如果心没发到那个地步,那你对阿弥陀佛的信心增加不起来呀!说的都是好,可是真情实感没有滋生出来。你念的时候也是假情假意上,在自我完成上,那么这个东西它就入不到那个里面,始终好像一直也在走,可是它的深度不够。这样就没有往生的这种期望感的乐趣,这种法喜,那么自然而然久而久之,就觉得净土法门太枯燥了,又没有道理可讲,又凭非得莫名其妙不容分说的信心,受不了了。

所以这一句还是要好好的对照,有忘食之愤,后有忘忧之乐。它永远都是因果的。你一开始的心劲卯足了以后,才能得到后来那种唯有你和佛菩萨感应的法喜和快乐。那种快乐真的不是说今天发生了一件什么事,它是油然而生,充斥着浑身的每个毛孔,突然间一念生起来的那种相应了,真的是直须自肯始相应,谁也说不了,大家自己去体悟。

到了那个境地的时候,你想嘛,对于往生这一法你确凿无疑了,必然将来如此了,那么现前的境界烦恼一定会少了、没有了。这个永远都是,那儿是那样的,这儿一定会这样的。现在懈怠、烦恼,还是你的诚切心不够,这个没有办法,所以我们只能在这里做一个提倡。

后面蕅益大师说,幸将所听之法,温习勿忘,大家也常在闻思讲堂里面听法,温习勿忘,不是说每一次每一句都能够好像真的多么的法喜充满、相应,但凡有一次或者有一句你相应了,那么你要常温习不要忘。怎么温习呢?就是在懈怠的时候想一想当时的情景,法师们讲法的那种激励感,你自己被调出来心的那种虔诚度,你再温习一下,不要忘了。

日久功深,豁然开悟。当然我们修净土也不求开悟,但是既得法喜之乐,便是超脱之缘矣。哎呀,这个形容净土真是太妙了!既得法喜之乐,便是超脱之缘,真正对往生生起了真情实感,真的一切就在不言中了。这个东西也跟开悟的境界是一模一样的,说也说不得,学也学不了,只有自己涌出来了,突然间改换了身心世界了。

大家慢慢努力吧,这个东西也是急不得的,反正既然有这个因缘来共同学修净土,一起求往生,日积月累总而总之是在进步的,希望我们的进步一直能够持续到往生。

也很感恩大家每次准点的来听闻蕅益大师的开示,我也跟大家一起在共同学习。因为人的心力,大家都是这样的,随时需要祖师的言教来加持和摄受。那么有几分我们今天就得到几分,相应的相应度出来了以后呢,自然而然你自己就会控制不住的想往前行,想老实念佛。这个相应度出不来,那么你也是控制不住的不想念佛。所以在这个情况下,听法确实还是很重要的,真的是闻思修为什么闻在前面,它对思、修的引导性,绝对是决定性的力量。

今天的法就讲到这里,希望与诸位能够以此功德同生极乐中。南无阿弥陀佛!

(第十讲)

各位同修,各位莲友,诸位善男子、善女人,大家晚上吉祥如意!南无阿弥陀佛!

刚才看了一下,每次主持人都会说:由宏海法师领着大家实修。其实众所周知,每周四如果不出其他状况的话,在这里做这么一小段的祖师言录开示,是为了激荡我们实修的。

我想大家在所谓实修的过程中,确实有几点一定要把握住。首先一个就是出离和惭愧心,你要有出离的积极主动心态,和常要怀一种惭愧、忏悔的心,这样心比较容易入道;再一个就是积极进取心,要精进上进,始终不要太觉得自己修的可以,常要觉得自己太差劲,别人都已经修的很好了,甚至显现出来的,没有显现出来的,只是就跟过家家一样,陪着我来、伴随我来这辈子一块儿共修。

这样的话,自己会生起一种积极向上进取的心态,就很容易常在道上,否则心就容易往道外跑;第三个就是念念要观心,特别是讲到净土法门的时候,说一千道一万,常能把佛号提起来,或者在平常的日子中,能够反观自己的烦恼,等等这些进行对治,都可以的,念念要在这心上。

如果这几方面能操守的可以,基本上可以说是一个善于修行的人吧。虽然我们在进行的过程中也会有好多违缘,好多过去恶业的障碍,总是出来一些境界,那都没有关系,就让它过去,完了以后,还是继续进行。坚韧不拔往前走的时候,其实这种进步是不言而喻的,甚至是自己都不易觉察的,但是它是非常快的。怕就怕不上进,每天恍恍混日,有时候又犯业障给自己找借口,这就很麻烦。

所以,我们所谓实修群每周的开示就是为了在这几点上,给大家做一个警醒和提拔。反过来,也是大家一起有这个清净的法缘,相互做增上的一个比较殊胜的缘起。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蕅益大师的三段开示,我想分开来讲。前面这一段是讲到念佛的道理,后面是讲到学教。因为一直提倡大家实修念佛,并不是死板的去否定教理,这是绝不可以做的。还是要广学多闻,在具体的教理上,学习的态度和具体学教的方法上,特别容易流于走偏,大师也有一些警醒。今天的内容分做这两个版块。

首先我们看这段开示,是给一个女居士的开示。大家来看这一段话:

极聪明人,反被聪明误,所以不能念佛求生西方。而愚人女子,反肯心厌娑婆苦,深求出离。当知彼是真愚痴,此乃大智慧,好恶易分,莫自昧也。(《灵峰宗论》卷二之三,示净坚优婆夷)

大家来看这段话,很有意思。因为我们人在世间基本上都是追求说这个人很聪明,往往还会把他形容成很有智慧,可是世间确实有说聪明反被聪明误。

在佛门里边怎么来形容这种呢,有一点点佛学知识的人都知道,我们的烦恼有两大类,一个叫做烦恼障,一个叫做所知障。烦恼障,断起来比较粗重,还是容易找的到,可以先行的把它搞定。所知障,特别是倶生的这个所知障,是极其难断的。

我们这里讲到的极聪明人,直白的理解,可以说是所知障的一种体现。因为一个心态比较老实、安分守己的人,他始终有一种自知之明的谦卑心态。可是这个聪明人呀,他这种掌控全局自以为是的我执,是发挥的非常强烈的。所以,具体的表现,首先聪明人是没有反观能力的,为什么被聪明误呢?往往他只知道进,没有退,这是其一。

第二个,聪明人因为比较会来事,八面玲珑。所以,容易被大家的赞叹和恭维心给击毁,就真的觉得自己的见解知见,一定是有引领性的,一定是正确的。第三个,聪明人还有一个最大的弱点,就是他以聪明来支撑性格里面倔的一面,一旦自作聪明以后,他对所有的意见,其他人的劝告,听不进去了。所以,我们有时候觉得,能够听别人劝的人,是有福报的人。

这里蕅益大师就讲到,极聪明的人就被聪明误,他一般生不起念佛求生西方的心来,其实这里就可以汇到所知障上。为什么说不能念佛求生西方了,因为教海是非常广博的,有史以来,净土宗强调信的这个关口,一直被大家误会为没有什么道理。

但是,他不知道净土的这个没有道理,是一个最究竟圆满的道理,我们随顺佛语就可以了。所以,始终用自己的主意杜撰一下,自己推比的能力、思辨的能力,乃至逻辑的等等这些,包括在横超法里面教理的推断,来判说净土法门的时候,他说服不了自己。总归这一切体现,就是因为太有主意,太有脑子,太自觉得自己有能力,这就是被聪明误了。

而愚人女子,大家不要误会,这不是把女众都比作好像傻一样,因为蕅益大师是给一位叫做净坚女居士的开示,其实给这位女居士加持、打气。

首先说,愚人女子好像教理上啥也不懂,甚至平常生活中也不是很有社会地位,乃至主要的人生中也不能作为一个主导掌控者,是非常被动的。但是,反肯心厌娑婆苦。聪明人有一种唯我独尊的优越感惯了,他体会不到这个苦。

真正老是在被动的状况下,来进行这个日常过往的,他往往会觉得娑婆确实是比较苦的。女众虽然情见上比较重,可是她这种敏感,天生的善良,往往更容易深切的体悟到,人情冷暖中的这种冷酷无情,世态炎凉,所以她能深求出离。

蕅益大师在这里给我们提供了两种根性,它是有颠覆性的。为什么呢?我们一般认为,一个人很聪明,天资聪慧,另外一个人什么也不懂,前者根性是上,后者根性是下。可是祖师讲到当知彼是真愚痴,极聪明的人反而是真愚痴。此乃大智慧,厌离娑婆苦,求出离的这个愚人女子,才是大智慧。

好恶易分,就是大家不要在这上面搞错了,价值取向和评论上面搞颠覆了,不要颠倒了。诸位同修也有这样的,一旦我们的价值取向、是非标准没有明的时候,把是当作非、非当作是的时候,大家都会去追求这个是,都自以为的是,结果这个是是错的。这样的话,就容易这里讲到的自昧也。其实自己把自己给搞颠倒了,失去了这个大利益。这是这一段话。

蕅益大师为什么在这里讲这一段话呢?就是说,在他生活的时代,很多人看不起念佛的,用教法来搅局,用其他的这种畅快、或者顿悟、或者严谨,这种法门里边一些特色,来对净土进行排外。

大家慢慢的看一下这一段话的后半部分:

