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锡永居士:四重缘起深般若 第三章 弥勒瑜伽行 4 《三自性判定》略释

2020-09-19 更多文章

四重缘起深般若 第三章 弥勒瑜伽行(4)

《三自性判定》略释

世亲论师 造论

谈钖永 译释

梵名:Trisvabhava-nirdesa[注1]

藏名:Rang bshin gsum nges pa bstan pa

前言

弥勒瑜伽行据《解深密经》而建立,此为三转*轮说教,经言,无上无容非诤论立足处,故为了义。其为了义,非但说唯识,以其立基于法相,证果为如来藏,唯识则为道上之所依,基道果井然,然后始能说为了义。

故知法相即是了义基,亦可说三性、三无性为了义基之基。

世亲此论,无自释论,其弟子亦未为此论造释论,或乃因此论无世亲口授故。若然,则此论当为世亲晚年所造,故其义理实深于《唯识二十颂》、《唯识三十颂》等。全论次第而说无二,已与龙树所说之四重缘起合拍,第35颂更强调现证三自性智,离功用而解脱,是即由证三自性智而触证真如。故若未重视三无性而只多说三性,即于三自性智有所忽略。

今春译此论竟,入夏,住大拈蒲湖留漏楼,再细读此论及瑜伽行诸论,侍儿阿品请法,因略为之疏释颂义并加标题,俾瑜伽行之了义得能显扬。

一.总说

1 遍计与依他 以及圆成性

安立为三性 具智者须知[注2]

[释]标举遍计性、依他性、圆成性,是为三自性。行人于悟入缘起复超越缘起时,由现证而得决定之三自性相,谓“具智者须知”,现证而得决定即是“具智”。

二.建立

2 依缘转起者 唯成遍计事

能现为依他 所似现遍计[注3]

[释]世间一切法本皆由缘起,此是法尔,是即依他性。然凡庸不知一切法缘生,乃于缘生诸法上,由其相、其名唯加以遍计(分别),此即令一切法成遍计性。故一切法之“能现”为依他自性;“所似现”则为遍计自性。

不名之为“所现”而名之为“所似现”,以其为“似义显现”故。遍计成立名言,名言成立概念(佛家名相称之为“相”),此概念非是实义,故名为似义。一切法由遍计故,即如其似义而成显现。

3 能现之似现 必为无所有

以实无变异 圆成即可知[注4]

[释]能现之依他虽因遍计而成似现,而诸法实相则并未因之而变异,由无变异即可知一切法圆成性。此即所谓本净、本寂。

此本净本寂境界,亦即如来藏,具圆成性。此如《大乘庄严经论》所云——

一切无别故 得如清净故

故说诸众生 名为如来藏[注5]

一切无分别(即不因遍计而成分别),是即无有变异;得清净如,即是法性本净、本寂,此于众生心性中亦无变异。

4 凡遍计所现 皆似二显现

彼中无有此 即彼无二法[注6]

[释]由能取、所取二者,成立似义显现,于中似有二取,是为“似二显现”,即依二取而似。无此即成无二,无二取故。

《辨法法性论》颂云——

法能相者谓虚妄遍计 似二显现及名言显现

无而显现故说为虚妄 计度无境故说为遍计[注7]

5 无而遍计者 是名分别心

实无能遍计 亦无所遍计[注8]

[释]《摄大乘论》谓:“当知意识是能遍计。”遍计即分别,故能遍计之意识即分别心。又云:“说名遍计颠倒生相者,谓是能生虚妄颠倒所缘境相。自相实无者,实无彼体,唯有遍计所执可得者,唯有乱识所执可得。”[注9]此即以由错乱分别而成之变异为所遍计。

能所二者,皆由错乱而成立,是故皆无自性。

6 以具因与果 故许心为二

是即为藏识 及转识七种[注10]

[释]《摄大乘论》云:“复有何义,由此一识成一切种种识相貌?”释云:“一识谓一本识,本识变异为诸识故。”[注11]

此本识即阿赖耶识(藏识),变异为余七识。以由变异而起且复能变异,故名转识。由是阿赖耶识即为因,七转识为果。如是即说心有二分。

7 杂染种子聚 初者故名心

常转诸行相 次者故得名[注12]

[释]初谓藏识、次谓转识。

《解深密经·心意识相品》云——

于中最初一切种子心识成熟,辗转和合、增长广大,依二执受——一者、有色诸根及所依执受;二者、相名分别言说戏论习气执受。有色界中具二执受,无色界中不具二种。[注13]

此即谓本识(根本识)实为“最初一切种子心识”。及其起用,即依其功用而有三名,一者、经云——

广慧,此识亦名阿陀那识。何以故,由此识于身随逐执持故。

所谓“于身随逐执持”,即是“增长广大”。

二者、经云——

亦名阿赖耶识。何以故?由此识于身摄受藏隐,同安危义故。

所谓“于身摄受藏隐,同安危义”,即是“辗转和合”。

三者、经云——

亦名为心。何以故?由此识,色声香味触等积集滋长故。

所谓“色声香味触等积集滋长”,即是“依二执受”。

今颂文但说阿赖耶识,实已同时隐括阿陀那识及心。故当了知,根本识实具此三种功用。

复次,经云——

广慧,阿陀那识为依止,为建立故,六识身转。

正以其“于身随逐”时能转起六识,故始说为“增长广大”。如来藏是依、是持、是建立,阿陀那识亦为依止 (止即是持)、为建立,故知二者相应。故可说言二者同一,亦有相异。由其异故,于法性则名之为如来藏,于心性则名之为阿陀那。

