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云禅师:谈心

2020-05-29 白云禅师

佛法的智慧论

通常一个出家人所表现的,大多都是以佛法为主,那么所讲的佛法,究竟是什么东西?我们一般说佛法,就是佛教里面的一些东西。那么「法」究竟是什么?这个法,绝不是出家人在那个地方「作法」,有很多人对这个「法」有所误解;佛法中说「法」,是讲道理、方法。佛,最简单的解释,就是觉悟的意思,可是,一般人提到佛,就会想到释迦牟尼佛、阿弥陀佛。其实,那并不是我们目前在这个世界上,所表现出来佛教中的道理方法,一种所谓的「觉悟之法」。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晓得阿弥陀佛并不在我们这个娑婆世界,他是在另一个世界,那个世界,对不是佛教徒而言,那是一个非常遥远的世界。如果以释迦牟尼佛而言,我们知道释迦牟尼佛已经圆寂了,距离现在也是两千多年以前的事了,那么,我们所能知的,只能从这些文字上面去发现。所以通常谈佛法,我们还是要把握,佛的本义就是「觉悟」的意思,法就是「道理、方法」,这些道理方法能够帮助我们,面对很多所谓的无明、烦恼、迷惑-这些现实生活中所产生的种种现象,即使有一些我们明明知道,也会无可奈何。在这种情形之下,如果我们能够突破这些无明,突破这些烦恼,突破这些迷惑,那么可以说,你面对这些现实生活,就会过得很自在,洒脱。谈到突破,佛法中讲「出离」,事实上「出离」就是突破,或者是超越。我们讲要突破,超越这些,必须具备一个基本的条件,也就是智慧的佛法。所以佛法,如果只说是觉悟的道理方法,并不能完整的表现出来;我们应该说,佛法是智慧的道理方法,这种智慧是有层次的,有高有低。可是,我们也必须了解,要人达到觉悟的这种境界,必须要有智慧。因此可能大家会联想到,世间法里不也是有智慧,难道佛法里面的智慧与世间法的智慧不一样吗?在这里,我们必须了解两个名词-智与慧,在佛法中它是分开的。智在佛法中,这个名词叫做「阇那」,梵文的「智」,「阇那」翻成中文,全部的意思,应该叫做知识跟经验,也就是说,智就是人世间的知识跟经验的累积。所以人世间的知识经验也就是智,佛法中并不舍弃这些,而且也很在意这些,也就是说佛法不离世间法。世间法里有智,也就是所谓的知识、经验,这知识、经验不管是普遍性的、专业性的,都包含在内。当然,以知识经验而言,不管是属于那一类型,在佛法中,所在乎的主题是着重于「知识」跟「经验」,能不能够发挥其智的力量!同时,这些知识经验发挥为力量的话,是利益的?还是有所伤害的?这其中的差别就很大。所以在佛法中谈智,是以世间的知识经验而言,谈慧就是依于世间的知识经验,怎么样表现你在现实环境所需要的时刻,也能够发挥它的力量,而且是饶益性的,没有任何的伤害。所以对智与知识经验而言,最后要发挥成为慧的话,必须要把握一个原则,什么原则呢?那就是我们现在讲的名词「零缺点」,在佛法中是以「圆满」作表示,要能够达到这个境界才能称之为慧。慧在梵文中,大家可能很熟悉,就是「般若」(音:ㄅㄛ ㄖㄜ ),「般若」这两个字,我们比较会念错,念般若(音:ㄅㄢ ㄖㄨㄛ),那是用中文发音。梵文中其实也不是般若,梵文中间就像「智」-是阇那,「慧」是prajna。事实上,跟我们现行通用的译音,还是有差距,我们在这里暂不讨论这些音译的问题。我们只需知道,佛法是把智和慧分开的,可以说是以智为基础,并不是以慧为前提。这话怎么说?通常我们知道,比如我们在现实生活环境当中,面对人或者事,总会发生很多的问题、产生很多的疑惑,造成很多的障碍,这些问题、疑惑、障碍也就是我们人生的道路上,所谓的困难、所谓的问题。佛法中提出很多的道理、方法,就是针对这些困难问题,教我们如何去认识它、去了解它,而后能够处理,甚至超越,或者我们说是突破,是相同的境界。佛法谈智慧,它的基本重点,并不是我们一般人所想的,佛法谈智慧不是寄望在一个遥远不确切的未来。例如我们念阿弥陀佛,想求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刚刚我说过,阿弥陀佛是属于另外一个世界,它是非常遥远的。不过我并不是在这里,否定这么一回事,而是说在座的各位,并不一定个个都是佛教徒。所以,我们从现实面来说,佛法的本身就是不离于现实,如果把佛法摆在一个遥远的未来,那只是一种理想,除非你是一个非常虔诚的佛教徒,把你很多的时间,都投注在这个往生西方极乐净土的法门上,那另当别论。所以佛法中,以智慧而言「法」,它的重点是告诉我们,人不可能离开现实,只要面对现实,必然会跟人与事发生关系,在这种人与事的前提之下,我刚刚说一定会发生许多障碍,必定会有很多的困难,会有很多的问题。所以遇到这种情形,我们若单单只是以知识经验来看问题,来解决问题的话,可能不一定能够达到我们所谓自在、洒脱的境界,那只会造成无谓的烦恼和无明的显现。