每见儱侗瞒盰、大言欺世之假善知识,遇着老实念佛的樵夫、农妇,亦教参禅。推来拽去,自供抚掌。此辈老实人,认作诚实,破坏善根。究竟参又参不来,念又念不熟,脚跟不稳,心事徊徨。噫!亦可惨矣。(《灵峰宗论》卷二之三,示净坚优婆夷)

蕅益大师讲到每见儱侗瞒盱大言欺世之假善知识,我们都知道善知识,大家都希望亲近一个有教德、有证德、有悲德,这样的一个德行兼备,有教、有证量的,那么这是一个非常圆满的善知识。

那我们现在来讲,可能这种大善知识,大家的福报不够,很难招感来。所以说,能够具足佛法教海中,有一个正知正见,然后劝大家增加出离心,能够好好的去用功学教,老实修行,这就算是可以依止的善知识了。

那么善知识是有假的,每见儱侗瞒盱大言欺世。这种善知识不是真正为了让众生好好的了生脱死,修学佛道的,他所有的言行为什么服务呢,你看,这叫儱侗瞒盱。瞒盱说成现代话就是忽悠,完全不顾你的法身慧命,不顾众生住持法道该怎么样,他只管现前能够忽悠,把你给揪住就行了。

大言欺世,大言就是好说这些。别人不是不会说,也不是不敢说,而是觉得说出来,一个可能会坏乱佛法,再一个误导众生,所以真正的善知识,有些话是不说的。

那么这些假善知识,他就喜欢大言欺世。这些我已经讲到不是一次了,我再给大家讲到这个印广法师,还收了些徒众,大家出去了不要说,心里有数就可以。他这个言行可有意思了,到处给人家授记,还多少弟子,什么四大金刚。后来东林寺的大安法师在回答问题的时候,也是批判了他一段,说你懂你就说,你别瞎说。

我无意中得到一本书,印广法师的一个弟子是河南的比丘尼,这个弟子在讲《法华经》的时候说,千百年来,所有人都没把《法华经》讲好,意思是说都没有明白,而且把《金刚经》、《弥陀经》、《药师经》都说成是最圆顿的经,说这是错的。

一切经典都不圆顿,只有《法华经》圆顿。这种语言说起来好像发前人所不发的,问题是她自己说的这些话在坏乱佛法里边的功德,可以说是排名第一。后来还说:有些事得怪佛,也不能全怪佛,佛也没办法。等等这些可以说是瞒盱大言欺世之假善知识,披着这件衣服到处去作乱害人,这还是属于可以辨别的。

还有一个是什么呢?就是不考虑众生根性的,只管现前以我的主观臆断下面,说我要怎么,弘扬什么法,不考虑到所有现前来的这些有缘众生的根性。遇著老实念佛的樵夫农妇,他没有能力,因为参禅是上上根器的人,才能够到达这个向上一路。学教,就现在来讲,首先古文功底要特别好,甚至有些经典都是竖版,没有标点符号,顿在哪里都不知道。碰到这样没有这个能力的人,本来念佛还念的很好,其实人家的状态是非常好的。

那么他也教他,亦教参禅,祖师这里讲到,推来拽去,就是由着自己拨拉,随便在里边摆弄。自供抚掌可是说,就是供自己来回手在那里边拨弄,自己来完全执掌控制这些人的思想和认知。

那么反过来,这些根性的人本来是老实人,又有恭敬心,所以以为诚实,就认作真实,觉得应该听他来讲,应该随着他学,就破坏善根。最后的情形,究竟参又参不来,念又念不熟。参禅参不上去,念佛念的不老实了,又三心二意了,觉得听了那个法了,这就脚跟不稳,心事徊徨,心里就是蠢蠢欲动。噫!,这里是一个感叹词,就是太惨啦。亦可惨矣就是太倒霉了。

一个修行人,没有契机契理、非常精准、稳的把法门选择好,和修行状态调整好的时候,是很惨很惨的,这个我相信诸位同修也有同感吧。有时候我们遇到违缘,或者曾经的学佛路上有一些摇摆的时候,一颗想修行了道的心,被肢解的是支离破碎,又不知道应该如何,这个时候烦恼就会越来越层层递进,翻腾不停了。

我们再往下看一段:

吾劝汝咬钉嚼铁,信得西方及,切切发愿,持戒修福,以资助之。无禅有净土,万修万人去。但得见弥陀,何愁不开悟?此千古定案,汝不须疑。彼无耻邪师,敢诬先圣,辄肆翻案,只益露其恶见耳。何尝翻得古人定案哉?(《灵峰宗论》卷二之三,示净坚优婆夷)

吾劝汝咬钉嚼铁,这个女众估计就是碰到这样的情形,所以蕅益大师就说,我劝你咬钉嚼铁,就是把这个心给踩死了,信得西方及,切切发愿。然后,持戒、修福,以资助之。劝这个居士不要三心二意,因为现在她的心可能摇摆不定。说你只要信的唯西方是图,信得及,切切发愿,一心一意要往生西方极乐世界!

今天,我这里还有弟子过来说起了,我很支持他。为什么呢?他说:管他呢,其他的我也不想那么多了,先去了极乐世界再说。不要想说下辈子,以乘愿再来为底盘,好像描绘着下辈子要来了,怎么怎么度众生。我说这是对的,因为我们现在说是说乘愿再来,其实下意识都是不想去,而借口还来,舍不得娑婆,舍不下嘛。

所以说,一个真正修学净土的人呀,尽量还是根本就不要发下辈子还来这儿的心念,一念都不要生。祖师们讲,再怎么好,哪怕出家为僧,一闻千悟,开悟了,得大总持,做大祖师,都不要生这样的念头,有这样的念头就是偷心没有死尽。所以这叫信得西方及,切切发愿。

持戒和修福是净业往生的两大辅佐资粮,《观无量寿经》里边的净业三福主要讲的就是持戒和修福。所以祖师们开示绝不会违背经典的,而且还讲了永明延寿禅师的这一句,无禅有净土,万修万人去;但得见弥陀,何愁不开悟。这么一句话是朗朗上口的。但是不知道为什么,我们往往听着都觉得好是好,就是自己心贴不上去。

包括我自己有时候也觉得说,希望祖师们、佛菩萨加持给成就因缘,能够有一个有禅、有净土的佛心慧眼,其实这都是妄想。你说参禅,当你有想开悟的心的时候,已经离禅远的不知道多少了,有参的时候就不在禅了。所以,这个文字表达和真正的用功,非常的难操作,这个般若空性是极其的难证入。

现在不要说参禅悟空性了,学教又理不清楚,最好的状态就是依着自己所学的教,那么先把净土给信受、行持起来,再有一点点时间花在这个百分比里面,比如说,七分和八分的时间来念佛,两分、三分的时间,来随缘认真去学习法师讲教,再往净土上汇,这是比较好的状态。

但是大家一定要有这个见地,只要你咬死了净土,只要去到极乐世界见到阿弥陀佛,一切经教,一切公案参究,没有不一目了然,顿然心开意解的,这个一定要具足信心。所以,此千古定案,汝不须疑。不要在这上面再纠结了。

彼无耻邪师,敢诬先圣,可能是又有另外的一个所谓的善知识,在牵引这个女居士修其他的法门,或者又说净土法门不对怎么怎么样。彼无耻邪师,敢诬先圣,辄肆翻案。大概就是说,又把祖师们常规的话,一直引用了成百上千年的话,他在那儿说这其中不对,哪儿有这个问题,乃至说不是他说的。

在生活中真的是常能遇到这样的人,在我的视野内也常有,他是不随顺佛菩萨的教典,不随顺祖师的诚实开示乃至传统的常法,专门在这些大级别的人里边找茬。

要么找着祖师相互之间的观点相左的,然后自己写一篇文章,最后推出来这篇开示是假的,那篇开示不是他说的。那么已经很信受祖师开示这种千古名篇的人,一听以后非常心如刀绞,觉得难道自己相应这么久,是假的吗?或者又说哪一部经典是假的,乃至说哪一部经典翻译错了。

祖师们都是开了圆解,得了大通的人。我不知道讲这个话适合不适合,我们有时候看祖师的开示,比如讲历史的公案,大家不要以为他是学的知识,或者说脑子里面流露的这个法义,他是现前境界同体而观的。所以,他讲历史上的一些对错什么的,如果他没有说,就说明这个是对的。

那么,现在有一些不知天高地厚的人,依照自己的主意,拿捏一些证据出来,说当时说错了,这是最乱人善根,坏人正见的。难不成祖师们不如你看得清楚了解的到位?他为什么不说呢。所以我们以后在学修的时候,在这个上面一定要注意,有这样的因缘,要擅于抉择判别。

只益露其恶见耳,其实就是把他自己的这种狂妄自大,欲作千古第一高人,觉得千百年来没有祖师能发现了,他发现了,没有人能说的,他说的到位了,而且还证据确凿等等这些,只能够把他的尾巴露出来,露其恶见耳。何尝翻得古人定案哉?自以为一鸣惊人,千古年来的定案,他能够有理有据把它推翻了吗?做不到的。真理是需要真修实干来演练的,他真是有利益众生功德的话,那么存在就是合理的。