故论颂云——

阿陀那识甚深细 一切种子如瀑流

我于凡愚不开演 恐被分别执为我

此“恐被分别执为我”之说,亦见于说于如来藏时所说,故知二者之依、持、建立实同一意趣。

8 遍计为虚妄 须知三行相

异熟与异执 以及似显现[注14]

[释]由三行相知遍计为虚妄。一者、异熟行相,此即《摄大乘论》所说之“我见熏习差别”;二者、异执行相,此即《摄大乘论》所说之“名言熏习差别”;三者、似显现行相,此即《摄大乘论》所说之“有支熏习差别”。

9 初者根本识 具异熟体性

余者为转识 转能见所见[注15]

[释]此释前颂。知遍计为虚妄之三行相,异熟行相缘于根本识;余二行相缘于七转识。转起能见,成异执行相;转起所见,成似显现行相。

三.三自性相

10 有无与二一 杂染清净等

能相所差别 此自性甚深[注16]

[释]有与无、二与一、杂染与清净,即是三自性相之差别。

欲了知此三自性相,须先了知“能相”与“所相”。三自性相为“三能相”,由是即有相应之“三所相”。由能相有差别,故所相即有差别。

能相者,即所相之所依,是故能相之定义便即成所相之定义,以能相为因法,所相为果法故。

《摄大乘论》说“三能相”为——一者,以依处为能相,此即说依他自性能相;二者,以遍计为能相,此即说遍计自性能相;三者,以法性为能相,此即圆成自性能相。

由是“三能相”亦可视为观察一切法之三种见,由见而成立者即是“所相”(通常但名之为“相”)。故《摄大乘论》云——

彼转识相法,有见、有相,识为自性。[注17]

是即谓“三能相”皆“转识相法”,以识为自性而转起见与相。见不同,转起之相即亦不同,故遍计见所转起者,即成遍计自性相,依遍计而成立一切法相;依他见所转起者,即成依他自性相,依依他而成立一切法相;依圆成见所转起者,即成圆成自性相,依圆成而成立一切法相。

谓“三能相”具有与无、二与一、净与染等差别,乃就三自性而说,然若深一层探讨,“三能相”皆无非以心识与外境为缘起,由浅至深,即成三重缘生自性,是故可说为有如是等差别,亦无如是等差别。下来诸颂,即分别对此作说。今且一说此三自性何以为三重缘起。

心识与外境相依,为自性之根本,此即谓心识依外境而起用、外境依心识而变现,由是而成立心识与外境之自性。

若于此自性上,执相与名言而横加分别,则内识与外境都成遍计而有。能离遍计,则能认知依他。此依他者亦有三种,说外境与心识相依,即是相依缘起,《摄大乘论》以灯光与灯炷作喻,喻阿赖耶与污染之相依,即说此重缘起;复次,依内外说如来藏与阿赖耶,即是相对缘起,此非一非异,《摄大乘论》以染衣为喻,若将衣作结,颜色为一,作结后入染器,染后解结,衣色则成为异,如是以明相对;又次,依内外说法性与法,即是相碍缘起,《摄大乘论》喻为金藏土中而成地界,地土现时由虚妄相显现,若经无分别智火烧炼,金相显现,是为真实显现,此喻即说法性为法所碍,于相碍中,离碍则为圆成自性相。

上来所说即“三能相”之差别,以含四重缘起故,说为甚深自性。

甲.有无

11 所显现似有 实极无所有

故于遍计性 许有相无相[注18]

[释]此说遍计自性能相,亦有相、亦无相。

“所显现似有”,即由虚妄分别而成之“遍计有”,亦即“分别有”;超越凡庸见,即知其实为“极无所有”。此即证成“遍计有”之空性。

12 错乱体性有 似现则无有

故于依他性 许有相无相[注19]

[释]无论依业因缘起成业因有、依相依缘起成相依有、依相对缘起成相对有,皆依“错乱体性”而成为有。此如世亲《佛性论》云——

依他性体,有而不实。由乱识根境,故是有;以非真如,故不实。何以故?因缘义无倒故,是以对分别性故名为有,对后真性故非实有。[注20]

此即云,凡由缘起成立之有,都是乱识乱根所转起之乱境,但相对于虚妄分别之遍计自性,以因缘非是颠倒,故可说为有自性,唯相对于真如,则非实有自性。

如是成立“依他自性能相”之有自性相与无自性相,故知其所以为有,实依缘起而有;其所以为无,则为对缘起之超越。

13 二则毕竟无 无二而为有

故于圆成性 许有相无相[注21]

[释]圆成自性相离业因、相依、相对,故说“二则毕竟无”;而此离缘起之“无二”则为有。此即如《摄大乘论》颂言——

若知诸义唯是言 即住似彼唯心理

便能现证真法界 是故二相悉蠲除

体知离心无便物 由此即会心非有

智者了达二皆无 等住二无真法界[注22]