所以人生道路上,我们常常比喻是坎坷的,它不是平坦的。也就是因为人生的道路本来就是如此,所以我们除了世俗的知识经验,不可能以人的方式来化解很多的问题,而且有很多的问题,不一定用人的方式就可以化解的。当然目前这个社会上,流行着命运论的言说,事实上佛法是不讲求命运。佛法讲求什么呢?佛法讲求一切唯心所造,这心是我们自己那个「我」,一切还是得依靠自己的「我」去面对问题、化解问题,只是每个人的知识经验不同,知识经验之成份程度有所差别。所以在佛法中,还是在乎世间的知识经验,只是问题在怎么运用知识经验,使它成为力量,那就得有相当的修养。我们讲智,在智的范围中,还有一个名词就是「聪明」。我们常说这个人很聪明,可能我们现在都讲这个人的智商很高,其实不管你以什么字眼表示,聪明和智还是有所差别。以佛法的定义分别所谓的聪明,不是说一个人,拥有多少的知识经验,展现出多少的力量,而是只是运用一些些的知识经验,就能立即表现出什么,那就叫做聪明;事实上这中间,不能包含所谓的专业知识。所以聪明在学术地位上而言,是毫无学术地位的,可是智,以它的经验而言,的确有其学术地位存在,这是以佛法的观点看「聪明」和「智」。讲到这里,我刚刚说过,不论出离也好、突破也好、超越也好,究竟是怎样的定位标准?怎样算是超越,怎样才是突破?这里我在提出这样一个概念,大家不妨一边听、一边思考一下。我们人,不管教育程度如何,知识经验怎样,总离不开面对人与事的时候会有所计较、有所执着,刚好这些计较跟执着,来自我们人的自我意识,而这种自我意识的形成与力量,又全都发自我们自己的知识经验,也就因为这样的互动关系,所以避免不了有执着、有计较的发生。我们人因为执着、因为计较,产生很多的烦恼和障碍,更会产生许多的问题,可是佛法中告诉我们,人会计较、会执着是必然的,那怎么办呢?它提出了另外一种看法,这种看法无论在世俗里,甚至在学术里也有这种说法,除了人必有其计较、执着,可是他可以进一步去认识、去了解。人本来具备这种能力和条件,可是有一个事实上的问题:当我们人在计较、执着的时候,凭什么可以去保持冷静、客观、理性的面对问题?甚至还可以进一步去认识、去了解?这里面差距就显现出来了。所以佛法中谈修养,我们晓得「修养」,不只存在佛法里,在世间法里面,同样有许多修身养性的方法,只是世间法里的修养是针对某一些因、某一些缘或者某一些因、某一些果而言。可是佛法所表现的,不只是告诉你,你可以做得到;问题是说你怎样表现出来?凭什么去表现出来?这就得归属于「般若」的问题,也就是「慧」的问题。我们人,往往在自己已经具有的知识经验领域中,最多只能凭这些有限的知识经验,去面对一些人与事问题的处理,你不一定能够在面对这些时的表现中,就可以远离计较、执着。也就是说不管怎样,你都还是离不开计较、执着,人既然本来如此,我们要怎么样再进一步把你的计较和执着,去作认识、去作了解?这种修养在佛法中,其实就是以智慧为条件,以觉悟为目标。那么当你完全具足这种条件与目标的时刻,当然对于先前困扰你的问题,原有的计较、执着,就可以进一步去了解与认识,那时你必然可以发现很多,发现什么?发现自己,不是发现别人。这话怎么说?我们举个例子,当别人对我们讲一句好听的话,为什么你会表现得欢喜?不好听的话会难过?这些欢喜也好、难过也好,都是计较、执着。如果以佛法来讲,一句话好听或不好听,都只是一个声音,这个声音如果以表现技巧而言,无非是所谓语言的艺术。我们世俗也有一句这样的话,说一个人骂人不带刺,那就是一种语言技巧,所以,往往说好与不好,是没有标准的,完全在于个人的感受。比如说,我们常用的一个字-「好」,往往你跟人发生一些问题的时刻,假使对方或自己讲出一个好字,我们不妨思考一下,这个「好」字的意义包含了有多少?「好」是承诺,是接受,或者是说等着瞧!甚至是我有更多的机会报复你,同样都可用一个「好」字去表示。为什么同样都是一个好字,个人所引发的感受差别那么大?比如说,我们做父母的对儿女说:「好好的读书,我会给你奖励。」当然,如果他说好,父母听了一定会很欢喜,但如果等到考试,你看到成绩单不好的时候,你就会责备他,说你以后要好好用功,他也回答你说「好」。如果下一次成绩单还是不好呢?你一定说:「原来你跟我讲的『好』变质了,既然说好,为什么你不用功?为什么你的成绩还是这么坏?你明明答应了我!」其实只是一个好字,他答应你什么?这个好字,他没有告诉你,保证下次一定使我的成绩达到某种程度,他只讲了一个好,前面、后面的话他都不曾告诉你,那你说究竟是他错了?还是我们做父母的错了?其实以佛法而言,没有所谓对、错。问题是对一个「好」字的感受,是依于我们个人分别心所产生的。如果你把它当成是好,也可以,把它当成不好也可以。比如两人吵架了,假使说对方要动拳头,可是没有你拳头大,要跟你辩论,他辩不过你,最后没有办法,只好说「好」!你说他的那个「好」是什么意思?