这一段讲到念佛,是给一个念佛的女众开示,劝她不要在这上面犯糊涂,以此供养给大家,希望我们也不要在此上面犯糊涂,这是其一。

再一点,下面我要再引用一段开示。讲一个前提吧,就是大家也切莫理解错了,净土并不是反对行人学教,而是希望能够以信、愿、行三资粮,一门深入,尽量把时间用在念佛的实干上来,这是真正的往生资粮。那么你的这个教理支撑,也一定是要够用,说服自己的,如果你在道理上有些怀疑,就要去教海中采集营养来滋养自己的信、愿、行。

所以,有时候特别无奈的一件事,就是众生一个通犯的毛病,他听说左,他就说右不对;他随了右,就认为左又错了。可是大家要晓得,祖师们的一切言教是在纠偏的,我们听了开示以后,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假如有些偏颇的有可能你会容易滋生出来,那么在这方面你就注意,不要让它滋生;假如有些地方你已经做得状态不错了,那就循着你自己的感觉坚持。不要听了这个今天这么说了,就反对昨天那么说了,或者这个这么说了,就认为那个那么说了不对,不是这样子的。

所以我常说一句话,祖师的开示能不能听懂还在其次,一定要听对,善解法意,善解祖师意。否则,不但自己受用不了,你这么一认为,给别人沟通的时候,也会误导人家的。

所以,首先学开示要这样来学习,那么从学和修、教和悟、乃至行和解上面,我们一定要把它一分为二的、清楚的,不要混为一谈。对于教的态度,要认真去闻思,那么闻思完了以后,对于教不要在知识上去了解,而是一定要消归到义理的解悟上来,这是我一贯学佛、学教的一个原则吧!

所以学佛和佛学的概念,就是意在于此。不是说大家都不学佛学了,但是不要把他学成佛的学问了,而是要学成佛的方法,体悟到自心上去,这样用身心去依托在那个上面往前走。

我们再看一下蕅益大师后面的两段开示。比如说讲到学教,我们要有一个正确的态度。教理是非常伟大,非常宏博的,让每一个佛弟子的心都要深入经藏,智慧如海。为什么说多闻多思,才能够法随法行呢?

所以,教理是一定要闻的,那么闻教的时候,我们要生起一种怎样的心呢?绝不是说,学了两本经、看了两本论以后,就随便指点江山,判断正误等等这些。而是一定要把佛法的整个一代教法所描绘的境界,所说的义理,前因后果等等,要生起一种渴仰心,全身心的投入进去,仔细的用心体悟。

我们来看这段,这是给一个姓陈的居士开示的,回复他的问询。

力疾草《法华会义》,七旬告成。然每一念及佛道深远,未尝不涕泪交流。昔沩山三作国王,遂忘宿命,戒老一念偶误,复为坡仙。证断之难,固不待言矣。(《灵峰宗论》卷五之二,复陈旻昭)

这一段大概是讲到怎么样应该学教,深入经藏,智慧如海。那么蕅益大师就告诉他,学教是可以的,但是学教要注意些什么呢?

首先来讲,他说了自已力疾草法华会义。《法华会义》是蕅益大师的一篇著作,这个著作七旬告成,大概写了七十天,是解释《法华经》里边一些义理的。力疾草大概是全心尽力的,也非常的谦卑,好像是拿不出手,草草的意思。

这是他用七十天的时间深入教海,注释《法华经》时候的一个心得体会,这里跟这个起问者分享教理在他心中的功德作用。

然每一念及佛道深远。大家要看到这个佛道深远,佛就是我们说的觉悟,悟或者证。道可以理解成我们这里所说的教。那么从教到悟、到证是非常深远的,千万不可以为吃了点皮,就全体形容它整体的味道,核心的酸甜,就给它陈述上,不可以这样。

每一念及佛道深远,未尝不涕泪交流。这才是深入教海的人,真正意识到学佛之难,福报不够,智慧不足呀!入不进去,悟不出来呀。

所以,蕅益大师讲了两个例子,这两个例子的是佛教史上一流的,可以说大悟性大声名的禅者。首先,昔沩山三作国王,遂忘宿命 。这是什么意思呢?沩山,如果没有理解错的话,就是常说的禅宗里面很有名的沩山灵佑禅师,他在修学过程中,三次当了国王了,就把过去修行的功德遂忘宿命,就是说给迷了嘛,宿命通就给打失掉了,前生后世就等于说从中阻断了,而没有通了。你看,这个轮回中多可怕!

第二则是说到一个戒老,戒老一念偶误,复为坡仙。佛门里面有一个大禅师叫五祖戒,他的悟境是非常之高的,特别有名。一念偶误,就因为发心中一念,大概是贪恋世间的才华,可能这个祖师当时跟有名的文人墨客来往,有一些才华上相互的切磋,所以就一念偶误,复为坡仙。

后世就转成苏东坡了,大家知道苏东坡前世是一个大禅师,那么就把这个所有修行的禅境,就化成世间的名和利,乃至才华才情。

蕅益大师讲到证断之难,固不待言矣。就是说断烦恼、亲证所教里面所形容的境界,哎呀!真的是说不出来了,太难了。这是这两则。今天给大家讲两则故事吧,这是很有名的两个大祖师。

下面他更把阿难给拉出来了,这是在三藏里边的经藏,讲到阿难对佛有一次的自以为是。原文如下:

又忆经中,阿难白佛:十二因缘,特易解耳。佛语阿难:莫作是说,除佛一人,余不能尽因缘性海也。遂举往事以诃之。昔有阿修罗子,语其父曰:大海特浅浅耳。父曰:我身长七千由旬,以幻术故,变为十六万八千由旬,乃穷其底。汝年幼,身仅七百由旬,又未有幻术,何藐视此海耶?子不信,投身入海,没溺洪波,几至丧命。父以幻力接出,喘息仅存。佛语阿难:往昔阿修罗王,即我身是。阿修罗子,即汝身是,汝昔轻视大海,而受疲苦。今复于我法中,轻视十二因缘甚深法海,当招恶报。於是阿难惭愧改悔,誓不于法起轻易想。至如来灭后,方办大事,传佛心宗。此解悟之难,又岂容藐忽哉!(《灵峰宗论》卷五之二,复陈旻昭)

第一句,阿难白佛。十二因缘。特易解耳。阿难对佛说:您说的缘觉所修十二因缘法,是非常容易的,我一下就了解了。十二因缘,大家都知道,是人的前生后世中十二个次第,从过去的无明、行,这辈子有识、名色、六入、触、受、爱、取、有,又有来生的生、老病死等等,十二个阶段,就是说人的三世轮回,过去因现在果,现在造因将来又感果,十二个阶段。

阿难听完,就以为一目了然,说这太简单了,我一下就明白了。结果,佛就告诉阿难说:莫作是说,除佛一人,余不能尽因缘性海也。大家来看,佛就呵斥阿难:你不要以为你了解了。我们也想想,千万不要以为对教法都了解了,说实在的,真的是连一点点皮毛都没有学到。

这里为什么佛说他不能够这样以为呢?因为真正的因果因缘中,此果、此缘、此因,彼果、彼缘、彼因,中间穿插的干扰果、干扰因、干扰缘等等这些,这个先报了,那个还没有牵;另外一个已经受报得熟了,又在种因的时候,其他同伴的另外一个原来一块儿的,可能它还没有感得果来报。

我形容一下,前后这种就跟百千万个人跑马拉松一样。一会儿这个进来,一会儿那个进来,一会儿这个退了,一会儿那个退了,一会儿往左,一会儿往右了,来来回回,你说不上来这是怎么回事。你就以为一目了然说,就在这条路上,大家这么多人,就以为弄清楚了。这种微细的差别,你看,除佛一人,其他的都不能尽因缘性海。因果不可思议呀!

大家想想,这辈子为什么遇到这些人?为什么经过这些事?这些事中又有事,一件事出来的时候横插来一件事,那件事又把这个转了,转的时候又认识新的人,也不知是善缘逆缘,总之一切都是未知,等等这些无尽的缘起搞不清楚呀!

每个人的心念有时候不知道为什么会冒这些念,这都有前因后果。这个念头怎么来的?所以说,一念又一念,你根本不知道是怎么回事。

佛就在这里遂举往事以诃之,以前有一个阿修罗儿子,对他的阿修罗老爸说:这个大海太浅了。结果阿修罗父说:我身长是七千由旬。一由旬有我们一般的四十里到八十里这么长,以幻术故,这里的幻术大概就是通吧,变为十六万八千由旬,才能够把那个大海水乃穷其底。

说你这么小,现在的身高仅仅七百由旬,大家看阿修罗的福报有多大,儿子的身高就有七百由旬,还没有幻术,你怎么敢藐视这个海呢?这个阿修罗的儿子就不信,突然间就投身入海,结果没溺洪波。几至丧命。差点儿在海里淹死了。

最后,还是这个阿修罗的老爸,以幻力把他给接出来,才喘息仅存。这一段话讲的是这个典故。

为什么佛说这一段呢?佛在经典里面告诉阿难,我以前就是那个阿修罗王,这个阿修罗子就是你曾经。阿难和佛有一世他们俩同做阿修罗的时候,是父子关系。由于你轻视大海而受疲苦,今复于我法中,轻视十二因缘甚深法海,当招恶报。

你看,对于教理首先不能以为很浅显,再者不要以为轻微学一下,就以为已经到了法源穷底,就已经入海探幽了,就已经很深了,太差的远了。阿难这样才惭愧、改悔,从此就不对经教法起轻慢想了。你看,直至如来灭度以后,这里蕅益大师才方办大事,传佛心宗。此解悟之难,又岂容藐忽哉!就是岂容你藐视它、忽略它吗!