上来三颂,已显示三自性能相皆具有、无自性相,唯有无之层次则有所不同,故三自性能相即不一亦不异。

乙.一二

14 遍计二行相 有无同一性

凡愚遍计性 许为二与一[注23]

[释]于第11颂,已说遍计自性相亦有相、亦无相,此有无,皆依遍计自性而说,落于此自性而成有、超越于此自性而成无,故说为“有无同一性”,是故此二行相既为二,亦为一。

对此有无,若因其为“遍计”即说为无自性,于修学上即是减损,以未经现观即不能作“无”之决定,此即减损世俗有,亦易成断灭空。反之,若仅云“超越”便说超越相(如空)为有,是犯增益,误以超越即为胜义故。

15 似现而为二 错乱体则一

是故依他性 许为二与一[注24]

[释]凡依他,必有似显现之二法,彼此或为因果、或为相依、或为相对,故“似现而为二”,然此二法皆由“错乱体性”成立,故为同一。是故既为二、亦为一。

此“许为二与一”,亦是现观之决定,否则即不能现证错乱体性。行者于心一境性时,比对日常世俗,即知依于世俗之根、境、识何以为错乱。然对此错乱亦不可遮拨,否则即坏世俗。

16 二性为体性 无二而同一

是故圆成性 许为二与一[注25]

[释]圆成自性相,实为胜义与世俗之双运,依世俗(如缘起有)成立有性、依胜义(如超越缘起之空性)成立无性,故说“二性为体性”。然以双运故成“无二”,此非无此二性,实谓观修时不作意偏执,即由二性无分别而成无二。由是即可于现观中作决定,圆成自性相为二亦为一。

上来三颂,已明三自性能相,为二亦为一,此亦即不一不异。

丙.净染

17 遍计与依他 所知杂染相

唯彼圆成性 清净法能相[注26]

[释]遍计为所知能相;依他为杂染能相;圆成为法性能相。

此如《解深密经》所云,“遍计所执言辞所说”,此即是所知能相;亦如经言,“诸行相堕杂染相”,此即是杂染能相。前者即遁计自性能相,后者即依他自性能相。

法性能相离诸分别(《辨法法性论》说为离能取所取、离名言显现),故说为清净。

然则三自性相岂非有净染分别?下来四颂即说无此分别之观修。

18 一者性不谛实二 一者无事以为性

故除遍计名言外 实无异于圆成性[27]

[释]由18至2l四颂,为甚深观修,故须先依《解深密经》一说其理致。其初,经云——

相、名相应以为缘故,遍计所执相而可了知。

依他起相上,遍计所执相执以为缘故,依他起相而可了知。

依他起相上,遍计所执相无执以为缘故,圆成实相而可了知。[注28]

此即谓遍计执自性相无非由执相、名以成立;于依他起相上复须成立遍计自性,即复须执其相其名始能建立其为有,以须如是始能说依他自性相故。此如说“无明缘行”,即依无明与行之相与名而说依他。故一切依他自性相,除非不落言说,若落言说,必成遍计而似显现(参第2颂)。

然行人于观修时,则可离相与名而作观,由是于依他自性相即可不执其与相、名相应之遍计自性,如是现观,即现观圆成自性相。

复次,经又云——

若诸菩萨能于诸法依他起相上,如实了知遍计所执相,即能如实了知一切无相之法。

若诸菩萨如实了知依他起相,即能如实了知一切杂染相法。

若诸菩萨如实了知圆成实相,即能如实了知一切清净相法。

此三者说深一层次观修。现证“无相”,不必现观依他自性相,以缘生为本然故,无可现观,所须现观者仅为加于其上之相与名,于此无所执,即了知无相。

然则于此观修中,如何能知其为杂染相抑或清净相耶?前已说了知依他自性相之观修,由此观修即能如实了知一切杂染相法;前亦已说了知圆成自性相之观修,由此观修即能如实了知一切清净相法。

故此三者非是三种内观,仅是现证无相之观修。既已了知三自性相,则杂染、清净相法实已现观,不必于修证无相更有别观。此亦即宁玛派不共生起次第之观修目的,于依他自性相之所缘境不更寻求名言,唯成咒鬘庄严,如是即如实了知依他自性相上之遍计自性相。故可由是而现证无相。

上来说证成,然于因地以下修证时,必与现证同时有所断除,故经言——

善男子,若诸菩萨能于依他起相上,如实了知无相之法,即能断灭杂染相法;若能断灭杂染相法,即能证得清净相法。

由是可知观修之关键,即在于“能于诸法依他相上如实了知遍计所执相”,前已说由此观修可了知无相。

必须了知上来所说,始能说颂意。

颂言“一者性不谛实二”,即依他自性相上之无二,亦即其“似现为遍计”之无二取(此可参考第4颂所言)。

言“一者无事以为性”,即前所说于依他自性相上“遍计所执相无执以为缘”。

由此二者,即可说世俗之遍计有若能遣除遍计名言,即无异于圆成自性相。此即是说超越遍计之修证,无异于圆成自性相之观修。亦即“相、名相应以为缘故,遍计所执相而可了知”;“依他起相上,遍计所执相无执以为缘故,圆成实相而可了知”。

19 一者无二以为性 一者二取无自性

亦除圆成此性外 实无异于遍计性[注29]

[释]圆成自性相以“无二”为性,此前已说(见第16颂),于观修胜义与世俗双运时,即现证此决定,此亦即生圆双运之观修。于观修中非对遍计性有所遣除,有遣除即不能说为双运,以抉择圆成之“无二以为性”,实已同时抉择遍计之“二取无自性”,故除“圆成”外,观修圆成自性相实无异于遍计自性相之观修。此亦即“能于诸法依他起相上,如实了知遍计所执相,即能如实了知一切无相之法。”

此中何谓“除圆成此性外”?

