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叔彪居士:无门直指 第三节 本分

2020-09-28 更多文章

第三节 本分南阳忠国师将入涅槃。乃辞唐代宗,代宗问曰:『国师百年後所需何物?』国师曰:『与老僧作个无缝塔。』代宗曰:『请师塔样。』师良久!曰:『会麽?』代宗曰:『不会。』後来圆悟勤曰:『这些子最难参。多少人道国师不言处,便是塔样。若恁麽会,达摩一宗扫地而尽。若谓:良久便是,哑子也合会禅。岂不见,外道问佛:不问有言,不问无言。世尊良久。外道礼拜。赞曰:「世尊大慈大悲,开我迷云,令我得入。」及外道去後,阿难问佛:「外道有何所证,而言得入?」世尊云:「如世良马,见鞭影而行。」人多向良久处会,有什么巴鼻。』雪窦颂云:『无缝塔,见不难。澄潭不许苍龙蟠。』五祖先师云:『雪窦颂古一册。我只爱他「澄潭不许苍龙蟠」一句,犹较些子。多少人去他国师良久处作活计,若恁麽会,便错了也。不见道:卧笼不鉴止水。无处有月波澄,有处无风浪起。又道:卧龙长怖碧潭清。若是这个汉,直饶洪波浩渺,白浪滔天,亦不在里许蟠。雪窦后头着些眼目,琢出一个无缝塔。随后说道:层落落,影团团,千古万古与人看。你作麽生看?即今在什么处?直饶你见得分明,也莫错认定盘星。』临济曰:『山僧见处,无佛无众生无古无今,得者便得。不历时节。无修无证,无得无失。一切时中更无别法。设有一法过此者,我说如梦如幻。山僧所说:皆是道流。如今目前孤明历历地听者,此人处处不滞,通贯十方,三界自在,入一切差别境,不能回换,一刹那间,逢佛说佛。逢祖说祖。逢罗汉说罗汉。逢饿鬼说饿鬼。向一切处游履国土,教化众生。未曾离一念,随处清净。光透十方,万法一如。』佛果曰:『百不干怀时,圆融无际,脱体虚凝。一切所为,曾无疑间,谓之现成本分事。(Being)及至起一毫见解,欲承当作主宰,便落在阴界裏。被见闻觉知得失是非笼罩,半醒半醉,打叠不办。约实而论,但於闹哄哄处管带得行。如无一事相似,透顶透底,直下圆成。了无形相,不废功用,不妨作为,语默起倒,终不是别人。稍觉纤毫滞碍,悉是妄想。直教洒洒落落,如太虚空,如明镜当台。如杲日丽天。一动一静,一去一来,不从外得,放教自由自在。不被法缚,不求法脱,尽始尽终,打成一片。何处离佛法外,别有世法?离世法外,别有佛法?(读者:无中有路隔尘埃。)是故祖师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玄沙曰:『佛道闲旷,无有程途。无门解脱之门,无意道人之意。不在三际,故不可升沉。建立乖真,非属造作。动则起生死之本,静则醉昏沉之乡。动静双泯,即落空亡,动静双收,颟顸佛性。必须对尘对境,如枯木寒灰。鸟飞空中,不杂空色。所以,十方无影像,三界绝行踪。不堕往来机,不住中间意。钟中无鼓响,鼓中无钟声,钟鼓不相交,句句无前後。如壮士展臂,不藉他力!