很难捉摸,很难拿捏,可是你如果往好的地方想,你拿我没有办法,你不「好」也不行,那如果往不好的地方去想呢?是不是你想找机会对付我?那你有可能会担心、害怕。因为你没有办法去了解、去拿捏,究竟他的「好」是什么意思。所以我们人,活在现实生活中,总是离不开人与事离不开一些与人事有关的。的确,如果说我们没有具备相当好的修养,即使以世俗的修养标准,我们说忍耐,所谓「忍一时气,免百日忧」,事实上,以世俗的忍而言,也是一种修养,也是一种智慧。可是我们看看,「退一步海阔天空」,是不是退一步真的有那么好?因为人总是免不了有计较、执着的习气,就算你忍,你能忍到什么程度,你退一步,你究竟能退到什么地步?究竟能够承受多久?所以佛法中,除了世俗的忍,它也有一种忍的说法,我们世俗讲忍,忍字头上一把刀,的确不好受;可是,佛法不以这种方式来看,佛法说忍是「忍而化之」,也就是说你把所忍耐下来的,还要能消化掉。所以我们人与人之间,当你面对人,愿意去忍受的时候,人家紧迫盯人来对付你的时候,你会冒出一句话来:「不要太过份哦!一个人的忍耐是有限度的!」可见人的忍是有限度的,一个人不能忍的时候,所谓「狗急跳墙」,那就不堪收拾。佛法的忍,同样也是谈忍,可是为什么要谈消化?这种消化,也是一种修养,只是它有一个关键性的问题,同样都是忍,并不是叫你把这一口气咽下去,问题是说,当你咽下去以后,是不是还有机会再吐出来呢?如果你不吐出来,会怎么样?就好像爆竹,你晓得灌火药的时候,灌得越紧,爆炸的力道愈强。以忍来说,佛法也说要咽下去,咽下去以后,要能消化掉,并不表示我们口头说一说:「哎!算啦!无所谓啦!当他是神经病,我不跟他计较!」你虽然找了很多的理由,只是那时候忍了那口气而已。以佛法而言,你这样做是对的,可是问题在于时间、空间上,你能承受多少?所以佛法中有忍的方法,大家可能听说过六波罗蜜,里面就有忍波罗蜜的说法,其实是说有智慧的方法。我们另外举一个例子来说,在人与人之间,最难承受的是毁谤的伤害。可是有一个问题,是否曾经思考过:当你听到对方毁谤你的话,你为什么会难过?你为什么会生气?既然是毁谤,至少在你本人而言,绝不是真实的,那是虚妄的。如果是真实的,就不叫毁谤了;既然是虚妄不实的,为什么你还会难过?会生气?我们晓得如果告到法院去,还可以告人毁谤罪,而于佛法中谈毁谤,我们得「忍」,面对别人的毁谤,你要能忍,否则就会发生问题,就说不上是修行了!忍,是一个现象,是你拿他没有办法,因此你默认了。不讲话就表示你默认了吗?佛法往往针对这些问题,究竟要不要讲话?要不要表白出来?或者就此默认了?那样的忍或者是说:「我拿你没有办法只好忍了!」佛法的观点不以这种方式看问题。刚刚我说过只是计较、执着,不能解决问题,要进一步去了解、去认识,才能化解问题。我们晓得,既然形成毁谤,怎样去面对毁谤?明知道毁谤不是真实的,为什么我们还要生气难过?我们要进一步去了解,为什么它会发生?且回归第一个问题,他毁谤你什么?如果毁谤你是个坏人,那我们再看,坏人是做了什么坏事呢?他说我是窃贼,好,至少我们自己知道,有没有这么做?如果没有,那就是毁谤;如果有,事实俱在就不是毁谤。我们再进一步去看,若你没有,可是对方认定你有,当对方认定你有的时候,你自己又的确不是如此,当然不好受,觉得受到冤枉,既然毁谤造成了,怎么办?这时候你要对方解释清楚还你清白,「不然我就告你毁谤」,如果对方真正在这种非要构成为毁谤罪的时刻,非要他说出「为什么」,是不是一定要用这种方式去面对问题呢?佛法中谈修养,不是一般人所认定的,是依于世俗知识经验的修养,更须要超越、突破,而且要怎样维持一种很冷静、很客观的态度,跟对方探讨造成毁谤的真正原因?我们晓得有些人会追问他,可能他不可理喻,甚至跟你吵架,说不定会打起来。或许有的人会告诉你:「你自己明白,自己心里有数。」可是你真的不知道,他又不肯明讲,怎么办?你如果说:「你非讲不可!」这一句话就失去了你的修养,而你前面的忍也都被否定掉了;这个时候,佛法告诉我们,你平时就要有怎么样使自己不乱的修养,这种不乱的行为修养,在佛法中叫做禅定。禅定的本身,是怎样面对这种乱,而在自己不能自主的时刻,能够做到不乱,冷静的去面对问题,才有机会进一步深层地去认识、去了解,当然这其中需要时间,也需要有空间,才能慢慢化解。所以谈忍要运用智慧的话,并不是我们一般所讲的,只要一个问题,求得一个答案,我们的问题就解决了。事实上,在座各位都知道,一个问题求得答案,可能答案的本身还是有问题;也就是说一个问题,不一定求得一个答案,你的问题就能化解,我们处在这些现象中,就可以知道智慧的重要性。如果说世间,人人都能够把自己的知识经验,点点滴滴累积,运用在现实环境中,怎么去化解问题,你就已经有了佛法的基础。只是佛法的最高境界是讲究圆满,也就是零缺点,讲到这里,可能大家会想,世界上有这样的人吗?有,如果以佛法中的成就者而言,那就是佛,佛就具备了这种修养,是一种零缺点的修养。