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常识问答038-在家安置佛堂要注意些什么?

2020-04-01 佛学视频

优波尼沙陀,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亦观佛最初成道,观不净相,生大厌离,悟诸色性,以从不净,白骨微尘,归于虚空,空色二无,成无学道。

这个地方先讲他迹门的修学过程。优波尼沙陀翻成中文叫色性空,因为他最初成道是观色尘的本性是空的,而证得无我的真理。

他从座位起身的时候,顶礼佛足而白佛言,说:
我亦观佛最初成道。为什么说他也是观佛最初成道呢?佛陀最初成道的时候是到了鹿野苑去度五比丘,接下来所度化的就是优波尼沙陀,这是第二个因缘。相对其他比丘来说他是非常的早,所以除五比丘以外就是他了,所以他也说是
我亦观佛最初成道,我也是在佛陀最初成道的时候而见佛的。

佛陀教他修什么法门呢?
观不净相,生大厌离。佛陀当初在教导优波尼沙陀的时候,不是讲四谛法,是讲不净观,使令他对色身产生重大的厌离。

这个不净观我们解释一下。这个不净观,在古德的注解当中提出了五种的不净:

第一个是种子不净。就是我们的色身当初它的一个受生的因缘,是由于我们临终的一分爱取烦恼,一个染污的心识;然后有父母的结合,所谓父精母血的一个杂秽的和合体。所以我们当初色身的成立,就是一个不清净的心法跟色法的结合,所以叫种子不净,色心皆不净。

第二个,生处不净。当我们一念的爱取烦恼而投胎以后,所谓的胞胎,所依止的处所是在生脏之下、熟脏之上。生脏就是我们说的脾胃,消化系统;熟脏就是把饮食消化以后变成了大粪,蕴藏在大肠当中,叫熟脏。我们的那个胞胎就处在这个污秽的、杂秽的地方,这叫生处不净。

第三个是相不净。当我们出生以后,我们的色身是九孔,两个眼睛、两个鼻孔、嘴巴,乃至于大小便处,经常流出不净。外相是不清净的。

第四个是性不净。就是我们色身的本质,本来就不清净。所以,乃至用大海水把它洗涤,剩下一个微尘,也是不干净的。就是说我们的色身其实找不到一个干净的处所,这叫性不净。

第五个,究竟不净。前面是指的受生,这个地方是讲死亡。我们死了以后,我们的身体慢慢地膨胀、青瘀,然后慢慢慢慢地破裂,长出脓血,然后虫啖,然后变成白骨,最后风一吹,又回到虚空,究竟不净。

点赞

评论问答

相关阅读

星云大师:佛教的十九种日常修持法门 星云大师:佛教的十九种日常修持法门

肺癌晚期的姐姐啊,我拿什么拯救你? 肺癌晚期的姐姐啊,我拿什么拯救你?

星云大师:佛教对生老病死的看法 星云大师:佛教对生老病死的看法

星云法师:《佛教的真理是什么?》一、空 星云法师:《佛教的真理是什么?》一、空

皈依修学手册:认识三宝_什么是三宝 皈依修学手册:认识三宝_什么是三宝

佛教丛书·教理:第二篇 业 佛教丛书·教理:第二篇 业

皈依修学手册:五戒是什么_佛教五戒指的是什么 皈依修学手册:五戒是什么_佛教五戒指的是什么

佛教丛书·教理:第二篇 性 佛教丛书·教理:第二篇 性

皈依修学手册:什么是三皈五戒开示 皈依修学手册:什么是三皈五戒开示

谈佛教现状——末法十大弊端  -智悲佛网 谈佛教现状——末法十大弊端 -智悲佛网

当代世界佛教的中心在中国 -智悲佛网 当代世界佛教的中心在中国 -智悲佛网

香港佛教联合会·佛学课本:大乘佛教与小乘佛教与什么区别? 香港佛教联合会·佛学课本:大乘佛教与小乘佛教与什么区别?

佛学的真面目:39:什么是“咒语”? 佛学的真面目:39:什么是“咒语”?