这两段,一个是藕益大师讲了两则故事;另一个,又引了佛在经典中跟阿难的一个过去的本生故事。这故事他通归要说明什么呢,头一句总结是证断之难,固不待言矣。就是证果、断烦恼,这是真修、实证;第二句是说的解悟之难,又岂容藐忽。这第二段说的是解;那就说明我们常讲到的有两种,一种叫做证悟,一种叫做解悟。

大家想想现在解悟能有几分?证悟就更谈不上了呀!所以整个这些信、解、行、证,都是三藏法海、教海,给我们提供出来的一个路径,佛道深远呀,你要好好的走,认真的走,要辨别方向的往前,不敢停歇、懈怠,不敢走偏了呀。

从这一段话这两点来讲,我们要知道,不管是不是学修净土,对于教典的学修一定要抓稳姿态;再一个就是要有稀有难得心,深入法海。千万不要以为自己的能力有多大,确实我们在皈依诸佛法藏的时候,就是要皈依如来所说三藏十二部经典。

不要以为说,你一下子就掌握了多少佛法,或者一下子就可以去点评了。永远都要说,佛说的法如大海一样,我太惭愧了,只捞到一滴水,好在这一滴水跟大海水是一样的水,就是净土水。不要以为抱着净土水,就抛弃其他的水,其他的水跟净土水的元素、成分是一模一样的。

而且没有其他的水,就没有净土这一滴,没有净土这一滴,你就没办法代表所有的水,没有所有的水,你就没办法抽出来这一滴,永远都是这样来学修。

今天晚上跟大家分享的,一个,虽然我们行归净土,但是要记住,还要有教海的支撑,但是学习教海,就是一定要有解悟,更迈向证悟,是这么一个路线。所以,听到这里可能大家也明白了,学习佛法首先以行门为根本,其次就是在学习教理的时候,一定要往义理上会,不要往知识上会。

这个是非常非常不经意就会忘失掉的。如果说整个佛的教法里边,它有一些特色版块。有专门讲行门的,像禅宗、净土、止观等等这些,就是实修;那么还有一些是为了给愿力、发心做资粮填充的。比如说大乘经典里面,依照着佛菩萨的发心怎样怎样,虽然明知道做不到,但是我们一定要用心调动起来,像他们那样的去起这个心,动这个念,高处着眼,这是又一点。

再一个就是所有的教法,刚才讲到往义理上会,是怎么个会呢?就是听到这个道理,突然间,你觉得曾经没有这么想过,没有这么领悟过,我特别不喜欢用理解这个词,我希望我们学习教法要用领悟。一旦领悟的时候呢,这个法喜会滋生出来,那么你就自然下意识的,把身心世界依附在语义描绘的语境上,其实这就是修观,包括念佛的时候也是这样子。就是要往义理上会,不要往知识上会。

那么纵然学了一些知识,也千万不要藐视佛法,就是不能说,基本上你已经成竹在胸了,不敢有这样的一种见解。这种见解生出来了以后,前面我们头一段里面讲到的,很可能容易滑落到就成为一个假善知识,给人家在那儿弄去了。

所以我想,学习佛法真正的目标,一个劝信,另一个起行。劝信、起行必须要依附深入教海,或者有融会贯通的能力,至少在空和有、性和相、因果轮回和诸法空寂,等等这些上面,一定要有这个总持的悟性,然后再以这个悟性舒展开来,去会通一切的经典言教。我想,这对于诸位居士同修来讲特别难。因为说实在话,学习教典的悟性上,真的是一般的男众比女众容易,出家众比在家众容易,这个我已经观察了好久,确实如此。

那不管怎么样,我们首先死心塌地到净土一门上来,然后不要轻意被一些高妙的东西所转。比如说,我们现在一块来学佛吧,就修净土来讲,就是能够让你饱的东西,直接现成的就让你吃,动都不用动,只要你拿起筷子老老实实吃,那就是为了饱嘛。可是问题是什么呢?凡夫心、众生心他有一个毛病,他喜欢主观能动。

这个时候会出现个什么情况,比如说又提供一个场面,让你自己来做。哎呦!你就觉得,原来无所事事在那儿吃,你吃不下又不想吃,又觉得没意思。那亲自参与进去做的时候好像有那么几分意思了。稍微自己切个菜、洗个碗呀,围个围裙在炒瓢里面站一下,很多人就好奇心,想这么弄一下好像马上感觉就来了,呦!这个才好,光在那儿坐着吃有什么意思?大家得动手。

问题是什么呢?现在几乎没有人真的能把一顿大餐做成,现成的放在这儿,最后还让你吃得饱。你如果是最后能够做得好,放在这儿吃饱了也行。绝大多数基本上都是切完菜就累了,不想做了,炒完菜就腻了,不想吃了。那么,从为了吃饭、为饱的角度来讲的话,大家想想我们该怎么做呢?

我讲一个比喻吧,我们现在有时候觉得净土太单调,大家千万不要听错了,以为我在呵斥反对,就是有可能比如说,又去学个加行、密宗,乃至学个南传的奢摩他、毗婆舍那,确实有一些观心、内观等等这些他一下就有感觉,好像比念佛有感觉。问题是你最后端不到那一碗,真正能吃饱的感觉,到不了那儿。佛道深远,你到不了那儿。纵然你刚开始切了点菜、洗了菜,觉得非常有情趣,没有意思嘛,最后你还是饱不了。那你为什么不直接坐在那儿吃就行了呢?

总而言之,说了又将近一小时了,供养大家这个法义,希望与诸位同修在往生的路上,还是能够依然如故。一切的世间烦恼、逆境都随他去,只要我们想往生,尽量念佛就可以了。

南无阿弥陀佛!

(第十一讲)

南无阿弥陀佛!各位同修道友们,大家晚上吉祥如意!

又是一个殊胜的晚上,在这里非常惭愧的跟大家打个闲岔,再说一段吧。因为本来我们在线上,看大家精进的依然精进,懈怠的是充耳不闻,所以没办法,只能够靠自己了。不管怎么样,有这个因缘聚在一起,每周一次的开示对我和各位同修来讲都是一个很好的增上,各自在各自的身心法界中,能够提携自己,保持精进,所以也是非常好的一个缘起,请大家欢喜、信受。

可能有新进来的同修不知道,咱们这个实修群主要是以行为主,以功课为主。为什么称之为开示呢,就是一个星期做这么一段共同的听闻。因为我也没有他心通,只能够依着言教,揣测着来跟大家共同的提携。

如果说比较相应的话,诸位有的可能正好碰到自己的不足,或者在这方面的缺憾,有所懈怠,甚至生起信心上的退失,乃至不想坚持,等等一系列这些心念的话,突然间把它给灭除掉,那也是功德无量的事情。

今天我们讲蕅益大师的开示,有几个点,也是算问题吧。其中的一个点就是戒律,最近也有同修在这里我随喜成就他们受三皈,特别是五戒。从我本人而讲,现在特别欢喜和受用的去成就别人来正受五戒。

因为佛门常说戒为无上菩提本,所谓的实修,任何一个法门,都离不开以戒为基础。所以咱们现在虽然把戒律当作一个宗派来这样的提倡,但是从根本上而言,戒是不能死板的称之为一个派的。佛藏里边包含经、律、论,那么律格外的提出来,是为了强调它的重要性、基石性。

所以一切的学修人,一定要有持戒和受戒来作为修学最基本的底盘。而且对戒律的认知够了,行持跟的上去的话,那么其他的道业自然而然就排忧解难,一切走的特别的顺畅,违缘业障等等这些都有戒的功德给它挡在两边。所以说戒为无上菩提本,长养一切诸善根。

今天我们就戒这个主题,来看一下蕅益大师对于戒律的几个小段开示。这段话我们分作两段讲解,前面的这几句比较短,是给一个叫做庸庵的同修开示的。原文如下:

千里之行,始于一步。一步未足,不名到家。谓千里只一步,可也。谓一步即千里可乎?夫以佛道为千里者,戒是最初一步。从此至成佛总不出此一步,而决不容守而不进。盖进则此一步念念保全,止则此一步當下衰息。然进步之法,不过舍无始故步,故步各有偏滞,而最障道,莫若嗔慢。一念嗔心起,百万障门开,慢如高山,法水不停。又非理嗔粗而易除,执理嗔细而难断,慢过慢显而易见,增上慢、卑劣慢隐而难知,知所难知,断所难断,是谓能离退缘矣。(《灵峰宗论》卷二之四,示庸庵)

大概是这位同修在戒律操守的过程中,觉得戒就是死执教条,那么到底对于持戒而言,是不是能够快速的在菩提路上作为加行、增进?可能是他在具体的持行中有一些疑问,在此发信问蕅益大师,蕅益大师给他的回应。