我这里再举一个例子,我们看,以释迦牟尼佛而言-当别人毁谤他的时候,有人问他,别人毁谤你,怎么办?佛陀做了一个譬喻,他说有如「举火烧天」,意思是说我们试图举一火把,要把天烧着了!可能我们会想到你未免太高了吧?高还是要具备条件的,不具备条件,那火把还是会烧到你,你自喻为天,并不表示你有天那么高,要真正能做到火把烧不到才可以。我们中国的传统也有一句类似的话-「唾液自干」。就是说当人家在我脸上吐口水,连擦都不用擦,等它自己干掉,这要有相当的耐性。可是我刚说过,世间法跟佛法,佛法是以世间法为基础,可是它不是另外一套东西,如果我们一定要把佛法以另一套东西来表现,就是我所说的,把希望、理想放在遥远的未来,那是不切实际,在现实生活中可以说毫无用处。佛法必须要能表现于现实生活中,怎么样使它的缺点愈来愈少,怎样使它做得愈来愈好,除了我们世俗日积月累的知识经验,慢慢地使自己的知识经验广度愈增,深度愈深,那么你能表现的机会就会更好。人往往都是盲目的过日子,尤其目前在我们台湾这种环境,真正想要深刻思考的机会,都很难。至少我们流行过这么一句话-「爱拼才会赢」,就是说有拼才会赢,所以我们一天到晚为了打拼,可以说回到家,累得往床上一倒,什么都不想做了,因为累了。事实上,只是在忙碌中忙碌。有没有想过,从你忙的当中所得到的回报有多少?为什么不能够把忙碌的时间缩短,相反的回报更高?这要靠什么力量?就要靠知识经验,包括了专业的知识经验,也就是说我很卖力,很尽责,在这里好像付出心力,付出劳力,一天八个小时,我一分钟也不少甚至更多,但并不表示你是一个有智慧的人。而涉及「慧」的修养,因为「慧」的本身需要有智为基础,智如果说以它的层次而言,可分上、中、下三等的话,即使你具备下等的智也好,上等的智也可以,何况「智」本身的知识经验,并没有设定、没有指标、更没有提示。所以佛法中说慧,即是教你谈忍耐,谈面对现实生活中很多的不如意,不是摇一摇头就可以,摇头并不能解决问题。即使你自己把对方当做一个神精病,可是那只是嘴巴上说说,可以说出来并不重要,你内心的承受力如何?你究竟能承受多久?那只有自己知道。佛法中说一切唯心所造,这个只为自己的自我而去行为表现,如果自己的自我没有修养,可以说连世俗的知识经验都很贫乏的话,当然往往你的困难,你的障碍,你的问题就会更多。因此我们在现代社会中,提倡要进修、要自我提升,所以就有空中大学,甚至社会大学、老人大学,还有各种在职进修的方法,它的目的何在?我们再看,比如说职业训练,这都是增加知识经验的道路,所以我们人在面对现实生活环境,如果只是一味的以自我意识去过日子,忘了怎样去修养自我的话,很可能你永远都是在原地踏步。所以我们有的时候,面对一些问题,总是明明知道,也有很多无可奈何,事实上在世法中,所有的问题还可以慢慢地化解,但面对无可奈何,那真的是无可奈何。各位可能会想,以佛法而言,怎么面对无可奈何?是不是该叹叹气,调头走了、算了?或者讲随缘,随他去?就算你说得出来,你的内心能不能做得到?因为无可奈何时,至少还有「可奈何」的存在,但我们在无可奈何的时候,总认为没有办法了。所以常常有人问我一个问题:「师父!假使我是一个佛教徒,有人欠我的钱,他不还我,怎么办?要不要找他要?」我就问他:「你认为呢?」他说:「有人告诉我,干脆算了吧!就当做前一世欠他的!」我就会问他:「假使你前一世没有欠他,那怎么办?反而他这一世欠你了。」如果你是个学佛的人,你欠人家的要还,相对的别人欠你的,也要还清了,你才能走,并不表示你不要就可以算了。因为佛法中的因因果果都会兑现的,不管是谁,都要搞清楚,才可以自在的走。可能大家会想到一个问题,如果是一个非常有修养的人或者是一个法师、出家人,或者是在家的居士,他们怎样去表现呢?是不是他就认了,或者笑一笑算了?以一个虔诚的佛教徒而言,的确,他可以这么做,如果是一个懂得道理、方法的人,也可以做得到,但他会进一步去认识、去了解。如果前一世没有欠他,是他欠我的,我就是想成佛、成菩萨也不可以,因为还有债务存在,只是欠与被欠的不同,从这个中间我们就会发现,佛法中谈智慧,究竟谈什么?它不是唱高调、打高空、开空头支票的言说者,而是在现实生活中,怎样使缺点愈来愈少。如果你不是一个学佛的人,能在现实生活中说人情、讲道理,今天你所面对的人与事,做得愈来愈好,缺点愈来愈少,我可以肯定的说,你已经懂得佛法。因为在佛法中,所有的道理方法是以智慧为首,也就是说智慧摆在第一位,唯有智慧,才能除去那些烦恼、无明,才能排除许多障碍,化解你的困惑。唯有如此,你才能使自己达到零缺点的境界。因为刚刚我跟你们主办单位谈过,我们介绍一些佛法智慧的事情,不做太长时间的演说,剩下的时间跟各位做问题讨论,各位有什么问题可以提出来,大家一起来研究。问:请问老师父,刚才您提到一切由心造,佛法不是我们所想象的用任何的法术,那么我们目前佛寺里,那些师父们都在念经典或咒语,是不是代表有什么法术,或者有什么作用存在?