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经典音乐《六字真言颂》忏悔八十八佛忏悔文消灾吉祥神咒

2020-04-01 佛学视频

太阳给予我们光明和温暖,可当天上有了10个太阳,却能烤得大地焦干皲裂,使得民不聊生。后羿只得奋力追赶,射下九个太阳以拯救世界。太阳太多,没有了雨露滋润,没有了日夜交替,曾经美好的人间也会变成光明的地狱。

一颗清净心,有足够的智慧破除无明和执著,身心便能轻安。可一挂葡萄心,沉甸甸的,日日负重前行,何来岁月静好?学了《生命的痛苦及其解脱》后,我清楚地感受到自己这挂葡萄心,每一颗都在扑通扑通地跳跃,破坏着宁静,带来了烦恼。

第一颗是我的贪心,从前我一直觉得自己是个和贪心挂不上边的人。从来不图地位,不贪钱财,不贪美食,勤勤恳恳工作,每一分收益都是自己劳动所得。这样的我怎么能跟贪心挂上钩呢?通过学习,我才知道,贪心是对自己喜欢的境界产生染著和占有之心。贪的范围十分广,三界的现象和招感三界现象的因缘都是众生的贪著所在。我贪著身体,财富,事业,名誉,地位,佳肴,悦目的色彩,悦耳的声音,动听的恭维,舒适的住宅,惬意的环境,一切的一切……贪著的东西还真不少呢。比如我看到喜欢的东西就一定要买,满满一橱的衣服却还经常找不到衣服穿,买买买;喜欢的书一定要占有,借来的书我就读不下去,总觉得它不属于我;动听的恭维照单全收,还信以为真;出门旅行怕酒店环境不舒服,甚至有自己带被单的习惯;学习上也是巴不得一步登天,最近感觉学佛法有些进步了,就希望自己学的更多,遇到一些自己看不懂的部分就会着急焦虑……这颗庞大的贪心,以种种方式在激发我的渴望,使我陷入患得患失中,迷失在贪欲的陷阱里。

第二颗是我的嗔心。以前我曾自诩爱憎分明,简单利落,从不对人阿谀奉承。对照所学的内容,嗔的定义是对自己不喜欢的事物产生恼恨和排斥,可是以自己为标准就一定对吗?一言不合,我认为是别人的价值观有问题;看不习惯的行为,我认为是别人的举止不当。以我的标准来看待身边的人和事,只有我是处处时时都对,所以我的恼怒是有道理的。我不喜欢的人,就远远地绕开;我看不惯的行为,就劈头盖脸地指责。特别是对待家人朋友,记得有一次带孩子们出去旅行,事先约定了在车上不要吃东西,以保持车上的干净。大中午的天气很热,遇到了一个卖冰棍的老奶奶,同行的一位爸爸受不了孩子们渴求的眼神,给每个孩子各买了一根冰棍,上车后我勃然大怒,狠狠批评了这位爸爸不讲原则,不按约定行事。弄得大家一天都好尴尬,而我还愤愤不平地觉得我没错,错全在他。这样的事不胜枚举。

第三颗是我的慢心。以前我觉得自己挺谦虚的,算不得一个骄傲的人。顶多也只能算是清高而已,清高的人当然可以有点我行我素,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行事。开会的时候,认为上面讲的我全懂,就三番五次出去打水;别人跟我交谈的时候,认为自己能很快领悟,就迫不及待的地打断别人;朋友向我倾诉生活中的烦恼,我有时会想,这点小事都办不好,一顿指责,觉得这只是刀子嘴豆腐心,我也是为他好。在自以为是中,在家人朋友的包容中,我越发地以自我为中心,经常指挥和差遣别人,连一句谢谢都懒得说。我想,在朋友需要的时候,我真心给予了帮助,我需要帮助的时候,他也应该这样对我啊,有什么好谢的呢?

长着一挂葡萄心的我,多年来一直以这样的错误观念在生活。心念飘忽不定,情绪阴晴不定,茫然不知所措。现在明白了,病根原是多心之患!用佛法的智慧透视这一切,里面无不藏着因果和无常的规律。也只有看透事物的真相,才不会被它的假象所迷惑,才能避免贪,嗔,痴,避免我执。

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应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整部《金刚经》都在回答这两个问题。心应该如何安住,要用什么办法来降服我们的心?无住生心,不住于相。这样的境界我还离得很远很远,体会也甚少甚少,但没有关系,至少我已经走在正确的道路上。慢慢修来,快快到。向往智慧、开启智慧、实践智慧,总有一天我会舍掉葡萄心,换上一颗清静无碍的菩提心。