师子游行,岂求伴侣。九宵绝翳,何在穿通。一段光明,未曾昏昧。若到这裏,体寂寂,常的的。日赫焰,无边表。圆觉空中不动摇,吞烁乾坤迥然照。』僧问洞山:『寻常教学人行鸟道。未审如何是鸟道?』洞山曰:『不逢一人。』问:『如何行?』山曰:『直须足下无私去。』问:『只如行鸟道,莫便是本来面目否?』山曰:『阇黎因甚认奴作郎。』问:『如何是本来面目?』山曰:『不行鸟道。』华严静问洞山:『学人无个理路,未免情识运为。』山曰:『汝还见有理路也无?』严曰:『见无理路。』山曰:『甚么得情识来?』严曰:『学人实问。』山曰:『恁麽则直须向万里无寸草处去。』严曰:『万里无寸草处,还许学人去也无?』山曰:『直须恁麽去。』有僧自洞山至石霜。霜问:『和尚有何言句示徒?』僧曰:『解夏上堂云:秋初夏末,兄弟或东或西,直须向万里无寸草处去。』良久,曰:『只如万里无寸草处,作麽生去?』霜曰:『有人下语否?』曰:『无。』霜曰:『何不道:出门便是草。』僧回。举似洞山。山曰:『此是一千五百人善知识语。』後来明安曰:『直饶不出门,亦是草漫漫。』天童颂曰:『草漫漫,门裏门外君自看。荆棘林中下脚易,夜明帘外转身难。看!看!几何般,且随老木同寒瘠,将逐春风入烧瘢。』曹山示众曰:『僧家在此等衣綫下,须会通向上事。莫作等闲,若也承当处分明,即转得他诸圣向自己背後,方得自由。若也转不得,直饶学得十成,却须向他背後叉手。说什麽大话!若转得,则一切粗重境来,皆作得主宰。如泥裏倒地,亦作得主宰。如有僧问药山:「三乘教中还有祖意也无?」答曰:「有。」曰:「既有。达摩又来作麽?」答曰:「只为有,所以来。」岂非作得主宰,转得归自己背後乎?又如《经》云:「大通智胜佛,十劫坐道场。佛法不现前,不得成佛道。」言劫者滞也。谓之十成,亦曰:断渗漏。只是十道头绝矣。不忘大果,守住耽着,名为取次承当事。到此,直须仔细始得。不论天堂、地狱、饿鬼、畜生,但是一切处不移易,原是旧时人,只是不改旧时路。若有忻心,便成滞着。若脱得,拣个什么?古德云:「只恐不得回转。」汝道:作麽生?只如今人,爱说净洁处。爱说向去事。此病最难医治。若是世间粗重事,却是轻。净洁病最重。只如佛味祖味,尽为滞着。先师曰:「拟心是犯戒。得味是破斋。」且唤什麽作味?只是佛味祖味。才有忻心,便是犯戒。如今说破斋破戒,不知三羯摩时,早破了也。若是贪嗔痴,虽难断,却是轻。无为无事净洁,此乃重。无以加也。祖师出世,亦只为这个。亦不独为汝今时。莫作等闲。黧奴白牯,修行却快,不是有禅有道,如汝种种驰求,觅佛觅祖,乃至菩提涅槃,几时休歇成办乎?皆是生灭心。所以,不如黧奴白牯,兀兀无知,不知佛不知祖,乃至菩提涅槃,及以善恶因果,但饥来吃草,渴来饮水。若能恁麽,不愁不成办。不见道:计较不成,是以知有,乃能披毛戴角,牵犁拽耙。得此便宜,始较些子。欲知此事,饶令成佛成祖去,也只这是。便堕三途六道去。也只这是。虽然没用处,要且离他不得。须与他作主宰始得。