这一点我一直有所疑问。答:谈诵经、念咒或拜礼忏也好,我们首先要知道,经、忏、咒语里面的内涵是什么?如果我们只会念,不知道里面的内涵,等于说我在这里跟各位介绍智慧,我拿着一本书在这里念完了,我想各位并不懂得佛法、智慧是什么,那如果我们能把一些经典、忏文或者咒语里面的意义表现出来的话,那就是智慧了。我举一个例子好了,大家知道,我们常念一句「南无阿弥陀佛」,但念「南无阿弥陀佛」究竟是什么意思呢?我在佛教中们常说一个人快要死的时候,应该要找很多人去帮他助念「南无阿弥陀佛」,对不对?其实你如果了解它里面的意思,那就不一样了。「南无」是什么意思?南无是梵文,它的本意翻成中文就是亲近他、依靠他的意思,就叫做南无。阿弥陀呢?「阿」(音ㄛ)是无,没有止尽,无限量的意思。「弥陀」呢?有二种解释,一种是光亮,一种是寿命,当然就懂得阿弥陀是无量寿或无量光的意思。那么「佛」呢?是觉悟的意思,佛是说佛陀,全句就是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以整个来说,就是要亲近觉悟、已经成就为佛的人。这里讲光,是代表智慧,寿命,不是讲我们人生几十年,而是能够使他的时间成为一种价值,如果了解里面的意思,原来我们人在念南无阿弥陀佛,是亲近他、依靠他,依靠他的智慧,怎样珍惜我们的时间。我们能达到觉悟境界的话,这一句佛号,不是很有意义吗?我们看很多经文,比如说金刚经里面念到「应无所住,而生其心」,那是说什么呢?假若只是念完,那又怎样,你必须了解它的道理在哪里!我们再看南无婆耶婆罗般若波罗三藐三菩提,这是我们经常听得到的,对不对?这些文字音声究竟有什么意义?其实都有它的意义在。所以我们说,请出家的师父不管是做法会超度或者消灾等,都是在说道理,只是说的方式不同。就好像我们说演戏剧,他们不是都在表现传递很多意念、义理吗?他们的大前提可能就是忠、孝、节、义,佛法也是讲一些方法、一些道理。只不过在这里,我要跟各位讲,我常常有个感慨,佛教中以寺院来讲,为死人做得太多,为活人做得太少,可以说真正解释道理、方法的人太少了。还有什么问题?因为你的问题非常的复杂,不是几句话就可以解决的,我是一个百无禁忌的人,什么都可以问,不要担心这样是不是不礼貌,这样是不是对佛教造成不好的影响,不要考虑这一些,尤其我在这里告诉各位,在台湾我自称为禅师,大家知道禅师是自在、洒脱的,平常你们对佛教或者有一些什么疑问,都可以提出来问,不要紧。问:请问师父,最近在第四台上看到一些师父讲法的大道理,他说佛教只是在将来往生极乐世界,他所说的极乐世界,我们后生都听得很茫然,请师父开示。答:首先我们要知道弥勒菩萨和阿弥陀佛是两回事,他们一个是佛陀,一个是菩萨,不是同一个人,西方极乐世界是讲阿弥陀佛。在这里先跟各位说明一下,在佛陀的经典里,不只是有个极乐世界(我讲的不只是地球);如果我们这么说,佛教中讲世界,有三千大千世界,这三千大千世界以什么做基础呢?它是以一个银河系为一个小世界,我们人所能知道的一个银河系,包含了许多星球,只是一个小小的世界而已。佛法中谈三千大千世界,首先会想到一个经典上面这么说:「去此西方,有国名曰极乐」,也就是说去此西方,这个西方在哪里?我们如果以地球而言,就把它看得太小了,因为在佛法中间,它是超越了娑婆世界,或者三千大千世界的另外一个世界。他讲西方,并不是站在我们台湾或者大陆某一个地方来讲西方,他是以佛陀释迦牟尼佛在世的时候,在印度灵鹫山,也就是讲这部经时,他讲从这里往西边的方向去有多远呢?有十亿万佛土,这十亿万佛土,可见是离开我们人的世界,这个亿是万万为亿的亿。十亿万佛土,一个佛土有多大呢?也可以说我们这个娑婆世界有多大?过去一个世界,再过去一个世界,再过去十亿万个世界,才有这么一个地方,那个地方叫做极乐世界。为什么说是极乐世界?它可以说是一个衣食无缺,意念之所到,要什么东西,我们想一想就有的一个世界。在这个地方,告诉在座的各位,我并不强调这回事,只是说经典介绍它,以一个出家人来讲,我并不否定它,可是我刚刚一开始讲了一句话,真正的佛法,不是把我们的希望跟理想摆在一个遥远的未来。我不否定它,因为毕竟我是一个佛弟子,只是说那太遥远了,毕竟学佛,如果在现实生活中,得不到利益,那要它有什么用呢?我们把它摆在遥远的未来,并不能解决现实,所以我常说要把佛法融合在现实生活中,才可以得利益,我只能这样的解释。如果要把极乐世界说得那么玄妙那倒也可以,那就再用一种举例、比喻来说。比如说你很有钱,你就可以把自己摆在一个极乐世界里;或者你地位、名利都有,非常好,你也可以摆在一个极乐世界的环境中,不一定要离开我们这个人的世界,都可以做得到。可是那只是物质上,与精神上的能不能做得到,那就差别很大,因为极乐世界不是一个物质世界,是一个精神世界。问:请问师父,人死以后,是不是一定四十九天之内一定要转入轮回,进入六道众生,还是怎样?