圆成即是任运,即是于相碍中因应其障碍(局限)而自显现。于此观修中,虽能同时现证遍计自性相“二取无自性”,却不能现证遍计自性相能任运,以一落名言边际即不成任运故。此如已说上弦月、下弦月,更何能说上下弦月为满月相。

20 一者非如现而有 一者如是无自性

故除彼之依他外 实无异于圆成性[注30]

[释]依他自性相“非如现而有”,即谓依他自性上“唯成遍计事”(见颂2);圆成自性相则“如是”而无自性,即谓其能任运成就而无变异(见颂3),是即为“如是”。故圆成者,以因应其局限故,于缘起世间自亦因应因缘而生起,由是观修依他(如生起次第),除“依他有”外(如阿赖耶与如来藏之相对法等),其观修即无异于圆成自性相之观修。此亦即“若能断灭杂染相法,即能证得清净相法”。

2l 一者二性非如实 一者似现而无体

亦除圆成此性外 实无异于依他性[注31]

[释]观修圆成自性相,除圆成外,无异于观修依他自性相,何以故?依他已即是圆成故(然圆成则未必一定依他,如任运而成涅槃界,以已离缘起,则非依他)。

于观修时,现观圆成自性相“二性非如实”(即“二性为体性,无二而同一”,见16颂),此即如依他自性相之“似现而无体”,以圆成自性相之二性亦为似现故。此亦即“能于依他起相上,如实了知无相之法,即能断灭杂染相法”之观修。

上来皆依观修而说,亦必依观修而说始能明颂意。依上来四颂所说观修,即可现证净染无有分别。

第11颂至21颂,由观修而决定有无、一二、净染皆无分别,是即三自性相差别非有非无、不一不异、无垢无离垢,如是依次超越缘起而成中道。读者若有意细究,可更参阅《辨中边论》及《辨法法性论》等。

四.悟入三自性

22 已依于名言 次第释自性

次第而悟入 依此今当说[注32]

[释]上来次第说三自性,实观待名言而说,即说其名言义。今当说如何次第现观此三自性而生决定。

于修学时,由名言义先作抉择,然后依抉择观修,于是久久即能离名言而现观,复于反覆现观中作决定,于决定中成现证。瑜伽行常用“悟入”一词,即指决定。

23 遍计唯名言 余外假施设

名言若遍断 亦许为余外[注33]

[释]行者观修,先须决定“遍计唯名言”,此即由名言无自性而决定遍计自性相无自性,无自性即是空性。

于观修中,即此已足,更不得将观修所缘境事以外,亦贸然说之为空性。如此处唯观修名言,即不得于“名言无自性”以外,更决定余者亦为空性。

此如《瑜伽师地论》所云——

云何复名善取空者?谓由于此,彼无所有,即由彼故,正观其为空。复由于此,余实是有,即由余故,如实知有。如是名为悟入空性。

何者为余?谓即色等假说所依。……谓于此中实有唯事,于唯事中亦唯有假[施设]。[注34]

于此处即是:于依他自性相一切法上,现观其似显现为空性,即此已足,更不得决定依他自性相亦为空性。盖于此观修次第中,仅抉择“似显现唯遍计,遍计唯名言”,未抉择“依他”,是故“依他”即是此次第之“余外”,亦即唯假施设之事。此“余外”须如实知之为有,不得以其为假施设即便亦说之为空。

此即如龙树四重缘起观中,成立相依有而决定“因缘和合”中,因法、缘法、和合法及果法皆为无自性空。此时即是唯决定“业因有”无自性,正观其空,而如实知“相依有”之有,虽然“相依有”亦无非为假施设。

于瑜伽行,此即“相无自性性”之观修。《解深密经》云——

善男子,云何诸法相无自性性?谓诸法遍计所执相。何以故?此由假名安立为相,非由自相安立为相,是故说名相无自性性。[注35]

故知正观遍计自性相之为空性,只遍断“假名安立为相”,所断者为名言之“假名安立”相,不断余外。

是故论颂复云:“名言若遍断,亦许为余外”。此即云,行者于决定前,先由依他自性相起观,及后遍断其上一切名言,所缘之“依他”,已非决定前之“依他”,行者不得由是说而说决定后之“依他”亦为空性,以此“亦许为余外”故。

是即决定前所缘之依他自性相,与决定后所缘之依他自性相,皆为余外,应如实而知其有。

由是可知,学人一说“因缘和合”即说“无自性空”,或说“缘起故空”,此可许为外义,但却非修学之内义,于内义中实为“缘起故有”,如实而知其有。

是故但说外义者即不能否定如来藏。盖于“他空性”之观修中,如来藏实为其观修之“余外”,是故可“如实知有”,由是但能说此观修非是究竟,未现证毕竟空,却不能因此而否定其观修,且因此否定如来藏。

