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寂尼师:《佛说阿弥陀经》重点介绍 2.同诵阿弥陀经念佛往生品位为何有高低不同?

2024-06-14 汉传人物

《佛说阿弥陀经》重点介绍

2.同诵阿弥陀经念佛往生品位为何有高低不同?

问:依《阿弥陀经》说,依经受持者,必定招感阿弥陀佛与「净土圣众」来迎接,为何此处说不见「净土圣众」来接?

答:依《无量寿经》说,下三品行者,皆要发菩提心念佛。相对的,若是依《阿弥陀经》所说日日「启发以上所说诸心」而念佛,才符合「依经思义」|发菩提心念佛,必然招感阿弥陀佛与净土圣众来迎接。若是虽然读诵《阿弥陀经》而不明「经文」而念佛,或者对「经义」一知半解而念佛,又少种善根、福 德因缘,往生品位较低,临终只见阿弥陀佛来迎接,或者观音菩萨来迎接。故知虽然同是读诵《阿弥陀经》,但是依对「阿弥陀经」的正知见受持深浅不同而念佛,而产生往生时品位 高低不同。

阿弥陀经

点赞

评论问答

相关阅读

为何打坐时心里的念头反而比日常平凡多呢? 为何打坐时心里的念头反而比日常平凡多呢?

三女诚心拜梵音各人所见皆不同 三女诚心拜梵音各人所见皆不同

大寂尼师:净土探究(三十七) 大寂尼师:净土探究(三十七)

大寂尼师:净土探究(三十一)上 大寂尼师:净土探究(三十一)上

智敏上师:为何我们修行了这么久,却一点进步都没有? 智敏上师:为何我们修行了这么久,却一点进步都没有?

广化法师:为何说出家后再还俗容易感到剧烈的痛苦? 广化法师:为何说出家后再还俗容易感到剧烈的痛苦?

星云大师:佛法道理很好为何生活中却派不上用场? 星云大师:佛法道理很好为何生活中却派不上用场?

印光法师:高僧们为何知道别人心里事? 印光法师:高僧们为何知道别人心里事?

圣严法师:为何说出家人也不一定六根清净? 圣严法师:为何说出家人也不一定六根清净?

佛门见面为何称念阿弥陀佛 佛门见面为何称念阿弥陀佛

佛陀规语:众生既然本来清净为何复生为众生 佛陀规语:众生既然本来清净为何复生为众生

持松法师:为何说唐密超胜? 持松法师:为何说唐密超胜?

佛说阿罗汉也会生病但和凡人大有不同 佛说阿罗汉也会生病但和凡人大有不同

何为回向?为何要回向?若何回向?附各类回向偈 何为回向?为何要回向?若何回向?附各类回向偈

梦参法师:梦参老和尚讲经 佛说阿弥陀经 6-4 上 梦参法师:梦参老和尚讲经 佛说阿弥陀经 6-4 上

为何说知识未必就是力量? 为何说知识未必就是力量?

他待人善良,为何会两天内突然痛失妻女? 他待人善良,为何会两天内突然痛失妻女?

“富二代”的他,为何因钱财深陷牢笼? “富二代”的他,为何因钱财深陷牢笼?

达真堪布:一位普通人讲法和一位阿罗汉讲法,二者是完全不同的 达真堪布:一位普通人讲法和一位阿罗汉讲法,二者是完全不同的

生老病死人生苦,两位长寿老人,结局却不同 生老病死人生苦,两位长寿老人,结局却不同

宗教概说:第十二课、新兴宗教介绍 宗教概说:第十二课、新兴宗教介绍

梅艳芳、张学友都在学佛,为何命运迥异? 梅艳芳、张学友都在学佛,为何命运迥异?

香港佛教联合会·佛学课本:《阿弥陀经》选 香港佛教联合会·佛学课本:《阿弥陀经》选

汉人对藏传佛教本就不熟悉,您为何总把人往犄角旮旯里引导? 汉人对藏传佛教本就不熟悉,您为何总把人往犄角旮旯里引导?

放生文库:吃素与放生的不同 放生文库:吃素与放生的不同

放生问答:为何要长期坚持放生 放生问答:为何要长期坚持放生

放生问答:为何可以杀吃植物,但杀吃动物就造业? 放生问答:为何可以杀吃植物,但杀吃动物就造业?

从观世音菩萨接引赵玉胜居士说起,为何我们看不到佛菩萨? 从观世音菩萨接引赵玉胜居士说起,为何我们看不到佛菩萨?

放生心得:口腹之欲为何要以生命来买单 放生心得:口腹之欲为何要以生命来买单

大安法师·开示问答:阿弥陀佛摄生三愿是否是针对三种不同根机众生而发?这三愿的异同如何理解? 大安法师·开示问答:阿弥陀佛摄生三愿是否是针对三种不同根机众生而发?这三愿的异同如何理解?

为何说七月半“鬼节”是“佛喜日”? 为何说七月半“鬼节”是“佛喜日”?

本教需要说清楚,它与佛教到底有没有不同? 本教需要说清楚,它与佛教到底有没有不同?

为何你做了这么多,却“实无功德”? 为何你做了这么多,却“实无功德”?

两人都扎了青蛙,结局却不同,值得省思 两人都扎了青蛙,结局却不同,值得省思

佛教徒对话风水师:“大师为何不让自己先大富大贵呢?” 佛教徒对话风水师:“大师为何不让自己先大富大贵呢?”

他学佛多年能掐会算有“神通”为何却重病缠身? 他学佛多年能掐会算有“神通”为何却重病缠身?

坐禅与静坐有何不同? 坐禅与静坐有何不同?

疫情之下,雪之静思,我们为何恐惧? 疫情之下,雪之静思,我们为何恐惧?

第85集 何谓“七情六欲”?为何要戒“七情六欲”? 第85集 何谓“七情六欲”?为何要戒“七情六欲”?

古德论《阿弥陀经》少善根福德因缘与多善根福德因缘 古德论《阿弥陀经》少善根福德因缘与多善根福德因缘

观心的时候有十个重点 观心的时候有十个重点

女众到寺院,为何戒律中会有特别的戒法 女众到寺院,为何戒律中会有特别的戒法

阿弥陀经 阿弥陀经

用什么心态来面对所缘境,这才是重点 用什么心态来面对所缘境,这才是重点

修唯识止观的三个重点 修唯识止观的三个重点

第58集 断我见为何一定要有未到定?(四) 第58集 断我见为何一定要有未到定?(四)

第57集 断我见为何一定要有未到定?(三) 第57集 断我见为何一定要有未到定?(三)

第56集 断我见为何一定要有未到定?(二) 第56集 断我见为何一定要有未到定?(二)

第55集 断我见为何一定要有未到定?(一) 第55集 断我见为何一定要有未到定?(一)

第53集 出家人为何要受供养、托钵? 第53集 出家人为何要受供养、托钵?