若作得主宰,即是不变易。若作主宰不得,便是变易也。不见永嘉道:「莽莽荡荡招殃祸。」问:如何是「莽莽荡荡招殃祸?」曰:「只这个总是。」问:「如何免得?」曰:「知有即得,用免作麽?」但是菩提涅槃,烦恼无明等,总是不要免。乃至世间粗重之事,但知有便得,不要免。免即同变易去也。乃至成佛成祖,菩提涅槃。此等殃祸为不小,因什么如此?只为变易。若是不变易,直须触处自由始得。』昙懿大师住玉泉。焉大慧拈香。继省慧於小溪。慧升座。举云门拈拄杖示众云:凡夫实谓之有。二乘析谓之无。缘觉谓之幻有。菩萨当体即空。衲僧见拄杖子,行但行,坐但坐,总不得动着。乃曰:『我不是云门老人,将虚空剜窟窿。』蓦拈拄杖曰:『拄杖子,不属有不属无,不属幻不属空。』卓一下曰:『凡夫二乘缘觉菩萨,尽向这裏各随根性,悉得受用,唯於衲僧分上,为害为怨,要行不得行,要坐不得坐。进一步,则被拄杖子迷却路头,退一步,则被拄杖子穿却鼻孔。即今莫有不干的麽?试出来,与拄杖子相见。如无,来年更有新条在。恼乱春风卒未休。』下座曰:『烦玉泉为众拈出。』泉登座。叙谢毕。遂举前话曰:『适来堂头和尚恁麽批判。大似困鱼止泺。病鸟栖芦。若是玉泉则不然。』拈拄杖曰:『拄杖子,能有能无,能幻能空。凡夫二乘缘觉菩萨,』卓一下曰:『向这裏百杂碎。唯於衲僧分上,如龙得水,似虎靠山,要行便行,要坐便坐。进一步,则乾坤震动,退一步,则草偃风行。且道:不进不退一句作么生道?』良久。曰:『闲持经卷倚松立,笑问客从何处来?』大慧示快然居士:『昔庞居士有言:「有男不婚,有女不嫁,大家团圆头,共说无生话。」後来有个杨无为居士,有真实得力处。曾和庞居士偈云:「男大须婚,女长须嫁,讨甚闲工夫,更说无生话。」这两个俗汉子,将他十方长住一片田地,不向宫中印契,各自分疆列界。道我知有,而时时向无佛处称尊。当时亦有个不平的,谓之海印信禅师,因见无为此偈,亦有一偈云:「我无男婚,亦无女嫁,困来便打眠,管甚无生话。」这三个老汉说此三偈。快然居士开眼也着。合眼也着。不开不合也着。妙喜只得冷地看,看则不无。毕竟快然居士,向开眼处着倒耶?合眼处着倒耶?不开不合处着倒耶?若在开眼处着倒,则落在庞公圈䙌裏。在合眼处着倒,则落在杨无为圈䙌裏。在不开不合处着倒,则落在海印禅师圈䙌裏。快然居士见恁麽说,定道:总不恁麽。又落在妙喜圈䙌里。要出三老圈䙌易。要出妙喜圈䙌则难。快然!毕竟如何出得?』石霜诸在沩山为米头。一日,筛米次,沩山曰:『施主米,莫拋撒。』霜曰:『不抛撒。』沩於地上拾得一粒曰:『汝道:不抛撒。这个是什麽?』霜无对。沩又曰:『莫轻这一粒,百千粒尽从这一粒生。』霜曰:『百千粒尽从这一粒生,这一粒从什么处生?』沩呵呵大笑,归方丈。沩至晚,上堂曰:『大众,米裹有虫,诸人好看!』霜後参道吾,问:『如何是触目菩提?』吾唤沙弥,霜应诺。吾曰:『添净瓶水着。』良久。却问霜:『汝适来问什麽?』霜拟举,吾便起去。霜於此有省。