世亲此颂,为修学者说观修时作决定之关键,甚为郑重,读者须深心领会。

24 先由二无有 悟入依他性

以二非为有 唯是表义故[注36]

[释]此说“悟入依他性”之观修。于龙树四重缘起中,即决定“相依有”与“相对有”——于决定相依有为空性时,相对有与相碍有即为“余外”;于决定相对有为空性时,相碍有即为“余外”。

于弥勒瑜伽行观修中,此即观修“生无自性性”。《解深密经》云——

云何诸法生无自性性?谓诸法依他起[自性]相。何以故?此由依他缘力故有,非自然有,是故说名生无自性性。[注37]

于此处,但说由“生无自性性”之观修,决定依他自性相无自性,未详说“相依”、“相对”等次第,然瑜伽行中实非无此等次第,前于说第10颂时已说《摄大乘论》三喻,读者可以参阅。复次,《瑜伽师地论》中实亦有说此等观修次第,今不赘说。

论颂言,先由“二无有”而“悟入依他性”,此中之“二”,于相依有中即是相依之二法,观修时观为能取与所取,由是成立生灭现象为所缘境。

颂言“唯是表义故”,即“二无有”亦可成为表义而成为有。譬如心识,能取表义为见分、所取表义为相分,如是心识始得因之而成立。此即世亲《摄大乘论释》所云——

谓彼诸识有相、有见,以其为体。

所谓“以其为体”,非谓相分见分有实体,只说诸识以具有此二分始能成立。

故若于观修“二无有”时,若连其表义功能亦说为无,即是断及余外。

25 继以二无性 悟入圆成性

于此前已说 说为有与无[注38]

[释]悟入依他自性相后,继之为悟入圆成自性相,此即由前11颂等所说之有相、无相而悟入,故不赘说。

然却须知,此即由依他自性相之胜义无自性性而悟入。《解深密经》说胜义无自性性有二,一喻如幻、一喻如虚空。由如幻喻胜义无自性性,超越依他;由如虚空喻胜义无自性性,超越圆成。此中理趣,笔者已有另文细说。

世亲本论只说三自性相,未说超越圆成自性相,故亦即说至如幻喻胜义无自性性而止,由是下来即以幻事为喻,说三自性之悟入。

26 此三自性者 无二无所缘

极无如是无 无性而为性[注39]

[释]总说三自性相,以无二、无所缘(亦即无所得),故遍计自性相为“极无”、依他自性相为“如是无”、圆成自性相为“无性以为性”。

27 如以咒力起 象身似显现

此唯行相现 象身实非有[注40]

[释]此以幻事作喻。如咒师咒木幻成象身,象身即是“似显现”,一如世间依名言概念而成立之种种现象。唯有现象(行相),而无实体(象身)。

28 遍计如象身 依他为行相

此实无有象 说为圆成实[注41]

[释]于此幻事中,若执象身为实有,此实有即是遍计自性相;若执象相为实有,此实有即是依他自性相;若现证实无有象,此即现证圆成自性相。

世亲此说圆成自性相未备,以本颂唯说至相对缘起而止。若依相碍缘起,此象相实任运而成就,非唯依止心识而生起。于此所谓任运,即谓其依作幻事种种条件局限而生起,如道具等。

29 依于根本识 二取无而现

二取极无性 是故唯行相[注42]

[释]此说观修依他自性相唯是行相。瑜伽行学者认为,阿赖耶识是一切分别之根本(如《摄大乘论》所说)。二取即为分别,故说“依于根本识”。“二取无而现”即依他自性相上之遍计“似显现”。二取极为无性,是即依他自性相上唯余行相。

30 根本识如咒 真如则如木

分别如见象 二取成象身[注43]

[释]根本识之“分别”,即如幻师咒语,无而似现为有,依“分别”而起;幻事中之象则依咒力而起,是故为喻。

由咒木而成象,故“木”始是实相,故以之喻真如,真如即是实相。

见象,由心识作分别而见,由见而有二取,由有二取于是成立象身。故于幻事中,见象行相尚未错乱,以其为世俗谛故,若复二取执象身为实有,是即成错乱。

此如世亲于《摄大乘论释》云——

譬如幻象,实无所有,而现可得。……

若无实义,云何成境[行相]?为治此疑,说幻事喻。显依他起譬如幻象,虽无实义而成境已。[注44]

此即以如幻喻胜义无自性性,超越依他自性相之“依他而有境”,成立其为“无实义而成境”。由是可知,三无性实为对三自性之分别超越,一如龙树之建立缘起、超越缘起。

31 了知此真义 如次第顿悟

遍知及遍断 证得三性相[注45]

[释]悟入三自性者,悟入遍计自性相为“遍知”;悟入依他自性相为“遍断”;悟入圆成自性相为“证得”。

此处译为“顿悟”,非禅家之所谓顿悟,实为“即时悟入”之意。悟入三自性相,即依遍知、遍断、证得三者为次第。

32 遍知无所得 遍断离所现

无二可得故 证得即现前[注46]

[释]此释前颂所言。“无所得”即是遍知;“离所现”即是遍断;“无二可得”即是证得。

33 象身无所得 彼行相即灭

所得唯木块 幻化事如是[注47]

