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寂尼师:净土探究(三十一)上

2024-06-14 汉传人物

十二、光明无量愿

(一)从佛菩萨的大悲行愿认识阿弥陀佛的光明无量

1、学佛最后追求的目标是什么?

法藏比丘说:当我成佛的时候,如果我的智慧光明有限量,受到时空的限制,不能遍照无量无边的诸佛世界的话,我便不能圆满成就佛道。

以八十华严整体修证的佛法而言,这第十二个光明无量愿,是阿弥陀佛四十八个成佛的大悲本愿中最无上最究竟最圆满的成佛行愿。是一个大乘菩萨行者,追求无上佛道的历程中最终极实践的目的。无论任何一个志向大乘成佛之道的佛弟子,选择何种正途的方便修行法门做为初步学佛行特的下手途径,其最后终极的修行成果,就是在于寻求无上佛性光明的圆满开发,圆满实现。

2、本愿是诸佛修行成果最重要的问题

佛的无量光明,开演诸佛无尽的成佛行愿;无尽的成佛行愿,愿愿汇归诸佛的无量法性光明中。阿弥陀佛无上法性光明的圆满完成,就是十力无尽诸佛智慧之光的总体实现;十方无尽诸佛觉性光明的总体实现,就是弥陀四十八个大悲本愿最后完满实践的成果。阿弥陀佛四十八愿,愿愿开演无尽的菩萨行愿,愿愿开觉无尽的修证佛法。我们必须从圆满修证佛法的角度,来理解这第十二个愿佛的智慧光明因行的产生,乃是源自于一个菩萨修行者,在多生累劫自觉、觉他,实行度化众生深广的大悲愿行中最后必然产生修行的圆满结果。

3、以什么心态念佛,才能与弥陀的光明本愿相应?

当阿弥陀佛四十八个成佛大愿圆满实现之日,就是弥陀净土利乐无边有情影现之时。当阿弥陀佛智慧光明显现无碍之际,就是宇宙中与弥陀有缘众生普蒙佛光照触之日。当阿弥陀佛法性光明究竟圆证之时,就是弥陀圣号具足无边接引力量摄受广大有情生西之时。十方众生因为听闻弥陀圣号,在弥陀本愿力摄持之下,对佛的大悲愿力产生坚定敬信之心,执持具足无量功德力用的弥陀圣号,蒙受阿弥陀佛的本愿慈光加被;在受持弥陀名号的当下,宿慧敢发,时时发出厌离娑婆世界生死苦海的决心,时时生起欣慕极乐世界菩提解脱之乐的信愿,一心念佛回归阿弥陀佛的大悲本愿加被中。我们执持弥陀圣号,必须有这样的共同信念,就是唯有在日常念佛时,一心背离娑婆苦海,念念以必死之心念佛,当下投入阿弥陀佛的大悲光明接引誓愿中,才能产生深心回向的功能,才能念念往极乐世界前进,念念成就念佛三昧,念念回入阿弥陀佛的慈光加持中,而与这第十二个光明无量愿相应在阿弥陀佛的无量慈光摄受之下,自力念佛心地之光,融入弥陀的本愿光明接引中,往生西方极乐世界。

4、弥陀圣号的功德力量是怎样产生的?

阿弥陀佛的四字圣号之所以会具备如此不可思议的功能力用,就是因为阿弥陀佛自无量劫以来修集、圆证了无尽的大悲行愿而产生。佛的大悲行愿,开演无边的法海真谛;佛的大悲行愿,融通无尽的修证佛法;佛的大悲行愿,就是整部佛法证验的过程。佛的大悲行愿,令一个有志朝向无上佛道前进的修行者,在深解成佛行愿的修证历程后,随佛发出广大度化众生的悲愿,生生世世,力行每一个开觉佛法,利乐有情的大悲愿行。于无量劫数的勤苦修学下,当觉、行圆满的时候,必能产生如虚空般不可思议的广大力用圆成究竟觉悟,具足诸佛的智慧光明,以无上深广的光能力用,通摄宇宙有缘众生,同登觉岸。

5、从那一部经了解最圆满的成佛法门?

而将佛的大悲愿行整个的修证过程,讲解得最清楚的,当首推华严经。华严经从贤首品至十地品,品品将步上圆满成佛之道的实行方法和度生悲愿述说的极其详尽。发什么样的心愿,以什么样的行门来修学佛法,种下何种的因行,到了何种阶段,何种境界,必然产生何种的成果力用,这是宇宙间从因至果,由果推因必然产生的因果定律。而关于声闻及菩萨行者两者之间不同的因地禅修、行愿层次,第十一个愿从正定到涅槃解脱,其实践的方法,涵盖了两者修定、愿行的不同行持内容,乃是未来踏上修证诸佛的究竟智慧证境最重要的根本核心问题。