什么环境下就餐最容易导致发胖 什么环境下就餐最容易导致发胖

皈依修学手册:信佛的开始:皈依佛教 皈依修学手册:信佛的开始:皈依佛教

佛教丛书·教理:第二篇 大乘不共法的净土─极乐、琉璃净土 佛教丛书·教理:第二篇 大乘不共法的净土─极乐、琉璃净土

佛教丛书·教理:第一篇 惭愧忏悔 佛教丛书·教理:第一篇 惭愧忏悔

唐太宗与佛教 唐太宗与佛教

什么是素食者呢? 什么是素食者呢?

您认识佛教吗:第三章、了解您的烦恼 第三节、烦恼的种类 您认识佛教吗:第三章、了解您的烦恼 第三节、烦恼的种类

您认识佛教吗:第四章、如何去除烦恼 第二节、如何去除违犯性烦恼 您认识佛教吗:第四章、如何去除烦恼 第二节、如何去除违犯性烦恼

佛法讲的是什么,你找到答案了吗? 佛法讲的是什么,你找到答案了吗?

佛教作品选录:第二十课、药师佛七法会发愿文(戴季陶) 佛教作品选录:第二十课、药师佛七法会发愿文(戴季陶)

佛教作品选录:第十八课、赞僧诗(清·顺治) 佛教作品选录:第十八课、赞僧诗(清·顺治)

佛教作品选录:第十五课、劝世咏(明·憨山德清) 佛教作品选录:第十五课、劝世咏(明·憨山德清)

佛教问题:第十七课、民俗 佛教问题:第十七课、民俗

佛教问题:第四课、宗派 佛教问题:第四课、宗派

佛教问题:第十九课、神异 佛教问题:第十九课、神异

实用佛教:第十五课、佛教徒的一日行 实用佛教:第十五课、佛教徒的一日行

佛教与世学:第十课、佛教与会议 佛教与世学:第十课、佛教与会议

实用佛教:第十七课、佛教徒的生涯规划 实用佛教:第十七课、佛教徒的生涯规划

佛教与世学:第十二课、佛教与环保 佛教与世学:第十二课、佛教与环保

佛教与世学:第十六课、佛教与建筑 佛教与世学:第十六课、佛教与建筑

佛教史:第三课、部派佛教的发展 佛教史:第三课、部派佛教的发展

佛教仪轨制度:一、丛林 佛教仪轨制度:一、丛林

佛教的真理:第九课、十二因缘 佛教的真理:第九课、十二因缘

佛教的真理:第十四课、三法印 佛教的真理:第十四课、三法印

佛教仪轨制度:十五、焰口 佛教仪轨制度:十五、焰口

佛学启蒙:第二十五课、阿育王提倡佛教 佛学启蒙:第二十五课、阿育王提倡佛教

香港佛教联合会·佛学课本:密宗常识 香港佛教联合会·佛学课本:密宗常识

什么是真正的信心? 什么是真正的信心?

在家居士如何在生活中修行? 在家居士如何在生活中修行?

佛门礼仪常识:居士戒律与礼仪 佛门礼仪常识:居士戒律与礼仪

佛门礼仪常识:居士入寺规矩礼仪漫谈 佛门礼仪常识:居士入寺规矩礼仪漫谈

佛门礼仪常识:佛教寺院巡礼 佛门礼仪常识:佛教寺院巡礼

张桂梅用生命改变了三代人的贫穷命运,给了我们什么启示? 张桂梅用生命改变了三代人的贫穷命运,给了我们什么启示?

法苑谈丛:(五)石窟 第五章、佛教文化艺术 法苑谈丛:(五)石窟 第五章、佛教文化艺术

法苑谈丛:(二)祖庭 第四章、佛教的胜迹 法苑谈丛:(二)祖庭 第四章、佛教的胜迹

法苑谈丛:(二)寺院制度 第二章、佛教的制度 法苑谈丛:(二)寺院制度 第二章、佛教的制度

佛学书籍:佛学入门须知:认识佛在世时,佛涅槃后,佛陀及佛弟子如何接受信众皈依佛教 佛学书籍:佛学入门须知:认识佛在世时,佛涅槃后,佛陀及佛弟子如何接受信众皈依佛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