[释]此以幻事喻明上二颂。遍知无所得,喻为“象身无所得”;遍断离所现,喻为离幻象相;证得为无二可得,喻为“所得唯木块”,即言所得唯实相。

由幻化象喻悟入三自性相,非唯作喻,实有指导行人由“如幻”观察依他自性相之用意。观修三自性相,实由依他起修,于其上能遍知,即离遍计,现证一切法无非是行相,复由遍断,离成立行相之二取,如是即悟入圆成,是为证得,亦即触证真如。

34 二不可得时 似二显现灭

灭时即圆成 悟入二无性[注48]

[释]此即离二取而入圆成自性相。

然而了义大中观却不以圆成自性相为究竟,弥勒瑜伽行亦不以此为究竟,故前者尚须超越相碍缘起而证无碍,后者尚说如虚空喻之胜义无自性性。唯此已为修道上行人之观修,世亲本论主要说至初地,是故未说。

五.结颂

35 与识变相违 如义见无境

随逐三性智 离功用解脱[注49]

[释]一切法由识变现而成为有,凡庸则与之相违,依相名谓是实有,故即成为观修上之“所对治”。“能对治”则为唯识观,由此成立悟入三自性相智。长时随逐此三自性智而观修,即可离功用而得心性解脱。

此三自性相智,即三无性。由“相无自性性”决定“遍计自性相”无自性;由“生无自性性”决定“依他自性相”无自性;由“胜义无自性性”决定“圆成自性相”无自性。

36 知实唯心识 所知不可得

由不得所知 心亦无可得[注50]

[释]由唯识作对治,即无依相、名而起之分别可得,此等世间即认为是所知,说为知识与经验。说“不可得”,非是否定,仅否定其有自性。

无此等所知可得,心识便亦无可得。如是即无二取。

37 由得二无有 能缘于法界

由缘于法界 能圆满究竟[注51]

[释]此说初地以后之修学。

由得二无有,即能心性自解脱,尔时自然住于法性而非住于心性,是即“能缘于法界”。由是修学,即能圆满究竟——此中实尚有两重解脱,即法性自解脱(同时住入平等性)及平等性自解脱,以非本论范围,故仅统言之为“能圆满究竟”。

38 由圆满究竟 由成就三身

由现证菩提 二利善成就[注52]

[释]此更统言菩萨于无间道上圆满究竟,成就法、报、化三身,现证菩提而登佛地。于佛地上复作利他功德,如是二利成就。

[跋]

西元二千又三年,岁次癸未,于农历三月十五日依拙译略释此论竟。本论梵名Trisvabhava-nirdesa;藏译名Rang bshin gsum nges pa bstan pa,可译名《三自性说示》。藏译者为寂贤(Santibhadra)及廓译师('Gos lhas btsas)。

时禁足于加拿大安省大拈蒲湖留漏楼。若有少分功德,愿回向今时尚受战乱苦众;回向受疫病苦世人,愿刀兵灾病之名永不得闻。无畏记

注释

1 本论仍有梵文原本存世,,此有日本学者御牧克己、立川武藏及汤山明的整理本[Katsuni Mimaki,Musashi Tachikawa
amp; Akira Yuyama,eds,Three Works of Vasubandhu in Sanskrit Manuscript:the Trisvabhavanirdesa,the Vimsatika with its Vrtti,and the Trimsika with Sthiramati's Commentary.(Tokyo:The Centre for East Asian Cultural Studies,1989)];梵本的英译,见Stefan Anacker,Seven Works of Vasubandhu (Delhi:Motilal Banavsidass,1986),页181-190。此外,尚可参考Jay L.Garfield,Empty Words:Buddhist philosophy and Cross-Cultural Interpretation(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2),页128-151;Ake Boquist,Trisvabhava:A Study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hree-nature-theory in Yogacara Buddhism (Sweden:University of Lund,1993),页116-132。

2 梵:kalpitah paratantras ca parinispanna eva ca/ trayah svabhava dhiranam gambhiram jneyam isyate//

3 梵:yat khyati paratantro'sau yatha khyati sa kalpitah/pratyayadhina vrttitvat kalpanamatra bhavatah//

4 梵:tasya khyatur yatha khyanam ya sadavidyamanata/jneyah sa parinispannah svabhavo'nanyathatvatah//

5 依波罗颇蜜多罗译,大正·三十一,no.1604,页604c。

6 梵:tatra kim khyaty asat kalpah kayam khyati dvayatmana/tasya ka nastita tena ya tatradvaya dharmata//

7 藏:de la chos kyi mtshan nyid ni/gnyis dang ji ltar mngon brjod par/snang ba yang dag ma yin pa'i/kun rtog pa ste med snang phyir/des na yang dag ma yin pa'o/de yang thams cad don med cing/rtog tsam yin pas kun rtog pa'o//

8 梵:asat kalpo'tra kas cittam yatas tat kalpyate yatha/ yatha ca kalpayaty artham tathatyantam na vidyate//

9 依玄奘译,大正·三十一,no.1597,页341。

10 梵:tad dhetu phala bhavena cittam dvi vibhavisyate/yad alayakhya vijnanan pravrtya khyam ca saptadha//

11 此依真谛译(大正·三十一,no.1595,页188a);于笈多、行矩之译本,此句作“何别道理于一识体为一切种种识体相貌也?阿梨耶识识体为彼余生起识种种相貌,应知为彼缘相生起故。”(大正·三十一, no.1596,页288a)。玄奘译本则缺此句。