吾将顺世,垂语曰:『我心中有一物,久而为患,谁能为我除之?』霜曰:『心物俱非,除之益患。』吾曰:『贤哉!贤哉!』僧问笑岩:『如何是圣?』曰:『廓然无圣。』曰:『如何是佛?』曰:『即心是佛。』问:『如何是道?』曰:『无心是道。』问:『如何是心?』曰:『此问便是。』岩又曰:『众大德!当净心一志念道,念道即是念佛,念佛即是念自心,自心能成自己佛。所以一切诸佛皆成自心之佛。未曾有一佛,能於自心外,别有个佛可成者。当令现前心中豁豁亮亮,一切都不思议。以不思议心,举念不思议佛。便知原来我不思议心中,常有不思议佛。现常有不思议佛。生於我不思议心中。由是今日也如此信念,明日也如此信念。一旦念得心不知佛,佛不知心,心即是佛,佛即是心。心佛俱忘,佛心两寂。心佛既都寂灭,现前毕竟有一则现成公案。如今却要众大德各各自己舌头说出始得。』(读者:『一心不乱,一心关,又称重关,重关脱後,大用现前,亦曰:破牢关。』) 又:僧问笑岩:『以诸经录中,咸言佛祖以法相传,灯灯相续。又云:无法与人。及见古宿每教学者先要知有。又言诸法性相本空。未审空则空何事?有复有何法?』岩曰:『空只是破有。有止是破空。亦复以有息有。以空消空。乃至言语道断,心思路绝。尚不名空!何曾号有?但学者先识己宗,则於一切法了无所惑,名为知有。知有者,即知此人人具足本源心性,不向佛求,匪由天降,弗从人得,岂是外来!独吾与一切有情元自具足,寻之不见,求之愈远,背之,则却在前,越舍之,则越近左右。你若才拟心时,则早没交涉。正忘了时,不妨全体显现。无量劫来东掷西抛,尚不曾失。自今之後,念念不忘,叩己而参。直得呆呆痴痴,饥忘食,困忘眠,乃至自亦不知工夫之极,一旦豁然大悟。复何曾得!始知此个原来非名能名;非相能相;非有能有;非空能空;乃至从来种种玄言妙语,思维伎俩,总无干涉。暂约建立之权,则有无量方便门。若息而复实,则浑无一法。』(解脱长者:这一句是什麽意思?读者:长者的这一句,是问读本文者,以这句的契会,读者试来吃棒一下,息者,息却一切也。即寂灭,亦可谓之因位涅槃。意思是,已经达到无复缘生生死法的可能了。而复实者,即在这无复缘生生死法的时候,却复并不更改移动增减等等一丝毫,此谓之实。虽然如是,实际上则是浑无一法。『浑无一法者,是在指息而复实的人而言。』不尔,则依然浑然尽然,全然是世间法,生灭中收了。)是以古宿方云:『我宗无语句,亦无一法与人。』故知从上佛祖,本来无法可传,无法可受也。日本东岭和尚曰:『若能於虚明清净心上,向根本无明,以七觉支净念观照者,则无明忽破裂,而自性现前。当是时,起大欢喜,执持所得心故,不能澈见自性。得失是非,一时放舍,始见澈自性,无门之法门,焕然满於目前。虽然,若不以後得智解了,则不能知佛境差别之法。一回澈见法门,则造次颠沛,行住坐卧,皆是大道,皆是法门。名之为秘密庄严心。不当别人之境界故。』日本《禅宗学》即《禅学讲话》载:『古人说:要会,便直下会。