大家来看第一句话,千里之行,始于一步。一步未足,不名到家。祖师的言教,三言两语就能把整个一个脉络给论贯清楚。千里之行等于说我们从初发心开始,一直到最后究竟圆满成佛的那一刹那。千里之行整个行程始于一步,就是第一步你怎么迈脚怎么走。

但是尽管走了九百九十九里又多少步,只差最后一步,如果你没有到顶,就不名到家,就是你到不了最后圆满的这一刹那,那么前面的那些都只能说在行进之中,都不能叫究竟圆满。

谓千里只一步,可也。什么意思呢?等于说这么漫长的菩提路,千里只一步就是你一下子到位了,跨到佛国境界了,那么就是一了百了,可以啦,修行可以歇手,彻底觉行圆满了。

但是如果说一步即千里,谓一步即千里可乎?就是你想一口吃成个胖子,有没有这样的好事呢?不可以的。我们学习佛法也得修因证果,一步一步的来。所以这个铺垫是要说什么呢?就是说,始于一步的第一步是十分重要的,而且这一步是始终伴随着我们,所有成佛道路上的所有步,步步都要有这一步在,是什么呢?就是戒律。

夫以佛道为千里者,这还接着上一段,就是以佛道为千里的这个比喻来讲,戒是最初一步。虽然是最初的一步,从此至成佛总不出此一步。虽然戒、定、慧好像戒是第一步,但是就算由戒生定,由定发慧,可是定和慧的层面决定是离不开戒的守护的。

那现在诸位同修发心,最起码能够受五戒,就知道对于这个菩提道业多么的重要,对于往生资粮有多么决定,就是要受戒、持戒,不但是第一步,究竟的一步,也是自始至终的一步,出不了这一步。

后半部分这一段,说为什么在戒律上,或者是小小的有些毁犯,乃至根本的不保等等这一切,这就是蕅益大师开示的,问题出在哪里呢?还是修心,从修心开始,心上不够,心力不够。所以大师就讲,而决不容守而不进。虽然持戒是最初的一步,到成佛一直是这一步,但不是说你一动不动的守着这个死执崖板,每天的心念死守在戒条上不动,这是没有进步的。

而是,盖进则此一步念念保全,止则此一步当下衰息。大家一定要把这个道理搞明白啊!想要持戒圆满,并不是说每天不断执著于教条,而是戒它有修理功能,这个修理功能要体现在心地、心行上而言。那么心行的改变,不断的进步,乃至增加加行了以后,视野的高度,对持戒的认知,又会增进你戒品品位的增长,它是一个相得益彰、并驾齐驱的功德。

那我们也反观一下,为什么我持戒持的有时候觉得丢帮跌底的,或者觉得越来越没意思,说持戒好像没什么感觉,找不着这个边畔在哪里?为什么是这样呢?这个问题出在戒的功德没有当真。也就是在日常生活二六时中,你的心行没有跟戒保持一致的正念,没有贴上去。

所以这里蕅益大师就提出来说,戒的功德,进则此一步念念保全。你想进,在持守上有进步,那么就一定要念念保全,念念保全的意思,往这儿会,往心性上会。止则此一步当下衰息,如果不当回事,不殷重,没有这个概念,对于戒的戒法体行相,彻底没有心行跟上去,不相应的话,那只是当时受的时候的一个仪式,过完了,种了个缘没有了。

祖师这里讲到然进步之法,不过舍无始故步。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就是你想从持戒上体现修行增进的话,不过舍无始故步,就是你不要老在原来那个视野和心态上,封止不前,一定要走出来。原来你的心行、心量很小,很自私,或者大心菩提心不够,你始终锁定这个心行,那么你持戒就增长不了,所以叫做舍无始故步。你不要就那么一点执著,就那么一点心量,你要往出来走,往开打。

所以,故步各有偏滞,而最障道,莫若嗔慢。这就是蕅益大师开始讲,为什么说持戒总是不圆满,甚至不清净的诟病点在哪里呢?你看,故步各有偏滞,就是懈怠或者信心不足等等,都会让我们有偏颇或者停滞。但是真正里边最为障道的,最让我们戒心、戒行不得力的是什么呢?两大主要的心理烦恼,一个是嗔一个是慢。嗔就是嗔恨,慢就是我慢。

这里蕅益大师把它分开来讲了,他讲到,一念嗔心起,百万障门开。

为什么今天给大家讲起这个,也要一起来反观和共同学修这个嗔火呢。我们的嗔心就算控制不住,也一定要能照看的到,特别是脾气比较暴躁的人。这个火烧功德林是实打实的,好不容易近段时间积攒的一点修持功德,积攒的一点持戒正念,但是可能外境也罢,自己也罢,一旦引发了嗔火冒起来,烧的昏天黑地,连续几天、几个月甚至一年半载的烧上了,一烧不复回头了。善境界、正念感觉都没啦,都是因为嗔恨心。

在这种情况下,我想诸位同修如果发心想在心性上用功,那么第一个就是要忏悔。因为但凡嗔火重,那就说明你过去在生生世世的熏习中,这个烦恼种子特别的强、特别炽盛,存的特别多,比别人还格外多。如果比别人多,首先你要有一个心态说我这不对,不对了以后呢,我还想转好。如果你没有这样的一个惭愧、忏悔心的话,觉得理所当然,就不会有修改的机会了。

所以脾气暴躁或者容易起嗔火的同修,大家在有境界现前的时候,首先要观的清楚,意识到我又发火了,这是第一个本事吧。那么其次,慢慢的随着反观的能力增长,它就会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进步。比如说你虽然还是控制不住的发着,但是一边发着火一边还有惭愧心,知道不对。慢慢的你就能够,发着发着发了一大半,就不发到究竟圆满了,不要非得把它发完了,快到一个点上的时候,你停下来了,总比上一次彻底的这样没完没了强,那就是进步。

如果随着到了中途突然间嘎然止住的话,那就说明你在法上相应起作用。修得等到你开始起心动念,将要蠢蠢欲动的时候,能够观的到,这是其一,能够止得住,这是其二,这就说明你确实可以称之为一个修行人了。就会对你的戒业,就是你持戒的功德有增进和护持。

你想想嗔火它会导致什么呢?杀心嘛!所有的戒律里边,杀、盗、淫、妄、酒,杀业是排名第一的。所以一念嗔心起,百万障门开,第一个烦恼破戒法,就是嗔火。

第二个,我慢。慢如高山,法水不停。

有两种,一种是外道人,没有学佛的,佛法的这个法水肯定停不在他的八识心田中,这我们就不计较,算他无知者无畏吧。特别是学佛了以后,越学越我慢山高,这一类人是什么情形呢?就是他本身要么非常自负,要么非常自卑,所以对自己的种种就特别的在乎和敏感。

在这样的情形下,他的这种我慢,一个是根本听不进去,另一个是根本就觉得自己做不到,所以就不去做,甚至连想去做的这个发心都没有,这也是一种我慢。

蕅益大师后面又进一步分析,讲到从嗔火到我慢这个微细的心理状态,一般我们最为克服不了的是哪一种呢?大家往下看。

又非理嗔粗而易除,执理嗔细而难断。非理嗔和执理嗔,这是在佛学术语上的两个名词。

非理嗔,就是说人家没有怎么得罪你,招惹你,你不知道怎么一下就火了,有一个心念乃至一个其实不是真正针对你的外境,你自己就火了,自己就把自己给得罪了,这就叫非理嗔。或者你没有理由生气,无缘无故的一下子又不知道今天犯了什么毛病,神经了一样,这就叫非理嗔。那么这些火我们是容易发现,好控制。特别是一旦有时候反观一下,真是我不对,不应该这样的话,能够把自己暂时的伏住或者平息住。

执理嗔是什么呢?说俗了一点讲就是得理不饶人。也许他确实不对,今天把你给得罪了,也许两个人在争执的过程中你有发火的理由,这就叫执理嗔。这个火很难熄下来,为什么?因为你会跟别人说:你讲不讲理呀?我现在有理呀。

你要知道我们是修行人,有理也不能起嗔念。不管有理无理,但凡起嗔火,那就错了。特别是有的付诸于行动,意业和口业还不够,还要付诸于身业,大打出手。对一个修持者,佛的弟子来讲,这是非常惭愧,甚至很丢人的事情。

我不知道群里的诸位同修有没有在执理嗔的时候,一下子一发不可收拾。以前佛在言教里面讲到,说修行人不要大发雷霆的去生气,不应该无缘无故,乃至有缘有故的生嗔火。佛打了个比喻,譬如清冷云中,霹雳起火,非所应也。大家见过天上的清冷云中霹雳起火呀?大冬天的乌云密布,温度又低,湿度又大的时候,你还能一下子暴跳如雷,确实太有本事了。所以就是因为这个本事,那么在嗔火中就障碍着我们的戒律之道,增进不上来,视野提不高,守不住。

刚才讲到关于嗔这个心念,再一个更加容易障道的就是我慢。

慢一般在佛法里面也有七种类型的差别,慢过慢显而易见,增上慢、卑劣慢隐而难知。蕅益大师这里在讲到我慢的时候提出来三个概念,慢过慢、增上慢和卑劣慢。

什么叫做慢过慢呢?就是说,人家本来要比你强,结果你还反过来说自己比人家强。这种烦恼这里讲了,显而易见,就是自己能够意识的到,别人也能看的出来。大家在平常一定会看到有一些人,依照世间的俗情俗见来讲,确实可能他能力差一点,本事也没有,乃至财富地位可能大大的不如别人。那他喜欢吹牛或者喜欢自我陶醉,活在自己世界中,自尊心极强,人家比他强他看不到,他老觉得他比人家要强的多,这种就叫做慢过慢。一般我们容易发现这个烦恼,因为这个烦恼显现的比较粗浅。

