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二章经》第三章:割爱去贪

2017-01-09 汉传法师

第三章说的是“割爱去贪”,因为众生舍不得的就是爱,难舍就是贪。因为我们所有的众生,我们烦恼的根源,一个就是爱,一个就是欲。爱,佛说:“从痴有爱,是我病生”,因为愚痴的关系有了爱,就是我们苦恼的根源。爱,如果你离开了爱,你何忧、何怖呢?那你没有欲望的驱使,你何来爱呢?何来喜欢呢?所以佛教经常跟我们说呀,诸佛是无我的,涅槃是寂静的,只有无我,我们能离开爱,离开欲。所以佛说,一个出家人,剃除须发而为沙门,你是一个出家人,把三千烦恼丝给去除了,跟世俗不一样了,你三衣在身了,你成为一个出家众。他说“受道法者,去世资财”,世间人这个财是他们的根本,如果出家人还在那里累积财富啊,为将来打算,那你看,那你还是不舍俗啊!

割爱去贪(资料图)

这个出家人应该怎么办呢?因为以前说这个比丘啊,是上乞法、下乞食,上乞法以资慧命,让我们慧命增长。下乞食,以养这个色身。我们这个色身啊,还要通过饮食,我们经常说藉假修真,如果你最好做到什么呢?日中一食,树下一宿。在以前佛制的时候经常讲的,一天啊就是中午吃饭,早上是天人吃饭,晚上和黄昏是三涂吃饭,那佛的弟子,人家说非佛言不言,非佛行不行,那佛就是日中一食,树下一宿,在树下里宴坐呀,打坐参禅啊,了悟人生。

那你自己,他说你呀不要再多了,你要再贪的话,使人愚蔽者,就是爱和欲啊。欲和爱就是我们烦恼的根源,佛教你想了生脱死,就是把贪欲去除,把个人的享受给去除,不要被爱和欲啊给蒙蔽了。如果你执着的贪求,放纵这个欲望,那你离道啊就愈来愈远了。所以我们众生就是说,因为使他蒙蔽的就是爱和欲,那一个修行的人就是要离欲、离爱,这个就是断欲、断爱就是我们的根本,也就是断贪、瞋、痴就是我们的根本所在啊!

断了,我们就了解道了,和道很近了,但首先要割爱去贪引起的,贪心,贪等为宗,贪心过重,那离道就太远了,所以希望大家每一位能够看破、放下、自在、安乐,离开了爱欲,你看破了,你能放下了,你就自在了,你就安乐了。

点赞 1

评论问答

相关阅读

真禅法师:华严宗简论 第三章 华严宗的判教 第二节 五教 真禅法师:华严宗简论 第三章 华严宗的判教 第二节 五教

佛学基础:第三章 五乘教法 第一节 人天行果 佛学基础:第三章 五乘教法 第一节 人天行果

佛学基础:第三章 五乘教法 第五节 三乘共学 佛学基础:第三章 五乘教法 第五节 三乘共学

您认识佛教吗:第三章、了解您的烦恼 第三节、烦恼的种类 您认识佛教吗:第三章、了解您的烦恼 第三节、烦恼的种类

佛教故事:玄奘精神 第18节:第三章 无权无势,也能成为命运的强者(4) 佛教故事:玄奘精神 第18节:第三章 无权无势,也能成为命运的强者(4)

佛教故事:玄奘精神 第19节:第三章 无权无势,也能成为命运的强者(5) 佛教故事:玄奘精神 第19节:第三章 无权无势,也能成为命运的强者(5)

佛教故事:因果故事:第三章 轮回说 佛教故事:因果故事:第三章 轮回说

佛教故事:因果故事:住处部 第三章 佛教故事:因果故事:住处部 第三章

佛教故事:五福的意义:富贵 第三章 佛教故事:五福的意义:富贵 第三章

佛教故事:温暖之家:第三章 家庭的团结精神 佛教故事:温暖之家:第三章 家庭的团结精神

佛教故事:佛陀的圣弟子传:第三章 马哈咖咤亚那的皈依佛法 佛教故事:佛陀的圣弟子传:第三章 马哈咖咤亚那的皈依佛法

佛教故事:佛陀的圣弟子传:第三章 「生在圣者家族」 佛教故事:佛陀的圣弟子传:第三章 「生在圣者家族」

佛教故事:佛陀的圣弟子传:第三章 给孤独的家庭 佛教故事:佛陀的圣弟子传:第三章 给孤独的家庭

佛教故事:佛陀的圣弟子传:第三章 断除欲乐的大智慧者:柯玛 佛教故事:佛陀的圣弟子传:第三章 断除欲乐的大智慧者:柯玛

佛教故事:佛陀的圣弟子传:第三章 与吉达长者有关的事件 佛教故事:佛陀的圣弟子传:第三章 与吉达长者有关的事件

魏承思教授:中国佛教文化论稿 第三章 中国佛教道德 魏承思教授:中国佛教文化论稿 第三章 中国佛教道德

佛教故事:鸠摩罗什传奇 第三章:母子出家 佛教故事:鸠摩罗什传奇 第三章:母子出家

第三章:零成本的成本 为什么免费的东西让我们花更多的钱

第三章 第三节 具足三德方能成佛. 第三章 第三节 具足三德方能成佛.