若从相对的立场,要觅取绝对,纵使幸而得之,这是相对的绝对。什么是真实的绝对呢?这是唯有立脚在有与无之外,才可以得到。换言之,说绝对时,便早已不是绝对的真相。若契合於离四句,绝百非,那末,真相才活活地显现。唯其是这样,所以,禅宗古德喝出「两头共截断,一剑倚天寒」的语句来,指示着得到禅的境涯的方法。在越过了有与无,相对与绝对的对立的意味,这便是截断两头,截断了的无依剑。就倚这绝对的自然,放射其寒光。若不能超越有无的戏论,决不能领略禅的境涯。』大慧曰:『欲学此道,当於自己脚跟下理会。才涉秋毫知见,即蹉过脚跟下消息。脚跟下消息通了,种种知见,无非尽是脚跟下事。故祖师云:「正说知见时,知见即是心。当心即知见,知见即如今。」若如今不越一念,而脚跟下顿忘知见。便与祖师把手同行,未能如是,切忌向知见上着倒。』(知见与脚跟下消息,於此应体悉慧师之嘱!)仰山扫地次。沩山问:『尘非扫得,空不自生,如何是尘非扫得?』仰扫地一下。沩又问:『如何是空不自生?』仰指自身,又指沩。沩曰:『尘非扫得,空不自生。离此二途,又作麽生?』仰又扫地一下,又指自身,并指沩。审承侍者侍立太阳玄次。阳曰:『有一人徧身红烂,卧在荆棘林中,周匝火围。若亲近得此人,大敞鄽开。若亲近不得,时中以何为据?』承曰:『六根不具七识不全的人,始亲近得。』阳曰:『你叫伊出来,我要见伊。』承曰:『适来别无左右,只对和尚!』阳曰:『官不容针。』承便礼拜。後来永觉曰:『太阳道:我要见伊时。合答云:伊从来不见客。』唐武宗时,处州法海立。因朝廷有旨,革本寺为神霄宫。海升坐,示众曰:『都缘未澈,所以说是说非;盖为不真,便乃分彼分此。我身尚且不有,身外乌足道哉!正眼观来,一场笑具。今则圣君垂旨,更僧寺作神霄宫。佛头上添个冠儿,有何不可?山僧今日不免横担拄杖,高挂鉢囊,向无缝塔中安身立命。於无根树下啸月吟风。一任乘云仙客,来此咒水书符,叩牙作法。他年成道,白日上升。堪报不报之恩,以助无为之化。只恐不是玉,是玉也大奇。然虽如是,且道:山僧转身一句,作麽生道,还委悉麽?』掷下拂子,竟尔趣寂。《肇论》曰:『本无,实相,法牲,性空,缘会,一义耳。何则?一切诸法,「缘会」而生。缘会而生,则未生无有,缘离则灭。如其真有,有则无灭。以此而推,故知虽今现有,有而性常自空。性常自空,故谓之:「性空。」性空故,故曰:「法性。」法性如是,故曰:「实相。」实相自无,非推之使无,故名:「本无。」维摩诘言:若弥勒得灭度者,一切众生亦当灭度。所以者何?一切众生本性常灭,不复更灭。』(於义解边言,《肇论》毕竟是一篇好文章。)(读者:宗下教下就义解而言,自是不同。这篇《肇论》文是析理显理,那就可谓之教下。公案中机锋交接之际则不然,如德山托鉢因缘。雪峰曰:钟未鸣,鼓未响,这汉托鉢向甚处去?德山低头无语,归方丈。德山是全体,逗漏了至理之理事一如体用一如的离言个事。并非析理显理之相对行为。及至岩头启发雪峰,致有未明末後句言,实仍是显示个事。)