后面有两种叫做增上慢和卑劣慢,是隐而难知最为障道的。隐而难知,其实就是我们自己意识不到,这是其中一层。还有一个,就是你意识到了都不愿意改,这也叫做隐而难知,大家要知道意识到不愿意改的居多。有些毛病是粗浅的容易改,稍微有点道心的,他就说下一次不干了,或者还干了一次两次,终究能改得了。

有一些虽然别人劝导说不对,他自己意识到,或者意识不到不对,但是根深蒂固的这种慢,他不愿意改,甚至连改的发心都没有,所以隐而难知,一个是增上慢,另一个是卑劣慢。这个增上慢是什么意思呢?也就是我慢嘛,人天生的这种自我优越感,每一个人都认为自己是一切世界的中心、主宰,与生俱来这种感觉,就认为说,所有我的和我所在的都要比别人高尚了,他才舒服,一旦有一点欠缺,一定会奋起直追,有时候我们把它美化成理想、目标、人生境界等等这些。

这就是我执,特别强盛,叫做增上慢。这个还是根本的,人人有之,本能的增上。

那么最麻烦的是什么呢?有一种人他不知趣,卑劣慢是什么?就是人家比他要强的多,他也承认,但是他潜意识里面认为,人家只比他强一点点,他也不比人家差到哪里去,而不是说差的很多。

特别是一个修行者在道业上如果脸皮厚的话,这个障碍是非常大的。就是不愿意承认自己功夫不好,修持不够。不愿意承认人家特别能够放得下,在有些方面就是非常的清净,他不愿意承认,他受不了。在这种情况下就容易滋生卑劣慢。

比如说念佛,同修道友一天念五万,他念一万或者五千,乃至就念了个十念法。他会觉得说,功课一定要在数量上吗?他会找借口说,一切唯心,数量上是不能说明的,他不说数量上念得多是需要发心也大的。他不管这个,这就属于卑劣慢。

还有一种更麻烦的卑劣慢是什么呢?就比如说,另外一类人修行胜过我们好多,他也完全承认,但是他就破罐子破摔。反正你修你的,我不好,我根机差,我是俗人,贪嗔痴烦恼俱足,六根不净,我不修,你修你的,与我无关。这也是一种非常麻烦的卑劣慢。

隐而难知,一个是发现不了,另一个,发现他也不改,也改不了。这两大烦恼就会伤害我们千里之行始于一步的第一步,戒律。所以蕅益大师最后的结语是知所难知,断所难断,是谓能离退缘矣,大家一定要把这两句话给听进去。

知所难知,不要以为说真的是发现不了,是你对自己的习气毛病,你的心行所欠缺的地方,你有没有想悔改,你知不知道可以改,你愿不愿意改,这是一个麻烦。知所难知,有的他装作没这么回事,不知道,不愿意面对。这是一种知所,就不知。

另外一种是断所难断,特别是前两者,像非理嗔和慢过慢是好断。这个执理嗔和增上慢卑劣慢是难断,难断上面的烦恼,你能够顿断或者渐断,只要你有心去断,那么你就一定能够离开退缘,这是给我们打保票的,大家要晓得。

我们在修学过程中,如果真正把这种与生的、本能的,特别自己的习气体现在哪里最浓的这上面,你能够下刀子,能够断,那就能够离退缘。不进则退,不退必进嘛!

所以后半段讲了这么一大段,是为前一小段服务的,就是我们为什么持戒要么心力不足,要么戒条不明朗。很多时候表达在我们的记性不好,一不小心就犯了,犯了不知道,过一会儿想起来等等这些,都是由于一个嗔,一个慢,这是我们主要的退缘。

所以大家在戒上面,要有这样的认知。不要以为持戒是死守戒条,不但戒条要守得住,还要在心性上去动刀子,增进戒律的内涵。说俗了就是增进戒律的档次,佛法里叫做戒品品位。一定要用心行来补戒律,用戒律来匡心行,这是一个始终如一的修行进步方法。

这是第一段跟大家分享一下,蕅益大师对于庸庵同修的一段开示,关于戒律和心行的相互滋补问题。

好,各位同修,下面我们来看第二段,是给一个叫做净乡的居士开示的,也是关于戒律。

四不坏信,尤从戒始。盖昏途宝炬,示人以何路可行,何路不可行。何路超生脱死,何路堕坑落堑。凡发心起行、亲师取友、择法眼目、看教指归、工夫要诀,巨细精粗,无不从学戒而辨。故从上佛祖,虽教观有偏、圆、权、实种种不同,未有不以戒为初基,以戒辨邪正者。清净明诲,的是乐邦左券,此信不可坏也。(《灵峰宗论》卷二之四,示净乡)

因为这段比较涩,先给大家读一下,我们先熟一下。这里讲到的是什么呢?从理上来讲跟上一段是完全吻合的,是一个义理。这里着重强调的戒律的什么呢?前一段可能讲的从一步到千里,始终戒律伴随。怎么个伴随方法,具体戒律在这个千里之行的过程中,从始至终的怎么样去起作用,就是这一段开示里面,特别把它都给确指出来了。

所以祖师们的开示,他其实是给两个人或者是两个空间、两个时间段的,相隔也许很久的开示,但是,他会相互能够显现开发相互的义理,两段开示就有如此的功德。我们要相信祖师的法语说法不会有误导众生的弊病。

这里讲到四不坏信是什么呢?四不坏信就是我们常说的皈依三宝,信佛、信法、信僧、信戒,佛、法、僧、戒属于四不坏信。

四不坏信本来是佛、法、僧排在前面,戒排在第四,但是蕅益大师这里说,其实四不坏信是要从戒开始的。那诸位同修想想,从戒开始体现我信仰三宝。诸位同修皈依的时候都知道嘛,三皈依虽然不是戒,但是它有戒的精神在。尽形寿皈依佛,不皈依天魔外道;皈依法,不皈依外道典籍;皈依僧,不皈依外道邪众。这就是三条你必须要做到的。从皈依三宝,信佛、法、僧三宝开始,戒就在。所以四不坏信,尤从戒始。

那么为什么说从第一步开始就如此重要,一直伴随着我们呢?蕅益大师说昏途宝炬,昏途就是黑暗的道路上,有一个非常明亮的火炬嘛,就是戒有这个功德,是犹如昏途宝炬,示人以何路可行,何路不可行。

大家听这一段开示特别重要,一定要切中时弊,针对要害。我们现在学佛有一个什么大弊病呢?就是末法时期,很多原则守不住了,他找借口。觉得就圆融一下嘛,恒顺众生嘛,慈悲嘛。这些事这些词本来是大乘佛法里面的第一殊胜义,被一些完全是稀里糊涂的人给用坏以后,现在都成了一个障道因缘。

如果从戒律来讲,就是有可有不可,有为有不为。佛弟子刚开始迈步,就像一个人刚生下来一样,牙牙学语学语步履蹒跚,你就直接让他这样那样,两天就弄死了。

所以一开始戒律就是昏途宝炬示人,哪个路你现在可以走,哪个路你不能走;那么有些路是暂时不走,以后再走,以后再走的路,你现在就让走,还是死路;乃至有些路一直永远都不可以走,直至成佛了,回过头来很可能才在上面说百花丛中过,片叶不沾身;有些路是一直要走,离开一步都决定不行,这就是戒律。

示人以何路可行,何路不可行,诸位同修要记住,如果我们操守三皈五戒,决定念佛求生,那么这条路就可以走的。如果走这条路的时候,千万不要说别的路不好,但是你绝对就横跨不了,确实你横跨不了。

再往下看,何路超生脱死,何路堕坑落堑。还是以戒为判别。出家人的二百五十条比丘戒,叫做别别解脱,持一条就是一条的解脱因缘。

等于说人在轮回路上,胳膊腿生的一定是趋向轮回的,那它把你有可能轮回的胳膊腿绑定了,给你收回来,让你不犯这些,那自然而然一个绑定你的绳索,就可以说是一条指向解脱道路呀,你不轮回了,就必然解脱嘛。

戒的功德就是止轮回,虽然止你的轮回,不推你解脱,其实真正的功德就是推向解脱。所以戒的解脱功德是这样的一种方式方法和着力处,我们要了解。

如果明白戒的功德,何路超生脱死,大家要知道五戒是一切戒的根本,所以我们佛弟子修持来受持五戒是最起码的,希望大家都能够发心来受戒,不要怕,要发心守。何路超生脱死,就是说明以戒为根本。何路堕坑落堑,戒就是坑和堑上面的安全板呀,那你不守戒了,一旦没有这个东西,那必然会落,会堕。这是从根本的迈步,根本路线上而言的。

那么在走路的途中,凡发心起行,这是开始上路了,发心起行了,抉择法门修行了。那么抉择法门你得亲师取友,得亲近善知识,一块结伴同修道友,那你怎么判断他是善知识?怎么明了他是同行道友呢?这个时候,又用戒来发挥功德。

亲近善知识就看他根本的戒守的怎么样,这是必然无疑的。从外相上来讲,现在的汉传佛法,至少你要独身。外在的法来讲,有时候也常会说素食、僧衣等等这些。我们可能说这个是一个外相的表达,你如果为了住持佛法,而非常注重外相的表达,能够做到,这也是算心里有法道,也是愿意护持的,那就说明你心里有道,才可以作为善知识。

我们亲近善知识就是以戒律为标准的,大家都知道五戒,那就用五戒来看一块的同行善知识、道友,他的戒律怎么样,清净不清净。其他的不说了,就鸡蛋来讲,吃不吃且不说,实在业障现前你就吃。你能够守着不吃,那就真的好,不能说是太执著。

或者说,哎呀,算了,鸡蛋现在没有一个怎么怎么样的,不可以这样讲的,哪怕你吃,你也要说不吃好。这才叫做亲师取友,不管是师和友,你都用戒律来看。下面讲到择法眼目,就是你有择法的眼目呀!

