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歌曲)大吉祥天女咒(齐豫)

2020-04-13 佛学音乐

过苦痛关的心法

苦痛的由来,苦痛的根源以及处理的办法,怎样坚强心力,根本心法都跟你们讲了。那你就问呐,何谓过了苦痛关呢?何谓不过关呢?过了苦痛关是不是过关、苦痛关不苦不痛就叫过关呢?然后就讲,师父啊,我现在走般舟没有苦痛啊,是不是过关啦?过什么关?你这个心态就没有过关。洋洋得意,没苦没痛就得意,有苦有痛就悲伤。是不是一对双胞胎啊?有苦有痛就呲牙咧嘴,不知道苦痛是成就你的良方,不知道苦痛是你最好的对手盘,不知道苦痛可以转为你最好的增上缘,你过什么关?何为过关?对任何苦痛再不起分别心,再不做分别想,再不去管它,全盘接受它,认识到一切苦痛都是因果。既然是因果,不能选择,既然伸头一刀,缩头也是一刀,就伸着。既然是因果,那我就甘愿承受。我承受它也是因果,我不承受它还是因果,因果来的,该来的当来,想不来也不行。与其我难过着烦恼着接受这个苦痛,我还不如不管它,心力一坚强,不把它当回事来接受这个苦痛。那么,要对苦痛没有分别心,没有分别想,它痛它的,你念你的,那才叫真实的过关。而不是说,不痛了不苦了叫过关,这个不叫过关。苦痛关要过只有心力坚强才视为过关。 还有,实际上何为过关呢?所以不能拜,一拜以后不行的。我们有些大德行般舟,行得困了行得累了就有一个辅助措施——去拜佛。当然,这拜佛也许有他的深意,我不太理解啊,我们只是方便说。一拜佛的时候就会生偷心啊,就立不住啊。般舟是常立三昧啊!一拜佛,拜佛就拜昏沉了,会有昏沉呐,再顽强他也是昏沉的。不能拜,拜会生偷心,这是讲的这个不能拜。这个苦痛关呢,就是说你不能生一念偷心,不用管它,然后不去管它,有顽强的金刚之心。哪怕这个痛,把你痛死,不要管,然后你闯过去一定是艳阳天。你看那个老和尚去修般舟,最后修了多长时间啊,据说修了二十个九十天。这老人家很了不起,最后往生得非常好啊。但是这老人家就没有教一个徒弟,听到的消息,没有教一个徒弟行般舟三昧。为啥?这老人家真的很了不起,因为知道自己没有得到究竟,所以没有传这个东西。就是因为有拜的夹杂,有拜的夹杂就不能得到全面的利益,就是讲的这个。 那么在这个法雨寺这里呢,你想想看这地方几十年都没有做过真正的救拔,这一方水土这么多众生都来求度啊,是以在法雨寺这三天四夜真的艰难。老实说我走了这么长时间,我的脚很少有痛的时候,结果在法雨寺从第一分钟到最后一分钟痛就没有结束过。这脚啊,很痛啊,脚痛啊没有结束过。然后呢,我以往的这个痛,回向完了一定全部结束疼痛,就没有疼痛啦。这次回向完了也没结束,就这么厉害。我当时怎么讲呢,我就不管,我是真的不管这个痛只管念。我只是告诉你,实际上它结果痛一直在相续,痛了这么长时间。那么为什么这么痛?我告诉你,业力沉重。业力重,共业这么重,不管它,只管念。我为什么要不管它只管念?这个痛,我就想啊,如果我处理这个痛,我也有很多方便很多办法。但是我在处理痛,就没有念佛,就是有漏之心。所以我就想,我说这个腿痛啊最多肿个大象腿,腿肿粗一倍,像个水桶一样。但是我知道啊,痛过之后二十天之内一定消除,那么二十天之后我的腿痛过没痛过有分别没分别啊?二十天以内是有分别的对不对?我腿肿得像水桶一样粗,天天痛,痛了二十天。二十天以后我这腿变成好腿啦。那么这个腿肿不肿粗不粗痛不痛是不是一朵小小的浪花?有它不多没它不少,对不对?那你管他干什么呢?我想通这个道理,不管,随便你爱痛,反正以后结果都是不痛,对不对?就算你计较痛,反正以后也是不痛,那你管它干啥?那我干嘛不好好念佛呢?所以就好好念佛。但是呢,人也有私心啊,我说这次痛怎么这么厉害啊?后来我就想回向完了是不是没有呢?回向完了还有。后来我看,准备搞二十天了,就搞吧!我借讲课给大家分享,分享完了后,哎,什么事也没有了,这叫不得而得。 知道了吧,当你没有任何恐惧心任何畏惧心的时候,这苦痛就没有了,真过了,这叫过苦痛关,并不是你怕痛怕苦,并不是说你不苦不痛叫过苦痛关。那好,再讲啊,讲苦痛关要打开你的心量。我再问几句话,你们也需要记住这几句话,自问这几句话,我们在发愿的时候也发这几个愿。我问你,是现在苦痛好还是将来苦痛好啊?是提前苦痛好还是延后好啊?那么,是重罪轻报,重罪微报好,就微小的报啊,还是将来实报实受好啊?那么,是诸佛菩萨帮你分担你这个吃苦,还是将来你在病床上遥遥无期无边无际的苦痛好啊?明白里边的道理了没?那么在般舟里边吃的苦,你脚也没增加也没减少,但是你苦得不得了,是一种虚拟的苦。是吃这种虚拟的苦好啊,还是将来躺在床上实报实受好啊?这几条你问自己,一问自己就心开意解,就不怕痛不怕苦啦。 现在痛好还是将来痛好?现在痛好。痛多点好还是痛少点好?痛多点好。不怕痛好还是怕痛好?哦,虚拟的好还是实体的好啊?现在虚拟吃苦强过将来被动吃苦,主动吃苦比被动吃苦好。噢,重罪轻报比重罪那个,将来实报实受好。诸佛菩萨帮你分担比不分担好。我说,那是痛你不怕。我说怕不怕苦?不怕。怕不怕痛?不怕。痛多点好少点好?多点好。苦痛有没有关系?痛哪去了?我没痛啊!都是感受。昏沉哪去了?没有昏沉,昏沉也没了,好了。所以痛和昏沉都是一种感受。当你不计较不管它的时候它就不能主宰你,你就是自由的,你就是解脱的。啊,这是讲苦痛关,这个苦痛关的心法。