第三章 第二节 佛法只有二主要道. 第三章 第二节 佛法只有二主要道.

第三章 佛法必须具足三德 第一节 解脱道不能令人成佛 第三章 佛法必须具足三德 第一节 解脱道不能令人成佛

第三章 第五节 关于般若之邪见 第三章 第五节 关于般若之邪见

第三章 第四节 般若慧之圆满--一切种智 第三章 第四节 般若慧之圆满--一切种智

第三章 第三节 略述总相智别相智种智之关系 第三章 第三节 略述总相智别相智种智之关系

第三章 第二节 般若慧之三种层次 第三章 第二节 般若慧之三种层次

第三章 第一节 大菩提道--般若 第三章 第一节 大菩提道--般若

第三章 藏传佛教外道不懂佛法中的真实秘密法教 第三章 藏传佛教外道不懂佛法中的真实秘密法教

05 第三章 三乘菩提之分别 05 第三章 三乘菩提之分别

05 第三章 有关禅、密、净土的争论 05 第三章 有关禅、密、净土的争论

04 第三章 安慧大乘广五蕴论妄说意根是假名施设有 04 第三章 安慧大乘广五蕴论妄说意根是假名施设有

09 第三章 事随缘绪说 第三节 佛教学人之随缘 09 第三章 事随缘绪说 第三节 佛教学人之随缘

08 第三章 事随缘绪说 第二节 外道之随缘 08 第三章 事随缘绪说 第二节 外道之随缘

07 第三章 事随缘绪说 第一节 世俗人之随缘 07 第三章 事随缘绪说 第一节 世俗人之随缘

第三章 西方极乐净土之圣道门 第三节 谤大乘、诽谤正法者不得往 第三章 西方极乐净土之圣道门 第三节 谤大乘、诽谤正法者不得往

第三章 西方极乐净土之圣道门  第二节 信者与疑者之往生果报  第三章 西方极乐净土之圣道门 第二节 信者与疑者之往生果报 

第三章 西方极乐净土之圣道门  第一节 九品往生略述 第三章 西方极乐净土之圣道门 第一节 九品往生略述

08 第三章 真如是识之实性,由识所显 08 第三章 真如是识之实性,由识所显

04 第三章 一念不生是什么境界? 04 第三章 一念不生是什么境界?

5 第三章 佛说之无我与我 5 第三章 佛说之无我与我

第三章 悟后起修之辨正 第三章 悟后起修之辨正

27 第四篇:肺腑之言 第三章 赞叹劝修念佛法门 27 第四篇:肺腑之言 第三章 赞叹劝修念佛法门

12 第二篇 第三章 观想念佛法门 第6~13节 12 第二篇 第三章 观想念佛法门 第6~13节

11 第二篇 第三章 观想念佛法门 第1~5节 11 第二篇 第三章 观想念佛法门 第1~5节

08 第一篇 第三章 求生诸佛净土之三资粮 第三节 第三至五目 08 第一篇 第三章 求生诸佛净土之三资粮 第三节 第三至五目

07 第一篇 第三章 求生诸佛净土之三资粮 第三节 第二目 07 第一篇 第三章 求生诸佛净土之三资粮 第三节 第二目

06 第一篇 第三章 求生诸佛净土之三资粮 第三节 第一目 06 第一篇 第三章 求生诸佛净土之三资粮 第三节 第一目

05 第一篇 第三章 求生诸佛净土之三资粮 第二节 05 第一篇 第三章 求生诸佛净土之三资粮 第二节

04 第一篇 第三章 求生诸佛净土之三资粮 第一节 04 第一篇 第三章 求生诸佛净土之三资粮 第一节

09 无相念佛之 第三章 第四节 学佛人应远离三毒心、攀缘心、觉观 09 无相念佛之 第三章 第四节 学佛人应远离三毒心、攀缘心、觉观

08 无相念佛之 第三章 第三节 念佛圆通之精义(续谈知见之一) 08 无相念佛之 第三章 第三节 念佛圆通之精义(续谈知见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