6、大乘与小乘的禅定问题

依八十华严贤首品第十二之二其中一段经文解释一分声闻及菩萨两者因地不同的愿行、禅修基础说:声闻行者自初发心起便直接由离欲望、断烦恼朝向解脱道下手修行,与初我心时依大慈悲行愿救度众生同登佛道作为入门净心、修定的基础不同。两者在修行的历程中,因初发心时所修集的福德智慧及悲心行愿有深浅的差异,因此在步向成佛之道的过程中所产生的正定力用当然有著明显的区别。大菩萨的三昧力,乃是由长远劫中的大悲行愿修集而来;声闻三昧力,则是由直接厌离无常生死,趣入解脱而来。诚如华严经上区分声闻正定及大菩萨禅定的差别说:

声闻心住八解脱,所有变现皆自在;

能以一身现多身,复以多身为一身。

于虚空中入火定,行住坐卧悉在空;

身上出水身下火,身上出火身下水。

如是皆于一念中,种种自在无边量;

彼不具足大慈悲,不为众生求佛道。

尚能现此难思事,何况菩萨悲愿力;

广大饶益诸众生,而不具足自在力?

菩萨行者在长劫悲、智等持修证下,具足了深广无边的三昧力用:

一、能够从东西南北一切方位入定出定,不受时空限制,现身自在。

二、能够随意往返十方世界,亲近诸佛,供养诸佛,而恒住三昧之中,寂然不动。

三、能够从六根、六尘中入定、出走,随念自在。此即证如六根六尘空无自住,平等互用的道理。

四、能够从一切众生身中入定、出走,变身自在。此乃证知一切有情身性空寂灭,自住平等。

五、能够从有情身中入定,再从六尘中出定;从六尘中入定,又从佛光明中出定;从佛光明中入定,再从四大尘境中出定;从四大中入定,又从天宫中出定;从天宫中入定,再从空中起定而心不散乱,恒在定中。此即证如正报身、依报境、众生身、佛身、空性平等。

这是具足无量大悲愿行,无量智慧功德的地上菩萨,所入的甚深广大的三昧证境,是十方诸佛于无量劫数中赞说不尽的。

以上依八十华严贤首品的颂文略为分别声闻禅定与菩萨三昧不同的正定力用。当菩萨行者完成了弘大无比的大悲愿行时,便会从圆满的光明心性中,显现无上的定境光芒,通照无量无边的佛国世界,普度有缘众生,共证涅槃解脱之法。

7、四十八愿中各类众生修行的各类问题

阿弥陀佛就是在最初修学成佛法门时,于世自在王佛的面前,发下了四十八个成就佛道的大悲愿行,而将这四十八个成佛行愿架构成一部圆满的成佛之道,架构成一部完备的修证佛法。于此,我们首先从四十八愿中约略勾划出有关净土各类众生几个修证佛法的相关问题:

一、在四十八愿中讲到净土世界天人因果正报修证的问题有:第(1)、(2)、(3)、(4)、(5)、(6)、(7)、(8)、(9)、(10)、(11)、(15)、(16)、(21)、(38)、(39)等愿。

二、在四十八愿中讲到净土世界声闻圣众的修行间题有:第(十四)愿。

三、在四十八愿中讲到净土世界菩萨因果正报修证的问题有:第(23)、(24)、(25)、(26)、(29)、(40)、(46)等愿。

四、在四十八愿中讲到十方世界众生往生净土因行的修行问题有:第(18)、(19)、(20)等愿。

五、在四十八愿中讲到十方世界菩萨往生净土的本愿自在问题有:第(22)愿。

六、在四十八愿中讲到诸佛称扬佛名,十方世界众生闻名利益的修行问题有:第(17)、(34)、(35)、(37)等愿。

七、在四十八愿中讲到十方世界菩萨闻名利益的修行问题有:第(36)、(41)、(42)、(44)、(45)、(47)、(48)等愿。

八、在四十八愿中讲到他方世界菩萨闻香利益的修行问题有:第(32)愿。

九、在四十八愿中讲到净土世界正报、依报相摄相依的圆满融通问题有:第(27)、(28)、(31)、(32)、(40)等愿。

十、在四十八愿中讲到阿弥陀佛智慧光明、应身寿命、众生蒙佛光照触的修行问题有:第(12)、(13)、(33)等愿。

以上十点略为勾划出四十八愿在阿弥陀佛大圆镜智的圆满成就下,以无量智慧光能,接引十方世界的人、天、声闻、菩萨圣众往生净土修行,而使西方极乐世界形成具足三乘佛法的殊胜佛国,带领净土世界的众生逐步走向修证圆满佛道的一乘境地中。

点赞

评论问答

相关阅读

净土法门法语:生病,一定要知道疾病的根源 净土法门法语:生病,一定要知道疾病的根源

净土法门法语:自己不真干,业障不能消除 净土法门法语:自己不真干,业障不能消除

明证法师:弥勒内院是不是净土? 明证法师:弥勒内院是不是净土?