居士

点赞 1

评论问答

相关阅读

印光大师:与方圣胤居士书 印光大师:与方圣胤居士书

第一章 佛法僧三宝 第三节 何谓法 第一章 佛法僧三宝 第三节 何谓法

您认识佛教吗:第三章、了解您的烦恼 第三节、烦恼的种类 您认识佛教吗:第三章、了解您的烦恼 第三节、烦恼的种类

在家居士如何在生活中修行? 在家居士如何在生活中修行?

佛门礼仪常识:居士戒律与礼仪 佛门礼仪常识:居士戒律与礼仪

佛门礼仪常识:居士入寺规矩礼仪漫谈 佛门礼仪常识:居士入寺规矩礼仪漫谈

陈大惠居士在丁嘉丽居士家中念佛共修时,眼前出现了16行偈 陈大惠居士在丁嘉丽居士家中念佛共修时,眼前出现了16行偈

从观世音菩萨接引赵玉胜居士说起,为何我们看不到佛菩萨? 从观世音菩萨接引赵玉胜居士说起,为何我们看不到佛菩萨?

放生指南:在家居士放生要注意什么_在家居士如何放生? 放生指南:在家居士放生要注意什么_在家居士如何放生?

藏洋居士:戒色记第六章之年轻人请你记住邪淫危害 藏洋居士:戒色记第六章之年轻人请你记住邪淫危害

大孝王锡璠居士是这样助念送母亲往生极乐的--学佛网 大孝王锡璠居士是这样助念送母亲往生极乐的--学佛网

十支居士八城人经 十支居士八城人经

达真堪布:老居士绕不过的关口 达真堪布:老居士绕不过的关口

夏莲居老居士的外甥安闲往生纪实——到此方知功不唐捐 夏莲居老居士的外甥安闲往生纪实——到此方知功不唐捐

第81集 在家居士组成团体共修如不如法? 第81集 在家居士组成团体共修如不如法?

八关斋戒是对居士所施设的戒法 八关斋戒是对居士所施设的戒法

胡松年居士往生公案 胡松年居士往生公案

居士着僧衣,不但没有功德,反而有罪过 居士着僧衣,不但没有功德,反而有罪过

如果身边有这四种「居士」,一定要注意 如果身边有这四种「居士」,一定要注意

佛教故事:因果报应:杜美英居士往生录 佛教故事:因果报应:杜美英居士往生录

居士对待僧人的「十六字诀」 居士对待僧人的「十六字诀」

在家居士早晚课须知 在家居士早晚课须知

480位禅宗大德悟道因缘:侍郎张九成居士悟道因缘 480位禅宗大德悟道因缘:侍郎张九成居士悟道因缘

归心净土的杨杰居士 归心净土的杨杰居士

480位禅宗大德悟道因缘:相国裴休居士悟道因缘 480位禅宗大德悟道因缘:相国裴休居士悟道因缘

预知往生,分秒不差——胡松年居士往生记 预知往生,分秒不差——胡松年居士往生记

苏州彭绍升:现居士身弘净土,预知时至西方去 苏州彭绍升:现居士身弘净土,预知时至西方去

居士讲法、僧人居住居士家如法吗 居士讲法、僧人居住居士家如法吗

韦驮菩萨入梦示警,商人居士巧结善缘 韦驮菩萨入梦示警,商人居士巧结善缘

梁云娣老居士往生记 梁云娣老居士往生记

在家居士如何做到修行与工作两不误? 在家居士如何做到修行与工作两不误?

张玉琴老居士往生记 张玉琴老居士往生记

白衣居士可以说法吗 白衣居士可以说法吗

这些在家居士团体,易养成我慢之心 这些在家居士团体,易养成我慢之心

《杂阿含经》中居士的修行方法 《杂阿含经》中居士的修行方法

在家居士可以为动物做皈依吗 在家居士可以为动物做皈依吗

居士应如何正确学佛与用功 居士应如何正确学佛与用功

居士团体称六合敬僧团,这在律上如法吗 居士团体称六合敬僧团,这在律上如法吗

480位禅宗大德悟道因缘:节使李端愿居士悟道因缘 480位禅宗大德悟道因缘:节使李端愿居士悟道因缘

470 于钟英居士悟道因缘 470 于钟英居士悟道因缘

480位禅宗大德悟道因缘:丞相张商英居士悟道因缘 480位禅宗大德悟道因缘:丞相张商英居士悟道因缘

480位禅宗大德悟道因缘:左司都贶居士悟道因缘 480位禅宗大德悟道因缘:左司都贶居士悟道因缘

386 耶律楚材居士悟道因缘 386 耶律楚材居士悟道因缘

353 放牛余居士悟道因缘 353 放牛余居士悟道因缘

326 侍朗李浩居士悟道因缘 326 侍朗李浩居士悟道因缘

312 待制潘良贵居士悟道因缘 312 待制潘良贵居士悟道因缘

308 知府葛郯居士悟道因缘 308 知府葛郯居士悟道因缘

307 内翰曾开居士悟道因缘 307 内翰曾开居士悟道因缘

本分像泥土一样实在 本分像泥土一样实在

300 提刑吴伟明居士悟道因缘 300 提刑吴伟明居士悟道因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