12 梵:samklesa vasana bijais citatvac cittam ucyate/cittam adyam dvitiyam tu citrakara pravrttitah//

13 依玄奘译,大正·十六,no.676,页692。下引同。

14 梵:samasati 'bhuta kalpah sa caisa trividho matah/vaipakikas tatha naimittiko'nyah pratibhasikah//

15 梵:prathamo mulavijnanam tad vipakatmakam yatah/anyah pravrttivijnanam drsya drg vitti vrttinah//

16 梵:sadasattvad dvayaikatvat samklesa vyavadanayoh/laksanabheda tas cesta svabhavanam gambhirata//

17 大正·三十一,no.1597,页346c。

18 梵:sattvena grhyate yasmad atyantabhava eva ca/svabhavah kalpitas tena sadasal laksano matah//

19 梵:vidyate bhranti bhavena yatha khyanam na vidyate/paratantro yatas tena sadasal laksano matah//

20 真谛译,大正2三十一,no.1610,页794c。

21 梵:advayatvena yac casti dvayasyabhava eva ca/svabhavas tena nispannah sadasal laksano matah//

22 大正·三十,no.1597,页353c。《摄论》所引,名为“五现观伽他”。“伽他”者,即gatha(偈颂)。今只引其二。

23 梵:dvaividhyat kalpitarthasya tad asattvaika bhavatah/ svabhavah kalpito balair dvayaikatvamako matah//

24 梵:prakhyanad dvaya bhavena bhranti matraika bhavatah/ svabhavah paratantrakhyo dvayaikatvatmako matah//

25 梵:dvaya bhava svabhavatvad advayaika svabhavatah/ svabhavah parinispanno dvayaikatvatmako matah//

26 梵:kalpitah paratantras ca jneyam samklesa laksanam/ parinispannestas tu vyavadanasya laksanam//

27 梵:asad dvaya svabhavatvat tad abhava svabhavatah/ svabhavat kalpitaj jneyo nispanno'bhinna laksanah//

28 大正·十六,no.676,页693b。下来两节所引同。

29 梵:advayatva svabhavatvad dvayabhava svabhavatah/ nispannat kalpitas caiva vijneyo'bhinna laksanah//

30 梵:yathakhyanam asad bhavat tatha sattva svabhavata上/ svabhavat paratantra khyan nispanno'bhinna laksanah//

31 梵:asad dvaya svabhavatvad yatha khyana svabhavatah/ nispannat paratantro 'pi vijneyo'binna laksanah//

32 梵:krama bhedah svabhavanam vyavaharadhikaratah/ tat pravesadhikarac ca vyutpattyartha vidhiyate//

33 梵:kalpito vyavaharatma vyavaharatmako'parah/ vyavahara samucchedah svabhavas canya isyate//

34 大正·三十,no.1579,页488c—489a。

35 大正·十六,no.676,页694a。

36 梵:dvayabhavamakah purvam paratantrah pravisyate/ tatah pravisyate tatra kalpa matram asad dvayam//

37 大正·十六,no.676,页694a。

38 梵:tato dvayabhavabhavo nispanno'tra pravisyate/tatha hy asav eva tada asti nastiti cocyate//

39 梵:trayo'pye te svabhava hi advayalabhyalaksanah/abhavad atatha bhavat tad abhava svabhavatah//

40 梵:maya krtam mantra vasat khyati hastyatmana yatha/akara matram tatrasti hasti nasti tu sarvatha//

41 梵:svabhavah kalpito hasti paratantras tadakrtih/ yas tatra hastyabhavo'sau parinispanna drsyate//

42 梵:asat kalpas tatha khyati mula cittad dvayatmana/ dvayamatyantato nasti tatrastyakrti matrakam//

43 梵:mantravan mula vijnanam kasthavat tathata mata/hastyakaravad estavyo vikalpo hastivad dvayam//

44 大正·三十一,no.1597,页343-344。

45 梵:artha tattva prativedhe yugapal laksana traye/ parijna ca prahanam ca praptis cesta yatha kramam//

46 梵:parijnanupalambho'tra hanirakhyanam isyate/ upalambho'nimittas tu praptih saksatkriyapi ca//

47 梵:dvayasyanupalambhena dvayakaro vigacchati/ vigamat tasya nispanno dvayabhavo'dhigamyate//

48 梵:hastino'nupalambhas ca vigamas ca tadakrteh/upalambhas ca kasthasya mayayam yugapad yatha//

49 梵:viruddha dhi karanatvad buddher vaiyarthya darsanat/jnana trayanuvrttes ca moksapatter ayatnatah//

50 梵:cittamatropalambhena jneyarthanupalambhata/ jneyarthanupalambhena syac cittanupalambhata//

51 梵:dvayor anupalambhena dharmadhatupalambhata/ dharmadhatupalambhena syad vibhutvopalambhata//

52 梵:upalabdhi vibhutvas ca svaparartha prasiddhitah/ prapnoty anuttaran bodhim dhiman kaya trayatmikam//

居士

点赞 1

评论问答

相关阅读

真禅法师:华严宗简论 第三章 华严宗的判教 第二节 五教 真禅法师:华严宗简论 第三章 华严宗的判教 第二节 五教

印光大师:与方圣胤居士书 印光大师:与方圣胤居士书

对慈宗即弥勒法门的认识 对慈宗即弥勒法门的认识

佛学基础:第三章 五乘教法 第一节 人天行果 佛学基础:第三章 五乘教法 第一节 人天行果

佛学基础:第三章 五乘教法 第五节 三乘共学 佛学基础:第三章 五乘教法 第五节 三乘共学

您认识佛教吗:第三章、了解您的烦恼 第三节、烦恼的种类 您认识佛教吗:第三章、了解您的烦恼 第三节、烦恼的种类

在家居士如何在生活中修行? 在家居士如何在生活中修行?