答:佛法里面谈到人死,最快六个小时,就会离开原来的这个身体,他很可能依于他的所做所为,而到达另外一个环境,最快六个小时就可以做得到,最慢呢?大约四十九天,不一定是多久,有的的确六个小时就可离开原来的躯体,到达另一个环境。佛法,谈六道轮回,其实我们要用什么观念去看呢?比如说天道,是一个快乐的环境;人是一个有苦有乐的环境,畜生是只有苦没有乐的环境;讲鬼类呢,那是苦乐根本没有办法体会的环境;地狱是一个非常非常苦的环境。这些环境是依于什么力量去的呢?是依于人现在这一生,包括过去你所存在的那些所有行为,所展现出来结果的好与坏,通常我们说是业,这个结果叫做业。好的称为善业,不好的业称为恶业,还有好与坏分不清楚叫做无记业,依于这种业的力量去往生,而到另外一个环境。佛法所谓的超越、突破,是要超越六道轮回,突破六道轮回,也就是不在这六道中间受生、死,那是一个什么世界呢?就是所谓佛菩萨的世界,不是我们人的世界,因为人的世界的本身,以娑婆世界而言,包含了六道世界。所以佛法中讲了生、脱死,得到究竟解脱的话,他已经超越了娑婆世界,不再受生、死,而到了另一个环境。所以我们讲人往生,最快六个小时,最慢四十九天,不一定多久,只是说一个最慢,和最快的时间的不同。问。师父好!今天很高兴能够听师父开示,在这佛法一些很精辟的讲解。我觉得现代人的生活,非常的多角化,各方面都有一些烦恼,刚才师父说到忍,是否有一个更具体的方式,就以本身来讲,你是否常觉得一种烦恼,或是一种觉得会发怒或者心中会有不安的时候,如果遇到这种情况之下,您深悟佛法,那您如何去做一种开悟?答:因为我刚刚是做一些简略的说法,所以要有忍心,有禅定的功夫,为什么?我们之所以不能忍,是因沉不住气,也就是不能保持冷静,自己静不下来才会乱。如果你有禅定的功夫,至少先做到不马上表现你的情感或者起冲突,你能够先冷静下来,就不会马上发生问题,人不能忍的话,就马上会发生问题,原来小的问题会变成大的问题。如果你先能做到一般忍的话,至少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所以禅定的功夫是告诉你先怎么沉得住气,可是并不够。我刚刚强调佛法是以智慧为前提,还是以智慧去化解,先有禅定的功夫,可以使自己先冷静下来,先不乱了阵脚。这个禅定就是一种修养,需要慢慢养成,就像我们千佛山菩提寺办静坐止观班,每四个星期一个班次,如果各位有兴趣,只要打电话报名或写封信报名都可以,他们会安排你参加的静坐止观班。静坐就是禅定的功夫,止观就是怎样去面对问题,化解问题,都有它的道理、方法。问:师父,我们常听说人有四大执着,执着人相、我相、寿者相、众生相,但是我们在追求宗教的同时,或许我们是为了「天堂挂号,地狱除名」,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可能是为了追求智慧,为了追求宗教最高境界,但在这种过程中,是不是也是一种执着呢?答:我们谈执着有二种执着,第一种是自我意识的执着,再一种是依于某一些专业知识或道理方法而执着,所以「法」有「法」的执着,「我」有「我」的执着。可是不管怎样,就好像我们没有受过教育,不识字的话,你还是执着于先去学习,有了学习,才能够慢慢使你的修养,使你在学习的道路上会愈来愈高,所以不管怎样执着是必然的,刚开始一定会有执着。我刚刚讲过,人都会有计较、执着,问题是如果只是计较、执着,除了会发生问题外,没有别的好处,因为人必然会发生这些问题,那怎么办呢?所以我才强调人要进一步去认识、了解,在这种认识、了解中间,你要去发现原来的计较跟执着有多少,原来的执着、计较愈少的话,就表示你认识、了解的愈多,是用这种方式去看问题。学佛,通常我不太喜欢谈那些名相,动不动就讲烦恼障、所知障什么的,我平常不谈这些,为什么呢?因为那都是佛法的一些名词,我们不要在名词上,把自己限制住了。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我们讲「无相」,须知「无」不是没有,多少人把佛法中这个无字,当成没有,那是最大的错误。佛法有几个字,我在这边顺便跟各位解释一下,一个是「有」,肯定的有,这个我们都能体会,都能把握。再一个是「无」,这个「无」不是没有,是从「有」的突破;就是从原来的「有」突破了,这种现象叫做「无」。另外一个字是「非」,是非的非,这个非在佛法中不是否定词,它是一种超越性的,不同于原有,比原来还要好,那种境界叫做非。最后一种叫做空,空不是空无一物,还是从有里面,经过突破,经过超越之后,最后得到一种解脱的结果。我举一个简单的例子,这是一条毛巾,大家都很熟悉,肯定有,「有」什么呢?大家是否可以告诉我「有」什么?「有」毛巾,那你就错了,「有」是说这条毛巾中有它的作用,我可以拿来洗脸、洗澡,也可以擦桌子当抹布,有各种方式的用途。