看教指归,工夫要诀,巨细精粗,无不从学戒而辨。

这就是更到了微细的深入经藏,以戒为师。每日参禅悟道,心地上的功夫要用戒来勘验。这个是什么道理?比如说,你看教的指归,学习佛法三藏十二部教典,那么你就能明白,最后的落脚点一定是从戒始,从戒终。一个是从信条的执守,第二个是心念的不动,第三个是圆满任运自如而不毁犯,那就成就了。

那么从工夫要诀来讲的话,境界现前的时候,你的心地功夫怎么样?美色当前,你的淫欲念会不会有所生,有所毁有所犯,身口意业上能否守住?这就是工夫要诀。从戒来鉴别看你的功夫怎么样,就看你在戒上面操守的如何。所以 巨细精粗,无不从学戒而辨。现在我们真是惭愧,有时候戒是怎么回事也不知道。阿弥陀佛!

所以,最后蕅益大师总结,故从上佛祖,虽教观有偏、圆、权、实种种不同。这个教观,主要是指的天台教下,修止观法门,有教有观,止观不二,教观不二。

因为蕅益大师当时他在抉择教门的时候,也是进行过抓阄的,抓阄到底是依着哪一个宗派入,还是自己再创立山头,结果最后抓的是天台宗,从此就以天台子孙而自认。

所以这里他特别提到故从上佛祖,虽教观有偏、圆、权、实,在天台教下,他认为教法纯圆独妙的就是《法华经》,是一乘真实法,其他的是从偏道。这是把他门里的自身门风给带出来说了一下,说虽然有种种的不同,没有一个法门,一个教派,没有一样不是以戒为初基的。

所以彻悟禅师讲到七种修行净土人,一个是真为生死,发菩提心为学道通途,以深信愿,持佛名号为净土正宗。最后是以四种根本而为入道,就是只有杀、盗、淫、妄四种根本戒守得住,才有入道的资格,否则你道都入不了。

《楞严经》讲到,不断淫欲心而修禅定是魔业,淫欲都不断你去修禅,越修得高越危险,因为你有资本危险了,而这条最基本、最根本的漏劣根没有断,大家设想一下有多危险。就好像一个身体,外面的皮肤长得越来越紧致,越来越健康了,可是你内脏有一个毒没除干净,出不来了,那可想而知。

所以一切未有不以戒为初基,以戒辩邪正者。特别是我们凡夫,看不到菩萨示现还是凡夫的根本烦恼显现,所以就不要都说是菩萨示现,就用诸恶莫作,众善奉行,用戒看他怎么样。不要一旦看见有毁犯的了,就认为是什么再来人,菩萨示现等等,不许这样,这不合法度。再大的大德,再高的高僧,他一定是以戒为根本而示现在这个世间的,一旦舍开这个,就是邪魔外道。

所以这里讲到清净明诲,这是《楞严经》里面特别提出的四种根本,的是乐邦左券。你看,一个念佛求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还要以这四种根本,这也是往生极乐世界的胜券在握。此信不可坏也,大家一定要对戒有信心。为什么今天晚上讲这个呢,我也想跟大家说,我们从信佛法,到学修,对匡正自己,抉择善知识,一定要以戒作为标准,不要坏戒法。末法现代的人都不爱吃苦,不想受约束,可是戒就是要你苦心苦志,要约束,让你不能够犯贪嗔痴、财色名食睡,那么你就对戒一定要有正念。

什么是正念呢?因为戒它管辖的多,如果对一个没有道心或者初机的人来讲,他认为被管了,不知道戒是在保护我们。所以他那种被管的心理,被动割舍的心理来学这个戒,他没有主动放弃的这种法喜快乐。

在这种情况下,他就会没有正念,你稍微操守的好点他说你执著,稍微斤斤计较的他嫌你烦。结果学佛法的人嫌烦,那么弘法的人就不断的稀释,最后妥协,弄得这就是法灭之相。

为什么虚云老和尚走的时候说戒,佛陀走的时候说以戒为师呢?所以大家要对戒有足够的信心,从始至终一定要用戒在佛法大海里,在三宝路上来作为指路的明灯。

这是我们今天讲的第二段开示。

戒有法体形象,我们都学过的话,知道具体戒的内容,怎么受,怎么守,怎么持,戒条一条一条应该怎么样。戒法、戒行、戒相,每天对戒规定的,你的身心依托在上面,有的不能做的绝不毁犯,你持戒的生活内容就是呈现出来这么一种相状,这是一个正知正解。但是我们也不要以为,光这么持戒,定慧就没有了,好像这么在乎戒,说一定要三而一体的。要知道戒持圆满,戒念、正念足了,自然而然心行就会有质的飞跃。

我们下面再看一段。法法头头,无非至道,人见不彻耳。今受根本五戒,只须住于戒中,明见佛性。五戒之体,固是无作法身,五戒之相,一一无非法界。慈良清直,正见昭明,念念圆满无上功德。(《灵峰宗论》卷二之四,示见彻)

这段是给见彻同修开示的。因为没有看到问话的原文,他可能是修禅的,我们不妨设想一下,可能有两种可能性。一个就是认为参禅,只要一心一意地修无为法、修虚妄法、观空遣相,头头法法都往这个空性上会,就可以了,不要面面俱到的非得去执著些戒条,天天在戒上摆弄,这是一种认知;另一种认知,说持戒只能够得人天果报,要么脱离三界。

可能悟入到大乘佛法缘起性空这样是比较难的,好像持戒是个基础,只是一个铺垫,后面的高妙处是不能从戒功德得的。这是两种知见。

蕅益大师就针对这个,做了一个非常圆融无碍的称性发挥,可以说一切法皆是佛法。一开始就讲到:法法头头,无非至道。首先什么叫做至道呢?就是成佛之道,究竟圆满,自觉觉他,觉行圆满之道。

我们如果听过《楞严经》,也可以叫如来藏心,《金刚经》里面叫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就是圆满的见到一切法皆是佛法。郁郁黄花,无非般若;青青翠竹,悉是法身。一切法在他眼里看来都是现成的佛法。

所以天台宗也有一个说法,叫圆人观偏法,偏法也圆;偏人观圆法,圆法也偏。就是从圆教的角度来讲,法法头头都是究竟佛法的体现,吃喝拉撒都是这样。所以禅宗的祖师们以前开示,怎么用功办道呢?饿了就吃饭,困了就睡觉。什么是祖师西来意?说我这儿没有西来意,只会过日子,等等这一切都是讲这个法义。

但是一般人为什么理解不了了?蕅益大师说法法头头,无非至道,人见不彻耳。就是一般的凡夫见不到,见到了也见不全。什么叫做见不到?就是充耳不闻,不知道佛法的微妙之处、玄妙之处。

不彻,就是虽然见到一点了,见解不圆,等于说看一座玲珑宝塔,从下面数一共十二层,从上面数还是十二层,很可能你就觉得从下面看和从上面看是一样的看。但是你在第一层看跟在第二层看,绝对风景是不一样的。如果大家用过功夫的,学佛一路走来,对佛法的这种感悟,对于戒律的这种心力,都是不可同日而语的。

这里首先说到一切法都是根本佛法,只是人的见解不彻,就是你见不到,不能在一切法上见,所以才有次第法,才有浅法有深法,我们就认为深法才是佛法;才有偏法、有圆法,我们认为圆法才是佛法;才有戒法、有定法、有慧法,就以为戒是戒、定是定、慧是慧,不可以三而一,一而三。这都错了,这都叫人见不究竟,不通彻。

这里蕅益大师就给他讲了,今受根本五戒,这应该给居士同修说的,诸位同修也要听明白了,不要小看五戒。以为没机会出家,也没有资格受比丘戒,就浅显的简简单单基本的受个五戒,不敢小看。为什么?法法头头,无非至道。至就是究竟圆满之道,包括五戒。

所以,今受根本五戒,只须住于戒中,明见佛性。只要你住在五戒中,就能够见佛性。这个话不是一般人能够讲出来,天天守着杀盗淫妄酒,我一样不干,就能明心见性吗?可以。

大家试想一下,五戒又叫五大师,杀盗淫妄酒这五样,就是促使我们犯贪嗔痴慢疑,还有五种不正见,所有的十惑烦恼都是从毁戒中来的。那么你住到这个戒中,你自然而然守在戒里边,那就说明一切的烦恼就开始舍呀,切呀,断呀,久而久之佛性就现前了。