大吉祥天女咒

点赞 2

评论问答

相关阅读

星云大师:佛教的十九种日常修持法门 星云大师:佛教的十九种日常修持法门

星云大师:佛教对生老病死的看法 星云大师:佛教对生老病死的看法

星云法师:《佛教的真理是什么?》一、空 星云法师:《佛教的真理是什么?》一、空

佛教丛书·教理:第二篇 业 佛教丛书·教理:第二篇 业

皈依修学手册:五戒是什么_佛教五戒指的是什么 皈依修学手册:五戒是什么_佛教五戒指的是什么

佛教丛书·教理:第二篇 性 佛教丛书·教理:第二篇 性

谈佛教现状——末法十大弊端  -智悲佛网 谈佛教现状——末法十大弊端 -智悲佛网

当代世界佛教的中心在中国 -智悲佛网 当代世界佛教的中心在中国 -智悲佛网

皈依修学手册:信佛的开始:皈依佛教 皈依修学手册:信佛的开始:皈依佛教

佛教丛书·教理:第二篇 大乘不共法的净土─极乐、琉璃净土 佛教丛书·教理:第二篇 大乘不共法的净土─极乐、琉璃净土

佛教丛书·教理:第一篇 惭愧忏悔 佛教丛书·教理:第一篇 惭愧忏悔

唐太宗与佛教 唐太宗与佛教

您认识佛教吗:第三章、了解您的烦恼 第三节、烦恼的种类 您认识佛教吗:第三章、了解您的烦恼 第三节、烦恼的种类

您认识佛教吗:第四章、如何去除烦恼 第二节、如何去除违犯性烦恼 您认识佛教吗:第四章、如何去除烦恼 第二节、如何去除违犯性烦恼

佛教作品选录:第二十课、药师佛七法会发愿文(戴季陶) 佛教作品选录:第二十课、药师佛七法会发愿文(戴季陶)