假使这一条毛巾先拿来洗澡,洗完澡,如果再拿来洗脸,你一定用清水、肥皂先洗干净再拿来洗脸,可是,如果我们先拿来洗脸再拿来洗澡,我们就不考虑了。同样这个「我」,同样是「有」相,为什么差别那么大?是否无相的时候?管它抹布也好,洗澡也好,我都可以拿来洗脸,那不叫做无相,那还是有相,为什么?你认定它只是一条毛巾,反正你爱怎么用就怎么用,事实上你真正能不能做得到,你拿抹布来洗脸你敢不敢?拿来洗澡你敢不敢?你都不愿意。如果纯粹的有相如何到达无相呢?很简单,如果你认为这条毛巾,拿来洗澡的话,当然你对它不认识、不了解,最好还是用肥皂把它洗干净,那么你再拿来用,你就不会执着「唉呀!这原来做什么用」,也就不会有这种「有」了,那就是「无」的现象。假使说这条毛巾,我们肯定是洗脸的,是洗澡的,是拿来擦桌子的,这就有太多的「有」了。如果以刚刚的有跟无,进一步到「非」的话,这一条毛巾,如果我们认为是一条比较好的毛巾,拿来洗脸,如果洗脸洗得快破了,我们拿来做抹布;你认为没有用了就扔掉,跟你拿来做抹布,就不同于原来的「有」了,对不对?你把它扔掉,连「有」都否定了。我们再说到「空」,是不是一定要有毛巾才能洗脸,才能洗澡,才能够擦桌子呢?太多的代用品,对不对?那就是「空」的境界了。所以佛法中常常有一些误解的名词,比如「无」,把它当成没有;一个「非」,把它当成否定,佛法没有这样的说法,可以说基本都是从「有」说起,从「有」说「无」,从「有」说「非」,从「有」说「空」,我们一般说什么都没有,就是把它当成否定,这在佛法上是一种错误的说法。问:最近跟几位朋友谈弥勒菩萨的事情,他说一般的家庭如果供奉弥勒菩萨像,早晚念弥勒菩萨佛号,并且定期参加八关斋戒,并修持善念,将来必定往生到兜率天外围那个地方,有天女,以及弥勒菩萨两眉之间的白毫光,接引你到善保堂外的莲花池里面,并可以马上,由莲花直接化身,不需要经过一般下品下生的十二劫、六劫和四十九天,可依照你修持的层次,到弥勒菩萨那边……,现在我想证实这个讲法,是对?还是错?答:我不跟你说对或错,我只告诉你,如果想到弥勒菩萨那个地方去,在你这一生,你的修养,以菩萨的境界而言,要到达七地,才有资格去。那里也没有莲花度众生,所谓九品莲台是西方极乐世界,不是弥勒内院。我们晓得弥勒内院是在兜率天,是在我们人的世界,有着这么一个环境,是弥勒菩萨住的地方,这个地方,通常叫弥勒内院,叫做兜率宫,是属于天道的环境。如果你说要到那个地方去,以一个学佛的人,你的修养要到达七地,我们晓得菩萨分十个等分,你要到达第七个等分才够资格去,去那里干什么?我们先要了解,所谓乘愿再来的菩萨,凡是这些乘愿再来的菩萨,原来已经修养到七地了,死了以后,从其愿力就可以到弥勒菩萨那个环境,成为「补处菩萨」。可是必须要具备「愿」,什么愿呢?不舍众生。这些生生世世都要来这个娑婆世界度众生的人,我们讲的再来人,乘愿再来的菩萨,都集中在弥勒内院,也就是弥勒菩萨的环境。我只能告诉你这一些,不能讲你所说的那些是对或不对,这些通常我没有意见。问:当家里有老人家要临终的时候,要以那一种方式是对他最好的,然后送走他,请开示。答:其实不管我们信不信佛法,都有共同需要注意的。通常在佛法中,不要等到人快死了,再想怎么办,应该是在他活的时候,怎样好好照顾他,所谓颐养天年,佛法也强调这一点。我们有一个共同点,除了活的时候,应该要好好照顾他,在快要死的时刻,最好不要表现悲伤哭泣,要安慰他;为什么?这中间有道理,因为人在临死时,他的感情最脆弱,他的罣碍最多。比如一个老人家会想到,还有哪个儿子没有结婚,哪个女儿没有出嫁,或者兄弟之间、姐妹之间常常有一些吵闹,都使他放不下心,还有家庭产方面,将来怎么样?有太多的烦恼、罣碍。如果在这个时候,所表现的是哭泣悲伤的话,他就更加不安,所以在这种时刻,最好的办法,就是找一个平时讲话,他最喜欢听的人,儿子、女儿、儿媳,甚至女婿也好,甚至他的妻子也好,看他平常那一个讲话,他最喜欢听的,不妨找那个人。在他耳边轻轻地告诉他,安慰他,叫他放心:一切都会遵照意思去做,会维持原来的种种美德。除了你要把他的好处告诉他,不仅你们都知道以外,而且还会做得更好,那比你们一般所谓助念的效果还要大,为什么呢?因为一个临死的人感情最脆弱,往往一点不欢喜,就会产生瞋恨的心,产生烦恼的意念,很可能往生的时候,相应的那些对象,也就是不好的对象。通常来说我并不反对,除非这个人他本身就是学佛的、念佛的,在他临死的时候,最好帮助他念佛或者干什么,但切记,不是你帮他念佛,是你带动他念佛,要他提起正念,他知道念佛,就不会胡思乱想。如果他活着时,本来就不是学佛的人,你给他念佛,念到最后他还会说:我不去西方,你管我干什么?所以我们也要看对象。当然我认为一个共同点,就是我刚才说的,找一个平时他听话听得进去的人,安慰安慰他,尤其他活着的时候,有很多好的地方,一定要告诉他:「我们都知道,我们会维护它。」

