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碗见我执

2020-02-29 如理思维

缘起:最近修学到自他相换的内容,反思自己的修学和义工行,发现自己的整个修学仍然没有跳出自我为中心的圈圈。所以有了以下一些思考,供养大家。

现状:

早上是雷打不动的闻思时间。但准备闻思时,跳出一个念头:我不想闻思,想玩手机。

捕捉到这一念头后,我问自己:当下为什么不愿闻思法义?答:闻思法义不能满足“我”。

那什么最能满足“我”?答:玩手机、看微信、去做“我”想做的,比如出去晒个太阳,喝杯茶等等等等。

又问自己,既然这个“我”具有主宰义,常一义,不变义,为什么跳出“我不想闻思法义,想玩手机”的念头时,会蹦出那么多“我”想去做的事?答:为了满足“我”的感觉。

我发现,其实重要的不是我要去做什么,而是要通过这个做来满足“我”的感觉,只不过当下对手机的执著比较深,手机作为一个“符号”呈现了出来,它的背后代表的是我无法被安放的执著。

无法安放,便要抓取;随着种种的外境,产生我需要的感觉,为此付出行动。满足后,有时有觉知,内心不安,发誓不再犯。但抵不过凡夫心,好了伤疤忘了疼,继续再犯。犯后又有惭愧心,调整后继续发愿,永不再犯。但凡夫心又来,抵挡不住,再犯,就这样在心念的轮回中沉浮着。

这,就是我每天生活的全部,也是我生命的全部,觉得自己很可怜,很可悲,也很可叹。所做的一切都是以自我为中心,未曾逃脱。

以自我为中心的生活,快乐了吗?

没有。从跳出那一念头开始,就陷入到了动荡中。相比安住在正念上的喜悦,动荡就像是一心二用。就像是看着碗里的,吃着锅里的,让自己筋疲力竭,心无法安放。

这一念头的产生,离不开背后的执著和贪心。因为有了贪心,加上外在的环境,自己造作意业,并因此强化这一串习。检视自己,这一念头不是今天才有,昨天才有,每天它都在我的心灵世界上演着,就像永不会迟到的员工,每天准点上班。为此,我养成了不良的串习,认贼作父,浪费时间,心浮躁而动荡。

同时,当陷入到念头中,为它付出行动时,因为还有些许的觉知,会埋怨自己:你怎么可以这么做?就是说,我以为去满足“我”,我会快乐,但在满足的过程中,又因此制造了烦恼。我想通过满足“我”的方式来获取快乐,但实际是,又因此制造了更多的烦恼。

这些,让我看到,为了“我”,只会不断地制造烦恼、痛苦。

但我一直以来都是这么做的啊。这些思维,很挑战我的凡夫心,因为在我的逻辑中,想要快乐,那就一定是要为自己谋幸福,只有为自己好,才能真正有快乐啊。

现在的情况是,时刻为了“我”,我反而痛苦不堪,内心无法安放。

问题在哪里?

一、检视自己的逻辑,发现所有的为了“我”都有一个所缘的外境,比如:我觉得能玩手机我会很快乐,这时,手机是让我快乐的外境;我觉得能得到同学们的随喜赞叹我会很快乐,这时,同学们的回馈会成为让我快乐的外境……

就是说,虽然生起的是要“我”快乐的心,但都离不开对外境的抓取。需要外境满足“我”的设定,快乐才能出现。

那么,问题就来了,如果同学们正好没看手机,无法随喜赞叹我呢;如果同学们正好也处在负面情绪中,压根就不想睬我呢,那我的快乐就成了水中月,可望而不可即。

因为,外境是无常变化的,会如何发展,我无法决定。那就意味着,当我把快乐附着于外境上时,等于把自己的喜怒哀乐交给了别人。

这些,让自己看到,我让自己快乐的逻辑是:如果我想快乐,我就要向外抓取。而且,外境必须达到我所希望的那个结果我才能快乐。而是外境无常的,我的快乐也就无法保证。

二、所有为了“我”的背后,都有一个执著的点。比如:执著手机,是执著某种感觉……

但结合最近的疫情事件,最大的感受是世界是一体的,就像蝴蝶效应一般。我的执著,就好比我希望自己的手快乐,而不希望身体快乐。那问题就来了,如果希望手快乐,我每天只给这只手吃的喝的,而忽略对身体的给养,请问,这只手能快乐吗?显然是不可能的。

道理好像很简单,但发现自己一直就是这么愚蠢地过来的,身体就好比是宇宙,这只手就好比是种种的“我”。如果我以满足手而忽略身体的方式来为自己谋幸福,幸福于我也终将是可望而不可即的。

所以,为了“我”不会给我带来真正的快乐。

那利他可以给我带来真正的快乐吗?