点赞 1

评论问答

相关阅读

星云大师:佛教的十九种日常修持法门 星云大师:佛教的十九种日常修持法门

星云大师:佛教对生老病死的看法 星云大师:佛教对生老病死的看法

星云法师:《佛教的真理是什么?》一、空 星云法师:《佛教的真理是什么?》一、空

佛教丛书·教理:第二篇 业 佛教丛书·教理:第二篇 业

皈依修学手册:五戒是什么_佛教五戒指的是什么 皈依修学手册:五戒是什么_佛教五戒指的是什么

佛教丛书·教理:第二篇 性 佛教丛书·教理:第二篇 性

谈佛教现状——末法十大弊端  -智悲佛网 谈佛教现状——末法十大弊端 -智悲佛网

当代世界佛教的中心在中国 -智悲佛网 当代世界佛教的中心在中国 -智悲佛网

皈依修学手册:信佛的开始:皈依佛教 皈依修学手册:信佛的开始:皈依佛教

佛教丛书·教理:第二篇 大乘不共法的净土─极乐、琉璃净土 佛教丛书·教理:第二篇 大乘不共法的净土─极乐、琉璃净土

佛教丛书·教理:第一篇 惭愧忏悔 佛教丛书·教理:第一篇 惭愧忏悔

唐太宗与佛教 唐太宗与佛教

您认识佛教吗:第三章、了解您的烦恼 第三节、烦恼的种类 您认识佛教吗:第三章、了解您的烦恼 第三节、烦恼的种类

您认识佛教吗:第四章、如何去除烦恼 第二节、如何去除违犯性烦恼 您认识佛教吗:第四章、如何去除烦恼 第二节、如何去除违犯性烦恼

佛教作品选录:第二十课、药师佛七法会发愿文(戴季陶) 佛教作品选录:第二十课、药师佛七法会发愿文(戴季陶)

佛教作品选录:第十八课、赞僧诗(清·顺治) 佛教作品选录:第十八课、赞僧诗(清·顺治)

佛教作品选录:第十五课、劝世咏(明·憨山德清) 佛教作品选录:第十五课、劝世咏(明·憨山德清)

佛教问题:第十七课、民俗 佛教问题:第十七课、民俗

佛教问题:第四课、宗派 佛教问题:第四课、宗派

佛教问题:第十九课、神异 佛教问题:第十九课、神异

全家念观音 吉祥福满门 全家念观音 吉祥福满门

实用佛教:第十五课、佛教徒的一日行 实用佛教:第十五课、佛教徒的一日行

佛教与世学:第十课、佛教与会议 佛教与世学:第十课、佛教与会议

实用佛教:第十七课、佛教徒的生涯规划 实用佛教:第十七课、佛教徒的生涯规划

佛教与世学:第十二课、佛教与环保 佛教与世学:第十二课、佛教与环保

佛教与世学:第十六课、佛教与建筑 佛教与世学:第十六课、佛教与建筑

佛教史:第三课、部派佛教的发展 佛教史:第三课、部派佛教的发展

佛教仪轨制度:一、丛林 佛教仪轨制度:一、丛林

佛教的真理:第九课、十二因缘 佛教的真理:第九课、十二因缘

佛教的真理:第十四课、三法印 佛教的真理:第十四课、三法印

佛教仪轨制度:十五、焰口 佛教仪轨制度:十五、焰口

佛学启蒙:第二十五课、阿育王提倡佛教 佛学启蒙:第二十五课、阿育王提倡佛教

佛门礼仪常识:佛教寺院巡礼 佛门礼仪常识:佛教寺院巡礼

法苑谈丛:(五)石窟 第五章、佛教文化艺术 法苑谈丛:(五)石窟 第五章、佛教文化艺术

法苑谈丛:(二)祖庭 第四章、佛教的胜迹 法苑谈丛:(二)祖庭 第四章、佛教的胜迹

法苑谈丛:(二)寺院制度 第二章、佛教的制度 法苑谈丛:(二)寺院制度 第二章、佛教的制度

佛学书籍:佛学入门须知:认识佛在世时,佛涅槃后,佛陀及佛弟子如何接受信众皈依佛教 佛学书籍:佛学入门须知:认识佛在世时,佛涅槃后,佛陀及佛弟子如何接受信众皈依佛教

这四种花卉在“佛教”中有很大的意义,不知道你见过其中的哪些呢 这四种花卉在“佛教”中有很大的意义,不知道你见过其中的哪些呢

什么是婚姻?家家有本难念经,佛教怎么说? 什么是婚姻?家家有本难念经,佛教怎么说?

佛教中的“忏悔”真的有用吗? 佛教中的“忏悔”真的有用吗?

放生因果:【菩提】_佛教中的菩提是什么意思_菩提代表什么意思 放生因果:【菩提】_佛教中的菩提是什么意思_菩提代表什么意思

放生因果:【六度】_什么是六度_佛教六度是什么 放生因果:【六度】_什么是六度_佛教六度是什么

放生因果:供养_供养的意思是什么_佛教对供养的解释 放生因果:供养_供养的意思是什么_佛教对供养的解释

唯有佛教能解答千古难题——先有鸡还是先有蛋 唯有佛教能解答千古难题——先有鸡还是先有蛋

放生指南:佛教放生的功德和福报和注意事项 放生指南:佛教放生的功德和福报和注意事项

本教需要说清楚,它与佛教到底有没有不同? 本教需要说清楚,它与佛教到底有没有不同?

这些与佛教结缘的皇帝,佛缘颇深并且终生信佛,觉得是佛带来幸运 这些与佛教结缘的皇帝,佛缘颇深并且终生信佛,觉得是佛带来幸运

没有哪部经典能够超过圣大解脱经的,它是无与伦比的。 没有哪部经典能够超过圣大解脱经的,它是无与伦比的。

滇西佛教之旅:淳朴的民风与信仰的力量 滇西佛教之旅:淳朴的民风与信仰的力量

心直何必口快?佛教如是说 心直何必口快?佛教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