85.6.26台南文化中心国际会议厅

点赞 1

评论问答

相关阅读

禅师赎鳞虫得度 禅师赎鳞虫得度

“煮熟的饭能变为生米吗?”禅师妙喻说佛与众生 “煮熟的饭能变为生米吗?”禅师妙喻说佛与众生

法秀禅师 法秀禅师

佛教故事:禅宗公案:性空禅师 佛教故事:禅宗公案:性空禅师

佛教故事:禅宗公案:松云禅师 佛教故事:禅宗公案:松云禅师

佛教故事:禅宗公案:霹雳禅师 佛教故事:禅宗公案:霹雳禅师

禅师与士兵之奇缘 禅师与士兵之奇缘

禅师与兰花 禅师与兰花

永觉禅师|般若心经指掌(精校版) 永觉禅师|般若心经指掌(精校版)

480位禅宗大德悟道因缘:长芦守仁禅师悟道因缘 480位禅宗大德悟道因缘:长芦守仁禅师悟道因缘

480位禅宗大德悟道因缘:淮海原肇禅师悟道因缘 480位禅宗大德悟道因缘:淮海原肇禅师悟道因缘

480位禅宗大德悟道因缘:孤峰明德禅师悟道因缘 480位禅宗大德悟道因缘:孤峰明德禅师悟道因缘

480位禅宗大德悟道因缘:觉庵梦真禅师悟道因缘 480位禅宗大德悟道因缘:觉庵梦真禅师悟道因缘

480位禅宗大德悟道因缘:雪岩祖钦禅师悟道因缘 480位禅宗大德悟道因缘:雪岩祖钦禅师悟道因缘

佛教故事:海涛法师故事:万缘立度—阐教禅师 佛教故事:海涛法师故事:万缘立度—阐教禅师

弟子掉入放生池,禅师故意不救,助弟子破愚开智 弟子掉入放生池,禅师故意不救,助弟子破愚开智

“磨砖成镜”与打坐成佛的误区在哪里?—读怀让禅师与马祖道一故事有感 “磨砖成镜”与打坐成佛的误区在哪里?—读怀让禅师与马祖道一故事有感

禅师与信徒的故事:说与不说都是慈悲 禅师与信徒的故事:说与不说都是慈悲

天童正觉禅师所悟者其实不由默照而得 天童正觉禅师所悟者其实不由默照而得

济公禅师“酒肉穿肠过”的历史真相,本文带你还原! 济公禅师“酒肉穿肠过”的历史真相,本文带你还原!

念阿弥陀佛而成就的古月禅师 念阿弥陀佛而成就的古月禅师

梅子熟了!——法常禅师的故事 梅子熟了!——法常禅师的故事

大慧宗杲禅师《礼观音文》 大慧宗杲禅师《礼观音文》

马祖道一勘验大梅法常禅师的故事 马祖道一勘验大梅法常禅师的故事

夹山禅师悟后怎么护念他的徒弟 夹山禅师悟后怎么护念他的徒弟

六祖度道明禅师的故事 六祖度道明禅师的故事

480位禅宗大德悟道因缘:文殊心道禅师悟道因缘 480位禅宗大德悟道因缘:文殊心道禅师悟道因缘

大慧宗杲禅师悟道因缘 大慧宗杲禅师悟道因缘

477 天慧实彻禅师悟道因缘 - 不一定真悟 477 天慧实彻禅师悟道因缘 - 不一定真悟

云居善悟禅师《劝安老病僧文》 云居善悟禅师《劝安老病僧文》

474 无念深有禅师悟道因缘 474 无念深有禅师悟道因缘

480位禅宗大德悟道因缘:呆庵普庄禅师悟道因缘 480位禅宗大德悟道因缘:呆庵普庄禅师悟道因缘

480位禅宗大德悟道因缘:归省禅师座下僧悟道因缘 480位禅宗大德悟道因缘:归省禅师座下僧悟道因缘

473 鼓山元贤禅师悟道因缘 473 鼓山元贤禅师悟道因缘

472 无异元来禅师悟道因缘 472 无异元来禅师悟道因缘

471 湛然圆澄禅师悟道因缘 471 湛然圆澄禅师悟道因缘

469 无疑真信禅师悟道因缘 469 无疑真信禅师悟道因缘

468 慈舟方念禅师悟道因缘 468 慈舟方念禅师悟道因缘

467 印中通授禅师悟道因缘 467 印中通授禅师悟道因缘

480位禅宗大德悟道因缘:杨歧方会禅师悟道因缘 480位禅宗大德悟道因缘:杨歧方会禅师悟道因缘

480位禅宗大德悟道因缘:凝然了改禅师悟道因缘 480位禅宗大德悟道因缘:凝然了改禅师悟道因缘

480位禅宗大德悟道因缘:绝学正聪禅师悟道因缘 480位禅宗大德悟道因缘:绝学正聪禅师悟道因缘

480位禅宗大德悟道因缘:圆通德止禅师悟道因缘 480位禅宗大德悟道因缘:圆通德止禅师悟道因缘

464 箬庵通问禅师悟道因缘 464 箬庵通问禅师悟道因缘

463 林皋本豫禅师悟道因缘 463 林皋本豫禅师悟道因缘

462 芦渡大威权禅师悟道因缘 462 芦渡大威权禅师悟道因缘

459 牧云通门禅师悟道因缘 459 牧云通门禅师悟道因缘

458 石奇通云禅师悟道因缘 458 石奇通云禅师悟道因缘

457 木陈道忞禅师悟道因缘 457 木陈道忞禅师悟道因缘

456 万如通微禅师悟道因缘 456 万如通微禅师悟道因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