净界法师:净心与净土 五 净界法师:净心与净土 五

大寂尼师:净土探究(三十七) 大寂尼师:净土探究(三十七)

大寂尼师:《佛说阿弥陀经》重点介绍 2.同诵阿弥陀经念佛往生品位为何有高低不同? 大寂尼师:《佛说阿弥陀经》重点介绍 2.同诵阿弥陀经念佛往生品位为何有高低不同?

厚观法师:空之探究 第四章 第七节 中道——中论与中观 厚观法师:空之探究 第四章 第七节 中道——中论与中观

厚观法师:空之探究 第三章 第二节 法空性是涅槃的异名 厚观法师:空之探究 第三章 第二节 法空性是涅槃的异名

厚观法师:空之探究 第三章 第九节 法空如幻 厚观法师:空之探究 第三章 第九节 法空如幻

彻悟禅师: 净土至极省要,至极径捷,至极广大,至极究竟 彻悟禅师: 净土至极省要,至极径捷,至极广大,至极究竟

体方法师:杂阿含经选集 三十一、五根 体方法师:杂阿含经选集 三十一、五根

无论好人坏人,念佛十声也能去净土世界吗? 无论好人坏人,念佛十声也能去净土世界吗?

净土法门法师法语:佛菩萨用清净心,六道凡夫用散乱心 净土法门法师法语:佛菩萨用清净心,六道凡夫用散乱心

佛教丛书·教理:第二篇 大乘不共法的净土─极乐、琉璃净土 佛教丛书·教理:第二篇 大乘不共法的净土─极乐、琉璃净土

净土法门:复须忍耐内外荣辱 净土法门:复须忍耐内外荣辱

净土法门:念佛是第一善,念阿弥陀佛是善中之善 净土法门:念佛是第一善,念阿弥陀佛是善中之善

净土法门:自己度自己 净土法门:自己度自己

净土法门:念佛必须要念成习惯 净土法门:念佛必须要念成习惯

农历正月初一,恭迎【弥勒菩萨圣诞】慈颜常笑,纳天容地,愿人间变净土 农历正月初一,恭迎【弥勒菩萨圣诞】慈颜常笑,纳天容地,愿人间变净土

净土法门:我们一旦发心,阿弥陀佛立刻知道! 净土法门:我们一旦发心,阿弥陀佛立刻知道!

放生仪轨:净土法门最简单的两种放生仪轨 放生仪轨:净土法门最简单的两种放生仪轨

只有净土念佛才是能够成就解脱往生极乐世界吗? 只有净土念佛才是能够成就解脱往生极乐世界吗?

往生极乐的菩萨:若何修行净土窍门信愿行--学佛网 往生极乐的菩萨:若何修行净土窍门信愿行--学佛网

临命终时只要念“阿弥陀佛”就能往生净土吗?就能罪业消除吗 临命终时只要念“阿弥陀佛”就能往生净土吗?就能罪业消除吗

98 岁春婆婆何以能预知时辰,往生净土? 98 岁春婆婆何以能预知时辰,往生净土?

天神说:因为你劝人修净土窍门,功德很大,再次延长你寿命 天神说:因为你劝人修净土窍门,功德很大,再次延长你寿命

承远大师生平及净土思想 承远大师生平及净土思想

为什么要移民到极乐净土 为什么要移民到极乐净土

净土弘法的第一步 净土弘法的第一步

净土法门的本质特点——感应道交 净土法门的本质特点——感应道交

蕅益大师:大病初起求生净土(六首) 蕅益大师:大病初起求生净土(六首)

五浊恶世,唯有净土一门可通入路 五浊恶世,唯有净土一门可通入路

无量佛国净土,为何只求生西方极乐 无量佛国净土,为何只求生西方极乐

净土法门,超胜一切法门者 净土法门,超胜一切法门者

如何判断自己是否有净土 如何判断自己是否有净土

为什么很多人很难相信净土法门 为什么很多人很难相信净土法门

判断净土秽土的两个指标 判断净土秽土的两个指标

十方诸佛净土无量,为何经论多指归极乐 十方诸佛净土无量,为何经论多指归极乐

省庵大师的净土情怀 省庵大师的净土情怀

如何通过身口意三业修净土 如何通过身口意三业修净土

往生兜率净土的三品九等 往生兜率净土的三品九等

如何看待人间佛教与净土法门的关系 如何看待人间佛教与净土法门的关系

归心净土的杨杰居士 归心净土的杨杰居士

净土正行,尤以念佛为首 净土正行,尤以念佛为首

她曾四次见到虚云长老,晚年一心一意求生净土 她曾四次见到虚云长老,晚年一心一意求生净土

五时说法都有净土法门的施设 五时说法都有净土法门的施设

如此三法,可以期生净土 如此三法,可以期生净土

汝能修净土,安隐无惊疑 汝能修净土,安隐无惊疑

净土一法难信就在我们不能了解阿弥陀佛的心 净土一法难信就在我们不能了解阿弥陀佛的心

文殊菩萨与净土法门的因缘 文殊菩萨与净土法门的因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