一、所谓利他,即非利他,是名利他

想到利他,之所以无法感同身受,首先是自己对名言的执著。因为执著文字,并赋予文字相应的含义,并贴上“我”的感觉。而我和他又是对立的,所以,我怎么能抛下“我”而去利他?

但我和他只是相对的。如果古人把我叫做他,把他叫做我,那利他对我来说就是一件水到渠成的事了。

所以,不愿利他,实在是执著的体现。愿意利他的当下,就在破除我执,获得快乐。

二、结合利他的经历

当愿意利他时,自己首先会生起慈悲心或者不忍的心,不忍对方受苦。还会有感恩的心,看到别人对自己的付出,心生感恩,希望为对方做些什么。这其中,还包括惭愧心,责任心……

进一步问自己,虽然在利他,但这些心是谁的心?答:是我的心。

这让我明白,虽然看似在利他,但利他也只是一个外缘,通过这一外缘来引发我内在的良性心理。有了这些心,首先受益的就是自己。同时,因为带着善心与人相处,一方面也在给自己积累福报,也会因营造的善缘反过来增上自己的修学。

思考到此,最大的感受是,以“我”出发,看似在为我好,却把生命的主权交给了别人。以他出发,看似把自己交给了别人,却能真正地为自己好。

另外,自己在利他时,还有一种感受,当发自内心地去慈悲别人时,会因为付出相应的行为而感受到内在的慈悲在增加。

这也是和凡夫心相违背的。因为在我的观念中,付出就意味着给予,给予就意味着减少。比如:我有一百块,给了别人五十,那我就少了五十。

但在心行层面却不是这样的。在利他中,最大的感受是,如果我的慈悲有十分,会因为利益一个人增长到二十分,利益两个人会增长到四十分……这是一个几何增长的过程。

思考到此,越来越坚定自己要破除我执,修习利他的信心和决心。

三、在利他中也会产生烦恼,该怎么理解?

脑海中一直还有一种声音,利他确实能带来快乐,但利他的过程中好像也伴随着烦恼痛苦。

过去,我很容易作一种错误的连接。因为利他,我产生烦恼痛苦了,所以,利他也会带来烦恼。这让我在利他的路上畏畏缩缩,不敢前进。

其中的原因,其实是自己在利他中带着执著,是这个执著给自己带来了烦恼,而不是利他本身。就像拔出萝卜带出泥,萝卜就是那颗利他心,但因为还是凡夫,拔萝卜的过程必然带出污泥一片。

同样,利他的过程必然会把凡夫的串习、错误的观念也连根带出。但萝卜是干净的,不干净的是附着其上的污泥。我恰恰要感恩拔萝卜的这个过程,没有它,我带不出泥;不利他,我看不到凡夫心。

所以,这让我知道,利他只会带来快乐。因为利他反倒能更好地看到凡夫心,这样我就能一边拔萝卜,一边去除污泥,也就能不断地舍凡夫心,发菩提心。

点赞

评论问答

相关阅读

蔡礼旭: 我们在洗碗的时候,有没有爱敬存心? 蔡礼旭: 我们在洗碗的时候,有没有爱敬存心?

为了洗碗而洗碗 为了洗碗而洗碗

为了洗碗而洗碗 为了洗碗而洗碗

洗碗的修行 洗碗的修行

观瑗:洗碗——我的第一份义工工作 观瑗:洗碗——我的第一份义工工作

喜欢吃饭,但讨厌洗碗?治这种懒,我有好推荐呀! 喜欢吃饭,但讨厌洗碗?治这种懒,我有好推荐呀!

修行就是煮饭 洗碗 做家务

聪明狗狗饭前会祷告,饭后帮洗碗 聪明狗狗饭前会祷告,饭后帮洗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