戒性就是佛性的另一种表达,从人的本位来进行的表达,所以你依人的本位而住到戒性之中,本来就是佛性的显现。就跟念佛的时候是心是佛,是心作佛,一模一样的道理。

所以这里讲到,住于戒中,明见佛性。特别这里住于戒中是什么呢?就是守持受戒,任运自如,没有刻意毁犯,没有刻意执守的时候,举手投足都是自然而然,自然而然就是操守五戒,那这个时候你说离佛性还远吗?明心见性,我们为什么明不了心,见不了性呢,就是因为有障碍。

为什么有障碍,障碍从哪里来的?起心动念无不是业和罪来的。所以只要你住在戒中,大家好好参悟这个住,久久自得。

那么后面又讲,五戒之体,固是无作法身。五戒之相,一一无非法界。

这段话特别的畅快淋漓,但是也极其的难明难解。为什么说五戒之体,固是无作法身呢?什么叫做无作法身?解脱里面也有空解脱门、无相解脱门、无作解脱门。就是不生不灭的本来佛性,如来藏,如来密因,在《楞严经》叫修证了义。

五戒之体就是我们起作的时候,刚才讲起心动念,就是要去毁犯的时候,你只要不作,自然而然本来面目一认而知,当体就是五戒体。具体我们去持这个五戒之相,你不要以为,好像持戒之相就有一个我在持戒,戒是被我持,我持完了以后有功德,我犯了戒了就有罪过。

不管持戒毁犯,功德罪过等等,都离不开这个现前如如不动的无作法身、佛性。任何时候,任何时空法界,任何现前一念都离不开,无非法界就是你离不开这个。就我们讲到的,全修在性,全性在修一样。

再作这个金子和器具的老套比喻,五戒之相就是耳环、戒指、盆、佛像,无非法界就是都离不开金子本身。你能够把思想立足于这样的层面,才能够悟到什么叫做法法头头,无非至道。我们悟不到,所以不彻,见解不彻底,不圆满。

这里讲到的五戒之体就是无作法身,五戒之相,一一无非法界。这个话他要表达的什么意思呢?五戒之体,固是无作法身,就是一切法的本质,我们容易接受它是一样的,是本来无二的。但是一切法的现象,我们就觉得它不可能是一样的。

但是这里讲到五戒之体,固是无作法身这个好理解,大家都认同。蕅益大师后一句话什么意思呢?就是我要告诉你们,五戒之相就是你发心去受,受的过程中羯磨圆满,最后得了戒体,尽形寿的操守,所有的修行行为和修行状态都离不开佛性,就在现前佛性中显现,这才叫做无非至道。念念不离开这个性,而念念依照相在修。这个比较难理解,善根好的人一点就通。善根不好的就好好悟吧,多去拜佛忏悔,发心受戒,要不然越想越糊涂。

最后形容描绘,慈良清直,正见昭明。能够发心受戒,以直心道场认认真真去持守,自然而然对于佛法佛性的领悟,圆满见解就会自然而然显现的。显现出来的,不是求来的。念念圆满无上功德,所以持五戒就等于成佛一样。

那么他这里讲到,你就以为一定要参禅悟道才是向上一路,才是最圆满究竟的上上之法,说五戒就跟参禅是一样的。那我告诉诸位,五戒跟参禅一样的,五戒跟念佛是一样的,念佛跟参禅一样的,念佛跟五戒是一样的。戒定慧都是一样的,了生脱死都是一样的,一切都是一样的。问题是你要挑一样去具足所有的一样,以这一样为代表认认真真的一天一天的去用这一样去积功累德,那才能具足所有的都是一样的,否则永远到不了那个地方。

希望以今日开示功德,让我们大家又做一个菩提道业的增上。愿以此功德,同生极乐国。南无阿弥陀佛!

点赞 2

评论问答

相关阅读

证严法师:为善当及时 证严法师:为善当及时

寂静法师:帮助高考产生奇迹的几个秘诀 寂静法师:帮助高考产生奇迹的几个秘诀

星云大师:五个很简单的方法,教你如何孝顺父母 星云大师:五个很简单的方法,教你如何孝顺父母

星云大师:观音菩萨十二大愿 星云大师:观音菩萨十二大愿

星云大师:做人难 难做人 星云大师:做人难 难做人

星云大师:来意不诚退回原处 星云大师:来意不诚退回原处

星云大师:五百罗汉大闹普陀山 星云大师:五百罗汉大闹普陀山

星云大师:南海普陀山传奇异闻录 序言 星云大师:南海普陀山传奇异闻录 序言

星云大师:那么多尊佛菩萨为什么观音菩萨知名度最高? 星云大师:那么多尊佛菩萨为什么观音菩萨知名度最高?

星云大师:开悟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星云大师:开悟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星云大师:佛教的十九种日常修持法门 星云大师:佛教的十九种日常修持法门

星云大师:修行容易遇师难不遇明师总是闲 星云大师:修行容易遇师难不遇明师总是闲

圆瑛法师:大方广圆觉经讲义-圆瑛大师(三十) 圆瑛法师:大方广圆觉经讲义-圆瑛大师(三十)

圆瑛法师:大方广圆觉经讲义-圆瑛大师(二二) 圆瑛法师:大方广圆觉经讲义-圆瑛大师(二二)

圆瑛法师:大方广圆觉经讲义-圆瑛大师(三六) 圆瑛法师:大方广圆觉经讲义-圆瑛大师(三六)

圆瑛法师:大方广圆觉经讲义-圆瑛大师(十九) 圆瑛法师:大方广圆觉经讲义-圆瑛大师(十九)

太虚大师:大乘本生心地观经讲记 (无垢性品第四) 太虚大师:大乘本生心地观经讲记 (无垢性品第四)

星云大师:婆媳与母女 星云大师:婆媳与母女

星云大师解读《心经》中的九个层次 星云大师解读《心经》中的九个层次

太虚大师:大乘本生心地观经讲记 (嘱累品第十三) 太虚大师:大乘本生心地观经讲记 (嘱累品第十三)

印光大师:精诚感现大师相,摹写威仪仰净宗 印光大师:精诚感现大师相,摹写威仪仰净宗

星云大师:从心的动态到心的静态 星云大师:从心的动态到心的静态

星云大师:佛教对生老病死的看法 星云大师:佛教对生老病死的看法

莲池大师:杀劫由来 莲池大师:杀劫由来

莲池大师:释迦牟尼佛割肉饲鹰 莲池大师:释迦牟尼佛割肉饲鹰

莲池大师:持斋功大 莲池大师:持斋功大

星云大师:消除压力 星云大师:消除压力

莲池大师:雁痛生离 莲池大师:雁痛生离

庄慧法师:恭诵《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之因缘 庄慧法师:恭诵《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之因缘

净土法门法师法语:佛菩萨用清净心,六道凡夫用散乱心 净土法门法师法语:佛菩萨用清净心,六道凡夫用散乱心

皈依修学手册:三皈依讲义--宏泰法师 皈依修学手册:三皈依讲义--宏泰法师

这是宗喀巴大师留给我们的殊胜修法,切记! 这是宗喀巴大师留给我们的殊胜修法,切记!

证严法师:神射手的王子 证严法师:神射手的王子

证严法师:守空锅的老夫妇 证严法师:守空锅的老夫妇

道伟法师:在禅堂里,有会用功的,也有不会用功的 道伟法师:在禅堂里,有会用功的,也有不会用功的

道西法师:到底应该念南无阿弥陀佛还是阿弥陀佛 道西法师:到底应该念南无阿弥陀佛还是阿弥陀佛

印祖故事:法师病重弟子疑,问疾劝念观世音 印祖故事:法师病重弟子疑,问疾劝念观世音

“风水大师”的尴尬 “风水大师”的尴尬

净土宗第一祖慧远大师 净土宗第一祖慧远大师

现代版“袁了凡”,我在学佛中破了大师“神算” 现代版“袁了凡”,我在学佛中破了大师“神算”

寂静法师:你绝对不知道吃饭都能改善你的家庭和事业 寂静法师:你绝对不知道吃饭都能改善你的家庭和事业

寂静法师:生命重要还是成绩 寂静法师:生命重要还是成绩

寂静法师:让你事半功倍的改命方法 寂静法师:让你事半功倍的改命方法

寂静法师:爱,不是牺牲和委屈!爸爸妈妈,你们爱对了吗 寂静法师:爱,不是牺牲和委屈!爸爸妈妈,你们爱对了吗

寂静法师:父母如何有效的与孩子谈判 寂静法师:父母如何有效的与孩子谈判

寂静法师:您一个人在房间会不会吃肉呢? 寂静法师:您一个人在房间会不会吃肉呢?

寂静法师:一个让家庭财富事业统统改变的方法 寂静法师:一个让家庭财富事业统统改变的方法

寂静法师:原来送礼也有这么大的学问,不会送礼,不如不送 寂静法师:原来送礼也有这么大的学问,不会送礼,不如不送

星云大师:如何认识自己就是佛 星云大师:如何认识自己就是佛

星云大师:婆媳之道如跳探戈进退有度 星云大师:婆媳之道如跳探戈进退有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