佛教作品选录:第十八课、赞僧诗(清·顺治) 佛教作品选录:第十八课、赞僧诗(清·顺治)

佛教作品选录:第十五课、劝世咏(明·憨山德清) 佛教作品选录:第十五课、劝世咏(明·憨山德清)

佛教问题:第十七课、民俗 佛教问题:第十七课、民俗

佛教问题:第四课、宗派 佛教问题:第四课、宗派

佛教问题:第十九课、神异 佛教问题:第十九课、神异

实用佛教:第十五课、佛教徒的一日行 实用佛教:第十五课、佛教徒的一日行

佛教与世学:第十课、佛教与会议 佛教与世学:第十课、佛教与会议

实用佛教:第十七课、佛教徒的生涯规划 实用佛教:第十七课、佛教徒的生涯规划

佛教与世学:第十二课、佛教与环保 佛教与世学:第十二课、佛教与环保

佛教与世学:第十六课、佛教与建筑 佛教与世学:第十六课、佛教与建筑

佛教史:第三课、部派佛教的发展 佛教史:第三课、部派佛教的发展

佛教仪轨制度:一、丛林 佛教仪轨制度:一、丛林

佛教的真理:第九课、十二因缘 佛教的真理:第九课、十二因缘

佛教的真理:第十四课、三法印 佛教的真理:第十四课、三法印

佛教仪轨制度:十五、焰口 佛教仪轨制度:十五、焰口

佛学启蒙:第二十五课、阿育王提倡佛教 佛学启蒙:第二十五课、阿育王提倡佛教

佛门礼仪常识:佛教寺院巡礼 佛门礼仪常识:佛教寺院巡礼

法苑谈丛:(五)石窟 第五章、佛教文化艺术 法苑谈丛:(五)石窟 第五章、佛教文化艺术

法苑谈丛:(二)祖庭 第四章、佛教的胜迹 法苑谈丛:(二)祖庭 第四章、佛教的胜迹

法苑谈丛:(二)寺院制度 第二章、佛教的制度 法苑谈丛:(二)寺院制度 第二章、佛教的制度

佛学书籍:佛学入门须知:认识佛在世时,佛涅槃后,佛陀及佛弟子如何接受信众皈依佛教 佛学书籍:佛学入门须知:认识佛在世时,佛涅槃后,佛陀及佛弟子如何接受信众皈依佛教

这四种花卉在“佛教”中有很大的意义,不知道你见过其中的哪些呢 这四种花卉在“佛教”中有很大的意义,不知道你见过其中的哪些呢

什么是婚姻?家家有本难念经,佛教怎么说? 什么是婚姻?家家有本难念经,佛教怎么说?

佛教中的“忏悔”真的有用吗? 佛教中的“忏悔”真的有用吗?

放生因果:【菩提】_佛教中的菩提是什么意思_菩提代表什么意思 放生因果:【菩提】_佛教中的菩提是什么意思_菩提代表什么意思

放生因果:【六度】_什么是六度_佛教六度是什么 放生因果:【六度】_什么是六度_佛教六度是什么

放生因果:供养_供养的意思是什么_佛教对供养的解释 放生因果:供养_供养的意思是什么_佛教对供养的解释

唯有佛教能解答千古难题——先有鸡还是先有蛋 唯有佛教能解答千古难题——先有鸡还是先有蛋

放生指南:佛教放生的功德和福报和注意事项 放生指南:佛教放生的功德和福报和注意事项

本教需要说清楚,它与佛教到底有没有不同? 本教需要说清楚,它与佛教到底有没有不同?

这些与佛教结缘的皇帝,佛缘颇深并且终生信佛,觉得是佛带来幸运 这些与佛教结缘的皇帝,佛缘颇深并且终生信佛,觉得是佛带来幸运

滇西佛教之旅:淳朴的民风与信仰的力量 滇西佛教之旅:淳朴的民风与信仰的力量

心直何必口快?佛教如是说 心直何必口快?佛教如是说

佛教的希望 佛教的希望

星云大师:佛教对知见的看法(三) 星云大师:佛教对知见的看法(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