佛门礼仪常识:居士戒律与礼仪 佛门礼仪常识:居士戒律与礼仪

佛门礼仪常识:居士入寺规矩礼仪漫谈 佛门礼仪常识:居士入寺规矩礼仪漫谈

农历正月初一,恭迎【弥勒菩萨圣诞】慈颜常笑,纳天容地,愿人间变净土 农历正月初一,恭迎【弥勒菩萨圣诞】慈颜常笑,纳天容地,愿人间变净土

陈大惠居士在丁嘉丽居士家中念佛共修时,眼前出现了16行偈 陈大惠居士在丁嘉丽居士家中念佛共修时,眼前出现了16行偈

从观世音菩萨接引赵玉胜居士说起,为何我们看不到佛菩萨? 从观世音菩萨接引赵玉胜居士说起,为何我们看不到佛菩萨?

放生指南:在家居士放生要注意什么_在家居士如何放生? 放生指南:在家居士放生要注意什么_在家居士如何放生?

藏洋居士:戒色记第六章之年轻人请你记住邪淫危害 藏洋居士:戒色记第六章之年轻人请你记住邪淫危害

大孝王锡璠居士是这样助念送母亲往生极乐的--学佛网 大孝王锡璠居士是这样助念送母亲往生极乐的--学佛网

雪窦寺“三月三龙华会”朝拜弥勒大佛祈福法会 雪窦寺“三月三龙华会”朝拜弥勒大佛祈福法会

简体注音|佛说观弥勒菩萨上生兜率陀天经(栴檀恭诵) 简体注音|佛说观弥勒菩萨上生兜率陀天经(栴檀恭诵)

十支居士八城人经 十支居士八城人经

印祖故事:住大顶侍大士香火,磨石碑明开山缘起 印祖故事:住大顶侍大士香火,磨石碑明开山缘起

达真堪布:老居士绕不过的关口 达真堪布:老居士绕不过的关口

夏莲居老居士的外甥安闲往生纪实——到此方知功不唐捐 夏莲居老居士的外甥安闲往生纪实——到此方知功不唐捐

第81集 在家居士组成团体共修如不如法? 第81集 在家居士组成团体共修如不如法?

一经四咒简介,传承与缘起 一经四咒简介,传承与缘起

八关斋戒是对居士所施设的戒法 八关斋戒是对居士所施设的戒法

胡松年居士往生公案 胡松年居士往生公案

居士着僧衣,不但没有功德,反而有罪过 居士着僧衣,不但没有功德,反而有罪过

如果身边有这四种「居士」,一定要注意 如果身边有这四种「居士」,一定要注意

佛教故事:因果报应:杜美英居士往生录 佛教故事:因果报应:杜美英居士往生录

居士对待僧人的「十六字诀」 居士对待僧人的「十六字诀」

在家居士早晚课须知 在家居士早晚课须知

480位禅宗大德悟道因缘:侍郎张九成居士悟道因缘 480位禅宗大德悟道因缘:侍郎张九成居士悟道因缘

归心净土的杨杰居士 归心净土的杨杰居士

480位禅宗大德悟道因缘:相国裴休居士悟道因缘 480位禅宗大德悟道因缘:相国裴休居士悟道因缘

法从缘起,果从因生 法从缘起,果从因生

预知往生,分秒不差——胡松年居士往生记 预知往生,分秒不差——胡松年居士往生记

苏州彭绍升:现居士身弘净土,预知时至西方去 苏州彭绍升:现居士身弘净土,预知时至西方去

居士讲法、僧人居住居士家如法吗 居士讲法、僧人居住居士家如法吗

韦驮菩萨入梦示警,商人居士巧结善缘 韦驮菩萨入梦示警,商人居士巧结善缘

梁云娣老居士往生记 梁云娣老居士往生记

在家居士如何做到修行与工作两不误? 在家居士如何做到修行与工作两不误?

张玉琴老居士往生记 张玉琴老居士往生记

第102集 香积佛之缘起  正光老师 第102集 香积佛之缘起 正光老师

白衣居士可以说法吗 白衣居士可以说法吗

达真堪布:擅观缘起明心性 达真堪布:擅观缘起明心性

这些在家居士团体,易养成我慢之心 这些在家居士团体,易养成我慢之心

《杂阿含经》中居士的修行方法 《杂阿含经》中居士的修行方法

凡夫外道对缘起的五种邪见 凡夫外道对缘起的五种邪见

在家居士可以为动物做皈依吗 在家居士可以为动物做皈依吗

大乘生命缘起正见的两个重点 大乘生命缘起正见的两个重点

居士应如何正确学佛与用功 居士应如何正确学佛与用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